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 新一代上市之前,RICOH 理光 GR II 使用评价和经验分享
未命名
2024年12月20日 21:40 2
洁煜
标题虽然是说 GR 新一代上市之前,但其实什么时候出新一代,现在谁也没有确切消息。
理光 GRD/GR 系列本来基本是每两年推出新版本的节奏,但是应该在2017年下半年现身的 GR3却迟迟没有发布,据小道消息说至少要推迟到2018年3月之后了。既然如此,还是总结一下将近一年的使用感受和经验,为值友挑选随身相机做个参考吧。
我评价产品的风格是不回避问题和缺点,也不过度吹捧优点,一切从实际使用的体验出发。假如看了这篇之后觉得 GR2的缺点太多,也不妨想想为什么即使如此,许多人仍然和我一样对它爱不释手。
同时我也会谈谈自己对摄影的粗浅理解,如有冒犯,请见谅。
先说说入手 GR2之前用过的吧:
佳能 A75,用4节5号电池,廉价塑料机身。
▲ 佳能 A75的照片
索尼 T7,我妈去澳大利亚旅游带回来的高价小卡片,估计是让导游带到坑里面了,除了对得上卡片机称号的体积和贴了蔡司蓝标之外,真没发现什么可取之处。
▲ 索尼 T7的照片,一次失败但有趣的拍猫
佳能 G7,当时还算高端旗舰小数码,CCD 的感光器,直出色彩确实很棒。
▲ 佳能 G7的照片
奥林巴斯 EP-L1,当时最廉价的 M43入门机,本意是试试相对小巧的 M43系统如何,初尝可换镜头系统。
其中 EP-L1在廉价塑料套机镜头14-42mm 之外,又买了当时的 M43定焦神饼——松下 20mm/f1.7,体积小而画质较佳,成为主力镜头。
▲ 奥林巴斯 EP-L1配14-42mm 套头和20mm/f1.7神饼
可以看出,一直以来的购机方向就是预算有限,并追求整机相对轻巧:
因为工作原因,外出拍照的机会不多,除了偶尔旅游,就是上下班时间,见到太阳的机会都少,本身不是专业玩家,要是每天带着大而重的机器出门,根本没法长久坚持。
同事、家人玩相机的不少,然而普遍都因为太大太重,又不是特别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使用频率不高。我妈后来花2万左右先后买了索尼黑卡和 α7RⅡ(这型号名希腊、阿拉伯/印度、英文、罗马齐聚一堂……),黑卡摔坏了镜头,微单又嫌太重,结果基本在吃灰,出去旅游还得借我的小相机。
既然不追求专业,那么就不必投入太多,有限的预算下,既便携又满足画质、操控等的要求,也就可以了。我相信,能够拍到优先于拍出的质量,等到拍到却不满意画质的次数多了,再考虑牺牲便携。
另一方面,我认为大部分人并没有将手头相机的能力压榨到极限,这就带来两个问题:
1、不必要的投入过多,没有发挥出机器的价值。
2、不知道自己受限于什么因素,是技术不行,还是机器不行。
如果技术不行而归咎于机器,那么即使换更贵的机器,也很难提升自己的水平。
而如果弄清楚了机器的局限在什么地方,那么下一次消费的时候也能够更加清楚应该优先往哪方面投资,避免花冤枉钱。
针对手头 G7和EP-L1的问题:
1、G7没有 Raw 格式选项,感光器面积只有1/1.8寸,直出虽然不错,但后期空间有限;
2、G7镜头广角端等效焦距35mm(机器不在手边,凭印象回忆的),镜头不够广;
3、受限于感光器和处理器等硬件条件,G7和 EP-L1的分辨率、对焦、高感光、开机速度、存储、快门速度等都已经跟不上要求。今年 G7因为老化,感光器也坏了;
4、EP-L1的功能精简得太多,更换电池后必须重设时间,没有重力感应导致竖拍照片必须手动旋转方向;
5、14-42mm 套头成像质量较差,很难获得较好的效果,并且不可单手操作;
