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政府主导”、“一岗双责”、“属地管理”等原则要求,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牛蛙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各镇政府是牛蛙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全面掌握辖区内牛蛙养殖情况,负责辖区内违规牛蛙养殖场的整治清理工作;县司法局负责梳理并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市生态环境局郁南分局负责加强流域水环境监测,及时预警、妥善处置,加强水污染执法,依法对养殖场排污行为进行监督和查处;县农业农村
未命名
2024年12月20日 16:09 4
林唯
郁南县人民政府公报2023年第2期
目录
【县政府文件】
郁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郁南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郁府〔2023〕12号)
郁南县人民政府关于下达郁南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郁府〔2023〕13号)
郁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县《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郁府〔2023〕14号)
【县政府函件】
郁南县人民政府关于乡镇实行综合行政执法(第二批)的公告(郁府函〔2023〕11号)
【县政府办公室文件】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郁南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郁府办〔2023〕4号)
【县政府办公室函件】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郁南县农村(普惠)金融户户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郁府办函〔2023〕38号)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郁南县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郁府办函〔2023〕41号)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郁南县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郁府办函〔2023〕42号)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郁南县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郁府办函〔2023〕43号)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更新及公布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通知(郁府办函〔2023〕45号)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郁南县牛蛙养殖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郁府办函〔2023〕50号)
【人事任免】
县政府2023年4月-6月人事任免
郁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郁南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郁府〔2023〕12 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郁南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 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县文广旅体局反映。
郁南县人民政府
2023年4月26日
郁南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和《广东省全民健身条例》(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9号)、《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 年)》(粤府〔2021〕80号)、《云浮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云府〔2022〕30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相关要求,全面落实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体育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深化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市委“一二三四五六”思路举措,聚力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生态之都、宜居之城”,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场地设施建设、科学健身服务、社会组织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扩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优质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身需求。
(二)主要目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提升,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更加完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更加丰富,社会体育组织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实现县、镇、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全覆盖,乡镇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提标扩面,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向自然村延伸,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达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2.8名。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空间布局。推进体育场地设施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进一步改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制定实施《郁南县“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方案》,重点加强县体育中心体育设施完善和安全开放,推进郁南县体育馆、大王山体育公园等重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县建成200公里以上健身步道,新建或改建至少1个体育公园、2个社区体育公园,并按体育公园建设标准完善大王山体育公园体育健身设施。因地制宜配置社区体育公园、小型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等。新建居住小区按照相关标准配套建设健身设施,未达标准的现有居住小区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健身路径升级和维护改造,充分利用零星、散碎的空间资源,补建体育健身设施。开展“体育惠民工程”,推动乡镇体育场地设施提标扩面,拓展适合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群体和残疾人体育活动空间,不断促进全县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
重点依托山地、河湖等自然条件发展户外运动健身场地,结合绿道、碧道建设优化配套体育设施。增强公园绿地、滨水空间、文旅景点附属用地等开放空间以及城乡文化娱乐、养老、教育、商业配套设施的体育健身功能,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嵌入式”建设,探索引入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和运营方式创新。将新建体育场地设施优先列入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优先办理供地手续。加快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扩容提质,统筹考虑应急避难(险)功能设置。
(二)优化场地设施供给,提升公共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水平。完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加强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工作的评估督导。公共体育场馆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330天;公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学校寒暑假期间,每天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8小时;全民健身日全天免费向社会开放。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公益性体育赛事和公益性体育培训,倡导全民健身思想。
建立健全体育场地设施“双向开放”工作机制,有序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学校体育活动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建立场馆共享利用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按照“一场两门,早晚两开”要求,加快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改造并向社会开放。鼓励具备开放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开放使用安全检查,确保符合对外开放安全标准,保障使用安全。探索向社会体育场馆购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运营和管理,不断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公共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
(三)丰富赛事活动供给,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亮点。根据不同人群、地域、行业等特点,创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内容,丰富内涵品质。实现“一县一品”,深度整合串联自然人文资源节点,挖掘发展郁南传统醒狮、徒步、长跑、自行车骑行、足球、篮球等优势项目。根据职工、妇女儿童、少数民族、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人群健康需求,普及开展全人群全周期健身活动。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大力推进居家健身、线上健身和云端赛事,创新促进体育赛事活动服务保障和监管机制,使参加体育健身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加强全民健身活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徒步、长跑、自行车骑游等绿色体育项目的开展,以足球赛、篮球赛、广场舞比赛、健身跑活动为引领,广泛开展基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每年举办一次以上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支持社会足球项目发展,以“县长杯”“市长杯”、郁南县业余足球联赛和郁南县每年的体育节等品牌赛事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各级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等体育社会组织对基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组织领导作用。以特色、小型、多样为原则,推广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徒步等项目,构建“品牌赛事+城乡特色+时尚引领”和“体育+旅游+”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
(四)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扩大全民健身社会组织覆盖面。建立完善以体育总会为枢纽、单项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强县级体育总会建设,逐步实现体育协会的社会化改革,推动体育社会组织下沉镇村,更好发挥全民健身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作用。规范体育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信用管理体系和诚信自律建设。创新体育发展体制机制,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依法承担专业化、社会化的体育服务,为其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提供指导。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鼓励以无偿使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等方式支持开展全民健身公益活动。
(五)强化体医融合,提升科学健身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及乡镇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组织体系,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率,以累计志愿服务时长为主要依据进行等级评价。注重发挥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及各单项体育协会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吸纳优秀退役教练员、运动员、体育教师进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组织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宣讲科学健身知识、传授体育技能、指导使用体育设施等。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扩大体质测定覆盖人群,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
加强体育和卫生健康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积极推动医护人员参与科学健身指导工作,推进科学健身进医院、进健康小屋。各级体质监测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点)应配备专门的体质监测设备,定点开展常态化、公益性的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并将体质测定相关指标纳入日常体检范畴,开具运动处方。“十四五”时期,县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年均开展体质测定不少于1500例。
(六)深化体教融合,努力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建立体育和教育部门联动机制,开展深度融合的青少年体育工作,强化资源共享。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严格落实学生每天校内、校外锻炼各1小时制度,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校担任、兼任体育教师渠道,促使学生熟练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持续开展体育冬夏令营等青少年体育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落实“双减”政策,建立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星级评定制度和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开展课后服务的准入机制。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锻炼联动机制,降低青少年近视率。定期开展学校体质健康抽测,实现青少年体质测试优良率稳步提高。
(七)壮大体育市场主体,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形成“以政府引导为保障、体育行业协会和服务组织为支撑、体育企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发展机制,促进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积极培育、申报广东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和项目,引领本地体育产业健康多元发展。鼓励公共体育场馆与社会资本合作,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支持引进高水平重大赛事,吸引全国、全省、全市性的体育组织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培育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主体,鼓励社会参与培育或赞助知名赛事、场馆、俱乐部等体育品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支持公益性群众健身消费。
加快推动“体育+”跨领域发展,促进体育与健康、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大力开发培育群众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规模。鼓励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创新适合体育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对相关体育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给予支持。进一步理顺体育彩票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机制,积极拓展新群体,加强渠道建设,严格落实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的宣传要求,强化公益品牌宣传,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彩票建设布局,推动体育彩票高质量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资金投入。将全民健身事业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和政府性基金。建立健全发展全民健身的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先支持补短板、强弱项项目。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全民健身工作,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力度,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绩效管理,确保财政资金投入规模、结构、绩效与全民健身发展目标相匹配。按规定落实体育社会组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场馆等税收政策优惠。
(二)增加人才供给。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人才质量。优化全民健身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培养模式,建立健全长效化培训机制,努力培养适应全民健身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坚持基层服务导向,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倡导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者、专家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农村文体协管员和体育志愿者队伍建设,重点做好与城乡公民体育需求相适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基层体育骨干培训。加强与体育协会、各中小学合作,推进全民健身服务教育。
(三)推动全民健身服务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进移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融入全民健身服务管理,提升场地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活动、健身指导、体质测定、运动处方、志愿服务等基本信息服务。应用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提升全民科学健身意识。鼓励企业参与全民健身科技创新,支持与高校合作提升技术创新科研力量。
(四)加强安全建设。加强全民健身安全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检查评估工作。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原则,加强各类公共体育场地及健身设施的安全运行监管。鼓励在公共体育场馆配置急救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严格执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机制和户外运动安全管控体系。加强全民健身相关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坚持防控为先和动态调整原则,统筹做好赛事活动举办和疫情防控工作。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委员会要加大组织统筹力度,协调解决全民健身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动员”的良好工作格局。各镇要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并结合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落实政策措施,确保实施计划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
