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扎姆比迪斯有人找到了走红的捷径
未命名
2024年12月26日 21:08 3
雯淇
原创 狡童 新音乐产业观察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狡童
一首新歌怎样才能快速走红?有办法吗?还真有。
今年7月底开始,由Shaboozey演唱的歌曲《A Bar Song (Tipsy)》在国外流媒体上突然爆红,不但在Billboard Hot100上创造了今年以来的最长连冠纪录(14周),在Spotify上两个月播放量已经突破8亿。
尽管通常认为一首歌曲的走红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A Bar Song (Tipsy)》的火似乎有一定的确定性:朗朗上口的乡村旋律、简洁明快的律动,以及,借用了一首名叫《Tipsy》的热门老歌。
如果你觉得《A Bar Song (Tipsy)》比较陌生,那么我们换个例子,想想朴彩英和火星哥合作的《APT.》,这首歌在制作上跟《A Bar Song (Tipsy)》有类似的方式,都借用了热门老歌。
如今,业内管这种“借用”叫Interpolation。在音乐领域,Interpolation(插入、篡改、填写)一词目前还没有常用的中文翻译,姑且称之为“植入”吧。
A
植入式创作
在数学和计算机领域,Interpolation通常翻译成“插值”,是一种在已知数据点之间估算未知数值的数学方法,它用于生成数据的连续过渡,以填充数据点间的空白。
Interpolation是一种怎样的创作方式?它为什么会备受青睐?或许我们可以借助数学上的插值来理解。
以《APT.》为例,如果你觉得歌曲听起来似曾相识,那么可能是因为“火星哥”布鲁诺·马尔斯(Bruno Mars)在歌中巧妙地设置了“已知数据点”——旋律类似他创作的高流量歌曲《Can We Dance》,“插值”是1980年代初红极一时的经典老歌《Mickey》。
在国外,以啦啦队口号为特色的《Mickey》曾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将已经获得过市场认可的《Mickey》植入《APT.》,就像是“插值”,将歌曲串联成型的同时,也给歌曲走红赋予了一定的确定性。
《A Bar Song (Tipsy)》的创作异曲同工。作为碧昂斯(Beyoncé)的乡村音乐专辑《Cowboy Carter》的合作者之一,Shaboozey似乎受到了碧昂斯的热门歌曲《Texas Hold 'Em》启发,利用了被市场无数次验证过的简洁明快的乡村音乐旋律和节奏,再“植入”一首经典老歌《Tipsy》。
Shaboozey因此成为Billboard排行榜上首位同时登顶Hot 100和Hot Country Songs榜单的黑人男歌手,并收获了自己的第一首Spotify播放量破亿的歌曲。
发布于2004年的《Tipsy》,曾获得Billboard Hot 100亚军,高居2004年Billboard Hot 100年榜第11位,用这样一首曾经的热门老歌打底,不能说走红十拿九稳,但至少比全新创作要稳得多,而将经典老歌植入新歌,也已经成为一种走红的捷径。
B
走红的捷径
说到“植入式创作”,就不得不提火星哥。
2009年,布鲁诺·马尔斯和他的御用团队为贾斯汀·比伯创作了歌曲《Love Me》。这是一首典型的植入式创作,副歌部分的旋律和歌词基本照搬了羊毛衫乐队的热门金曲《Lovefool》,连歌名都来自《Lovefool》的歌词。
类似的创作方式,说是Sample或Cover(翻唱)都不太合适,所以,有人称之为Interpolation。
通过巧妙植入《Lovefool》,《Love Me》让当时刚起步的贾斯汀·比伯给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乐评人麦克·戴弗称赞这首歌“融合了电音元素的《Lovefool》新演绎,比伯表现出俏皮和讨人喜欢的态度”。
布鲁诺·马尔斯的“神曲”《Uptown Funk》也植入了一首叫《All Gold Everything》的老歌,据称原创者特立尼达·詹姆斯(Trinidad James)因此获得了超过15万美元的版税。
早在1990年代,一些说唱歌手就已经开始以植入的方式来使用老歌,但植入式创作的兴起在流媒体时代表现得特别突出,据音乐播客《Switched On Pop》的统计,从2016年到2021年,Billboard Hot100年榜前100的歌曲里,以植入方式使用老歌的平均数量比2010至2015年翻了一倍。