6、20mm/f1.7 的镜头等效焦距是40mm左右,抓拍和风景不够用;
7、无论是 G7还是 EP-L1+20mm/f1.7,体积和重量都不能真正做到随时随身携带,最多放在斜挎包或双肩包内。这方面 G7稍好,但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也不得不寻找升级替代。
我的需求就相对明确了:
1、体积小巧,操作方便,放入口袋随身携带和单手操作无压力,最好适合抓拍;
2、不低于 M43系统的感光器面积,兼容主流的 Raw 格式;
3、镜头素质优秀,是否可换镜头不重要,有至少28mm 的小广角,因为用惯了 20mm定焦,对光学变焦没有要求;
4、直出色彩、高感、防抖、电池续航、对焦速度和准确性等等最好没有短板;
5、价格相对便宜,不能比入门级无反系统贵太多。
第一个条件基本上刷掉了大部分的单反、无反、旁轴、大底 DC,第二个条件基本上刷掉了大部分的 Point & Shot 小数码卡片,剩下来可供选择的就不多了。加上镜头和价格因素,选择范围进一步缩小。
最后,从 GRD 时代开始,我就已经关注理光的这个系列,对许多人称赞不已的单手操控颇为向往。之前因为感光器面积没有优势,加上还不觉得小广角多么重要,又找不到地方试机,只有遍地的佳能尼康可选,所以当时买了 G7。
而2017年年初的时候,GR2已经出了一年多,该发现的问题已经暴露的差不多了,价格也从最初上市时的高价回归稳定。虽然 f2.8的光圈不算大,但从光学原理上来说,配 APS-C 幅面的传感器加28mm 焦距,还能够保持如此小巧的机身,已经基本没有大幅进步的余地了。电子技术方面,理光实力一般,从 GR 到 GR2改进不大,估计出到3,除了感光器、分辨率也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有的话再买买买)。所以最后从淘宝上下单买了个套装:
相机+全套官方配件(电池、充电器)+备用电池+皮套+SD 卡+
这段时间 GR2缺货严重,价格上涨,建议买二手或等待新一代上市。
参考购买链接
奥林巴斯的相机借给我妈了,暂时只用手机拍一些常规的照片吧。
GR 系列以实用、低调为先,本就不像富士、奥林巴斯那样在外形上走复古、亮骚的风格,机身是坚实、低调的黑色镁合金材质,手机拍出来效果不好也无所谓吧,要看真机美图或开箱图,其他值友的评测中的足够了。
上方最显眼的是模式转盘,除了常见模式和3个自定义模式 MY1-MY3外,还有一个从宾得弄过来的快门光圈优先的 TAv 模式,即固定快门和光圈数值,感光度自动调整。拨盘附近有个小小的锁止按键,按下才能拨动拨盘,用于防止拨盘被挂到而意外改变模式,非常贴心。
模式转盘前面是一个小转盘,方便食指操控,可以设置为调整光圈或快门,结合微距按钮也可以快速调整快拍对焦距离。
圆形的小按钮是电源开关,默认有一圈绿色灯光,也可以关掉。如果再默认关闭屏幕显示,可以做到开机后只有镜头伸出,毫不显眼,适合偷偷作业。
因为强调盲拍、快拍,没有自带光学取景器或电子取景器,热靴也只支持插上光学取景器。
相机背面最上方的 ADJ. ISO 拨轮可以用于控制光圈、快门或感光度,在设置中可以自定义。按下中间的突起,可以调出最多5组自定义的选项,如感光度、曝光模式、测光模式、对焦模式、闪光设置等等,适合放一些重要但不是最常用的设置项。
下面的 AEL/AFL 是曝光/对焦锁定,C-AF 是连续自动对焦,都是常见的功能。限于 GR 的对焦性能,C-AF 基本派不上什么用场,当然也有人同时结合连拍来抓关键瞬间。
再下面的四方向按键+菜单按钮是常见配置,不多说了。Fn1 可以自定义的按键功能还比较多。
左下角的 Fn2默认是设置定时拍照,右下角的 DISP 是切换屏幕显示,电量不足或盲拍时关掉屏幕更好。