(二)加强监督指导。县文广旅体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各镇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监督指导,建立健全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实施计划监管考评体系,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委托第三方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发挥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在实施周期结束前对我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进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三)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全民健身信息发布、沟通、反馈平台,优化全民健身基础数据信息统计。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全民健身政策法规、科学健身知识方法、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先进人物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益宣传,不断提升全民科学健身意识。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在体育公园、健身场所等显著位置刊播展示体育公益广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体育文化活动场景,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郁南县人民政府关于下达郁南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郁府〔2023〕13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郁南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下达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力以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生态之都、宜居之城”。
在综合研判国内国际发展形势,统筹考虑我县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和大气、水环境质量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年度预期目标,要聚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聚力“三大会战”,打开产业承载空间
攻坚土地收储大会战。科学实施土地收储,2023年计划收储土地约6183亩,盘活留用地109亩。严格项目用地把关,以亩产论英雄,加强对项目的监管,确保达到合同约定的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亩均投资,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率。加大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力度,力争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540亩,盘活供而未用土地1603亩。进一步加快推进2500亩水田垦造和2500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加快形成水田指标进行交易,全面释放土地资源活力。
决战招商引资大会战。紧扣省“双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市委“十大园区经济”工作部署,强化县、镇、园区多级联动招商,聚焦产业根植性,发挥鑫国泰、鸿业建材、晨宝等“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形成产业链招引效应。力争2023年引进超亿元以上项目15个(含超十亿元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力争成为2023年全市招商引资现场会主办方。
决胜项目建设大会战。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并联审批等机制作用,加强协调和调度,狠抓25个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63.2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配套补助资金、专项债券等资金,探索开展投融资模式创新,多渠道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保持民间投资总体平稳。加大工业投资力度,重点抓好鑫国瑞、德润、金凤凰、弘泰硅业等2023年拟竣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晟峰、晋德、德润、益泰丰等项目尽早竣工投产形成新的经济支撑。鼓励企业增资扩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强化土地、能耗、用林、环保容量等要素支持,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补短板、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积极储备一批项目,争取纳入国家项目库管理。
二、聚力有效需求,融入新发展格局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投资的“托底”作用,坚持民生导向,立足实际精准补短板、强弱项,提升配套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公共服务、市政、城市更新、产业平台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统筹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县域综合承载力和治理能力。
促进消费复苏。多渠道多方式提升社会消费能力,培育优质市场主体,加强对商贸企业的政策帮扶。做强商圈经济,优化商圈业态布局,完善商业综合体建设。加强充电桩布局建设,持续增加停车位设施供给,落实好新能源汽车消费等优惠政策,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积极组织各类促销活动,加快发展直播推广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实体商家开展线上经营,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互促。
着力稳定外贸。继续挖掘外贸企业资源,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利用地区优势资源吸引外资。强化外贸企业跟踪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信保、担保等融资支持,进一步提升企业出口退税便利度。加强经贸交流,用好外贸平台,持续擦亮绿色化工、新型建材、特色农产品等品牌。
三、聚力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碧桂园(郁南)新型材料产业基地进行强链、补链、延链,形成以装配式建筑材料为主的绿色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依托鑫国泰、晨宝、霞美、欧铂利等龙头企业,推进化工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项目建设,形成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以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华润电力郁南抽水蓄能电站、郁南循环热力发电项目、华能热电联产电站、熔盐储能调峰调频电站与生物质综合利用等项目为牵引,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发挥我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谋划打造全龄段康养新业态新模式,谋划推动一批“康养+”项目落地。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狠抓2023年度总投资23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5亿元的13个产业项目建设。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工业技术改造,推动电池、机械等传统产业加强技改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和应用领域延伸,加快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绿色升级,支持企业应用先进绿色生产技术,年内对 3 家以上能源、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绿色清洁生产审核,着力助企减污。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大中小企业数字化工具普及力度。突出抓好“小升规”工作,年内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6家。
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质升级,增加医养结合等服务业供给,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打造高效、便捷的物流转运体系,助力电子商务多元化发展。依托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园区提质扩容契机,建立生产、加工、包装、储存、销售、转运、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物流体系。优化金融服务,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强化与券商、基金等各类投资管理机构联系合作。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持续办好郁南无核黄皮文化节,进一步提升郁南无核黄皮品牌知名度与产业链价值。整合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等文旅资源,重点推动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名镇建设等工作,推动农文旅产业相互助推、协同发展。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观光、乡村美食、精品民宿、健康养生等新业态,力争年内打造3个产业强镇和10个专业村,擦亮一批郁南知名品牌,推动农业接二连三。继续推进省级农业产业园申报工作,力争创建2个省级农业产业园。紧扣“宜居宜业”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收集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工作,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加快乡村振兴“西关甜乡”“丝路古韵”示范带规划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抓好拆旧复垦指标交易,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优化农村股份分红机制,确保2023年所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收入达15万元以上。
服务实体经济。把惠企纾困摆在更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重点企业服务工作,推动国家、省、市稳经济政策措施持续落地见效。扎实推进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确保减税降费政策全面、及时惠及市场主体,激发企业新活力。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对重点项目进度、民间投资等跟踪监测,持续密切跟踪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强化经济运行定期调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问题,稳定企业预期和发展信心。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用好线上融资平台,加快完善本地金融组织体系,提升小微企业信贷获得率和融资便利度。
四、聚力区域合作,拓展发展新空间
加快融湾步伐。纵深实施“东融湾区”策略。贯彻落实市全面推进“东融湾区”战略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融湾体制机制保障。加强与广佛肇等湾区城市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与大湾区核心城市产业共建共融,立足现代农业、新型建材、绿色化工等特色产业,主动对接大湾区产业扩张和配套需求,全力构建嵌入大湾区分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紧贴大湾区消费需求,推动特色生态农产品、新型建材等优质产品开拓大湾区市场,擦亮郁南品牌。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立足我县资源禀赋优势,科学把握发展定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积极贯彻落实省、市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平台。落实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深化对口帮扶协作,着力推动与佛山市创新共建共享模式。有序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围绕“路、景、堤、岸、港、站、园、产、城”等九大领域统筹谋划推动一批项目,推动沿江经济跨越发展。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补齐县城镇都城、县域副中心连滩镇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新筹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都城镇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力提升全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权益不变,加大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有序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县城)、县域副中心和圩镇集聚,稳步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推进人才科技金融下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破除市场准入限制的显性和隐性壁垒。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开展政务服务提升大行动,以优质的政务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拓展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广度,充分发挥数字政府线上线下融合优势,把党委、政府工作和服务更快速便捷向基层延伸,加大“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推广应用力度,持续推广电子证照应用。构建政府治理效能“一网协同”,打造服务型政府;筑牢政务网络安全意识,完善安全工作机制。加大政府采购政策扶持,重点在提高预留份额、深化“互联网+政府采购”改革、降低投标成本等方面下功夫,清除影响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各种壁垒,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坚持以评促改,复制推广深圳、广州等优秀经验,开展登记财产、办理建筑许可、办理破产、市场主体满意度等指标专项提升行动。
五、聚力创新驱动,强化科教人才支撑
强化科技赋能。加快建设创新发展载体,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争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以上。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强专业化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加快推进郁南创建省级高新区工作进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链主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全面落实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完善科技创新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全县创新创业环境,深化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速形成一批“卡脖子”技术突破成果。
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巩固提升学前教育“5080”成果,扩大基础教育优质公办学位供给。完善教育资源布局,重点推进南都学校、桂圩九年一贯制学校、南江学校等学校建设,缓解城区、中心镇学位紧缺压力。巩固“双减”工作成效,做强做优校内教育,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县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工程项目,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力争数控、机电、牧医等 3 个以上专业成为我县产教融合专业。
强化人才支撑。大力实施人才强县“一号工程”,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灵活采取与科研院所共建、聘请技术顾问、选派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加大领军人才、高端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培育引进力度,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加快集聚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深化校地联盟、校企合作,用好佛山对口帮扶政策,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到产学研中,推动高技能本土青年人才培养。
六、聚力赋能增佌,一体推进“三大抓手”
做强园区经济。推进无核黄皮、南药、金煌芒、蚕桑等特色现代农业和肉鸡、生猪等现代高效畜牧业培优提质,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强化水、电、路等要素配置,全面推进“一园三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提高重大项目服务保障精准度。加快推进我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平台规划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和用地、用林、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指标,支持我县园区和重大产业转移项目。以共建产业园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佛山、郁南两地新型建材、绿色化工、电气机械等产业协作。
做大镇域经济。做好全县镇域经济规划,优化完善镇域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坚持“建园区、抓配套、育主体、补链条、提能级”发展思路,强化项目支撑,加速企业集聚,发展壮大镇域特色产业。定期做好下放权限评估,研究解决权限承接和行使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实现赋权事项动态调整,加快推进精准定向赋权,确保下放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用得活。用好“县招镇用”模式,拓宽选人视野,不断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抓好镇域经济发展考核,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压力传导层层到位,充分调动县、镇两级党政部门抓镇域经济的积极性。
做活资源经济。加快编制《郁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全面提升全县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科学有序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加快推进桂圩冲旺岭矿区和南江口天堂山矿区开发项目建设,争取2023年再出让4宗采矿权,预计收益57亿元。坚决完成垦造水田年度任务,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加快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华润电力郁南抽水蓄能电站大旱站点、云浮港南江口港区水瓜口作业区鸿业码头等“涉水”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油茶、南药、竹等林业特色产业,培育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七、聚力绿色低碳,加快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地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碧水保卫、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攻坚行动,强化黑臭水体、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确保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空气质量优良率及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顺利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加快城区供水主管网改造升级工程、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力争年内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 98%以上。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加强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及证后监管,逐步建立“一证式”监管长效机制。
