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身子小姐命
未命名
2024年12月22日 15:51 3
忠萱
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在<红楼梦>中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物,
虽然她在宝玉心中排名与黛玉重要性并列(原话大意如此),倒真没做过什么有光彩的事情,逐走晴雯,逼死金钏,抄检大观园,可能黛玉之死与她也难脱干系。尽管曹雪芹在书中总替她说好话,说她是个厚道人,但读者大多对她没什么好印象。其实全书中各色人物都有正邪两赋的特点,比如贾琏对尤二姐也有浪子真情;
薛蟠虽不肖,对母亲和妹妹还算不错;
连贾珍,也有人分析出他对秦可卿也是刻骨铭心……所以这位王夫人也不是可以简单一语说尽的。但若抛开品行,仅看其命运,王夫人可算是丫鬟身子小姐命了。
从来人们都只感叹某人是小姐身子丫鬟命,一般这样的女子往往是才貌俱全聪明伶俐但是身份低微难以出头,怀才不遇郁郁而终的,当然通常还会有个多愁多病身。所谓丫鬟身子,则应是与小姐身子截然相反,通常是心眼儿略缺、心直口快,目光短浅但身体良好,生育力较强的女性。纵观整个《红楼梦》,严格说来能真正符合丫鬟身子小姐命特点的,就只有王夫人。
王夫人出生于四大家族的王家,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家闺秀.从书中看,应该是王家的次女.常言说:“养女随姑”,王夫人的侄女是王熙凤,基因的力量是可怕的, 想来王夫人年轻时八成也是个柳眉凤眼的绝色佳人, 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否则不会生出元春和宝玉这样的人间尤物。然而四大家族中,王家似乎对女儿的文化教育不太重视,即便是凤姐这样当作男孩教养长大的,竟然也不识字.王夫人小时候想必也没读什么书,所以长大了就成了个没什么情趣的人(看她给丫环起的那些名字就知道了),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时,连她妹妹都能参与行令,她却连这点儿文采也没有。
拙文<排行决定定位>中分析过,曹雪芹对数字排行特别敏感。看《红楼梦》时稍微注意即可发现,每个人物的个性与他/她家里的排行,似乎有着莫大的干系。《红楼梦》里每个家族中最出色最风光的姑娘,多半是老大。比如黛玉、宝钗、元春、湘云,这几位姑娘的存在本身就是祖宗积德的表征,好像一门的钟灵毓秀都集中在这“大姑娘”一人身上了。而曹雪芹写到家里的二姑娘时,必定是带了点廉价的同情心。所以他笔下的二姑娘总是少才华没头脑的。代表形象有迎春和尤二姐。王夫人也是家里的二小姐,但是因为才华有限,不擅言辞,所以公婆跟前并不讨喜。贾母说她“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面前就不大显好儿。”
虽然具备同样的出身、教养和美貌,王夫人却不比侄女凤姐具有超强口才和治家本领,我们在书里看到的王夫人一直是个菩萨一样清心寡欲天天念佛,且身体不佳以至于需要侄女来帮忙管家的老实文弱女子。王熙凤权力欲极强,那是因为她有才可逞,王夫人似乎没有太多弄权的兴趣,这恐怕是因为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那个本事。她只是默默地安排亲侄女和外甥女嫁入贾家成为管家婆,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能力强的人野心勃勃总想开疆扩土,能力差的人只能处心积虑地守成。
