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四家国有大行集中定增体现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金融部 | 甄锐 董秋含
摘要
近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发布公告,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合计不超过5,200亿元(中国银行1,650亿元、建设银行1,050亿元、交通银行1,200亿元、邮储银行1,300亿元),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合计为5,000亿元,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拟认购交通银行股票金额分别为45.80亿元和30.00亿元,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拟认购邮储银行股票金额分别为78.54亿元和45.66亿元。在息差下行趋势显著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张背景下,银行自身资本内生能力弱化,而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国有大行面临更高的的资本充足水平要求;本轮增资短期内有利于缓解四家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压力,长期来看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和风险抵御能力,同时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国有大行强有力的支持,对其信用水平形成重要支撑。
正文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为应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货币政策取向从“稳健”转为“适度宽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在存款定期化的趋势下对利息成本的缓释有限,导致银行业息差水平收窄,10年间四家国有大行平均净息差由2.44%下降至1.51%,低利率环境对利息收入形成冲击,以利息净收入为主的营业收入增速整体呈下行趋势,净利润增速随之放缓,2024年四家大行平均增速为1.28%,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从2015年的0.98%下降至2024年的0.70%,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净利润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制约资本内生能力,四家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和资本净额增速整体呈波动下行趋势;同时,作为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重要实施主体,国有大行资产扩张速度近年来保持较高水平,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面临压力,虽较监管要求仍保持一定安全空间,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已入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面临更高的附加资本和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监管要求,此次增资的战略前瞻性凸显。
增资后,四家国有大行短期内资本补充压力,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压力得到缓解,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增强。此外,本次较大规模的集中增资彰显了国有大行作为金融系统“压舱石”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其强大的支持意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微信公众号(“大公国际”)发布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等内容,其版权均属于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简称“大公国际”)所有。未经大公国际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汇编、修改、分发、转载、复制、传播、发表、许可、摘编、仿制)或许可他人使用本微信公众号中的所有内容。已经大公国际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公国际”。否则,大公国际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微信公众号涉及的所有观点、结论、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单位或个人的投资性建议或意见。对于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微信公众号发布、转载的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大公国际概不负责。
关于大公国际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原国家经贸委共同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信用评级机构,拥有政府监管部门批准的全部评级资质,能够对中国资本市场所有债务工具和参与主体进行信用评级。
大公国际是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现有从事评级作业和研究的专业分析师151人,99%具有硕士、博士学历。
成立30年来,大公国际独立研究制定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的信用评级标准,推动国内债务工具的创新设计与推广应用,先后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70多个行业的近万家企业进行信用评级。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89号外文大厦A座3层
电话 |
010-67413300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