提升生态质量。贯彻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各项工作部署,压实林长制、河长制责任,大力推进“碳汇”建设、植树造林和林相改造,完成高质量水源林建设,年内森林覆盖率达73.05%,助力云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入推进南江河万里碧道工程建设,打造生态廊道,建设美丽河湖。按时保质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项整改任务。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推动郁南循环经济环保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全县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稳妥做好双碳工作。推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加快先进节能技术和监察、管理手段应用,推动企业加大节能技改力度,力争年内推动12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推行绿色产品设计,强化绿色供应链建设,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绿色工厂。有序建设一批集中式光伏电站,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应用。进一步优化地区电网网架结构,解决低电压、供电“卡脖子”等问题。加快“双碳”战略国家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继续谋划西江猪仔峡航运水利枢纽工程、东坑大型水库、大历山超级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
八、聚力民生实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与帮扶,确保2023年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强化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不漏一人、全面参保、应保尽保。大力发展企业年金,持续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持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加强兜底保障能力,确保社会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发展健康养老、旅居养老、乡村田园养老等新业态。
健康。加快推进医共体试点工作,打通县、镇、村界限,强化家庭医生签约和公共卫生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继续推动县疫情防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县中医院易地新建项目建设进度。组织开展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充实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文化。进一步深化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文化惠民等各项工作;做好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准备工作。推动南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传承,推动南江古民居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磨刀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支持推进郁南县诗礼传家民营博物馆建设。加快推进我县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名镇建设等工作,加强宣传推介,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我县创A级景区等工作顺利完成。
安全。科学精准高效抓好疫情防控。认真落实“乙类乙管”总体方案,深入分析研判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提升医疗服务,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有效维护社会治安。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力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统筹做好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三防、自然灾害防范、应急管理、消防等平安郁南建设各项工作。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地方金融监管能力。持续开展自建房安全和燃气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推进问题楼盘化解,加强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防控。加强市场价格监测,确保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供。统筹做好“菜篮子”工程、信访、全民禁毒工程、预防青少年犯罪、妇女儿童、青年、婴幼儿、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双拥等各项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附件:郁南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预期目标
郁南县人民政府
2023年4月20日
郁南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预期目标
计划
完成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一、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38.06
8.1
8
140.45
2.9
8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
37088
8.2
-
-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4.5
12
-17.5
9
4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5.6
8
14.5
15
5
其中: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
亿元
26.65
22.99
26.26
63.25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5.07
11.4
7
46.27
2.7
6.5
7
进出口总额
亿元
4.23
45.9
3
2.7
-35.7
3
8
实际利用外资
万元人民币
199.7
77.9
32074
2753.6
按照市下达的指标
9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6.33
13.24
67.19
20.63
225.6
10
10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21.2
21.5
26.7
23
11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42.8
-
-
12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44.05
提高一个百分点
45.5
二、创新驱动
13
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0.2
0.25
0.24
0.3
14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
0.6
0.7
0.7
0.8
15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
家
14
18
19
23
16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1.08
4.35
1.5
3
三、民生福祉
1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3688
10.4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4769
4.6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1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30076
11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31264
4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1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8846
10.2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19656
4.3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5以内
3.5以内
3.5以内
3.5以内
21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人
1811
1800
1800
1800
22
人均预期寿命
岁
82.19
82.21
81.64
23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100
95
100
95
24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6.76
26.53
26.78
26.78
25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人
2.13
2.15
2.19
2.02
26
☆养老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
%
53
53
53.5
54
27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5.2
95.5
95.8
28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人
9928
-
9200
四、绿色发展
29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5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30
☆单位GDP用水降幅
%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3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32
☆地表水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
100
100
100
100
33
化学需氧量重点工程减排量
吨
441.37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34
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
吨
62.4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35
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
吨
78.26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36
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
吨
162.58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37
☆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
%
99
完成市下达任务
99.1
99
38
PM2.5平均浓度
微克/每立方米
23
完成市下达任务
21
23
39
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
%
95
95
96
97
40
森林覆盖率
%
72.82
72.98
73
73.05
五、安全保障
4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13
13.36
13.31
13.41
42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标煤
-
-
1.73
1.73
注:1.☆为约束性指标; 2.“-”表示未设置具体目标; 3.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包括煤炭产能、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等一次能源产量以及一次电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常规水电、核电等电源)发电量。
郁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县《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郁府〔2023〕14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23年县<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已经县政府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担当作为、实干为要。各镇、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以“慢不得、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与“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劲闯劲落实好县《政府工作报告》各项工作任务,逐项制定落实方案,明确季度工作目标、工作措施、责任分工等,于2023年5月10日前报县政府督查室备案。
二、凝聚合力、攻坚克难。各镇、各部门要聚焦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年度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安排,科学精准发力,争先进位、跨越发展。各牵头单位对所牵头工作任务的落实负总责,各配合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各镇政府要主动衔接县有关单位,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重点推动落实。
三、抢前抓早、定期报告。分工方案涉及的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各牵头单位分别于每月10日前报县政府督查室(联系电话:7593650,邮箱:yndc7599103@163.com)。县府办将对各镇、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工作落实情况与绩效考核和责任目标考核挂钩,对措施得力、推进迅速、成效明显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责任单位及个人,采取通报、提醒、约谈、问责等方式,严肃追究责任。
郁南县人民政府
2023年4月29日
2023年县《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县《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做好今年县政府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现制定本分工方案,将2023年县《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和九大重点工作任务,对应分解为具体举措,并逐项明确分管县领导和部门分工,涉及多个分管县领导的,按照政府分工抓好落实。
一、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发展改革局牵头,各镇政府负责,各部门配合。
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财政局牵头,各镇政府负责,各部门配合。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各镇政府负责,各部门配合。
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发展改革局牵头,各镇政府负责,各部门配合。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各镇政府负责,各部门配合。
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各镇政府负责,各部门配合。
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发展改革局牵头,各镇政府负责,各部门配合。
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分管县领导:郑志清
部门分工: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各镇政府负责,各部门配合。
9.加强能耗双控工作,完成市下达节能减排任务。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发展改革局牵头,各镇政府负责,各部门配合。
二、高要求扭住“三大抓手”,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全力发展园区经济。
10.大力组织实施园区“链长制”工程,进一步提升大湾化工园区作为全省11个可承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园区之一的含金量,不断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工作措施:着力打造产业集群,结合园区产业特色,增强发展动能,细分产业竞争优势,推动新材料及绿色化工、生物医药及农产品深加工、电池及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道路、排水、污水处理、给水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牵头;都城、大湾、南江口镇政府,县自然资源局等配合。
11.计划年内都城片区拓展150亩、大湾片区拓展900亩,并将南江口片区申报纳入园区范围,力争年内拿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牌子;加快推进郁南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力争在3月底前完成大湾化工产业园800亩土地平整的目标任务。
工作措施: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加快扩大大湾片区和都城片区范围项目建设范围,积极向省工信厅申报将南江口片区纳入园区范围,加快推进800亩土地平整项目。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科技局、县工信商务局、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牵头;都城、大湾、南江口镇政府,县自然资源局等配合。
(二)全力发展镇域经济。
12.积极构建“北优中拓南升”镇域经济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布局引进一批中小微企业,培育发展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健康养生、农村电商和预制菜等新业态。
工作措施: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立足各镇资源禀赋,理清主导特色产业,聚焦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旅游产业化,进一步突出产业特色,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镇域产业体系;持续增强产业支撑能力,配套完善产业链条,引导镇域之间产业联动发展,引导一二三产业集中连片、集聚发展,积极打造镇域经济特色产业经济带。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发展改革局牵头;各镇政府,县工信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配合。
13.持续深化放权赋能强镇,推动经济管理权限应放尽放、行政处罚权限有需必放,加快推动连滩、东坝融合发展,深化连滩县域副中心管理体制改革。
工作措施:找准提升放权赋能精准度,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做到应放尽放,推进县镇扩权赋能改革,定期梳理评估下放权限,建立“可收可放”的动态管控机制,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责任考核,加强业务培训,持续加强后续监管。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各镇政府,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配合。
14.持续强化财税改革,探索多样的镇级国有经济运营模式,实现县城镇、中心镇财税收入大提量,卫星镇财税收入明显提升。
工作措施:县国资中心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大力协助各镇补办资产产权证,完善资产的权属关系,对行政性国有资产里面闲置房屋、土地采取出让、转让、抵押、出租、作价入股等方式予以盘活增收;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提供税费政策咨询和税收效益评估服务,助力引进税收贡献大、能够“强链补链”的高质量企业。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国资中心牵头;各镇政府,县财政局、县税务局配合。