右侧的 + 和 - 按钮用于调整曝光补偿,在手动模式下,开启“一键 M 模式”后,按下这个按钮会自动调整曝光补偿,好处是一次按键自动到位,坏处是开门速度不能固定,光线较暗时容易糊,还是得强行提升感光度才行,也就不是便捷的一键操作了。
再往下是回放按钮,亮点在于关机状态下长按,就开机直接进入回放界面,此时镜头不会伸出。另外。关机状态下同时按回放+向下/白平衡,可以查看快门、闪光数。
屏幕不是翻转或触摸屏,成像质量一般,反正我不大看重显示屏的素质,够用就好。翻转屏虽然比较实用,但如果因此增加机身厚度导致影响便携,我宁可不要。触摸屏方便触摸对焦,同时也会增加耗电,对有快拍且电池不太经用的 GR 而言,也不如不要。
机身左侧 Effect 按钮短按用于调出色彩滤镜,我个人偏好风雅和正片两种。至于许多人热衷的所谓森山大道式的高反差黑白,我觉得应该保守使用,宁缺勿滥。大多数人只是拙劣的模仿,是用高反差黑白掩饰彩色记录的失败,看多了都是千篇一律的风格,还让不了解 GR 的人以为其彩色一无是处。
人像滤镜有人脸识别自动对焦功能,但遗憾的是,经常会在关键时候自动对焦失败,特别是两个人合照时,大概率会对焦到两人之间的远景背景上。
选择滤镜效果时,按下 Fn2可以针对每项滤镜效果微调饱和度、对比度、鲜明度和渐晕暗角,希望提升直出效果的用户可以多研究研究,找到适合自己的设置。
长按 Effect 按钮开启 WiFi。WiFi 功能是2代新加入的,因为耗电快、移动应用体验极差,沦为鸡肋功能。偶尔用于应急传图到手机。
官方有 Image Sync 应用用于传图,GR Remote 网页用于联网后远程操控,可在手机远程操控时实现触屏对焦等功能。有爱好者将后者打包变成 Android 应用,感兴趣的可以在 Github 下载。
另一个开关用于控制弹出。技术所限,到目前为止我很少用到自带的闪光灯,而且小数码相机的自带闪光灯一般都有角度太小、闪光指数太小、耗电快等问题,实用性不够高。逆光下补光时可以试试。以后学习了闪光的技术再来补充吧。
底部是常见的固定用螺口、电池仓、,乏善可陈。
右侧是图像输出、机身充电口。以前 GRD 时代电池仓还支持用干电池临时替代锂电池,GR 时代改为支持用充电。
最后是手机拍摄的关机和开机正面图,造型和传统保持一致,GR Digital 的文字改为了 GR。
镜头虽然不可换,但可以套微距镜和21mm 焦段的广角镜。暂时还没有加附加镜的打算。
谈使用感受之前,我要强调的是,天下没有完美的相机,如果有也买不起。追求各个方面没有短板没有意义,只要相机在合适的场景发挥出你所需要的功效,那么使用感受就好。
而在我看来,GR 系列相机的设计目的非常明确:便携+操控+快拍,其特色和核心功能无不是为了这些目的设计的,为此可以牺牲各种重要、实用但与这些目的冲突的功能和性能。
拿到手的第一感受是,不愧是最便携的大底数码相机。尺寸比一些1英寸底的机器还苗条,除了厚度之外,甚至可以和一些大屏手机比比身材了。在这样的体积中集成 APS-C 幅面的感光器,对既看重便携又不想太过牺牲画质的人来说,可以算是最佳选择了。
外形不规则的棱角和凸出不多,适合快速从口袋中掏出来。重量适中,单手握持没有压力。常用按键分布在机身右侧,上面已经都做过介绍了,除了极少数场景要用到闪光灯和调整效果滤镜外,右手拇指和食指可以快速完成几乎所有操作,熟练和有经验的话甚至可以关闭显示屏,在始终关注拍摄对象的情况下完全盲操+估焦。开机的速度很快,如果采用快拍模式,从掏出相机到开机、拍照、收回相机,整个过程可以不超过3秒。相比需要解锁、横屏握持并不稳当、需要看着屏幕操作、不放心自动对焦时还要点击屏幕指定对焦点、调整参数需要反复爬菜单的手机,这些恰恰是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