Billboard Hot100年榜歌曲植入量趋势
举几个例子,“A妹”爱莉安娜·格兰德(Ariana Grande)的《7 Rings》植入了《音乐之声》,“啪姐”杜阿·利帕(Dua Lipa)和豆荚猫(Doja Cat)都曾在歌曲里植入奥莉维亚·纽顿-约翰(Olivia Newton-John)的《Physical》,BLACKPINK的《Pink Venom》植入了The Notorious B.I.G.的《Kick in the Door》,奥利维亚·罗德里戈(Olivia Rodrigo)的《Deja Vu》植入了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Cruel Summer》。
“植入”通常是选用老歌中的Hook(记忆点)来重新包装,也因此,它能迅速激活听众的记忆,让听众瞬间产生亲切感或怀旧感,从而加深对新作品的印象。而很多老歌的记忆点早已经沉淀到社交网络上,这也为歌曲营销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相比热门歌手,“植入”对于名气没那么大的音乐人来说效果更加显著。2022年,说唱歌手容·格拉维(Yung Gravy)的《Betty (Get Money)》走红,Spotify播放量破2亿,帮助他首次进入Billboard Hot100榜单,而这首歌的成功秘诀就是植入了已经成为网络名梗的《Never Gonna Give You Up》。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植入”背后,除了创作者的需要,也有一盘大棋。
C
一盘大棋
容·格拉维之所以会选择植入《Never Gonna Give You Up》,跟版权商Primary Wave推动有关。Primary Wave购买了原歌曲的部分词曲版权后,找到容·格拉维的经纪人,推荐植入这首歌。由于歌曲走红,Primary Wave收到了不少歌曲版税。
在过去几年里,在短视频的推波助澜下,老歌的价值被重新发掘,让版权商看了商机。
版权商的主动介入,是“植入式创作”现象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植入”来盘活存量老歌版权,已经成为版权商重要的变现方式。
版权商Hipgnosis的创始人默克·墨丘瑞亚迪斯(Merck Mercuriadis)视经典老歌为“全球的能量源”,并积极推动老歌的采样化。通过植入里奇·詹姆斯(Ricky James)的经典老歌《Super Freak》,妮琪·米娜(Nicki Minaj)新歌《Super Freaky Girl》在Spotify上播放量超过5.8亿,帮Hipgnosis赚了不少钱。
豆荚猫的歌曲《Paint the Town Red》也是,这首植入了老歌《Walk on By》的歌曲,仅Spotify一个平台的播放量已经突破12亿,一首歌就足以帮版权商Primary Wave赚回购买版权的成本。
过去,由于缺乏工具支持,版权商在版权合作上相对被动,如今,互联网提供了足够的数据参考,让版权商可以有的放矢。
以《Never Gonna Give You Up》为例,这首歌在Spotify上播放量超过9亿,在YouTube上播放量超过15亿,至今仍然有很多网络用户在玩“Rickrolling”(你被骗了)这个梗,在这样一首歌基础上再创作,结果显然是可以估算的。
也有人认为,过多的“植入”正在破坏流行音乐的创造性。频繁依赖经典歌曲的元素会使创作者更关注市场需求,而非原创性和艺术表达。一些作品可能会因此显得缺乏创新,抑制了新鲜想法的产生。创作者被版权商的商业目标驱动,可能会牺牲个人风格和突破性创意,使得流行音乐逐渐偏离艺术本身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但对于歌手和版权商来说,“植入”的吸引力无法抗拒。通过植入,歌手收获了流量和相应的收入和名气,版权商盘活了老歌版权,双赢。所以,可以预见,植入式创作未来仍然将会是常见的模式。这或许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老歌里还有很多宝藏值得挖掘。
-全文完-
原标题:《有人找到了走红的捷径》
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