(三)全力发展资源经济。
15.重点围绕桂圩镇冲旺岭矿区打造千亩绿色建材示范产业园和配套建设年吞吐量6000万吨的深水码头及廊道建设,以矿产开发牵引带动商贸物流、航运仓储以及日用化工等全链条发展。
工作措施: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指导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争做到合理开发、合理利用;加大勘查的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地质找矿工作;加快采矿权出让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向省市争取用地指标、建设码头等方面支持力度。2.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组建成立码头及廊道规划建设专班;项目化推进廊道规划建设,详细制定工作清单;加强廊道上跨方案的研究,积极协调对接高铁、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做好与各相关部门的对接,摸清各项目前期工作需要的条件;持续深入推进矿区公路规划建设工作。
分管县领导:邱桂英
部门分工: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国资中心、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牵头;桂圩镇政府,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等配合。
16.加快推进其他15个矿区有序出让,做到成熟一个出让一个,确保年内再出让市级发证采矿权不少于3宗,力争矿权出让收益超40亿元。
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快矿区采矿权出让前期准备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外地企业;积极向省市争取采石场指标、用地指标(包括矿区、加工场、道路)、建设码头、调整的生态公益林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分管县领导:邱桂英
部门分工: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各相关镇政府等配合。
17.抓好3000亩垦造水田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水田指标进行交易;力争土地出让收入超3亿元、顺利拍卖河砂24万立方米。
工作措施:落实专人专班跟进,加快前期工作,积极主动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全面梳理目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定期组织参建单位对垦造水田建设标准、政策等规范性文件学习培训,全面掌握政策,做好现场把关,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压实责任,对发现问题坚决立查立改,确保项目监管不走过场、落到实处;制定出让方案和交易细则,实行统采统销,强化现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河砂资源价值,助力我县高质量发展。
分管县领导:刘炳荣、邱桂英
部门分工: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牵头,各相关镇政府等配合。
三、高速度发展制造业,加固高质量发展底盘
(一)高效打造新兴产业。
18.紧紧围绕 “六大百亿产业”,外引内培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用地规模少的“链主”企业,着力打造上下游、大中小企业间紧密配套、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条,力争全年引进链主企业3家。
工作措施: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建立完善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和项目统计监测目录,加强产业集群相关数据分析和监测;加强用地、财政资金等项目要素保障,出台促进全县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优惠政策,全力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各镇政府等配合。
19.依托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华润电力郁南抽水蓄能电站、郁南循环热力发电、华能热电联产电站、熔盐储能调峰调频电站与生物质综合利用、华润郁南欣茂风电、华润郁南润河光伏和大唐郁南东坝光伏等项目,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基地。
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强化要素保障,深入研究政策支持措施,大力支持绿色能源项目纳入有关规划,推动项目开工建设。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发展改革局牵头;各相关镇政府,县工信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水务局、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20.依托鑫国泰、晨宝、霞美、欧铂利等龙头企业,推进化工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项目建设,形成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全力盘活南江口1300亩工业用地,依托碧桂园(郁南)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形成以装配式建筑材料为主的绿色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工作措施:以大湾产业转移园区和鑫国泰、晨宝、鸿业建材等龙头企业为优势,加大力度招商引资,跟踪相关在建项目发展情况,依靠上级奖补政策,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加快绿色化工产业、绿色新型建材产业聚集。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各相关镇政府,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二)着力提升传统产业。
21.依托永光集团、虎豹电池等龙头企业,创建省级电池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优化完善电池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并改变以贴牌为主的发展模式,打造优质自主品牌。
工作措施:紧盯电池行业发展情况,对相关电池企业开展调研,协调解决企业反馈的相关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打造优质自主品牌。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22.推动水泥、陶瓷产业生态化发展,引导水泥产业与装配式建筑等业态深度融合,促进以粉煤灰、矿渣粉、水泥等为原料的新型建材工业发展,推动资源再循环、再利用。
工作措施:主动深入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政策宣传,推荐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切实有效推动清洁生产工作,降低企业能耗负担;安排专人跟踪转发《广东省节能技术、设备(产品)推荐目录(2020年本)》,宣传推广145项节能技术、设备(产品),根据相关政策引导企业申领节能改造、技术改造奖补资金,推动企业绿色、健康、循环发展。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23.加大工业技术改造,推动电池、机械等传统产业产品升级和应用领域延伸,加快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年内推动12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
工作措施:加大技术改造相关政策宣传,并全面摸底,对一些技术含量低,技术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不高的企业,以及今年投产、计划年内开展二期建设的企业,积极动员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创新工作;对具备开展技术改造条件并有意向开展改造的项目,协助企业尽快办理各项手续,扩大技改投资项目的数量和投资规模;重点加快推进云浮市霞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1万吨新型环保纤维生产线项目增资扩产工作。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三)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24.把惠企纾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推动国家、省、市稳经济政策措施持续落地见效;扎实推进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确保减税降费政策全面、及时惠及市场主体,激发企业新活力。
工作措施:围绕绿色产业新郁南建设,聚焦“六大百亿产业”,持续优化支持服务产业发展的税收措施、全面落实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助力人才引进等税费支持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税费政策环境;继续狠抓政策落实,系统提炼近年来减税降费的经验打法,优化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机制,充分释放“退、免、减、缓、降”政策叠加效应;扎实做好政策落实情况的后续跟踪分析,重点关注留抵退税回补、缓缴税款入库等情况,开展重点企业专项辅导和疑点核查工作;加强减税降费数据质量管理,精准做好统计核算,客观反映减税降费成效,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
分管县领导:潘宁、何毅
部门分工:县税务局牵头,县工信商务局、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25.持续密切跟踪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强化经济运行定期调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问题,稳定企业预期。
工作措施:每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相关经济指标进行监测研判,同时全体干部职工挂钩规上企业,每月建立台帐,及时分析行业态势、协调解决企业诉求等问题,对经济指标异常企业第一时间联系了解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保障我县工业健康发展。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26.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用好线上融资平台,加快完善本地金融组织体系,联合各大银行推出更多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提升中小微企业信贷获得率和融资便利度,增强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工作措施: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推广“粤信融”“中小融”等线上融资平台,提供便捷信息渠道,提高银行放贷信心,拓展“郁南县首贷服务中心”应用成果,提升小微企业信贷获得率和融资便利度;扩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主动对接潜在客户,引导企业申报中长期贷款项目,建立授信审批绿色通道、推进利率下行、创新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加大对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银行机构推出创新适合集体经济金融产品,为各类市场主体和中小微企业提供风险补偿、贴息资金、应急转贷等,支持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拓宽小微企业的信贷渠道。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金融办牵头,县工信商务局、人民银行郁南县支行等配合。
四、高站位决胜“三大会战”,增添高质量发展后劲
(一)抓土地收储寸土必争。
27.科学实施土地收储,2023年计划收储土地约6183亩、盘活留用地109亩。
工作措施:对2023年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拟征收的土地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土地收储一张图和土地收储数据库,制订工作方案和台帐,按照时间节点,挂图作战,确保12月20日前完成任务。
分管县领导:邱桂英
部门分工: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各相关镇政府,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28.严把项目用地关,以亩产论英雄,用好招商引资绩效评价工作考核办法,加强对项目的全过程服务,提高投资履约率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率。
工作措施:发挥本县产业用地绩效考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为全县的工业用地评估考核提供组织保障;制定出台《郁南县工业用地评估考核实施方案》,对全县工业项目用地,实行供地前进行评估、建设中进行监管、建成后进行考核的全流程管理,对拟落地的工业用地项目进行事前评估、事中监督、事后问效,提高我县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分管县领导:邱桂英
部门分工: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工信商务局、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29.加大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力度,力争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540亩,盘活供而未用土地1603亩。
工作措施:1.制订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工作计划台帐,摸清底数清单,建立图库,充分发挥好县“挣”用地指标和卫片执法工作专班(锄头队)的作用,建立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研判、每半年一总结、每年度一考核的“四个一”机制,落实“一地一策”处置方案,分类处理,逐宗销号,确保11月25日前完成任务。
分管县领导:邱桂英
部门分工: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各相关镇政府,县农业农村局等配合。
(二)抓招商选资逢优必争。
30.力争年内引进超亿元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130亿元,其中超十亿元项目3个,力争成为2023年全市招商引资现场会的主办方。
工作措施:由各镇及人大、政协、工商联等部门分别组成招商分队,聘用郁南县首批招商引资特聘顾问,壮大招商队伍,丰富招商形式;完善招商引资例会制度、重大项目推进制度和绩效督查考核机制,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签约率和履约率。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三)抓项目建设分秒必争。
31.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63.25亿元的25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年度计划投资176.96亿元的80个债券谋划项目申报工作,确保资金到位即开工。
工作措施:制定项目建设大会战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具体举措,立足不同项目建设领域,重点狠抓工业、农业、服务、园区基础设施目、交通、能源、水利、城建、教育、卫生医疗和公共服务十大领域项目建设;实行项目进度“每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制度;加强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申报业务指导,严把申报质量,高效精准组织好2023年度专项债债券申报工作,督促有关单位加快推进审核通过专项债券清单内项目各项前期工作,进一步提高项目成熟度,确保专项债券一经发行就能形成实物工程量;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获得资金支持项目后续管理。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发展改革局牵头;各相关镇政府,县财政局、县工信商务局、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32.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实行清单管理,逐一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和推进计划,提供“全程式、跟踪式、保姆式”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达效率。
工作措施:落实清单管理,对项目各项工作倒排工期,专人服务跟进,从项目立项、审批、开工到竣工验收实行“保姆式服务”“VIP服务”,随叫随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真正做到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为项目建设提供精准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
分管县领导:潘宁、何毅
部门分工:县发展改革局牵头,县工信商务局、县产业园区管委会、县行政服务中心等配合。
五、高水平实施“东进融湾”,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
(一)对接优化营商环境。
33.深化实施县领导“三联系”“码上监督马上办”专项工作、专员服务企业等措施,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的全程代办、“经理人”式的全程跟进、“监护人”式的全程保护服务,切实提高政府服务企业能力和质量水平。
工作措施:通过县领导“三联系”制度及园区干部职工包企业方式,进行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强化服务企业意识;通过设立企业“一对一”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金牌“店小二”式的全程代办带办、“经理人”式的全程跟进,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企业能力和质量水平。
分管县领导:潘宁、何毅
部门分工: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县工信商务局、县行政服务中心等配合。
34.开展政务服务提升大行动,推进不少于20项高频服务进驻粤系列平台办理;推行不少于1300项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二次统筹工作;加强推广“粤经济平台”和“市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平台”两级平台的应用,助推经济运行分析和强化大数据动态监测管理。
工作措施:提升县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深化免证办、统一预约、一件事等便利服务,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审批效能监督。推广一件事集成主题服务,制定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二次统筹、推广“粤经济平台”和“市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平台”两级平台的使用,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数据服务。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政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镇政府,县委宣传部、县委编办、县委统战部、县发展改革局、县教育局、县工信商务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旅体局、县卫生健康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统计局、县医保局、市生态环境局郁南分局、县税务局、县档案馆 (县地方志办)、县残联、县气象局、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郁南供电局等配合。
(二)承接湾区产业转移。
35.抓住广东省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对接深圳、广州、东莞等主要产业外溢地,积极承接湾区产业转移,融入湾区产业集群共建体系,力争年内承接湾区转移企业10家。
工作措施:以大湾省级化工产业转移园区为优势,加大力度招商引资,进一步承接湾区转移企业。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各镇政府,各部门等配合。
(三)持续深化科技融湾
36.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企业创新普惠性支持力度,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年内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6家。
工作措施:每月跟踪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库企业相关运行数据,发掘潜力企业,宣传介绍各项升规优势,包括各项奖补政策,引导企业积极上规发展。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县科技局、县财政局等配合。
37.构建开放共享互动产学研协同机制,加速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化,确保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
