揭秘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猫腻
负利率令百姓存款缩水、商业银行为了监管指标急于揽存,在这两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银行理财产品在今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存款性金融机构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14751款,发行规模超过11万亿元,远远超过了去年同期数据。而理财产品交易爆棚也催生了理财市场风险。银监会今年已经多次勒令商业银行加强理财产品监管,但理财产品市场的乱象仍难“收敛”。
季末收益率缘何大涨?
每每月末、季末、年终,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会水涨船高。不少投资者也掌握规律认准时机,选择在收益较高的时候购买产品,对于产品收益为何上涨的原因却并不深究。
对此,不少专家学者解读为,月末、季末是监管层的考核时点,商业银行为了满足监管层的存贷比等要求,疯狂揽储,理财产品就是重要的揽储工具之一,所以要通过“高收益”吸引客户。其实,这只能解释收益率为何上涨,但银行通过怎样的运作提高收益率却不得而知。
理财产品基本都是放在一个“资金池”运作的,但银行在客观上就有调节特定时段理财产品收益率的空间。简单来说,银行产品运作完毕后到底赚了多少钱,银行不披露,投资者更是无从知晓,比如说银行最终给投资者的收益率为5%,实际收益可能是8%,3%就是银行自留利润部分,到了季末银行就“薄利多销”,应该拿3%减少至2%,多给投资者1%的收益,这样对银行来说并不困难。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博客)(微博)此前也说过同样的问题,看似季末部分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提高至5%以上,其实细算下来,比存款高不了多少,银行调整是轻而易举。
世德贝财富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季末银行收益率大涨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产品资金投向的领域收益率在季末可能上扬,比如说挂钩同业拆借利率的产品,季末资金紧张,同业拆借利率定会上涨;另一种可能就是银行内部实行“左手倒右手”的操作方式,比如说把没到期的产品和即将到期收益较高的产品换一下,给了客户高收益承诺。
还有一种最传统的方式就是调整产品的资金投向,投向一些收益较高的领域或者调整资金池中的资金配比。
银行能赚取多少利润?
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利润收益可以分为销售管理费用和运作收益(产品利差)两部分。“不管投资者赚与赔,银行基本都是利益获得的大头方,销售费、代理费、托管费、投资管理费都是银行的收入,还有就是产品运作完毕的收益利差。”上述世德贝财富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查阅了部分公布销售费用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发现,销售管理费用等等一般为0.1%-0.3%,对银行来说并不是很高。这其中,销售人员还要赚取一定的提成,如某国有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提成在万分之十左右,意味着随便一个客户买5万元的产品50元提成就到手了。
其实,上面这些收益对银行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真正获取收益的方法是期限错配,即通过滚动发行期限较短的产品将资金长期投资于期限较长的资产,获得期限利差。据公开资料显示,有研究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利差进行了测算,资产池各类资产上半年收益率为5.4%,理财产品上半年的平均年化收益为3.59%,上半年理财产品利差就在1.8%左右。
理财产品研究机构相关分析人士也透露,可能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能到9%,但给客户的只是5%,其余的4%都是银行自己拿了。“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还行,但是银行从银信产品中赚取的利润可能近半,其实银信产品的收益率与信托公司发行的单一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率相当,但是仔细对比可以发现,一款信托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2%,同类型的银信产品可能向客户承诺的收益率仅为6%,看似高于其他理财产品,实则另外6%的收益全是银行拿走,渠道为王,信托公司只收些托管费用。”世德贝财富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详细地解释道。
理财产品“资产池”流向何方?