王夫人在贾家像木头一样,可是她未嫁时性情却不是这样,刘姥姥评价说:”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 王夫人在女主子中算是温和的,印证了年轻时“会待人”的性格。曹雪芹描写王夫人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皆出于胸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 , 这也是对她年轻时”响快”个性的照应。
书里写到的王夫人其实是基本符合曹的这一定义的。
第二十八回,王夫人听说宝玉要给林妹妹花三百六十两银子配药,立刻道:“放屁!什么药就这么贵!”——这是舅妈舍不得给外甥女花钱的直抒胸臆。
第三十回,王夫人见宝玉与金钏调情“气愤不过,打了一下,骂了几句,虽金钏儿苦求,亦不肯收留”——这是见臭丫鬟居然来勾搭自己独生子时的直抒胸臆。
第三十二回,王夫人提到金钏儿之死,:“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虽然是个丫头,素日在我眼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口里说着,不觉泪下。——这是主仆情分的直抒胸臆,可不是鳄鱼眼泪。她恨金钏轻浮,但并不想她死。可如果还有选择机会,她依然会赶走金钏儿,因为宝玉是她的核心利益。人性就是这样复杂。
第三十三回,见宝玉被贾政打个半死,王夫人说:“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又叫贾珠说:“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大概没有哪个母亲看见小儿子要死会遗憾他死晚了无法替哥哥换命吧?这是偏心眼儿老妈的直抒胸臆。
第三十四回,听见袭人一番赤胆忠心表态,王夫人立刻说:“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这番话从主子太太嘴里说给一个丫鬟,是有失体面的,袭人竟然成了王夫人的救命恩人了。王夫人直抒胸臆,把自己对宝玉的依赖心全盘托给了袭人。但凡袭人是个狠毒奸诈之人,自然可以借机作威作福,但是以王夫人的智力,已经顾不得了。
第七十四回,邢夫人把傻大姐捡到的绣春囊送给王夫人看,她立刻就炸窝了,气势汹汹来找王熙凤问罪,认为“自然是琏儿那不长进下流种子那里弄来……你还和我赖。”一经凤姐有理有力辩驳之后,立马改口:“我也知道你是大家小姐出身,焉得轻薄至此,不过我气急了,拿了话激你”,然后又问凤姐“如今却怎么处?”——可见王夫人真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一点儿也不给自己和别人留余地。一分钟前还在盲目怀疑对方,一分钟后又找对方拿主意,真是幼稚得可以。之后又因为王善保家的一面之词,就把晴雯叫来当作狐狸精审查,而晴雯一番言语敷衍,竟然也立马令她信以为实,忙说:“阿弥陀佛,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这位太太警惕性超高却又超级好唬弄。从不在乎把自己的软肋和失策暴露给别人。
第二十五回,贾环故意用油灯烫宝玉的脸,以及后来赵姨娘买通马道婆魇魔法,究其根源,还是王夫人自己平日不谨慎所致。同样是兄弟,见了贾环就给人家派活儿,“命他来抄个《金刚经》唪诵唪诵”,见了宝玉就“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还让他躺着歇歇,贾环在旁边看着,自然心理不平衡。见宝玉被烫,骂完贾环骂赵姨娘:“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于是更激发了赵姨娘的恨意。从王夫人的话可知,赵姨娘母子“几番几次”都有算计宝玉的行为,可见王夫人自己不是不知道,但是她还是会制造贾环陷害宝玉的机会,这不是不智又是什么呢?其实平日王夫人把家务都扔给了凤姐,也没有那么忙碌,然而无论是做大婆也好做亲娘也好,她却都不肯多花点心思。