GR2 的镜头是定焦镜头,等效焦距28mm,偏广角,最大光圈只有2.8,相比 GRD4的 f1.9不算大,微距最近对焦距离是10厘米,也不如 GRD 系列的1厘米。最佳光圈范围在 f4-f8左右,边缘畸变控制上佳,不过即使在最佳光圈范围外,成像也相当锐利,配合内置的 ND 滤镜,可用光圈范围还是很广的。条件允许的话,我一般喜欢在 f4-f5.6范围内拍摄,后期也不基本不用加锐。
▲ 走在京都街头,偶然看到太阳落山前最后一缕阳光投射在机械臂上,映出金黄的颜色。光圈 f4.0拍摄。
▲ 逆光拍摄时可能会出现光斑,如上图中右侧的蓝色耀斑
APS-C 幅面的感光器虽然比 GRD 系列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但高感一般,感光度建议不要超过1600。
有的场景需要优先保证成像清晰,牺牲一下画质,感光度上到25600也在所不惜。特别是拍人物的时候,在“抓拍到一瞬间的神态动作但画质较差”和“画质不错但画面糊了,看不出神态动作”之间,我一定选择前者。除非刻意追求拍出运动感。
当然,能够鱼和熊掌兼得就更好了,所以还是希望 GR3能够升级感光器和处理芯片,提升高感成像素质。
▲ 黄昏时骑车走在上海郊区,感光度1600下手持拍摄立交桥。
▲ 晚上经过桥洞,3200的感光度手持拍摄
▲ 晚上室内弱光下抓拍,没有开闪光灯,感光度不惜上到12800
像上面这种情况,临时起意要抓拍,有再好的设备没带在手边也白搭,而 GR2当时就挂在腰上,抬手就可以拍。
28mm 的广角定焦加上最大只有 f2.8的光圈,导致 GR2的景深范围比较大,也就是很多人追求的浅景深、虚化效果一般。只有在微距模式下拍近距离的静物时,才需要收光圈以避免景深过浅。
▲ 和 GRD 相比,GR 的微距并非特长,这张最近也只能到这个距离
▲ f4.0光圈下的虚化效果
但 GR 系列的精髓是快拍,景深过浅会导致抓拍时目标主体不在焦平面上,因此不必为虚化效果烦恼,好好利用 GR 的优势和特色才是正道。
GR 系列最出名也最有特色的功能莫过于快拍模式(Snap)了。
所谓快拍,说穿了其实就是事先指定对焦的距离,然后拍摄主体如果在能够较清晰合焦的景深范围内,都不需要再对焦。
注意:成像最清晰的当然还是在焦平面上,景深范围内的成像,只是根据经验参数计算得到的人眼可以接受的清晰度,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清晰。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对焦,不必使用估焦快拍的手段。
举个例子,如上图所示,在光圈是 f4.0时,右上角的快拍距离设置为2.5米,左侧的景深标尺显示绿色的景深范围大概是1.5-5米多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判断拍摄主体的距离在2.5米左右,那么按4.0的光圈+2.5米的快拍距离设置的话,即使拍摄对象实际距离落在1.5-5米多之间,没有确认对焦就按下快门,也可以得到较为清楚的成像。
注意:因为快拍模式下的安全距离范围随光圈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光圈自动变化的时候,如快门优先、程序偏移模式下,不会显示景深标尺。
如果想要计算 GR 系列更精确的景深距离,可以参考这个地址,Ricoh GR: Depth of Field Tables:链接
作者按照 APS-C 幅面弥散圆直径0.020mm、焦距18.3mm 计算得出的景深表如下:
按图索骥可以看到,f4.0光圈、2.5米快拍距离对应的近点距离是1.57米,远点距离6.14米。也就是说,f4.0光圈下,预先设置焦平面落在2.5米远时,从1.57米到6.14米这段距离内都算是安全距离。
如果快拍距离设置为1.5米,那么安全范围就变成了1.11-2.32米;设置为5米,那么从2.28米之外都落在景深范围内——这就是超焦距的含义了。
因此,如果设置光圈恒定为 f4.0,快拍距离在1.5米、2.5米和5米之间快速切换,就能覆盖从1.11米到无限远的景深范围,只要估焦后大致确认拍摄对象落在安全范围内,抬手就可以按下快门,连自动对焦的时间都可以省掉。
如果是街拍,建议快拍距离设置为2.5米,光线条件好的话,光圈打到5.6到8都可以,这样从1米多到无限远基本都是清晰的。
如果是拍小孩子,建议快拍距离设置为1.5米,快门在1/125以上,光圈全开也行,这样既能抓到一些快速的动作,也方便突出主体。
如果是近距离抓拍人像,建议快拍距离设置为1米,光圈2.8,兼顾一点虚化效果。
快拍模式这么重要又有特色,强调操控的 GR 自然提供了快速切换调整的方式:
1、最快的就是拇指按下微距“小花”键的同时,食指左右滚动快门前方的转盘,快速切换以下快拍距离:1m/1.5m/2m/2.5m/5m/∞;
2、其次可以为某个 Fn 键关联自定义功能,定义为“快拍对焦距离”;
3、还可以设置在 ADJ. ISO 拨轮按钮按下时调出的5组常用功能中,加上“快拍对焦距离”这一组。
GR2 的自动对焦功能在弱光下会来回对焦拉风箱,即使光线条件很好,拍摄主体非常明显,也经常识别错对焦的对象,相当不靠谱。虽然也有手动对焦及峰值对焦功能,但只适合时间充裕时慢慢调,抓拍时很难指望上。所以,除了建议用范围最小的精确对焦替代默认的多点对焦或单点对焦外,掌握估焦快拍技能,规避自动对焦的短板,非常必要,用好了会成为街拍、抓拍的杀手锏。
▲ 一些掏出 GR2 就抓拍的示例,匆匆路过时没有时间停下来调整,挺考验功力的,水平有限,意思到位就好
同时,28mm 的焦距适合拍风景和建筑,机身自带水平仪,能够辅助此类题材的取景。
如果觉得不够广,可以配 GW-3广角附加镜转21mm 焦段。但我觉得配附加镜就失去了便携的好处,买来丢在包里面要用再装上太麻烦,而且影响画质,暂时不考虑。要求不高的话后期用全景拼接对付足够了。以后如果真要追求更广的焦段,知道还有附加镜这个后路就行。
机身自带的裁切模式号称可以模拟35mm、47mm,其实镜头光学路线又没有改变,透视效果是一样的,不如后期自己裁切。不过1600万像素要裁切的话,还是有些紧张,估计 GR3应该会更换为2400万像素吧。
▲ 裁切之后的效果,不同色彩效果的差异请忽略
GR2可以设置的地方很多,相比之下,说明书的介绍还是太简单了,有的功能过了大半年我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效果,有的因为设置导致的功能限制,也是过了很久请教经验丰富的人士才搞明白。
机身上可以保存6组自定义设置,常用的3组可以关联到顶部的拨盘上,对应 MY1-MY3。另外,还可以直接编辑已经保存的自定义设置。
我的自定义设定经验是:
思路一,基本是快门优先,先保证不糊,再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整光圈、感光度:
1、阳光充足的情况下设置一组,快门优先,默认1/1000秒(最高可以到1/4000秒),感光度尽量低;
2、光线较差的情况下设置一组,快门光圈优先(TAv 模式),快门1/125秒,光圈在最佳光圈4.0,感光度在3200以下自动;
3、光线条件可能非常差,需要优先捕捉想要记录的内容,其他方面可以牺牲,快门优先,默认1/125秒,感光度允许自动到25600。