工作措施:深度挖掘我县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将重点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名单,实行动态管理,适时增补调整,确保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认定一批、成长一批”的良好态势;锁定高企申报指标、严踩高企申报节点,采取电话沟通、上门指导等多种方式跟进和掌握高企申报的全过程全进度,形成工作台账,指导企业做好申报材料准备工作;通过郁南县公众信息网、企业微信群、电话、电子邮箱等方式拓宽宣传渠道,着力挖掘高企和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事迹,树立创新典型,发挥示范作用,让高企政策“传下去”、影响“扩出去”、实效“浮上来”;分南北片区集中组织政策解读、研发投入归集及高企申报注意事项等专题培训班,组织相关企业负责人、企业科技专员及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并邀请省相关专家进行开班授课,精准咨询服务,提高申报成功率。
分管县领导:杨桂平
部门分工:县科技局牵头,县教育局、县工信商务局等配合。
六、高效能促消费稳扩投资拓外贸,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一)点燃消费复苏“内燃机”。
38.持续开展“限上抓增量,限下抓培育”,聚力积蓄商务发展新动能,加强限上企业入库工作指导,拓展商贸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市场主体服务质量,增强消费内生动力,力争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4家。
工作措施:用好用足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政策,引进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引导传统商贸企业积极转型升级以应对各类新业态的冲击;组织企业参加各级举办的促消费活动,推动商贸零售业的增长;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个体企业升级法人企业。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各镇政府,县市场监管局、县统计局等配合。
39.扎实推进中宏国际商贸城等高端商业综合体、商业步行街建设,打造中山路商业步行街、“粤菜师傅”特色美食风貌街区等特色商圈。
工作措施:强化服务,力争中宏国际商贸城如期建成交付开业;申报县域商业行动示范县,支持综合体招商、中山路步行街等谋划举办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擦亮中山路等商贸招牌,打造“粤菜师傅”特色美食风貌街区。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都城镇政府,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等配合。
40.实施“互联网+会展”战略,办好黄皮花节、无核黄皮节、中国黄皮首届论坛等品牌活动,继续参加云浮欢乐购活动,加大餐饮、文旅等服务消费促进力度。
工作措施:1.策划举办好黄皮花节、无核黄皮推介会、中国黄皮首届论坛等系列主题营销活动,2023年全年全方位开展郁南无核黄皮品牌传播,2023年4月开展郁南无核黄皮赏花节系列活动,2023年7月举办首届中国黄皮高峰论坛暨2023年郁南无核黄皮推介会。2.2023年9月23日,举办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3.参加省市促进消费活动,对在活动期间到县内乡村休闲旅游、购买农特产品及相关服务的消费者,按住宿、餐饮、农产品采购等类别予以补贴,进一步激活市内“近郊游、乡村游、周边游”消费市场,支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民宿发展。
分管县领导:刘炳荣
部门分工: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建城镇政府,县工信商务局、县文广旅体局等配合。
41.用好、用活、用足房地产“金融16条措施”等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消费,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工作措施:主动沟通联系,协调调配项目外的资产作为抵押物进行融资,加快借款拨付效率;加强风险化解,争取逾期问题楼盘项目风险由高转中,由中转低,尽快完成竣工验收备案,交付业主并销号;密切关注楼盘业主动向,切实做好逾期难交付楼盘问题化解工作,合力推进问题楼盘化解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
分管县领导:彭永文
部门分工: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各镇政府,县税务局、县金融办、人民银行郁南县支行等配合。
(二)加大有效投资“推动力”。
42.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狠抓总投资23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5亿元的13个产业项目建设。
工作措施:重点抓好鑫国瑞、德润、金凤凰、弘泰硅业等2023年拟竣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晟峰、晋德、润澳、益泰丰等项目尽早竣工投产形成新的经济支撑;鼓励企业增资扩产,推进虎头电源扩增LR6碱性电池生产线、广东中润生产线和水循环处理系统升级技术改造、联塑集团(郁南)不锈钢金属智造基地等增资扩产项目。
分管县领导:潘宁、何毅
部门分工:县发展改革局牵头,县工信商务局、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43.重点抓好鑫国瑞、德润、金凤凰、弘泰硅业等年内拟竣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晟峰、晋德、润澳、益泰丰等项目尽早竣工投产形成新的经济支撑;鼓励企业增资扩产,推进虎头电源扩增LR6碱性电池生产线、广东中润生产线和水循环处理系统升级技术改造、联塑集团(郁南)不锈钢金属智造基地和壹诺、霞美二期等增资扩产项目落地见效。
工作措施:每个项目落实挂钩领导及联系干部,开展“保姆式”服务,定期跟踪项目进度,切实提高项目竣工率、投产率、达效率;继续推进企业进行增资扩产,目前虎头、中润、联塑新增设备已进场,正在设备调试试产阶段,督促企业加快调试步伐尽早批量投产。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三)打好外贸外资“组合拳”。
44.坚持“五外联动”,紧盯海外贸易市场发展动向,抓住RCEP对外贸易战略协议机遇,积极开拓对外贸易发展市场,引导外贸企业加强合作,提升自身对外贸易能力。
工作措施:加大RCEP政策措施宣传力度,挖掘出口潜力,培育外贸龙头企业,帮助农产品、玩具、化工新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外贸稳定增长;鼓励肉桂加工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引导、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出口基地认证、开展对外贸易。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各镇政府,各部门等配合。
45.紧盯在建外贸项目建设,促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并强化外贸项目招商,对外贸项目优先安排用地,力争年内新增外贸企业2家。
工作措施:充分利用大湾园区,以欧铂利、鑫隆汇、鑫国泰等为龙头,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优先外贸项目准入及用地,新建、筹建新外贸企业。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牵头;各镇政府,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46.大力促进外贸数据回流,加强培育特色农副产品外贸出口企业,增加外贸出口值,保证外贸经济平稳增长。
工作措施:1.建立高要求的农产品出口标准,强化产品质量建设和监管,保证农产品出口品质,打响宝珠荔枝和郁南黄皮在世界范围内的高质量名号。2.为农副产品外贸出口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提升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支持保险护航农产品出口,力争在现有的出口企业基础上再增加1至2家企业。3.加强产学研合作,对接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研发适合出口的优质品种,支持出口企业加强模式创新、产品研发,促进预制菜等深加工产品走出国门。4.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和宣传推介,提高郁南无核黄皮、宝珠荔枝等特色产品知名度。
分管县领导:刘炳荣
部门分工: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各镇政府,县工信商务局等配合。
七、高品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47.推动实施三环路、环城东路、S266线下埇村至广昆高速郁南出口段扩建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县城“四馆一院”、智慧停车泊位等项目谋划建设;加快推进都城镇供水管网二期工程、都城镇雨污分流及排污黑点综合整治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建设,力争年内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以上。
工作措施:坚持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服从规划先行,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抓好我县重大项目的建设;积极争取各项上级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为项目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明确工作目标,持续推进工程项目建设。
分管县领导:彭永文
部门分工: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都城镇政府,县科技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广旅体局等配合。
48.对西宁湖、九星湖、吉祖湖和西江沿岸实施景观化改造,建设湖岸休闲区、城市雕塑、灯光秀、特色街区和碧道、西江水文化公园等景观休闲配套设施,不断提升县城品位和发展空间。
工作措施:积极谋划项目,强化靠前领导和部门联动,合力促进我县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分管县领导:彭永文
部门分工:都城镇政府、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旅体局、县乡村振兴局等配合。
49.加快黄皮产业园区土地平整,加快原都城轻工产业园540亩土地用途调整,有效重构县城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无核黄皮产业园扩容提质增效项目建设,力争2年内无核黄皮产业园和轻工业园均要扩展到1000亩以上,引进至少10家“用地少、税收高、效益好”的优质轻工、南药食品加工企业落户入园,推动产城融合。
工作措施:持续增强工作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创新招商思路,狠抓项目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加快推进黄皮产业园区土地平整及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原都城轻工产业园540亩土地用途,进一步推进园区扩容提质增效。
分管县领导:何毅、刘炳荣
部门分工:县农业农村局、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牵头;都城镇政府,县工信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局等配合。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50.着力推动X466线郁南县下咀至上台段改建工程、X467线郁南县思约口至导洲村改建工程、X467线郁南县导洲村至粗石段改建工程、X480线郁南县天花塘至清二段改建工程、桂圩大桥危桥改造工程等一批农村公路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完成总里程约30公里的村道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工作措施:设立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推进落实,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协调解决在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全过程跟踪落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检查各阶段任务完成情况,对工作进展推进缓慢或滞后的项目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做好整改。
分管县领导:郑志清
部门分工:县交通运输局牵头;都城镇政府,县发展改革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等配合。
51.稳步推进西江干流治理工程(郁南段)、郁南县南江河(郁南连东堤段)综合治理工程、建城河综合治理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二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小水电站分类整改,谋划推进罗旁水闸、鹅公冲水闸重建工程建设。
工作措施:落实部门和属地责任分工,加强工作衔接,积极协助完成西江干流治理工程(郁南段)征地安置和工程建设扫尾工作;统筹安排各类专项资金,加快水闸重建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动工建设。
分管县领导:刘炳荣
部门分工:县水务局牵头,各相关镇政府等配合。
52.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年内新增5G基站305座,完成电网投资6457万元;完成2022年度7000亩高标农田建设工作,推进2023年度2000亩高标农田建设工作。
工作措施:1.加强统筹协调和调度,推动铁塔公司与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紧密合作,深入推进通信网络设施共建共享;加大通信杆塔、市政灯杆、监控杆、交通龙门架、电力杆塔等双向开放共享力度,借力乡村振兴工程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集约利用;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宣传力度,积极与镇、村、群众沟通协调,消除群众对信息基站辐射问题的误解,以建带用、以用促建,继续加大5G深度覆盖,逐步向乡村延伸,为我县数字经济建设和智慧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网络保障。2.协调推进电网项目建设,提前谋划征地、用地指标及合规性手续办理,为工程开工建设节省时间,落实基建配网项目“012345”全过程管控及单项目管理要求,高质高效完成配网项目建设投运。3.协调相关镇与项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压实镇村责任,做好高标农田后期管护工作。
分管县领导:何毅、杨桂平、刘炳荣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郁南供电局牵头;各相关镇政府,中国电信郁南分公司、中国移动郁南分公司、中国联通郁南分公司等配合。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53.推进全县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加快构建特色农业体系,积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力争创建1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推动盈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肉猪养殖项目年内投产;用好“点状供地”政策,延伸“生态+”“农业+”“文旅+”等经济新模式,做大做强南药产业,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工作措施:1.继续执行《郁南县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稳定粮食生产奖补行动方案(2022-2023年)》,强化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扩大粮食生产面积。2.构建覆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过程的现代农业发展联结模式,加快推进建立完善育繁推一体化推进机制,探索建立一批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生产综合基地。3.以无核黄皮为龙头特色农产品,推进建设无核黄皮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无核黄皮产业带,加快建设黄皮特色小镇,实现全县无核黄皮种植面积近期50万亩和远期100万亩目标。4.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持续推进南药精深加工,打造南药精深加工集聚地。
分管县领导:刘炳荣
部门分工: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各相关镇政府,县发展改革局、县科技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文广旅体局、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配合。
54.接续实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项目,充分发挥“政企村共建”养殖小区效能,完成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的任务,向20万元以上更大目标迈进。
工作措施:以“政企村共建”养殖小区模式为抓手,巩固深化“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农创富机制,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农业+”“资源+”等政府引导下的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确保全县177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2023年底前全部达15万元以上。
分管县领导:刘炳荣
部门分工: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各镇政府、各部门等配合。
55.建大建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大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力争年内打造3个产业强镇和10个专业村。
工作措施: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做好服务指导,强化部门联动,高位推动该项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依托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一村一品”发展;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对已经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对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好的经验进行宣传报道。
分管县领导:刘炳荣
部门分工: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各镇政府、各部门等配合。
56.高质高效推动“茶香药园、康养福地”美丽乡村风貌带、“十里画廊”美丽乡村精品带以及“西关甜乡”“丝路古韵”示范带“三带”建设,确保年内全面建成“南丝北甜”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大力推进美丽镇村建设,健全“美丽圩镇”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力争更多的镇在云浮市美丽镇村专项竞赛取得优秀成绩。
工作措施:加快推进“西关甜乡”示范带收尾工程,制定每周工作计划台账表,整理对应清单,倒逼工作进度;加快推进“丝路古韵”示范带设计和建设工作;落实云浮市美丽镇村专项竞赛督导组职责,对参加竞赛乡镇进行督导,并形成整改台账;加强对“美丽圩镇”建设的长效管护。
分管县领导:刘炳荣
部门分工: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各镇政府、各部门等配合。
八、高起点建设绿美郁南,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
(一)深入推进绿美郁南建设。
57.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深入实施绿美郁南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加快绿色惠民产业发展;全面推行林长制,深入开展制止违规种植深耕南药专项行动,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建设管理,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力争至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时林木覆盖率达73%。
工作措施:按照国家、省和市的部署要求,把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作为今年的头等大事,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取得预期成效;将打击毁林无序发展种植深根南药作为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强化责任担当,做到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确保专项行动不走过场;根据整治深耕南药台账进行整改销号,补植复绿一宗,销号一宗,把制止非法开垦林地种植巴戟、牛大力等深耕南药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切实保护好我县的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加快完善各保护地科学考察、总体规划初稿,组织专家评审,抓紧开展各自然保护地勘界报告编制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地的监管,保护好自然资源,县级创森总体规划已由县政府印发实施,对标《总体规划》草拟方案,制订任务清单,进一步推进“两个”森林城市的创建工作。
