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青岛基隆路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未命名
2024年12月21日 08:24 2
均旋
聚力谋变革 同心筑未来
学校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依据市南区教体局2022下半年工作意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崇尚伟人精神,追求卓越梦想”办学理念,用卓越的智慧和科学的方法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形象意识,实现在各项工作中“聚力谋变革、同心筑未来”,旗帜鲜明抓质量,一心一意促发展,打造“高质量、现代化、特色化"的品牌学校。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工作目标:
1.管理目标:围绕“一种理念”,即“崇尚伟人精神,追求卓越梦想”翔宇精神,完善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确保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的可行性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2.创新目标:深化“两项研究”,即一是以质量为保证,在夯实学校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创新;二是注重学校特色的研究与创新,凝练德育红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发展目标:做好“三项工作”,即一是研究队伍建设的发展途径和措施,全力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二是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化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师生精气神;三是优化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一、加强党建引领,促进固本强基
新的学期,学校党建工作将以“翔宇之根 实干弘基”党建品牌为切入点,贯彻党对工作全面领导的方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贯彻“第一议题”制度,为学校发展引领好方向,为师生成长凝心铸魂。
(一)通过党工团队“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促进管理大提升
积极推进党群一体化建设,建立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和少先队“四位一体”联动共建机制,做好“融合”文章:一是将“争做党员先锋”活动与工会“做学生良师益友”活动有机融合,把党员风采辐射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将“三述”与团支部“大学习”相融合,不断增强青年团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三是将“双报到”、“微党课”与少先队“讲红色故事”相融合,培养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以此提高全员育人效能。
(二)通过“三会一课”等途径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大提升
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形式,以“三会一课”为抓手落实学习制度:每周周四下午组织“党员学习时刻”学习活动,每月第一周周一召开支部委员会,每季度第一周周四进行党课学习,不断增强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继续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学习强国”及“党员在行动”等活动,把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三)通过“争先行动”提升党员干部业务素养大提升
充分发挥“强基”管理服务先锋队的模范带头作用,精准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引领全体教师齐心助推学校快速发展。一方面让优秀党员担当“课改先锋”,通过“三尺讲台当先锋”示范课展示活动,促进队员苦练内功,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指导和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使优秀党员成为“领跑者”,结合学校年轻教师多缺乏经验的现状,队员积极引领“六室”“两营”“三团”活动,踔厉打造学校一流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强大动力。
(四)通过从严治党促进党组织凝聚力、党员影响力大提升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实施“党员形象工程”。支部成员开展“五带”行动,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全体党员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主题实践活动,把党员的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作贡献上来;积极探索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组织生活,运用“读、看、讲、传”多种形式,通过“党员积分管理”,“党员示范岗”及优秀党员评选等活动,真正激发优秀党员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发挥党组织凝聚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协同发展