她兴师动众地抄检大观园, 完全不顾可能引发的负面效果.探春对此事的评价是”自杀自灭”,凤姐对此也是心里“有千百样言辞”不敢说,连平儿都懂得“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的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而王夫人一个年高德劭的贵妇人却连这点儿觉悟也没有,真不是一般的糊涂。最可怕的是,糊涂人的执行力偏偏极强,能把错误路线一丝不苟执行到底,撞了南墙也不拐弯。她若是个仆妇丫鬟,必定是主子的好帮手,可惜她是主子,需要自己拿主意。
当然,任性而为直抒胸臆,只能是她对低阶级人员的态度, 对于长辈平辈,她就不得不少言寡语了. 在贾府多年的生活使王夫人意识到, 以自己的才干和魅力,在这个家里只能是小心翼翼勉强立足。这并不是说她多么有眼色,会做人,而是她自己的生存本能。虽然智商不高,但毕竟没到白痴的程度。
王夫人的婆婆贾母,毫无疑问是全书中最有福气的人。她嫁入贾府时应该是贾家上升的阶段。丈夫代善是个帅哥,贾母曾说“这些儿子孙子就只宝玉象他爷爷”,可见也是个面如秋月色若春花的万人迷。贾母与他感情很好,生了三个(也许不止)儿女。贾母年轻时管理家政很有才干,比凤姐“还来得呢”,嘴巧心活,肯定也很讨公婆喜欢。她虽没读什么书,也并不重视女孩子的文化教育,但她本性爱热闹,有心胸,有品味,并非尚德不尚才的人。她不但能干,而且善于享受生活。她爱看仇十洲的画,会“收拾屋子”,曾建议黛玉用霞影纱配翠竹,还帮宝钗选择室内陈设,“保管又素净又大方”,善于欣赏音乐,在元宵宴和中秋宴上就表现出对音乐欣赏的品味,对于无聊的言情小说也自有一番批评。异性喜欢互补性格,同性则是物以类聚。贾母喜欢的女性身上都有她的影子,比如凤姐的精明,黛玉的诙谐,湘云的豪爽,宝琴的热情以及鸳鸯的能干和晴雯的灵巧。她比王夫人显然更脱俗更浪漫,王夫人并没有贾母的口才和能力,贾母又是个有一说一的人,可能有意无意也会说她两句。王夫人因此只好少说话,宁可做个木头,她倒真是藏拙,与宝钗掩盖锋芒的“藏拙”不同。总之,在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领导手下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王夫人别的本事没有,忍耐力是满强的,后来贾母也比较疼她了,对于一个对自己忍耐,尊重又听话的儿媳妇,谁还忍心骂她呢。相比起邢夫人,王夫人也算能干,识趣,娘家又有地位(毕竟王子腾那个京营节度使可是个有实权的官),更重要的是,王夫人的肚子很争气,先生了个好儿子贾珠,又生了贵妃元春,再生了宝玉这么个“活龙”。
贾母老了以后,家务交给儿媳,脾气肯定也越来越好了。对于这个小儿子媳妇,贾母基本还算满意,然而真遇到触犯她个人利益的事情,比如贾赦要娶鸳鸯,贾母就忍不住要找王夫人撒气,骂“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后来虽然拿自己老糊涂掩饰,其实也未必不是在提防王夫人,借此给她打个预防针,婆媳之间的防范心理还是明显的。