分管县领导:邱桂英
部门分工:县林业局牵头,各镇政府、各部门等配合。
(二)全面提升生态建设水平。
58.妥善化解“邻避”问题,扎实推进郁南循环热力发电项目。
工作措施:1.坚持深细摸排,掌握情况底数。对征地户情况、重点人员以及选址5公里范围内基本情况进行摸排。2.坚持超前预置,完善工作方案。制定春节期间工作方案、科普宣传方案,完善“三个郁南”方案等,全面推进进村入户工作,提前准备应对群众质疑;预设24条群众可能提出的问题,经过咨询专家组、市直部门等意见,形成统一答复口径,当群众质疑时能第一时间、统一口径进行准确答复;加强网评员培训,维护好网络舆情安全。
3.坚持露头就打,营造和谐局面。对重点风险采取有力措施,对负面人员露头就打,把“零容忍”的打击态势贯穿项目建设始终,为项目动工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局面。4.坚持依法依规,做实各项程序。梳理清楚各个程序所需要的资料,确保每一个步骤每一项细节都依法依规,每一项程序都要走足走实。
分管县领导:彭永文
部门分工: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郁南分局等配合。
59.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深入推进实施南江河万里碧道工程建设,持续深化非法网箱养殖专项整治,建设美丽河湖。
工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项目责任人,大力推进南江河河口、南江口镇段和大湾镇段共计13.9公里乡野型碧道项目实施工作;深入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全面掌握网箱养殖底数。按分工开展水库水质监测,落实水库水质治理相关工作。梳理网箱养殖整治工作法律、法规,依法依规推进整治工作进展,建立工作台账清单,清单化调度工作进展,长效化推进工作进展。
分管县领导: 刘炳荣
部门分工: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都城、通门、建城镇政府,市生态环境局郁南分局等配合。
60.统筹推进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空气质量优良率及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顺利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深入开展不达标水功能区整治,力促达标率100%。
工作措施:1.抓实大气污染防治。推动实现NOx和VOCs排放量双下降,加快粉尘源头治理,实施工业炉窑降碳减污综合治理。2.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持续加强西江、南江流域系统治理,确保我县省考(国控)断面水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加快推进县城区不达标水体周边截污工程建设,实现受纳水体水质提升。3.加强土壤污染状况监管。进一步健全建设用地联动监管机制,推动联动监管机制常态化运行;推进现有疑似污染地块管控工作,督促有条件的业主按程序推进土壤风险管控、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地块修复;推进农用地保护和分类管理工作,协助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我县农用地的安全保护,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规范化管理。4.加强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监管。防范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及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加快推进广鑫冶炼有限公司重金属减排项目落地落实。5.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能力建设。督促涉重点污染源企业及郁南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展地下水防渗工作,加强对郁南县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南瑶油库等地下水重点监管单位规范化管理。
分管县领导: 郑志清
部门分工:市生态环境局郁南分局牵头,各镇政府等配合。
(三)持续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61.着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积极构建碳汇林交易、资源活化、绿色能源、林下经济、南药种植等森林资源绿色发展经济体系,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工作措施: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大力营造混交林,不断提高绿化的丰富度,切实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计划完成林分优化2.2万亩,新造林抚育1.2789万亩,森林抚育1.25万亩,造林更新2.51万亩,采伐迹地须完成复绿2万亩,油茶新造林0.51万亩任务,最终完成任务量以资金安排为准。
分管县领导:邱桂英
部门分工:县林业局牵头,各镇政府等配合。
62.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发展“一江两港区”,重点谋划南江口港区鸿业码头、南江口码头和都城港区建城码头三个综合码头建设。
工作措施:严格执行《云浮市西江生态经济走廊总体发展规划》和《云浮市全面推进“东融湾区”战略实施意见》工作要求,配合市交通运输局修编《云浮港总体规划》;全力推进南江口码头和都城港区建城码头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南江口港区鸿业码头建设,配合矿区生产需要,确保2024年投入投用;加快开展南江口码头和都城港区建城码头各项报告编制工作,确保项目前期工作审批有序进行。
分管县领导:郑志清
部门分工: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县文广旅体局等配合。
63.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项目,以“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公司运营”模式,培育发展壮大肉桂、油茶、芳香樟等产业,扎实推进蒲芦山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谋划建设一批总投资25亿元以上的“大健康”产业项目,把郁南打造成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和目的地。
工作措施:1.挖掘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完善导览系统、服务驿站、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等旅游服务配套,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依托本地南药、养生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健康产品与服务,发展养生产业,打造湾区康养目的地。2.配合蒲芦山森林康养基地做好蒲芦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争取资金加快推进蒲芦山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森林公园的巡护管理,保护好森林公园的生态资源,配合做好有关康养活动的开展。3.大力发展中药饮食文化,根据肉桂、巴戟、牛大力、无核黄皮等药食同源的特性,开发了巴戟膏、巴戟干、巴戟酒、牛大力酒和无核黄皮酒、黄皮酱等产品,同时发展养生保健产品,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4.加快完善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搭建大健康产业招商引资平台,探索实行行业招商“链长制”,探索建立优秀企业家智囊团模式,鼓励投资者发起设立各类大健康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大健康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发布机制,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校的合作,强化产业发展用地保障,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分管县领导:何毅
部门分工:县工信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旅体局牵头,各镇政府等配合。
九、高标准统筹社会民生事业,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64.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构建我县高质量教育资源供给体系;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抓好西江中学新校区、南都学校、桂圩九年一贯制学校、南江学校等学校建设,解决中心城区和部分镇学位紧缺问题;深入实施“新强师”“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年内招聘教师160名;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全县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工作措施:1.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利用三年时间,通过撤并、新建和改扩建等方式,整合一批“小、散、弱”教学点,逐步缩小城乡校际的教育差距,促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推进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结合学龄人口变化,科学研判各学段学位需求,结合实际做好学位建设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在规划布局、用地保障、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前谋划,加强与县直部门和镇政府的沟通联系,做好项目前期工作。3.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新一轮布局调整经费投入机制,千方百计加大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4.严把教师入口关,及时招聘所需学科教师,做好“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培训工作,为推动郁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优秀师资力量。5.加强对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管理与指导,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教研活动为切入点,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促进教育集团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分管县领导:杨桂平
部门分工:县教育局牵头;各镇政府,县财政局等配合。
(二)切实提高就业创业成效。
65.加大创业培训和扶持力度,推动返乡创业,发放稳岗补贴支持企业稳岗,努力维护就业大局稳定;加快县技工学校项目建设,抓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其中粤菜师傅计划培训150人次,南粤家政计划培训800人次,促进各类技能人才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大力培育本地致富带头人,以本地创业促进就近就业,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坚持市场化导向、职业化方向、专业化取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引进一批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大力实施“三支一扶”、机关事业单位紧缺人才选聘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工作措施:加强政策宣传,落实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一系统创业扶持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技能人才培育,全年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65人次以上,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00人次以上,开展“南粤家政”服务类培训860人次以上;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积极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和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大力推进“技能下乡”行动,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农村电商”等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加快推进郁南县技工学校建设项目,加强施工进度和安全检查;统筹开展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落实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充分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就业机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
分管县领导:郑志清
部门分工: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各镇政府,县教育局、县财政局等配合。
(三)大力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66.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落实“乙类乙管”要求;加快推进医共体试点工作,构建三级诊治平台,精心打造北片“五个中心”和南片核心综合医院,力争县域住院率达到90%以上;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支持,加快推动县疫情防控医疗基础设施、县中医院易地新建项目建设;抓好医疗卫生英才引进,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积极申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争取到2024年底将县中医院中医康复理疗专科创建成为市级重点专科、全县20%乡镇卫生院中医康复理疗专科成为示范专科。
工作措施:1.强化重点人群摸底,推进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按照分类分级原则,做好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持续推进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2.借力发展积极拓展业务,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积极发挥结对帮扶的传、帮、带作用,加强本县各医疗单位与上级医院的沟通联系,争取上级医院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帮扶,拟探索建立县人民医院为牵头,按照“县镇一体化、镇村一体化的原则”发展医疗共同体。3.督促项目单位在4月份前做好未动工项目前期立项,初步设计和概算工作,及时申报债券资金。加强与建设单位联系,定期到项目现场督导检查,每月收取项目建设进度和项目推进存在的困难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4.积极做好医疗卫生英才引进工作,根据市引育任务,我县2023年需引进第三类人才2名、第四类人才9名、第五类人才15名;积极采取引才方式,通过开展网上引才、人才交流会、赴高校开展人才引进等方式,争取完成引才任务;做好2022年郁南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91个岗位。5.2023年积极申报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工作,加强县中医院中医康复科特色新技术开展,推进中医康复人才培训建设,丰富康复科内涵,争取2024年按照创建要求将县中医院打造为市级重点专科;计划将县第二人民医院、千官中心卫生院、桂圩卫生院打造为中医康复理疗专科成为示范专科,开展特色中医康复诊疗技术,和加强中医康复人才培养,完善设备设施等。
分管县领导:邱桂英
部门分工:县卫生健康局牵头;各镇政府,县财政局、县防控办等配合。
(四)致力强化民生底线保障。
67.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关爱力度,落实救助提标扩围,逐步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大救助”体系,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计划”,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95元和261元;深化镇“社工站+未保站”两站合一模式未保专业服务,健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持续实施“双百工程”,力争年内完成地债资金项目5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
工作措施:1.建立部门间协作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工作衔接,注重工作实效。民政部门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与组织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有机结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实施适老化改造,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化;财政部门统筹资金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予以支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支持民政部门推动有条件的镇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同步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残联做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与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的衔接工作。2.及时制定标准,在2023年6月底前完成提标后补发工作。不断提高对象认定的准确性和救助精准度,定期开展核查和数据比对,提高数据质量;规范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管理,及时掌握救助资金下拨、使用、管理情况,切实做到全流程监管;线上监管和线下监管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督查,排查资金拨付、发放、使用等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堵塞监管漏洞,确保各项救助资金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到位。3.发挥党员社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升专业理论和知识水平,努力成为业务能手、专业标杆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分类分层、分期分批开展岗前培训、专业培训和政策培训,形成理论指导、面向实践、提质增能的培训模式;推动社工站(点) 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指导社工按照规范服务程序开展专业服务,认真撰写服务记录,及时进行文书归档,保留服务痕迹,做好过程管理。县财政部门统筹资金对双百工程的经费给予支持。
分管县领导:刘炳荣
部门分工:县民政局牵头;各镇政府,县财政局、县残联等配合。
68.持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能力提升,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
工作措施:1.巩固示范创建成果,加强示范创建后管理。建立服务体系逐级联系机制,摸准矛盾问题症结,采取“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常态化开展调研督查,推动服务体系均衡发展。 2.加强学习培训,着力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抓好对全县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强化全体工作人员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计划全年举办两期集中培训班。3.加强做好拥军优属工作,落实各项抚恤优待政策,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分管县领导:郑志清
部门分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各镇政府,县财政局等配合。
69.深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潜力,扩大覆盖面,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基层经办能力建设;落实城乡居民、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
工作措施:加强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工作指导,提供城乡居保、城乡医保服务全覆盖;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社保服务进镇村;加强部门联动,确保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
分管县领导:郑志清
部门分工: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各镇政府,县财政局等配合。