继续结合“十个一”项目,完善富有学校属性的“五育”体系,使德智体美劳这“五育”在学校“翔宇”文化中有土壤、有载体、有养分,构筑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发展格局。
(一)以“弘基德育”涵养道德品质
以“翔宇”为坐标,探索与创新红色教育,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建设红色文化、红色课程、红色实践、红色评价、红色资源,贯通“五位一体”的翔宇红色教育体系,实现提升教师的德育专业素养,凝聚家校力量。
1.“德育圈”打造全员育人新态势
通过“共融”、“共识”、“共育”三项工程,撬动内外贯通的育人大课堂。开展家长驻校工作,有序组织家长走进校园,深入课堂听课、全程跟踪班级管理、与教师零距离沟通、参观校园文化。开展“家校携手,相伴成长”全员家访活动,倾听家长的心声,帮助家长解忧,提供必要的支持,提高教育满意度。加强家委会建设,开启新一轮家委会换届工作。促使家校同心,发展同步,合力同行,让每一个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军。
2.“家校社”绘制思政育人同心圆
通过思政实施,深化翔宇品格课程,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榜样”人物入手,讲榜样事迹、说榜样精神、学榜样品德。通过活动探索,构建翔宇心理课程,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团队(心理教师+班主任团队)和家长心理志愿讲师团队,每班每月一节心理课。通过云端路径,构建家庭教育课程,借助学校家庭教育学科教师、家委会、心理团队研发视频课程,继续开展“基隆好家风”活动,形成家长学习教材。通过协同助力,构建翔宇班本课程,开辟 “家长课堂”、“家长讲师团”,建立每班每月“父母日”,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讲师,了解不同的知识,感受不同的文化。通过幼小衔接,构建翔宇始业课程,继续完善《翔宇萌娃“芽芽”成长——青岛基隆路小学幼小衔接校本德育课程》,将“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加以融合,促动学生认识校园、爱上学校、全面发展。
3.“微德育”推进特色课程深发展
每月制定德育活动菜单,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职能,开展全员性和班级特色性的德育活动。9月“尊师梦”,围绕教师节、中秋节等节日,引导队员们学会感恩,品读经典中。10月“爱国梦”,结合国庆节,入队仪式,开展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通过实际行动向祖国母亲献礼。11月“礼美梦”,围绕礼仪教育开展光盘行动、文明上网、诚实守信等主题活动。12月“智美梦”,结合宪法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少先队员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1月“实践梦”,是新年之初,开展元旦庆祝系列活动。
(二)以“慧基智育”培养学习习惯
充分发挥智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基础上,以“大阅读”为抓手,引导学生与书为友,发展学科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精神世界,进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 潜心书写,提高学生写字质量
结合学校语文教学与学生书写实际,重点夯实硬笔书写基础,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依托语文课堂教学与社团课程,课内外结合,融合各学段各年级写字目标,按照“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习惯养成”的要求,确保写字课的指导和训练实效;有计划,有梯度地开展“认识甲骨文、甲骨文书写”等活动,实现写字与文化传承相融合。借力“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评比活动”三位一体的写字训练模式,以“起点低、步子小、要求严、训练实”的要求规范日常写字,提升学生书法基本素养。
2.静心阅读,推进整本书阅读实验
一是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 在学校“1+2+X”绘本和“2+1+X”整本书阅读计划的指引下,语文各教研组继续围绕“激发学生阅读内驱力”“整本书阅读模式探索”“整本书阅读与单元主题融合”等阅读推进策略进行专题研讨。
二是实施阅读教学策略 利用每月的阅读单搭建支架,从导读课到推进课,再到阅读成果展示课,打造各具特色的“读写”“写绘”“课本剧”整本书阅读课堂,搭建多元平台,赋能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3.开展第一届“书香致远 阅读悦享”读书节活动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7-9月读书节活动,学生层面开展好书推荐、“我爱朗读”诵读大赛、读书手抄报展示、童谣儿歌美文创作大赛、校园阅读吉尼斯;家长层面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教师层面开展“一起读课文”朗读作品征集大赛。
(三)以“健美体育”提升身心水平
在“翔宇文化,以体育人”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打造学校体育品牌为目标,着力“精致管理”、“课程建设”、“规范课间”、“丰富社团”、“强化赛事”、“发展特色”、“创造佳绩”七项重点。
构建安全质量管理新体系,确保体育工作有序实施;探索课程新路径,围绕“双减背景下,体育作业设置与实践”主题进行研究,加强体教融合,探索课后校内体育活动和课后校外体育活动实施路径,构建家校社一体化体育模式,实现“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落实课间活动新要求,采用“20+20+20”大课间模式,通过室内室外双联动的方式促进群体活动效能;开发社团新内容,在原有校级社团的基础上,进行班本社团拓展,形成班班特色体育的氛围;创新赛事新形式,采用大群体小群体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校园赛事,开好运动会,举行校长杯足球赛,篮球赛,跳绳比赛,体质达标赛等,挑战校园吉尼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升体育技能和体能;打造体育新特色,结合技能链要求,发展冰雪、篮球、足球等特色项目,同时再造中华传统体育类特色,发展武术项目,丰富学生的技能体验;实现成绩新突破,建立体育学生档案,做好特长生培养,筹备各种区域比赛,力求再创新佳绩。