婆婆不好伺候,小姑只怕也是很难相处的。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最小,最宠爱的女儿。曹公没怎么写贾敏,小说刚开始不久,她就去世了。贾雨村评价黛玉时说“度其母不凡,故有此女”。我们由此可以推测贾敏是个怎样的人。她自然有着天仙般的容貌气质,而且也象她的母亲和女儿一样,伶牙俐齿,有品味,擅于作乐,享受生活。她生在贾府鼎盛时期,真正“白玉为堂金作马”的时候,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女。王夫人在与凤姐商量抄检大观园时,提到“单说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是千金小姐的体统!”又说自己“没享过什么大富贵”,可见王夫人做姑娘时也没有贾敏这么舒服。遥想当年王夫人初入贾府,承担起管家重任,肯定是谨慎小心,生怕婆婆挑错。看到贾敏虽与自己年龄相仿却过着轻松娇纵的生活,怎不羡慕加嫉妒。偏贾敏可能也是个口无遮拦的人,暗中得罪二嫂还不自知。贾母疼爱她,不肯让她过早出嫁,长期相处可能更加剧了王夫人与她的矛盾。李纨曾嫌林妹妹嘴刁,说:“只求老天保佑你赶明也得几个千刁万恶的大姑子小姑子。”这在李纨是句玩话,但可能王夫人以前在心中对贾敏倒真是这样诅咒的。可最后贾敏嫁给了出身清贵,才华出众,前途无量的探花林如海,相比起潇洒飘逸的林妹夫,贾政虽好读书却始终没中(叶公好龙?读腐书?),爵位也给哥哥贾赦袭了,幸亏皇帝赏了个官,而且平时虽养了群清客,却没真见他做过什么诗,比起林如海这样的只能算附庸风雅。林家虽不如贾家富贵,但林如海自立门户,没有公婆姑嫂约束,到任时携眷同行,何等风光自由!而且林如海对贾敏一往情深(虽有几房姬妾也都是为了生儿子用,何况也没生出来),贾敏死后立刻对女儿表白绝不续弦。封建时代得此一老公今生足矣。总之,嫁给林如海可真令人羡慕!王夫人对小姑子这番幽恨不平一生都无处发泻,最终只好多少着落些在她女儿黛玉身上。
黛玉有很多明显的缺点,身体不好,爱找麻烦要配药;脾气不好,多疑爱哭;而且还喜欢招惹宝玉,三日好了,两日恼了,让宝玉为她神魂颠倒。但是从情节描写可以看出,王夫人在了解黛玉这些特点之前就不喜欢她,确切说是有成见。在黛玉进贾府那一回,头一次见面就再三告诫林黛玉,跟别的姐妹们怎么玩都行,但对宝玉,王夫人说了两次“休要睬他”。意思很明白:你别招惹我的宝贝儿子!众所周知,这时黛玉是初进贾府,百般小心,还没有表现出后来在贾母宠爱下使出来的小性儿,举止也是稳重大方的,而且这时候也就十岁左右,古人发育晚,黛玉本来就长得有点营养不良,不会有尤物般引人遐思的外貌(曹公那一番描写只是小说家在主角出场时的例行描写),何以王夫人要这般敏感?说她爱子心切吧,怎么不见她对宝钗宝琴等人说过这种话,她们更漂亮,而且进贾府时宝玉年纪更大,应更避嫌才是。可信的推测是黛玉长得太像贾敏,导致了王夫人的恨屋及乌,王夫人后来讨厌晴雯,就说她“眉眼有几分象你林妹妹”,可见她是连黛玉的外貌也讨厌的。其实黛玉的外貌应是惹人怜爱的,之所以让王夫人看了刺眼是因为她象了王夫人很讨厌的人。这个人是谁呢?最自然的推论是她的母亲,贾敏。
看看王夫人所厌恶的女子,并非是像很多读者以为的那样,见了美女就恨。 她自己也是美女,她的女儿元春、外甥女宝钗也都是一等一的大美人,她却是很欣赏的。她真正厌恶的是某一种类型的女子,确切说就是富于性感魅力的聪明女子。因为王夫人本身除了美貌和生育力,其他资质都很平庸。不幸的是她太过善于投胎,生于绮罗丛,身边从亲友到仆从都是人精级别的,给她凭空带来巨大压力。所以,从风流灵巧的晴雯、狐狸似的芳官、水秀没廉耻的四儿、下作小蹄子金钏儿,乃至“十分妖调”的贾兰奶妈,都在她的厌恶范围内。《红楼梦》全书中关于打人耳光的描写有两处最引人注目:一次是王夫人打金钏,另一次是探春打王善保家的,两次性质不同,在读者心中反映也不同,但同样的迅雷不及掩耳。两个打人者打的都是“平生最恨者”。王夫人平生最恨会勾引男人的女孩,探春平生最恨不尊重她的人。探春毕竟是王夫人抚养长大的, 她的高贵气质和管家才干或多或少是跟王夫人学来的,加上她更有文化,因此更把这些优点发扬光大了,她的身上必然有王夫人的影子。探春得了曹公一个“敏”字,敏锐又敏感。王夫人又何尝不是呢?