对焦模式默认为快拍(Snap),对焦距离固定在2.5米。
思路二,基本是光圈优先,再根据拍摄的主题和场景,设置不同快拍距离:
1、人像快拍:快拍距离1米,光圈优先,f2.8,正片模式;
2、快拍:快拍距离2.5米,快门光圈优先,快门1/125秒,f4.0,正片模式;
3、风景:快拍距离5米,光圈优先,f5.6,清晰模式。
两组之中第2个自定义配置基本是重复的,因此还可以留出一个作为机动。
Fn1设置为 AF/Snap,切换自动多点对焦和快拍,加上 AEL/AFL 锁定拨杆可以设置为精确对焦,这样在不适合快拍时可以迅速变为两种对焦范围不同的自动对焦。完全交给机器自动设置的时候就切换到全自动档(绿色的相机图标),时间充裕就切到全手动 M 模式慢慢调。
注意:人像模式下无法使用快拍功能,因为人脸识别和自动对焦不靠谱,建议在自动模式下应用人像模式,这样可以少占用一组自定义配置。
ADJ. ISO 杆设定的5组快速选项分别是:ISO、对焦、闪光量、包围式曝光和测光。
GR2 的色彩滤镜比1代多了8种,如清晰、风雅、人像等,但直出还是不能令人满意,有时候自动白平衡不准,所以我默认按 Raw+JPG 格式保存。
以前我也不喜欢后期处理 Raw 文件,觉得占用空间大,吃机器性能,后期加工太多没有如实反映现场的记录。后来经过思想转变,加上处理 Raw 之后的效果确实远远超过机内直出,我都默认打开 Raw 格式保存的选项。
Raw 记录的范围远大于 JPG,后期过程中可以救回许多前期的失误,如过曝和欠曝的细节、白平衡等等,色阶过渡更加平滑,虽然并非万能,但方法得当的话,胜过花大价钱升级相机。存储空间可以扩充,电脑性能可以升级,后期处理的时间可以挤出来,但丢失的信息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后期处理不一定非要做出花哨绚丽的抢眼效果,也可以是尽量还原拍摄时所看到的情景甚至心理感受,或者表达创作的意图,不管后期的思路怎么样,保留的信息越多,上述目的就越有实现的条件。
习惯处理 Raw 文件之后,显示屏中的回放效果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大部分时候更重要的是直方图信息,如果从直方图中看出没有明显的过曝和欠曝,即使显示屏上看的效果平平无奇,只要有效信息都在,后期就基本能够还原和美化。
如果拍的照片只用来发朋友圈,在手机上看,那么 GR2的直出质量也足够了,在手机上有 Snapseed、VSCO Film、泼辣修图、Fotor 等一大把修图应用,套个滤镜,调调参数,万事大吉。(GR2 机身也内置了简单的修饰编辑功能,我光看说明书就觉得头大,还是导出来处理吧)
如果有更高的追求,那么用 Adobe Lightroom、Photoshop+Camera Raw 或者 Capture One 等专业照片管理和编辑软件,处理 Raw 文件才对得起 GR2这么好的小相机。
一句话就可以概括:GR 系列的视频是残废,不要指望用它来拍视频。
在入手之前我就早有心理准备,买来之后一个视频都没有拍过。
2代新增的 WiFi 堪称鸡肋,耗电快,传输慢,移动应用 Image Sync 是渣中之渣。
在实际使用之前,曾经我以为可以忍受,结果发现选择机内文件的界面上竟然无法直观区分 Raw 格式和 JPG 文件,批量选择要是点错了一切必须重来,iOS 版的一次传输还要分两次操作,Android 版的用官方最新版本反而看不到机内文件还要降级才能正常…
于是折腾过几次之后,乖乖的改成拔存储卡直接插电脑传文件了。
远程控制的 GR Remote 倒不难用,只是应用的机会不多。也许以后带合适的三脚架拍照时会用得上?