(四)以“怡情美育”提高审美素养
1.提升艺术教师素养
提升艺术教师个人艺术素养,一学期下来每位教师能呈现“一优课、一作品、一成果、一感悟”。 规范常态教学管理,根据《市南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及时做好艺术档案整理工作。
2.增强艺术社团建设活力
以“营造艺术气氛,提高特长技艺,陶冶个人情操,展现自我风采"为宗旨,继续丰富各类艺术社团内容。合唱团、舞蹈团、书法团、绘画团、戏剧社,民间艺术社。
3.拓宽艺术舞台展示渠道
整体规划学校的艺术节活动,通过搭建各类艺术展示舞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本学期开展班级合唱、戏剧,班班有特色,班班都精彩。开展美术特色主题展示,每位孩子呈现最美的作品、最美的自己。
4.《“音”你而美》校歌征集确定,全员普及学唱
在上学期校歌征集的基础上,引领全体学生学唱校歌,进行校歌合唱的学习、普及和展示。
(五)以“技美劳育”掌握劳动技能
按照2022年版劳动课程标准,统筹学科组教师开展课程梳理、精研集备,细化学段目标,从内容、方式、评价等多方面分学段制定相应劳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涵盖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制定并落实《青岛基隆路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指导纲要》,实施并完善《青岛基隆路小学劳动教育成长手册》,做好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探索《基于“项目式”研究的劳动教育课程的探究与 实践》,将“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方融入到劳动课程中,改变学生对于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方式,推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强化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统一,注重项目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合,关注课外、校外劳动实践体验的有效拓展,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继续深入开展校园劳动实践和家庭劳动教育,结合十一国庆节,安排“劳动实践周”活动,以“劳动自立”“劳动育美”“劳动创新”三个支点,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劳动技能,采用多维度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提升对劳动美的认知,培养劳动创新创造的品质,推进集中化劳动教育。
三、助力“双减”落地,促进效率提高
继续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办学宗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双减”工作部署,结合市南区“悦动课堂”教学研究目标,科学管理“强基教学”主阵地,深化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方式变革,发挥科研兴教作用,打好“双减”组合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以“精准研究”为着力点,打好“双减”基本拳
1.学课标用课标。认真学习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教师充分运用新时代的育人蓝图,增强思想性,学科教学中系统的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课程实施的指导。真正做到“用科学深思的目光、追求真理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用聪明智慧的火花点燃每一位学生”。
2.抓实集备教研。积极推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制度。在业务分管干部带领下,努力探索推行“四步法集备教研模式”:即“确定内容,个人备课——说课演练,相互补充——课堂试教,全组评议——形成详案,正式教学”,并在集备教研中努力做到“五定”、“五议”、“五有”,“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每周进度、定教学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议”即议学生学习状况、议备课中疑难问题、议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议课后心得体会、议教改动态信息;“五有”即有重点,有措施,有收获,有提高,有记录。
3.构建教学新样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积极构建“让教学变成互助研究”的教学新样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的转型是一种改变、一种探索,实质是一种“教”与“学”的翻转,把课堂“还给”孩子。
(1)教学模式蕴生
“三六模式”聚焦常态课堂 ,悦动学习模式。实施126基本环节,即“1”指“以悦动为中心”;“2”指“以学生主体、以教师为指导”;“6”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六个主要环节:情境导入(悦入情境)—自主学习(悦学得法)--合作探究(悦思启迪)--汇报交流(悦享展示)--点拨深化(悦享提升)--总结强化(悦纳有成),让课堂形态灵动起来,让学生的自主深度学习活跃起来,提高常态课的课堂教学。