王夫人对魅力女性的敏感可能与她的情感经历有关。很多人认为王夫人与贾政真是天作之合,一对死封建。其实现实生活中美满夫妻往往是个性互补的。书呆子爱上交际花,女夫子迷上浪荡子的事情屡见不鲜。贾王二人性格如此相近,日子必然是刻板无味,日久生厌。如同贾琏与凤姐在过了头几年的甜蜜后,二人的倔强个性凸显出来,发生情变。不过王夫人运气很好,贾政共与她生育了三个孩子(不包括流产和死婴的情况),到近40岁时还能生出贾宝玉,一方面说明她身强体壮,另一方面说明夫妻感情还不错,要知道贾政可不是一夫一妻、夜生活乏味的下等贫民。以王夫人之刻板个性,能把老公迷成这样,一方面是娘家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当年的确容貌出众。书里大户人家正妻如此多产的似乎就只有王夫人了(贾母存疑),通常古人纳妾主要理由是为了正妻不生育,若是在中等人家,有王夫人这样的,贾政简直就没有纳妾的理由了。或者,如果王夫人出身低微,做个美妾,倒也能在大户人家立稳脚跟。可惜王夫人出身太高,所以她的要求绝对不是如夫人那个层次的。
另一方面,贾政能和王夫人生出三个孩子,和赵姨娘生了两个,明显生育能力强于贾赦,但为什么没有和其他妻妾生出孩子来呢?书中有记录的贾政的妾只有周,赵二人。但按照贾府规矩“爷们娶亲之先都要先放两个人在屋里伺候”,这种妾应比王夫人老些,周,赵二人应该不是。可等林黛玉进贾府后并无相关描写,难道她们都死了吗?曹公没有写,但参照兴儿介绍凤姐时说,贾琏原先“屋里何尝没有几个人,她来了不到半年,都寻出不是来,打发出去了。” 王夫人当年可能也干过类似的事情,只不过手段没那么激烈,而且肯定是在生了贾珠,有了本钱之后恃宠而娇做下的,所以也没什么人怪她,这可能也是她为了固贾政之宠所能想到的唯一手段了。贾母给凤姐贾琏劝架,说小孩子们,“馋嘴猫似的”,“都打那时候过来”,想来古板如政老爷,当年也难免俗,只怕也有“削肩膀,水蛇腰”的美人勾引过,王夫人打金钏,逐晴雯时都说“我一生最恨这样人”,又写“此乃平生最恨者”,若非在这方面受过刺激,何至于如此敏感!当然,王夫人要保全自己贤惠的名声,不得不给贾政安排两个小老婆。一个是安分的周姨娘,一个是泼妇赵姨娘。周姨娘无儿无女,不得不安分,估计姿色和性情也不是贾政所好,赵姨娘肯定不是贾母给贾政的,贾母很讨厌她,整个贾府都没人喜欢她。她应该是贾政手下的小丫鬟,书里明写她是家生子,即世代在贾府为奴的。想来贾政刚结婚时,赵姨娘只是不起眼的年幼丫鬟,后来日益长大,女大十八变,那爱说爱笑的活泼性格与王夫人和周姨娘大异其趣。而且赵姨娘显然也是心灵手巧爱干活的人,书里也写到赵姨娘做粘鞋之类的活计。王夫人不喜欢心灵手巧的人,在谈到晴雯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有些调歪”,这不是仅仅针对晴雯,而是一个才具平常的人对比自己聪明能干的人的阴暗推测。王夫人只对两个比她聪明的女人好,一个是凤姐,因为凤姐能帮她干活。另一个是宝钗,因为宝钗善于掩藏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会对她造成正面碾压。探春在性格上继承了嫡母王夫人,在外形上则更可能继承了生母赵姨娘,探春的外貌是贾府三艳中最出色的,“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大概这才是赵姨娘年轻时的影子吧?这样一个年轻可爱的丫鬟自然能使人近中年的贾政“焕发青春”。赵姨娘的第一个孩子就是探春,她只比宝玉小不到一岁,男人通常在妻子孕产期最易出轨,政老爷八成也是在王夫人生育宝玉精力不足的时期与赵姨娘打得火热了的。
王夫人一时照看不到,大意失荆州,更可怕的是,这个赵姨娘后来居然还生出了儿子贾环。对王夫人的地位也造成了威胁。起初,王夫人并不见得肯把赵姨娘放在眼里。可是后来发生一件大事,导致了她本人性情和心态的巨大变化。那就是——贾珠病故。