电池不算非常经用,我很少使用闪光灯、WiFi 和回放,开关机次数较多,一整天旅游下来拍300张左右,电量还有一些剩余。如果保证每天可以充电的话,带两块电池(一块原装一块兼容)差不多够用了。
要是仍然不放心,听其他 GR 用户推荐说,淘宝上有兼容 DB65的大容量电池,可以试试。
防水那是不可能的,下雨天掏出来还是要小心翼翼的,生怕进水。
进灰则是系列历代的老毛病了,便携相机要经常放在口袋里面,镜头结构又决定了不可能做到密封,进灰的几率不小。入手前后都看到不少用户抱怨经常进灰,因为不能超声波除尘或像可换镜头相机那样自己除尘,还是挺让人担心的。
我自己倒是只遇到过一次进灰,照片上明显可以看出有个灰色的圆点,好在过几天灰尘又自己跑掉了,而且大部分时候可以用 Ps 的工具消除掉,也就没特别在意这个问题。
购买相机时就选了“赠送”相机包的套餐,相机包是这种常见的带磁性扣的 PU 皮包,后面有孔,可以穿在皮带上挂在腰间,也可以挂上背带吊在肩膀上。穿较为宽松的外套时,基本看不出来,拿取还是挺方便的。
磁扣吸力较强,刚用时有一次没注意,开口朝下挂了一天,相机也没有掉出来。
就是衬里有掉毛的迹象,摩擦久了会形成灰粘在机身上。
后来觉得入冬之后别在腰间不方便罩毛衣,临时取下还要脱皮带比较麻烦,于是尝试 NIID 的 FINO 枪包,放在最外层口袋空间仍有富余,就是拉拉链取放相机的操作没有腰包方便。
如果实在没有看中的相机包,也可以将 GR 塞进牛仔裤口袋,手机、钱包则可以放在 FINO 中给 GR 腾出空间。
手绳用的就是原装的简陋手绳,胜在简单轻巧。有的手绳好看是好看,就是一大串的不实用。
下面是一些自己拍的照片,供大家参考。后期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用了一段时间 GR2之后才养成记录 Raw 格式的习惯,处理照片的电脑性能又一般(Surface 3),大部分时候没有充足的时间精细调整,特别是构图和角度选取一直都比较弱,很满意的照片不多。而且用 Lr 处理的,明显有滥用滤镜的倾向,用 C1的则稍好一点,Raw 解析的清晰度、锐度也更优,只是 C1上手不久,还在摸索,Lr 的一些功能还不太清楚如何在 C1中实现或用得得心应手。
拍风景和建筑:
充分发挥随身携带的优势,随时拍摄:
▲ 骑车在湖边闲逛,看见夕阳的倒影,停车就拍
▲ 在机场候机时瞎逛,没什么想法就随便拍一张
▲ 晚上骑车出去散步时顺手拍一张,重口味滤镜用过头的典型
▲ 下班和休息时窜到大楼楼顶拍的,带着大机器显然就不合适了
▲ 骑车回家的路上觉得不错就记录一下
▲ 带小朋友打比赛时,在场边看到的一幕
▲ 下班回家时太阳已经下山,在阳台上抓住最后的光线
▲ 在京都竹林小径,穿过篱笆抓拍的人力车
可以看出,上面的拍摄对象大多是风景,其实我最想拍的是人物,GR 系列最擅长的也是快拍街头人物。但除了拍家人朋友等熟人外,仍然不太敢近距离拍陌生人,脸皮太薄怕冒犯人家,希望经过长期有意识地训练后(包括逃跑训练),能够习惯走上街头拍陌生人。
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时间仓促时,不能迅速合理地取景构图,说明基本功不行。
旅行照片:
然后是在关西旅行时拍的其他照片(还有不少没有后期处理完):
2017年出去旅游的机会不多,夏天去关西时,还没有完全熟悉 GR2的操作和配置,人像拍摄基本都用 EP-L1+20mm/f1.7,到现在也不敢说能发挥出 GR2的全部优点,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人像照片:
如果拍人就等于大光圈浅景深虚化,那么 GR2显然不如各种空气切割机人像头有优势,但要想顺手捕捉稍纵即逝的神态表情和肢体动作,想要交代清楚环境,又或者想要更隐蔽地抓拍,那么 GR2仍然有其优势。
诚然20mm/f1.7镜头下拍人的效果会更好,但是其背后是错失了更多想记录下的瞬间。GR2大大增加了按下快门的机会,不再只有旅游或休假时才能一显身手。说到底,再美好的瞬间也要抓得住才行。
