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队伍必须是一支专业化队伍
未命名
2024年12月24日 21:31 9
俪珍
张效羽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副教授、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9年1月15日至16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政法系统要把专业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专业化建设要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全面提升政法干警的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突出了政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就政法队伍专业化建设勾勒出专业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内容。
政法队伍必须专业化
在我国,政法队伍的主体是政法机关的公职人员,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的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司法干警、国家安全干警等。在和平年代,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是安全秩序的直接捍卫者,也是国家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正因为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肩负如此重要的职责使命,中央对政法队伍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政法队伍必须实现“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本次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除了要求政法队伍继续提升“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之外,特别强调“要把专业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有深刻含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政法工作要维护安全秩序、维护公平正义,就不能仅仅依靠强制力,而要靠法律和对法律的执行与运用。法律不是冷冰冰的纸,法律是公正和善良的艺术。而对法律的执行和运用,也是近乎于艺术的专业技能,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行的。因此,在新时代,必须强调政法队伍的专业化。政法队伍不专业,不懂法律、不会运用法律,就注定不合格。
专业化建设贵在务实
政法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是在校大学生专门拿出时间学习法律知识,而是一线执法者在繁重的工作中提升法治思维和法律水平,贵在务实,即“要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
突出实战导向,就是政法队伍进行专业化建设要着眼于中国政法工作的实际环境,不搞脱离实际的专业化,要求政法队伍专业化必须立足国情。“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法律不会自动实施,实施法律的过程也要面临诸多现实条件的约束。因此,增强政法队伍专业化水平,就是在考虑诸多现实约束之后,提升政法干警在复杂的社会经济情况下最大限度实施法律的能力。
突出实用导向,就是政法队伍进行专业化建设,是用来提升日常工作水平的,不是用来“装门面”、“摆样子”的。政法队伍都是肩负繁重日常工作的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等,提高政法队伍专业化水平,必须立足于政法干警手头正在从事的日常工作、服务于增强日常法律工作能力的考虑。不能把专业化建设变成政法干警日常工作之外的额外负担,更不能将专业化建设当成“形象工程”。
突出实效导向,就是要将政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成果,真正体现在日常办案中,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都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政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最大的成果不是论文和著作,而是一份份法律文件。这些判决书、起诉书等决定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法律文书的法律运用、说理水平,是政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最重要指标。
专业化建设要内外兼修
“全面提升政法干警的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是新时代政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五大基本内容。这五大基本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的内在专业水平,即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第二就是说服他人的外在专业水平,即群众工作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这五大能力要求政法队伍内外兼修,不仅要自己有水平,也要有水平让人民群众相信自己的专业水平。
长期以来,我们在提及专业能力时,往往忽视展示自己专业水平的能力。但是,公正不仅要实现,也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更要以让人民群众心服口服的方式实现。政法工作本质上是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这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执法,也是入心入脑的说理和说服,后者更加重要。衡量政法工作的金指标是人民群众是否感受到公平正义,而不是政法机关自认为是否公平正义。因此,政法队伍专业化建设,要内外兼修,既要提升内在水平,也要提升外在说服、展示能力,最终的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责任编辑 蒋新宇)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