王夫人没有取悦公婆的才干,没有卓立姊妹妯娌的智商,也没有固宠于夫君的魅力。她在贾府立足唯一的王牌还是儿女,最完美的情况是长子为官做宰,女儿宠冠后宫,幼子英俊可爱能讨婆婆喜欢。然而女儿虽然贵为皇妃,但君心难测,最大的靠山还是儿子。心理医生分析说原生家庭如果夫妻感情淡漠,母亲往往会把对男性的情感投注在儿子身上。 贾珠是王夫人长子,很有出息,十四岁就进了学,就是说,十四岁就通过了院试.这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学)学习。小小年纪的贾珠是书中唯一一个有记载的低龄进学者,仕途之路正在向他打开。贾政夫妇显然对他寄望甚高,不到二十岁就给他娶妻生子,可以说,王夫人一生最爱的孩子,就是贾珠。第三十三回,宝玉被贾政打得半死时,王夫人说,若是贾珠活着,便死一百个她也不在乎的。又对宝玉说:“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免你父亲生气。”这些话固然有赌气成分,但是在王夫人心底,宝玉远不如哥哥贾珠更称自己的心。从她直抒胸臆的性格来看,这也是老实话。
有人说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因为母爱是无私的。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每一个生物,出于基因传递的本能,都会对自己的后代有自发的怜爱和照顾。可是并非每一种母爱都是无私的。我们经常从新闻中看到父母望子成龙的种种悲剧,有些父母毁灭子女的梦想,剥夺他们选择人生的权利,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把子女当作了实现自己个人理想的途径,强迫他们牺牲自己幸福,给父母一个满意的晚年。所以,并非所有的母爱都是无私无条件的,有些母亲只爱自己“有出息”的孩子。
王夫人也是这样一个母亲,她理想中的儿子应该能用功读书、出将入相,为自己争得诰封和晚年的荣华富贵。宝玉在她眼里的价值就在于此。王夫人曾对袭人说:“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可见早年王夫人对贾珠的管教是非常严格的,因为对他期望很高。不知贾珠早逝是否也是因为压力过大。如果贾珠不死,宝玉充其量只是一个招人喜欢的小儿子,锦上添花的一个人,可是贾珠死了,宝玉就不得不承担本来由贾珠承载的使命。表面上王夫人是很爱宝玉的, 见他放学回来,也”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他”,也常常关照袭人给宝玉吃药, 当宝玉折了桂花插瓶给她,她得到凤姐凑趣儿夸赞,自然也是十分欣喜安慰。然而,失去贾珠的巨大失落感依旧难以弥补。王夫人心里明白,宝玉从性格志向乃至个人天分上都不是读书入仕的材料。因此,这种失落久久不能平复。.她不再响快,成了木头似的人。她变得体弱多病,不再管家。比起会行酒令、开玩笑的薛姨妈和吟诗结社赏红梅的李纨来说,某种程度上王夫人倒更像一个寡妇。
我们看到的王夫人是一个多疑,爱念佛经,爱行善积德的阔太太。因为担心宝玉也像贾珠一样早死,王夫人减轻了对宝玉的管教。因为宝玉是她的靠山,千万死不得。王夫人说:”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 这是她对宝玉的态度.她爱宝玉,不是希望宝玉快乐幸福,而是期望他能给自己一个安定的晚年。所以,只要他活着,不出错就好。所以只要宝玉没到弥留状态(被马道婆做法魇住垂危那次), 哪怕是刚刚被贾政打个半死,王夫人也是绝不会守着宝玉过夜的,该干嘛干嘛。相比之下,一见贾兰生病就把一切家事推开专心照顾儿子的李纨倒是更像一个亲妈。