▲ 因为还不习惯拍陌生人,所以以拍娃拍老婆为主。夏天拍小朋友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时候,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抓拍方法。
▲ 基本不露脸的自拍照。去年优衣库出了 GR1主题的T恤,正好穿着去日本旅游。
▲ 同学聚会时的照片。画质无所谓,重要的是记下了每个人各不相同的开心神态。
当然,现在我拍人的水平仍然比较烂,等到以后技术水平有长进了,再放更多照片吧。
最后是给奶奶拍的最后一张照片。当时她的癌症已经很厉害了,家里人都瞒着没告诉她实情。一直想给她拍照留作纪念,又怕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这一次去看望的时候,边开玩笑边拿出 GR2迅速照了一张,结果就成了为她在世时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今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GR2相比 GR1升级的地方:
增加 WiFi 功能;
多了8种色彩滤镜;
色彩、白平衡色法略有进步;
Raw 连拍性能等方面有小幅提升。
成像质量方面:色彩平淡不讨喜,高感成像素质一般,1600万像素不算高;
**方面:外形不够骚(但我很喜欢它的低调外形),没有自带电子或光学取景器;
功能方面:对焦慢,自动对焦容易识别错主体而跑焦,WiFi 传输实用性不高且耗电快,手机应用异常难用,没有防抖,没有触摸屏,微距最近10厘米;
可靠性方面:电池续航时间不算长,需要至少备一块电池,有进灰的通病,偶尔会死机。
体积小巧,APS-C 幅面相机中最便携的;
单手操控能力强,机身软件响应迅速,手感和外形低调,便携小数码相机中最适合街拍的;
镜头成像优异,不愧 GR 系列历来以成像素质闻名的镜头;
针对的细分目标用户群非常明确,功能设计目的性强,充分扬长避短。
GR 系列相机就像一把暗藏于手中,随时可以出鞘的漆黑匕首,它不是长枪、弩箭或刀剑,如果它的设计理念符合你的需求,那么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反正对我来说,它是2017年最值的一件商品。
希望 GR3在保证体积不变前提下的改进:
升级感光器和芯片,提升高感质量;
增加防抖以降低安全快门;
增加蓝牙或 NFC 传输功能;
改进电池续航和手机端配套应用。
其他什么更大幅面的感光器,更大的光圈,翻转屏幕,内置电子取景器,偏长焦焦段的镜头等等,只要可能牺牲 GR 的便携性,我都认为可以忽视,更不用说最近明显是谣言的“曲面全画幅+f2.4光圈”的 GR-E 了。
但如果手机拍照功能进一步加强,如背景虚化算法进化到效果自然,看不出破绽,利用瞬时超多张包围曝光弥补宽容度短板,类似苹果的人像自然补光等技术成熟和普及,等等,高端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和手机之间的市场细分空间会越来越窄,傻瓜小数码已经被拍死,下一步也许就是 GR 这样的专业级不可换镜头小数码,理光宾得该考虑 GR 系列还有什么用来保命的特色了。
如果 GR3被砍掉,或者不再坚持保留 GR 系列最大的优点和特点,那么这台 GR2估计会一直用到修不好吧,现在市面上 GR2普遍涨价,比当初入手时贵了好几百,卖二手都还有赚,没想到玩相机还玩成了保值理财产品。
近几年要再买相机的话,估计会挑一台和它特色互补的机器:对焦迅速而精准,可换镜头,适合拍人像,防抖优秀,直出方便,长焦端依然便携,如果能够防水防尘更好,也许是某台奥林巴斯的 M43机器?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