★语文学科:“悦读”—“悦品”—“悦写”
★数学学科:思维的“悦动”—方式的“悦动”—评价的“悦动”
★英语学科:整合资源,悦动学习
★综合学科:构建“思维—探究—合作—评价”的 “学科味道”教学模式
(2)教学途径探究
以“学习导学单+项目式作业”为研究点,悦动“三六”课堂教学途径。
★创新“导学单”设计,深入悦动课堂探究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设计适合引导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课前:设计“课前预习单”,课前的知识准备引领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尝试性学习。课中:探究交流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设计“课堂助学单”。课后:根据课堂的延伸点,设计“课后检测单”分层练习。
★拓展“项目式作业”形式,调动课堂知识延伸
学科整合:鼓励教师立足学科,通过删减、合并、补充、拓展学科外延,补充边缘学科知识、技能和实践体验内容,将学科知识形成一个有联系、有逻辑、有层次的系统,促进创新思维发展,使学生思维更加立体丰富。如:语文学科通过学科内单元重组、课内外延伸、整本书阅读、学科间融合,实现整合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维发展;将科学、数学、艺术、劳动等学科相融合,真正促进学生成长体验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生活经验整合: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可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活性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的整合学习。
学习环境整合:学习无处不在,课堂不仅在教室,还在校园、场馆、大自然中。促进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提高,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3)教学措施变革
★以思维发展为核心
学校以“高阶思维”为抓手,在不同学科找到学生思维培养的切入点。
语文学科:悦读乐写,促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
数学学科:悦思乐探,促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英语学科:悦读乐说,促学生语言思维发展
科学学科:悦探乐创,促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道法学科:悦生活乐实践,促学生道德素养提升
音乐学科:悦动编创,促学生韵律素养发展
美术学科:悦品乐创,促学生审美创意思维发展
体育学科:悦动乐健,促学生身体素质发展
劳动学科:悦动乐动,促学生动手实践发展
以项目研究带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导图成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有效工具,广泛应用于课堂和课后,知识梳理、习作指导、知识分类、对比阅读、方法总结、事物介绍等。
★以语言训练为抓手
语言与思维发展密不可分,以说来梳理思路,以说来可视思考过程,以说来促进思考,以说来表达情感。如何做到说之有序,言之有物。每节课低年级绘本介绍、中年级的主题式演讲、
高年级的新闻播报等等,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眼光去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用自己的思想去分析、去思考、去收集、去筛选、去表达,有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以学习方式为改变
小老师上讲台。课堂上鼓励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探究过程,并交流分享给同伴。让小老师上讲台成为课堂常态,这不仅仅是角色的互换,而是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的悄然变化,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年级特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一般四至六人为一组,每个组兼顾优中差生,小组内各有分工,定期互换角色;组内成员轮流汇报,或相互补充汇报;小组之间的质疑解疑、互动交流等等,充分体现全员参与、同伴互助、思维碰撞、教师适时点拨、重点归纳梳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主阵地。
★以学习模式为探索
启动STEM学习模式的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让学生享受创新与分享的快乐”为目标,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为一体,以实践为核心,项目式学习为主要载体,构建了STEAM+课程项目。通过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形成“三环同心”STEAM教育模式:三个“同心环”聚力推动“一个中心”——学生科学思维与想象能力等核心素养发展。
一环:整合国家课程,架构新型STEAM教育模式。将STEAM理念融入国家课程,由课题研究主阵地科学、数学学科入手,取得一定成功经验,渐次推广到艺术、英语、体育等课程中,全学科展开STEAM融合研究。
二环:STEAM理念下的学校课程建设实施。学校依托“五节”“两季”和兴趣社团,改变课程模式和结构,把分科课程模式和主题课堂模式融合,化零为整,采用项目学习(PBL)方式,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解决真实问题等学习路径,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生发展奠基。