一方面宝玉是王夫人在贾府呼风唤雨的最后本钱(“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振兴家业的希望,不应执迷于儿女私情,另一方面,在爱情方面不如意的中年女性往往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她憎恨以黛玉晴雯等为首的与宝玉亲密的年轻女孩子就包含了这种变态的醋妒心理。她与宝玉之间是互相依靠的关系,宝玉要负责她的幸福荣耀晚年,而她则负责安排照顾宝玉的生活,当然,不会由她亲力亲为,而是由她觉得满意的人。宝钗是少言寡语的厚道姑娘,又是亲外甥女,袭人很温柔细心,又有母性光辉,知道为宝玉的前途做打算。这样“笨笨的”人陪伴宝玉,让王夫人有“如朕亲临”之感。 即便是王夫人知道了宝玉与袭人的暧昧关系,她也不会恼怒。反正宝玉早晚要娶小老婆,与其等着按照贾母的审美观娶晴雯,不如先让袭人把这个位置占上。所以她忙不迭地给袭人调了姨娘级别的工资,落实她的前途。
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这句话在王夫人身上却没有明显的验证。她对宝玉的疼爱是因为失去了贾珠之后的退而求其次。她最疼爱长子贾珠,但是对贾珠的独生子贾兰却未见多么疼爱。贾母吃饭时还想着送一碗肉给贾兰去吃,贾政组织猜谜活动时发现贾兰不在就马上派人去找。而王夫人却没什么对贾兰特别关爱的表现。唯一一次关心贾兰是为了开除贾兰新来的奶妈——因为她太妖调,连李纨这个亲妈都不在乎,她做奶奶的倒突然对这个上心起来。按说隔辈人是格外亲的,看贾母与宝玉就知道了。可是王夫人对贾兰的态度是马马虎虎,对李纨,除了随着贾母一起敬重她青年守节、多给几个钱,其他也未见特别怜惜。婆媳之间关系本来微妙,儿子早死,儿媳难免有照顾不周之嫌,至少“克夫”的罪名是跑不了的。李纨对贾家的态度也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这当然有她自己天性凉薄的因素,但是常年未得婆家真心关怀,也是原因之一。至于贾兰,他是寡母养大的,日后有出息,第一个沾光的自然是他母亲,其次才会轮到祖母。王夫人心里的算盘打得是很清楚的。
对于赵姨娘这个情敌,王夫人自然是非常厌恶的,然而以赵姨娘之得宠程度以及王夫人自身的有限才智,要赶走她是很困难的。好在赵姨娘本身也智商不高,时常跳出来出丑,对王夫人地位的威胁有限。而且赵姨娘的亲生女儿探春也是完全投靠臣服于王的,所以都不必太担心。真正的威胁来自于贾环。贾环其实是个“举止荒疏形容委琐”的孩子,本来不足以与宝玉抗衡。但他毕竟是个男孩,而且在读书方面也略胜于宝玉。而宝玉自幼就不受父亲宠爱,只是因为会做诗才时有露脸机会。所以,王夫人也是想方设法打压贾环。手段之一是借助贵妃元春。在元宵节,元春看见贾环做的诗谜不好,就命令太监带话说:“三爷说的这个不通,娘娘也没猜,叫我带回问三爷是个什么。”结果“众人看了,大发一笑”,元春那样一个谨慎周到的精细人却这样做,摆明是给贾环没脸,其实贾环做的那个诗谜也不过是孩子气、市井气一些,元春自己猜不到,就说人家“不通”,实际还是大房子女欺负排挤庶出子女的套路。后来端午节,元妃又给家人送礼,礼单如下:
贾母:上等宫扇两柄, 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香如意一个,玛瑙枕 一个。
赦政、邢王夫人、薛姨妈:上等宫扇两柄, 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香如意一个。
贾宝玉、薛宝钗:上等宫扇两柄, 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
林黛玉、迎探惜春:上等宫扇两柄, 红麝香珠二串。
李纨、凤姐: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
其他人都没有礼物,就是说,荣国府里所有与元春有血缘关系的人中,只有贾环和贾琏没有礼物。贾琏毕竟已经成人了,而且娶了老婆做了官,没有礼物也说得过去,可是未成年的、作为元春同父异母亲弟弟的贾环过端午节也得不到姐姐的祝福就未免有点说不过去了。元春这样做,明显就是抬举宝玉,打压贾环。元春中选的原因是贤孝才德,这个“孝”字自然也在秉承母命上甚有体现。
