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入侵”,电影业寻路!学者:没必要看做洪水猛兽,要善于利用
未命名
2024年12月16日 22:39 2
安顼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我早在1984年就首次警告过AI(人工智能)会构成威胁,但电影业没有人在意。”就在美国好莱坞演员大罢工抵制“AI入侵”不到一周时间,《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直至今日,再也没有人能够不在意这一具有“冲击力”的技术,好莱坞罢工的影响也已蔓延至全球:在英国,电影《魔法坏女巫》的制作已被叫停,《死侍3》的制作受到严重影响;在澳大利亚,约150名演员和工作人员退出电影《真人快打2》的制作……这一场由好莱坞演员率先发起的大罢工背后,原因多重,但AI对演员和编剧带来的巨大威胁却成为最显眼的那一个。面对“AI入侵”,全球电影业在担心什么?每一次电影业的变革都伴随着技术的迭代,AI技术的全面发展是否意味着新的电影时代就此到来?
讲故事的人变得不再重要?
一个电影故事的“命脉”往往由编剧掌握,但这一群体的重要地位已开始“摇摇欲坠”。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发布不久后,好莱坞编剧就对其编写剧本的能力感到警惕。美国编剧们表示,通过一些简单的提示,ChatGPT就可以生成一个粗略的剧本初稿,然后制作方再以较低的工资让编剧完成接下来的工作。
“现在已经有一些好莱坞的制片人先使用AI帮忙写一版故事,再来给相关网站进行选择。”在美国学习娱乐产业管理的研究生苏飞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说,这种情况也同样发生在娱乐公司内部和其他公司,部分员工会使用AI来帮助完成工作,尤其是文案类或者数据整理类的工作。
“电影编剧正努力从AI中拯救自己的工作,但他们不会是最后一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不仅仅是剧本创作,AI在角色设计、导演、拍摄再到特效制作和后期剪辑中,都已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6月,网上流传出美国著名导演韦斯·安德森风格的《星球大战》和《指环王》画面,斯嘉丽·约翰逊等好莱坞明星也出现在影片中,而这些作品实际上都是AI生成的。人工智能几乎已经渗透到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环节。
就在历史性大罢工之际,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称,7月18日,一家名为“The Simulation”的公司通过一款新的AI应用程序——Showrunner,生成了一集22分钟的流行电视剧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艾德·萨奇表示,“这既令人兴奋,又令人不安”。他补充说,艺术家和好莱坞制片人都能从中看到人工智能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
不仅是好莱坞
在大洋彼岸的法国,电影业对AI技术的担忧也正在增加。多年来,法国电影业一直对AI能否对创造力产生影响持保留态度,从业人员一向更加重视品味和才能,而非技术。然而,这一切似乎正在改变。
据法国24电视台报道,在不久前举办的戛纳电影节上,一场关于AI与电影的公开讨论令电影从业者大开眼界:现场展示中,一位主持人的声音被AI技术克隆后,任意一句台词都能以3种语言表达出来;AI还可以对现场表演进行动态换脸,并将其展示在大银幕上。AI在克隆声音方面的强大功能使配音演员们备感威胁,据法国《世界报》报道,21个配音演员在戛纳电影节举行了抗议AI应用于电影的活动。
法国电影界反对的声音认为AI永远无法代替人类在电影创作中的角色,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存在,并且其侵犯个人隐私的风险不容忽视。而AI的拥护者则认为它可以取代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甚至通过正式开拍前模拟剧本场景以削减电影预算等。
与美国和法国相比,日本电影、动漫从业者对AI的接受度似乎更高一些。今年1月,美国流媒体播放平台网飞公布其与小冰公司日本分部(rinna)、日本动画公司WIT STUDIO共同创作的首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动画短片《犬与少年》。该片导演牧原亮太郎表示,如今日本的动漫师只有5000—6000人,而一部动漫作品需要同时有200人参与。相对于日本每年300部动漫作品的产量而言,从业者严重不足。
日本动画制作公司Production I.G摄影导演田中宏侍也表示:“每个部门都已满负荷运转,细节部分无暇打磨。”动画电影使用AI,主要用于绘制背景美术,可以省却近一半人力。而对于AI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使用,日本动画泰斗、导演宫崎骏很早就说过,“这是对生命本身的巨大侮辱”。
对于AI技术在动漫产业中的应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影视风向标》主编胡建礼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动画电影对电脑技术的依赖程度高,所以最容易受到AI“威胁”。“以前的美术片都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但应用AI技术后,那些人物、场景设计都可以根据一定的模板自动生成。”此外,剪辑等后期制作工作也是适合AI应用的环节。
颠覆什么?改变什么?
电影自诞生至今,其发展过程始终充满了创新。每一次电影产业实现“质”的变化都是技术使然。业内普遍认为,有声电影技术以及彩色电影技术的推进、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电影产业经历的三大重要技术变革。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然成为电影产业新的试验方向。新技术带来的巨大影响也充分折射出当下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次,电影产业是否会被颠覆?链条上关乎的各类人员又将面临什么?
在胡建礼看来,一部电影全部由人工智能来完成几乎是不现实的。即使是最容易实现的动画片,也需要人给机器“投喂”大量信息。“假如未来有一天,人工智能可以自行制作出一部动画片,我相信这样的作品也是缺乏鲜明特色的、俗套的‘大路货’。可以说,真正拍出好电影还是得靠人。”
尽管卡梅隆多年前就“预警”过人工智能,但他至今不相信一个只能反刍其他实体大脑说过的话的人工智能,能理解爱、谎言、恐惧等因素,然后写出一个能调动人情绪的故事。“让我们再等20年,如果人工智能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剧本奖,大家才会认真对待它。”他说。
通过AI技术,演员在视频里可以看起来更年轻,一些去世演员的声音可以被“复制”,出现的脏话能更方便被删除,观众在网飞平台上也可以得到更为精准的观看建议。“对于影视行业来说,简单重复或者套路化模式化的那些工种,以后会被AI取代。”胡建礼认为,没必要把AI看做洪水猛兽,它对电影产业起到的更多是促进作用,它是提高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的优秀工具,“要善于利用它,而非畏惧它”。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