三环∶特色STEAM社团活动中抓特长,凸现学生的个性。学校成立了STEAM教育创新方法社团、人工智能编程社团、机器人社团、兴趣科学社团等,引入专业STEAM教育教师团队和特色课程。通过社团活动,打造独树一帜的特色亮点课程,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良好平台。
4.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监控,以保障日常教学更加规范。加强“七跟进”的监控:
①跟进规范教学监控。跟进备课(大单元观下的问题与策略的教学设计的落实)、作业检查(作业书写与分层研究)、常态教研(参与纪实及三研落实)课堂常规(候课、下课、按课表上课)、最美晨读推进(语数英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晨读)等教学与课程实施检查反馈。做到有检查、有反馈、有整改,有效果。
②跟进深度调研。继续开展以“深度调研”为主题的巡课、听课、评课活动。实施学科干部的联席听课、级部校长的“二元”听课、教师听课学习制度等,加大常规课的普听工作。三年之内新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中层及以上干部不少于40节,同时要做好听课笔记和评课记录。
③跟进作业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行常规作业、创新作业、实践作业等不同类型作业的布置、设计、评价,总结提炼优秀经验推广交流。
④跟进学科竞赛。实施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每月“学科达人秀”竞赛活动,以竞赛促质量。通过竞赛,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诊断和探索改进,促进干部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同步提升。
⑤跟进成绩分析。根据期末质量检测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将数据体现出来的学科得失分点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与日常教学行为,给予老师专业指导意见。
⑥跟进后进生转化。建立后进生转化制度,出台后进生转化措施,在上学期末全面进行教学质量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各学科学困生帮教目标,通过制定学困生帮教计划,开展学困生帮教谈话(学科教师谈话、班主任教师谈话、学困生谈话等),做好学困生记录,做好精准帮扶。
⑦跟进多元评价,靶向质量提升。课堂的形态发生了变化,随之紧跟的就是评价方式的改变。评价是悦动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一是评价角度的多元:既注重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集体评价。尤其是加大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过程、对话展示方面的评价。二是评价方式的多元:既有师生之间的评价,更注重生生之间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三是评价内容的多元:既有对知识的评价,更注重对学习方法、逻辑思维、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通过这样多元的评价,改变了以往教师课堂设计上的局限性,让学生既可以“悦纳别人”,更能“悦纳自己”,为教师的自主创新和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更为科学、良性的平台。
(二)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打好“双减”赋能拳
围绕“一个中心、四个聚焦”,细化科研管理,深化课题研究,润化内涵发展。一个中心即 “梳理反思,开题引航”,以科研引领发展。
1.聚焦教学常规,全面推动管理规范:以“十四五”规划课题为导向,落脚课堂教学,实施教研组主题研究,教师微课题研究策略,通过主题教研,教师论坛,教学案例等方式,走实研究过程,实现教育教学提质减负。
2.聚焦科研课题,全面推行实践研究:启动《五育视域下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改革实践研究》、《“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两项课题,成立课题组,建立子课题,构建课题推进路径。建立教师课题成长档案,促进教师课题的实施,提升研究成效。
3.聚焦校本研修,全面提升研究能力: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加强科研培训工作,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科研课题的认同度以及参与率。
4.聚焦成果提升,梳理反思科研价值:积累、梳理、完善研究成果,逐步规范,使之形成具可操作性的经验。做好三项重点,一是做好劳动教育、生涯规划课题阶段总结,规划下阶段研究进程。二是进行《新时代“翔宇少年”德育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的结题,梳理过程,提炼亮点。三是进行教师优秀案例征集,做好成果汇编。
通过“四个聚焦”,让教科研工作亲近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学生,使学校教科研工作特色化,教师教科研能力个性化,实现科研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
(三)以“减量增效”为突破口,打好“双减”方法拳
践行“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市南区“作业样例”为重要参照,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基础作业+创新作业”双轨并行模式,促进作业减负增效:基础作业讲求精练,以书面作业为主,重在巩固知识;创新作业追求巧练,旨在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整合能力,培育学生创新思维。除了学科作业外,各年级每周还要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作业、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作业,这些都纳入创新作业之列。