近两年理财市场急速扩张,监管机构对信贷类、信托类产品加大管理力度,商业银行力推“资产池”理财产品。该类产品以债券、回购、信托融资计划、存款等多元化投资的集合性资产包作为统一资金运用,通过滚动发售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持续性募集资金,以动态管理模式保持理财资金来源和理财资金运用平衡,并从中获取收益。
例如某国有大型银行发行的“乾元日鑫月溢开放式资产组合型理财产品”中就包括债权类资产、股权类资产、金融债、记账式固定利率国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央企业债和同业存款等投资品种。
但记者查询多家银行网页后发现,绝大多数银行都不对资产池中各品种投资比例进行披露。专家表示,在目前已经普遍建立资产池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已经和发行环节相脱离。银行可以通过循环发售短期产品来实现稳定的长期资金沉淀,从而拉长资金池存放期,这为银行提供了支付更高收益率的潜力。
一位证券公司研究所银行业分析师对记者介绍道,目前资产池类理财产品的普遍做法是,将不同期限和类型的理财产品资金统一放入资金池集合运作,而不是单个产品封闭运作。这种做法可以使银行获得一定的期限错配利差收入(也就是“发短投长”,例如银行可以滚动发行6个月期理财产品,来支持一个2年期的资产池),但导致单个理财产品没有对应的资产组合,也就做不到独立的成本收益核算。“由于做不到独立核算,理财产品的收益不能与实际资产运作情况挂钩,而主要按事先约定的预期收益率来确定。另一方面,银行为了维护自身产品声誉,也常常对亏损的产品进行补贴。”该分析师指出。
事实上,目前公募基金、保险资产甚至是私募基金等产品,都有明确的托管要求。而理财产品缺乏第三方监管,产品通常是在发售银行进行托管。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产品中心副主任王增武认为,商业银行集产品的资金募集、资金管理和资金清算三权于一身,不仅降低了产品的信息透明度,还容易滋生道德风险,形成产品说明书投向与实际投向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此外,记者调查后发现,在季度末商业银行疯狂揽储之时,银行的资产池产品也出现了“同业存款”规模扩张的特殊现象。如上述国有大行发行的“乾元日鑫月溢开放式资产组合型理财产品”在今年8月31日时,同业存款规模为5.3亿元;而9月30日时,同业存款规模扩张到99.64亿元;该行“乾元日日鑫高资产组合型人民币系列理财产品”在8月31日时同业存款规模为5.3亿元,而9月末为29.04亿元。
超高收益率存在何种“猫腻”?
投资者之所以要购买理财产品,就是要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率,因此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往往最为关注的就是收益率。
在发行理财产品时,商业银行会根据理财产品的结构和当时的市场条件给出一个预期收益率。业内人士表示,从理财的角度来说,任何机构或个人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是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的,理财产品会有一定的可能性实现零收益或者负收益。仅今年第三季度,就有13款产品未达到预期收益率,其中包括星展银行“股得利”系列0914、0915期,交通银行得利宝浓青6号B款理财产品(澳元及人民币)等。
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对此表示,表现不佳的多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其挂钩标的主要涉及股票、汇率、大宗商品,这些挂钩标的的走势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产品能否获得较高收益率与产品的入场时机、产品的设计结构、挂钩标的表现等因素有着紧密关系。虽然此类产品预期收益率很有诱惑力,但由于达到高预期收益率的条件比较苛刻,获得高收益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预期收益率“打水漂”的事并不少见,最近一段时间,又有银行玩起了文字游戏,将“预期收益率”的说法变更为“潜在收益率”,例如某外资行此前发行的结构性产品挂钩于某奢侈品股票,按照说明书,如果观察期内该股票股价涨幅接近40%,客户可获得的收益率为32%;如果涨幅等于或超过40%,产品到期时投资者只能获得3.5%的投资收益;若股价跌幅超过10%,投资者不仅没有收益,还会损失掉5%的本金。理财产品研究员表示,32%的诱人收益很难获得,由于产品设计把观察期内几乎所有交易日都设为观察日,只要有一天涨幅超过40%,投资者就只能拿到3.5%的收益率。
相关链接
理财产品是如何出炉的?
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高达14751款,平均每天有55款产品上架销售。如此海量的理财产品究竟是如何被设计研发、销售及运行的?