贾环的亲姐姐探春是完全把自己当作王夫人亲女儿的,这当然符合封建礼法。而据凤姐评价,王夫人对探春也颇疼爱,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探春懂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的性别不会对宝玉的未来构成威胁吧?至于贾环,王夫人是完全没把他当作儿子的。王夫人驱逐金钏儿前,金钏儿说了两句话,一是“金簪子掉在井里,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儿在与宝玉调情;另一句是“我劝你往后院里拿环哥儿和彩云去”——这个拿是什么?以前宝玉曾经拿过秦钟和智能儿,也拿过茗烟和卐儿,都是趁人家在做“警幻所训之事”时,这次自然也不例外。无论与少爷调情也好,教唆少爷捉奸也好,总不离男女之事,这是王夫人这个当妈的绝对无法容忍的。可是打骂驱逐金钏儿之后,明知贾环与彩云已经勾搭成奸的王夫人却不曾对他们有任何处理和警告。为什么同样是自己的丫鬟,与宝二爷调情就该驱逐,与环三爷白昼宣淫就可以不闻不问呢?因为宝玉是王夫人的亲儿子,宝玉必须声誉清白,而贾环是情敌的儿子,他闹出来的荒唐事越大名声越烂,越发可以把宝玉衬托得光彩照人完美无缺。所以王夫人存着这样的私心,也就对宝玉爱之深责之切,同时对贾环与彩云的私情一味纵容,导致了后来彩云偷盗等不体面的事件。王夫人显然不够善良,但她的坏心思,也就只能用到这个地步,再要更高明的宫斗剧,她是演不出来的。
林黛玉进贾府时曹雪芹对王夫人住处的描写包括金钱蟒靠背,金钱蟒引枕,金钱蟒褥子(原文描写更加详细,包括颜色做工什么的,在此难述,各位可参见原书),连用了三个金钱蟒,曹公写人物住处多有对人物本身性格命运的暗示,这一段对王夫人居所的描述完全可以令人联想到“居如其人”“心如蛇蝎”这两个词.然而,只此一处暧昧,此后说到王夫人都是褒义和中性描写,并无任何评价。我想,这是因为曹公私心对王夫人是有怨气的,但又绝不愿就此把她归类为一个坏人。
王夫人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一方面疼爱独子,一方面也指望他给自己带来好处。她拜佛念经,但也无情地对待一切威胁她利益的人。她在公众场合少言寡语,借故健康不佳而不理家事,私下里把自己的侄女外甥女安排嫁入贾家做自己的帮手。她行动力强,心直口快,做事雷厉风行,但总是考虑不周因小失大。本质上,她不是个坏人,对于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她是热情相待的,对迎春惜春,她是很关照的,迎春在出嫁后一直怀念“婶娘这边过了几年心净的日子”,对李纨的寡婶也是热情招待。对八竿子才打得着的亲戚刘姥姥,她也乐于施舍。
她就是我们身边最普通那种中年妇女,正常情况下,她是乐于做一个好人的,她是个好媳妇儿、好长辈,但是她有自己的私心,她会为利益而争夺,为情感而嫉妒,为自卑而低调。而且,因为读书少而见识短浅头脑简单,导致她的追求更加庸俗、手段也更为笨拙。本质上,她与她所看不起的赵姨娘是一类,都是凭着原始本能生存的人,只不过她的教养和见识比赵姨娘高,所以外在表现要体面得多,而且因为地位所致,她的生活和掌握的资源比赵姨娘强多了,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戾气。要说坏,王夫人赶不上凤姐的心狠手辣,但是凤姐的老谋深算使得她做坏事也能做得精彩漂亮,这就是枭雄本色。而王夫人就缺乏这种光彩,她并不伟大优秀,她所有的优势都是天生的,比如好的出身、好的相貌、好的生育能力。但她从没有主动提升过自己,她的妹妹嫁给商人却学会了品位以及风雅酒令,她的侄女学会了识字,而她只是越来越少言寡语。在她那个位子上,不说才不配位,也只能算勉强及格而已,她所努力过的,只是为了“保全”自己,确切说,就是一个丫鬟身子的女人使出种种笨拙的手段,只希望能在小姐位子上平安坐一辈子。而越是如此,她的生活就越是每况愈下。她的人生经不起风雨,她的人性也经不起考验,她的一生庸常而可悲。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