1.知识技能+学习过程+方法运用,优化作业设计内容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因此作业设计的内容应该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紧密相连。基于校情学情、彰显学科特色、关注个性成长的分层作业研究。基于学情科学设置作业,分为知识技能类作业、学习过程类作业和思想方法运用类作业三个层次,分层递进,个性实施。
2.批改+讲解+展示,规范作业批改评价
实施批改+讲解+展示模式精准批改反馈,即知识技能类作业全批+精讲,学习过程类作业活批+互评,思想方法运用类作业精批+展示,让不同发展区的孩子都得到精准指导与个性展示。
3.班主任+年级组+学科组,监控作业设计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为确保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作业时间,实行班主任统筹安排、年级组长每日检查各班作业时间、集备组长每周把关学科作业内容的作业监控模式。做到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作业内容详实合理,兼具实践性与创新性。
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智慧礼物,它为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展到全部的生活。理解差异,有效分层,智慧设计,适性获取,分层实践中,撬动悦动课堂的不断变革;分层发展中,不同层次孩子给了我们看得见的精彩。
(四)以“教学节”为大舞台,打好“双减”交流拳
“以教学模式培育推动教与学方式变革”主题拟于12月举办学校第二届教学节,推动学校全面营造聚焦课堂、研究教学的学术氛围,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变革课堂新样态,积极推进问题导向的教学和真实情景的教学,加强教学实践研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重视教师赋能,促进团队实力
构建“有深度的课堂教学”,教师队伍是关键。为此,学校以“关注教师成长需求,落实分次培养,激励教师主动发展”为目标,开展“做有专业内涵的教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尚师德,树立“金牌导师”形象
本学期,以争做“金牌导师”为目标,多途径开展师德教育工作。严格遵循《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定期组织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通过“师德第一课”活动,增强教师队伍的大局意识、纪律观念;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师德教育月活动,签订师德责任书和抵制有偿家教承诺书,重温教师誓词;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通过谈心、家访等方式拉近师生及家长距离,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组织师德系列培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作为师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 组织学习优秀集体和个人事迹,撰写优秀教师事迹,加强宣传,继续开展寻找“基隆好教师”活动,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精神感召力。
(二)育能力,培养“教坛名师”队伍
学校将从教师的“专业基础、专业实践、专业发展”三个维度,通过多种途径为处于教师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搭建平台、提供资源。让入职期教师筑牢基础,发展期教师主动成长,成熟期教师善于思考,通过“六室两营三团”的实施途径(邱琳名校长工作室、新颜等六个名师工作室、“青青绽放”青年教师成长营、“乘风破浪”中坚教师提升营、 “红色领航者”党员先锋示范团、“领跑者”骨干教师示范团、“青蓝有约”师徒结对团),使“育人富有磁力,教学富有张力,形象富有活力、发展富有潜力”的基隆“最美”教师不断涌现,为培养“教坛名师”队伍奠定基石。
1. 三大“工作坊”引领成长
领导力工作坊:在邱琳名校长工作室的引领下,进一步深化学校中层干部以上领导力素养研究。通过学习研讨,深度理解领导力素养内涵,依据领导力六项修炼素养标准,设计领导力素养提升主题活动课程。
学术委员会工作坊:学校刚刚成立的第一届学生委员会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切实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做学校改革大计、发展大业的“智囊团”;要做推进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领头雁”;要做科研能力提升、学术特色凸显的“加速机”;要做师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成长的“培养皿”;要做强化学术治理、优化学术环境的“净化器”。
“知行合一”名师工作室:继续通过提供外出优先学习研修、校内搭建展示平台,激励和强化团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智慧,打造学校优质品牌组团队,为推选区级名师骨干奠定基础。
2.三大“教师团队”协同培训