70.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郁南县全域自然村农村供水(二期)项目建设,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工作措施:1.加强与县财政局的沟通,确保资金到位;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方案,安排专人跟踪落实,抓好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民生工程“质量、工期、进度”三达标,在2023年基本建成50套保障性住房。2.大力推进项目进度,供水专班组人员加大频次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及质量监督,对未开工的项目加快流程推进,对已完工的工程点及时验收,推进工程移交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发挥工程成效;加强工程管护,推进“三同五化”升级改造项目,研究一定规模的农村饮水工程,推动建立标准化管理、智慧化管理,加强宣传工作,引导群众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到农村供水工作中来,培养群众安全饮水和节约、有偿用水习惯,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供水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确保农村饮水工程正常运行。
分管县领导:彭永文、刘炳荣
部门分工: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水务局牵头;各镇政府,县财政局等配合。
(五)繁荣宣传文化旅游体育事业。
71.积极构建大宣传格局,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创新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积极做好南江文化申报世遗及申报加入海上丝绸之路联盟城市前期工作,擦亮“岭南祖地”名片。加快推进我县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文旅名镇建设。继续抓好磨刀山遗址公园、南江田园文旅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以大湾古建筑群、磨刀山遗址为代表的南江文化保护利用工作,全力参与磨刀山遗址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塑造“最早的广东”磨刀山IP,扩大南江文化节等文旅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全力备战市第六届运动会,力争成绩排在全市前列。
工作措施:加快磨刀山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和公布;积极配合做好磨刀山遗址文化论坛、《南江文化书系》编辑出版等工作;继续完善磨刀山遗址公园园区道路系统,做好绿化栽植和照明等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结合磨刀山遗址实际开展景观提升改造,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以申请加入申报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为契机,积极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文化交流,鼓励传承人编排创作节目参加各类宣传推介活动,增加项目知名度;加快南江古韵段碧道工程建设;打造南江文化旅游线路、红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岭南祖地”文化旅游线路;加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提升服务新效能,推进体育惠民工程;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市长杯”“体育节”等品牌赛事活动为抓手,推广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支持社会足球项目发展,加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分管县领导:刘炳荣
部门分工:县文广旅体局牵头;都城、连滩、河口镇政府,县自然资源局、县融媒体中心等配合。
(六)全力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72.深入开展政治安全领域、涉恐领域、经济金融领域、社会民生领域“四大风险”排查防控;加强治安要素管控,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
工作措施: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群体,落实7*24小时网络巡查机制,全面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抵御境外势力渗透颠覆破坏,严密防范暴力恐怖分裂活动,深入开展反邪教斗争;严厉打击防范涉经济金融犯罪,深入开展打击逃废债工作。全面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严厉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全县接报刑事治安警情和刑事立案继续双下降;全面强化交通秩序整治、校园安全防范、危爆物品管控等工作,持续推进“五大要素”摸排管控行动,科学合理划定“1.3.5”快速反应圈,切实提升公安机关管控危安要素、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分管县领导:彭永文、王朝辉
部门分工:县委国安办、县公安局牵头;各镇政府、各部门等配合。
73.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有效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
工作措施:加强工作合力,全面规范工程项目中各项保障工人工资支付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监督力度,深入排查研判欠薪线索和风险隐患;开展日常巡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专项行动,查处企业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确保工人工资每月足额通过专户支付。
分管县领导:郑志清
部门分工: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各镇政府,县公安局、县司法局等配合。
74.深入推进“减量控大”专项行动,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整治。
工作措施:充分发挥县道安办作用,继续完善巩固系统防范化解工作制度机制;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专项行动,攻坚“人、车、路、企”交通风险隐患整治,落实源头隐患排查治理、道路交通秩序整治、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各项措施,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交通事故,达成全年“四项指数”下降的任务目标。
分管县领导:王朝辉
部门分工:县公安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县交通运输局等配合。
75.强化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防汛救灾、地质灾害防治等各项工作,建设国家综合性大湾消防救援站,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工作措施:1.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常态化落实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控,重点抓好“企业三级责任制”落实行动和“两电一容”等专项整治,全面推进落实“一周一线一检查”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全力维护全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的态势。2.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和野外火源管理,开展隐患排查和“五清”行动,推进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扑火队伍能力建设和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加快推进县森林防灭火装备配备,完善森林消防大队营房设施,强化森林消防队伍实战能力,提高森林火灾处置能力。3.汛期来临时,积极发动巡查人员加强巡查排查,并及时汇报情况,加大防灾减灾救灾物资储备力度,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同时加快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改革“四个整合”,实现全县乡村(社区)防灾减灾“十个有”全覆盖。4.对全县主要的大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现场督查,及时向基层和地灾点监测员发布地灾预警,指导基层政府及责任单位组织人员撤离,划定危险区域,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控制险情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全力抓好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项目的收尾工作,确保省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任务的完成。
分管县领导:潘宁、邱桂英
部门分工: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局牵头,各镇政府等配合。
十、高规格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高质量发展本领
(一)持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76.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政府治理“一网统管”,加快政府运行“一网协同”;进一步拓宽免证办使用范围,深化一件事主题服务,持续深化“数字政府2.0”建设,充分发挥数字政府线上线下融合优势,把党委、政府工作和服务更快速便捷向基层延伸;加大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推广应用力度,持续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全力推行县、镇、村三级全域一体化办文效能数字化体系。
工作措施:深化跨省通办,跨域通办,拓展基层证明的广度,将一网通办平台延伸至镇;统筹各镇政府、村 (社区)开展“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的宣传和普及应用,让群众熟悉高频服务就近办的便利性;深化数字机关办文效能,搭建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联通电子公文系统平台,推动内部服务事项线上集成办理;强化安全监测运营,深化数字政府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镇政府,县直副科以上单位、上级驻郁南各单位等配合。
(二)持续推进法治型政府建设。
77.持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强化执法监督管理,有效压降行政案件败诉率,全面建设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的法治政府。
工作措施:研究制订本年度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和重大事项听证目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做好行政执法“两平台”推广使用;加强和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
分管县领导:王朝辉
部门分工:县司法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各部门等配合。
78.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工作措施: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和网民留言办理工作,确保工作实效性;认真办理好2022年县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监督和评议,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各镇政府、各部门等配合。
(三)持续推进廉洁型政府建设。
79.坚持强化政府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加强政务督查、审计监督。
工作措施:压紧压实政府系统党组(党委)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深入分析政府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风险,完善内控机制、堵塞风险漏洞,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加强对政府部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紧盯财政资金管理使用、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风险防范、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民生保障和改善等重点领域加强审计监督;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更加自觉主动地接受监委、巡察、督查、审计监督,扎实做好政府系统各项工作,如实反映相关工作情况,及时反映和揭示风险隐患与问题矛盾,做到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全方位、各方面。
分管县领导:李进
部门分工:县纪委监委牵头;各镇人民政府,各部门等配合。
80.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坚持“五破五立”,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促发展,持续提升政府效能。
工作措施: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毫不松懈纠“四风”,深化总结反“四风”工作经验,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分类开展靶向纠治,加大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力度,精准排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结合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财政审计、民生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项目,重点加强对“三公”经费使用审计监督,着力整治“三公”经费违规使用问题;督促各镇各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减非必要非刚性支出,节省资金统筹用于保障“三保”;严格规范新增支出政策,特别要严控会形成长期性、持续性的增人增支政策,量力而行并审慎稳妥安排财政支出。加大力度清理盘活存量闲置资金,适时调整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需支持的领域。
分管县领导:潘宁
部门分工:县纪委监委、县审计局牵头;各镇政府、各部门等配合。
注:因篇幅有限,附件此略,详情请登录郁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文件”栏目(http://www.gdyunan.gov.cn/ynxrmzf/zwgk/zfwjcx/index.html)查阅。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郁南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郁府办〔2023〕4 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郁南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县卫生健康局反映。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24日
郁南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面推进郁南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推进健康郁南建设,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广东行动(2019-2030年)》《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浮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郁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郁南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基础与现状
“十三五”期间,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战略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健康郁南建设战略定位,突出改革破冰、固本强基、提升服务,“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县城复审,被列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广东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先进县之一。2020年末,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93岁,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7.11/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3.25‰,婴儿死亡率降至2.05‰,为深入推进“十四五”时期郁南县卫生健康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持续推进,县镇村三级公共卫生体系日趋完善。2020年末,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提高至74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至29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扩展并有序开展。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1.51%,高血压规范管理率71.34%,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67.17%。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进,签约服务内容不断优化,签约服务水平和覆盖面不断提高,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61个,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30.47%,重点人群签约率60.32%,有偿签约服务人数累计约2万人。
2.疾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全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发挥“一统揽、两作用、三联系、四超前”工作机制,坚持以高站位、严要求持续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全力筑牢疫情常态化防控社会大防线。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在全县乡镇卫生院加挂镇疾控中心牌子,医防融合发展。省民生实事疫苗冷链配送和预防接种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多种疫苗接种率均在99%以上,一类疫苗接种率均达到国家、省、市相关要求。艾滋病管理不断加强,在全县设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或检测点)19个,自愿咨询检测门诊5个,美沙酮门诊1个,全县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随访检测率94.3%。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在册3379人,规范管理3167人,规范管理率93.73%;肺结核确诊患者登记数为188人,管理率100%。手足口病、流感、狂犬病、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控不断加强,“十三五”期间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无聚集性暴发事件。
3.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医疗诊疗环境进一步优化,“十三五”期间,我县争取中央、省、市专项资金以及县级配套共7.28亿元,用于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的新建或改造。县人民医院新院、158间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千官中心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都城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县第二人民医院能力升级建设项目、县中医院医技综合楼加建及住院综合楼升级改造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县妇幼保健院升级建设项目、县疫情防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中医院易地新建项目稳步推进。2020年末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业务用房建筑面积达95350㎡,编制床位2032张。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日益加强,实施引进高层次及基层医疗卫生特殊紧缺人才计划,加强农村卫生人才订单定向培养和全科医生、产科、儿科医生培训。“十三五”期间共引进基层医疗卫生特殊紧缺人才155人,培训全科医生173人,儿科医生转岗培训12人,招聘首席专家2人,招收订单定向医学生56人。2020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878人,副高以上职称117人,注册全科医生105人,共设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