■设计 同质化
百姓投资理财劲头高涨,商业银行自然铆足了力气发行产品。工商银行北京地区某支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每个月发行的产品不下几十种,很多时候都是还没到发行结束期就已经卖完了。虽然银行理财产品推出速度快、数量多、产品线丰富,但设计却遭人诟病。
记者了解到,国内的理财产品来源有以下两种渠道,第一种是由银行自行独立研发设计的产品,这大多是一些“基本款”的产品,例如货币类、信贷类、债券类及资产组合类等,另外一种是由银行代理发行,产品本身可能是国际投行或信托公司设计的,银行实际是代销了这个产品,通过银行这个平台,投行或信托公司等资本方融到巨额资本进行资本运作,银行只要完成了产品的售卖,就可以有销售费用、托管费用等不菲的管理费。
某理财产品研究机构人士对记者透露,商业银行内部对于产品的设计并不是特别正规,包括大银行基本上就是一个部门在做。基本上是按照客户进行划分的,一般客户就在个人部、高端客户在私人部或者财富部。每个部门会有具体负责理财产品的处室,银行内部具体的衔接是和投行部,他们一起设计好产品后直接发文让下级分行发行销售。“很多产品的投资渠道、期限结构、风险特征、销售渠道、管理运作模式都类似,已有产品只要稍做改动,就能推出一只新的产品。”
■销售 误导行为仍存
产品开发、设计完成后,就要在银行网点、网上银行等渠道上架销售。那么多款理财产品,种类、期限、预期收益率千差万别,投资者是如何挑选产品的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位曾购买过银行理财产品的市民,其中7名受访者表示,会根据客户经理的介绍选择产品。“客户经理毕竟是专业人士,对产品设计、收益要比普通百姓懂得多。”市民林小姐这样对记者说道。
而受访者黄先生表示,一些销售人员、客户经理本身对产品的条款也不是特别清楚。“我之前在光大银行购买过一款‘存款利息换金条’的理财计划,金条的规格有大有小,需要的存款金额也不一样,我去咨询的时候销售人员还得问同事、找说明书才能告诉我。”他表示,这种购买体验感觉有点“不靠谱”。
一位在股份制银行工作的理财经理对记者透露,每次有新产品时,只有信托、结构性等比较特殊的产品,支行才会有培训,通常也就是半个小时。如果是常规点的产品,一般都是靠客户经理自己看说明书,通常就是看看产品的起息日、到期日、预期年化收益率及大致的投资方向。“没时间培训也是没办法的事,理财产品发行太火,每天都有新产品,天天培训根本不现实。”她这样说道。
除了部分银行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还有的销售经理涉嫌误导投资者。近年来客户起诉商业银行误导销售的案例时有发生,银监会日前正式出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禁止银行虚假宣传、口头承诺、夸大或者片面宣传理财产品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指出,不少老百姓购买理财产品,更多的是听理财经理说,而不是自己仔细看产品合同,往往觉得听上去不错,就在理财经理的指引下,最后签名了事。出于销售压力,不少银行工作人员往往会在风险问题上“轻描淡写”,而且在预期收益上口头承诺做足,但实际最终发挥效力的还是销售合同。所以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多看,多问,不了解的产品不要买。
■运作 信息披露欠缺
“产品目前运行平稳,未发生什么问题。”商业银行一般都会定期地公布正在运作中的理财产品的运行情况。但是,对于理财产品具体的运作流程,投资者并不了解。其实,产品正式成立后进入运作期,究竟将资金投向了哪些领域,具体运作方式是什么,是商业银行最讳莫如深的部分。记者咨询了多家银行的相关部门得到的答复都是“机密”。
另一理财产品研究机构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主要的资金投向都是金融债等债类产品,这些产品都走了一种“资金池”,池子内具体有哪些标的银行并不明确公布,但会根据资金投向细分,比如说票据资产类的“资金池”,银行负责采购,采购央票、短期融资券等票据进来,在一个虚拟的池子内根据市场行情运作。所以这个“资金池”就像一个无底洞,很多类产品在其中无序地运作,但对客户来讲自然无法获知,可能只有真正的操作人员才了解其中一二。
银监会正式出台的《办法》中却详细指出,要求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情况披露时,详细标明产品的资金投向配比。相关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监管层其实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具体投向有诸多限制,一般银行都会留存部分资金(可能是20%-40%左右)当做存款以使产品收益稳健,但是有些银行为了利润最大化把一些资金用做风险性投资,如贷款、股票等等。
责任编辑:NF016(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孟凡霞 闫瑾)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