青年教师团队:对于工作七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加以针对性的培养,快速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推进“青青绽放新生代成长共同体”成长营建设,用团队协作,一起助力的方法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一是制定微计划。学期初组织青年教师根据各自优劣势、长短板进行短期规划,明确年度及学期发展目标,以任务驱动方式寻找自己最近发展区。二是组织微学习。引导教师抓住点滴时间广泛阅读,通过“读书沙龙”的形式,养成热爱读书、崇尚读书的习惯;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展现教师在工作、学习中最美样态。三是参与微活动。拟通过组织“青青好榜样”“我的进步我分享”“把脉问题生”等专题讨论活动,鼓励青年教师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形成人人想学习、人人比学习的良好氛围。四是搭建微平台。结合学校第二届教学节活动,引导青年教师通过说课、上课、听、评课等方式在教学共研中提升自己;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诵读、撰文活动,展示教师基本素养。
学科教师团队:各学科团队依据教学研究重点和需求,开展个性化培训活动,发挥学科教研组学习反思能力,加大教研组内的交流,以具体的教学行为为载体,分享教学理念、教学智慧,提高整个教学团队的发展,同时推动各学科“青蓝互助组”建设。继续实施师徒结对活动,从班级管理、教学技能、职业道德、家校沟通技巧等多方面开展帮教活动,再通过“推门课、新秀课、预约课、示范课、优质课”教学展示活动,帮助青年教师驶入“成长快车道”。
中坚组长团队:推进“深蓝交响”中坚教师成长营建设。本学期将继续发挥“深蓝交响中坚教师”中流砥柱作用,一是通过每周的学习活动更新教育理念,传递教学方法;二是通过每月的阅读分享活动抒发阅读感悟,反思教学行为,让阅读的厚度和广度撑垫起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三是通过开展“深蓝有约”交流活动,倡导每一位营员在学校微信平台推出一期以“教学研究、平安校园、班级管理、心灵驿站、艺术欣赏等”为内容的心得体会,实现骨干教师自身更好地成长。
3.两种培训模式结合
按照“征求意见、部门规划、统筹安排、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培训管理方式,采取“通识性+个性化”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针对学校各项特色工作指定培训内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专家引领、专题培训等培训方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培训课程,满足教师团队发展的多元需求,提高教师自我发展能力。
五、抓实平安校园,促进和谐发展
本学期,学校卫生、安全工作以提高全体师生的卫生安全意识为主旨,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责任,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排除隐患、抓好防范,努力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一)疫情防控工作
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动态式完善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聚集性疫情应对处置措施要求,严格落实“日报告 零报告”制度,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演练,组织核酸检测抽测,坚决筑牢校园疫情安全防线。
(二)校园卫生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及传染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做好学生晨午检、班级出勤情况统计、缺课追踪、通风消毒等工作,定期组织体检、视力检测,通过数据汇总分析,有针对性的利用学校公众号、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卫生常识宣传学习,加强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三)校园安全工作
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体系。
1.一岗双责,落实责任:建设学校学安平台,利用信息手段开展安全管理。落实“一岗双责”,做实、做细每个环节,提升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强化制度执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三支队伍,凝聚力量:加强学校专职保安、护校队和护学岗“三支队伍”建设,突出“三支队伍”职责分工,强化安全效能,改进和优化上放学护导措施,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全方位、全角度保障学生安全,给家长给社会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根据“五严要求”,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整改。
3.强化教育,筑牢屏障:通过每月安全疏散演练和安全教育形式,加强学生消防、交通、防震、防踩踏、防溺水、防欺凌、饮食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安全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食品安全工作
作为首批荣获“青岛市标准化食堂”称号的学校,本学期将继续打造“基隆好味道”食堂特色品牌,以高标准严格将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制作、营养健康、食品安全等方面工作落到实处,让“温情有爱”的理念文化、“规范有序”的管理文化、“温馨卫生”的环境文化共同促进基隆食育文化的发展,以优质的服务和细致的管理助力学生的茁壮健康成长。
(五)心理健康工作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特殊群体学生摸排工作,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台账;采取“每月班级主题课+每周年级专题课”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挖掘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