4.医疗质量管理切实增强。县第二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顺利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全县医疗机构共建设重点专科6个,共引进高级职称人员6人、医疗团队7个,开展新技术8项。医疗卫生对口帮扶持续推进,县人民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结对实行组团式帮扶,县中医院与省中医院、佛山市中医院签约成为技术协作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及县妇幼保健院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云浮市妇幼保健院签约成为技术协作医院,实行“组团式”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全员人口、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等数据库不断完善,全县县域医共体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第一医共体影像诊断中心(云胶片),第一、二医共体消毒供应中心等均陆续投入使用,医共体内信息化建设工作日趋完善。
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推进。印发了《郁南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方案(试行)》,组建了以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牵头的三个医共体,并先后被定为云浮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县、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和市卫生健康局推荐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标杆县。自医共体挂牌成立至2020年末,牵头医院共向基层分院派出帮扶专家、业务骨干4229人次,新建临床专科2个,开展新技术、项目40个;全县共有3929人次患者实现了双向转诊,其中下转919人次。全县县域住院率2020年提升至89.2%,在全县57个山区县排位提升至第12位,“大病不出县”目标基本实现。全县县级公立医院均按新要求进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医用耗材按实际购进价销售,并调整医疗价格。县中医院被列为全省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单位和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全面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社会力量医疗服务供给逐步增加,全县社会办医疗机构增加至14间。
6.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深化实施“健康郁南”战略,成立健康郁南推进委员会,我县出台了《健康郁南行动实施方案》(郁健推委办〔2020〕1号)。2020年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22.46%,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省、市的要求。妇幼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控制在国家和省指标范围内,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养结合和健康老龄化深入推进,各医疗卫生单位均与辖区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医疗合作协议。“全面两孩”政策全面推行,户籍人口总量适度增长,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开展,认真落实“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推进卫生镇、村创建工作,2020年末,全县共有省级卫生镇5个、市级卫生镇6个、省卫生村311个、市卫生村667个,全县卫生镇覆盖率达到73.33%,卫生村受益人口覆盖率达71.25%。健康扶贫工作深入推进,通过实施脱贫1+N优惠减免措施,截至2020年末共减免贫困人口检查费、手术费、治疗费、住院伙食费210.9万元,惠及贫困人口约5.2万人次。贫困村健康设备优化配置,为25个省定贫困村卫生站配备8类智能健康检测设备包。
7.中医药事业守正创新发展。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县中医院的中医药龙头作用,建立县中医药专科联盟,做好各医共体总医院和卫生院中医药业务管理和指导工作。积极推动中医专科建设发展,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均按相关标准完成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配备中医诊疗设备,中药饮片数达300种以上,中成药60种以上;均设置有中医馆和中医治疗室,可推广使用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6类15项以上(村卫生站4类6项以上)。加快推进南药产业化发展,继续抓好南药“一带五区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云浮市南药“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建设,规划以千官、东坝镇为南药特色镇,打造道地药材产业化种植主产区。全县南药种植面积约42万亩,有玉桂、巴戟天等30多个南药品种,从事南药加工企业15家,成立南药种植基地27个。
8.卫生健康治理能力持续改善。依法进行信息公开公示,县、镇分别建立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并公布上墙。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完成了省卫生健康委委托实施事项16项、下放事项19项和重心下移类行政职权25项。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以打击医托、医疗欺诈、黑救护车等为重点,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郁南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20年
增幅(%)
2020年
增幅(%)
健康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岁)
82.9
77.8
-6.15
80.93
-2.37
预期性
婴儿死亡率(‰)
1.16
≤1.88
/
2.05
76.72
预期性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68
≤3.07
/
3.25
93.45
预期性
疾病防控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4.5
24
65.52
22.46
54.90
预期性
以镇(街)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5
>95
/
98.45
3.63
预期性
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千)
0.53
1
88.68
1.75
230.19
预期性
肺结核发病率(/10万)
69
60
-13.04
50.57
-26.71
预期性
城区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达到国家标准
达到国家标准
达到国家标准
预期性
妇幼健康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95.71
98
2.39
90.76
-5.17
预期性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90.68
98
8.07
87.35
-3.67
预期性
计划生育
总人口(万人)
39.27
41.48
5.63
37.17
-5.35
预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6.55
11
67.94
2.36
-63.97
预期性
出生人口性别比
104.85
110
4.91
115.16
9.83
约束性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2.47
5.4
118.62
4.59
85.83
预期性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1.39
2.8
101.44
1.72
23.74
预期性
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1.35
3.5
159.26
2.17
60.74
预期性
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数(人)
0.53
3
466.04
2.17
309.43
预期性
每万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7.6
10
31.58
6.9
-9.21
预期性
第二节 形势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承上启下的五年,是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攻坚期,也是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也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挑战。进入新发展时期,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构建,“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新目标新定位,既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卫生强县建设都对卫生健康事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网络等信息化技术发展,既优化了卫生健康的服务模式,同时也对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服务带来了新变革。
“十四五”时期郁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持续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具体如下:
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卫生人才“难引进、难留住”、床位“分布不均衡、总量少”等问题依然突出。2020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床位数分别为1.72、2.17和4.59,与卫生强县2.8、3.5和5.4指标要求有较大差距。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2.公共卫生防控能力仍需加强。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我县在医疗救治、疾控、基层等体系方面,医防融合、平战结合等机制方面,公共卫生信息化、科研创新、人才等支撑方面还存在短板。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和能力建设不足。
3.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滞后。缺乏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尚待提高。乡镇卫生院耳鼻咽喉科、老年康复科、精神障碍防治科、慢性病防治科、中医药科等特色专科建设薄弱。
4.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尚待进一步推进。医共体建设体制机制壁垒尚未打破,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建成,已经制定的工作方案未得到较好落实,人员统一管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建设等需要协调解决的改革问题未能落实。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公立医院现代管理制度和新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民营医疗机构引进难,多元办医、相互补充、良性竞争格局尚未形成。
5.医疗卫生信息化存在“信息孤岛”。全县尚未建立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医共体内信息化建设未能真正实现“一张网”。同时,我县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和目前使用的国家、省垂直系统间无法共享信息也阻碍了信息化发展进程。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健康郁南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三医联动、协同推进,坚持分类指导、均衡发展。改革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树牢医防融合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人民共建共享。持续推进改革与创新,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坚持围绕健康,高质发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实现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根本出发点,持续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谋求人民健康之福,解决群众疾病之苦。
2.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政府主导,科学筹划,统筹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显著提高卫生健康资源融合水平,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医疗资源下沉。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和发展健康产业,逐步形成多元化医疗服务格局。统筹城乡之间、中医西医之间、预防治疗之间、全科专科之间、公立民营之间的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发展。
3.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公共卫生、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推动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提升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准确把握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和人民健康需求,推进地方特色中医药产业、健康产业战略发展,充分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4.坚持共建共享,联动发展。推动医防融合和系统协作,推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及信息共享,促进医疗、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推进预防、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链条整合。加强高水平医院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优质医疗机构辐射带动作用。倡导全民行动,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共同守护人民健康。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能力显著提高,健康郁南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1.全民主要健康水平进一步改善。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高,有效控制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人均期望寿命适当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进一步降低,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
2.公共卫生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水平,重大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
3.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建立完善集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的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4.制度体系不断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现代医疗管理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得到建立健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取得积极进展。
5.中医药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一流医疗高地。围绕中医药、旅游康养、健康服务等领域,结合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创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基地。
6.信息化支撑作用不断加强。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结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卫生健康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信息化支撑卫生管理者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支持医疗工作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到2035年,卫生健康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卫生健康服务质量和优质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健康郁南全面建成。
郁南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工作指标
健康
水平
1
人均预期寿命
岁
80.93
81.33
预期性
2
孕产妇死亡率
/10万
17.11
<8
预期性
3
婴儿死亡率
‰
2.05
<3
预期性
4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3.25
<4
预期性
5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
18.46
<10
预期性
健康
生活
6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22.46
30
预期性
7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
26.36
<20
预期性
8
千人口献血率
‰
10.02
持续提升
预期性
9
国家和省卫生镇数量占比
%
33.33
80
预期性
10
国家卫生县
个
0
1
预期性
健康
服务
健康
服务
11
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张
4.59
6.75
预期性
12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人
1.72
2.02
预期性
13
每千人口拥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
人
0.38
0.62
预期性
14
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
人
2.17
2.99
预期性
15
每千人口拥有药师(士)数
人
0.29
0.54
预期性
16
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数
人
2.17
4
预期性
17
每千人口拥有公共卫生人员数
人
0.69
增长30%
预期性
18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个
0.96
4.2
预期性
19
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
39
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
约束性
20
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
%
0
≥60
预期性
21
重点行业用人单位劳动者防噪音耳塞或耳罩正确佩戴率
%
—
≥80
预期性
健康
保障
22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
35.10
25左右
约束性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构筑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改革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
立足精准有效防控,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建立健全职能清晰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以县疾控中心为核心,职能清晰、机制畅顺、上下协同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加快县疾控机构规范化建设,配齐疾病监测预警、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现场处置等设施设备。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县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县疫情防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网络,建设符合现代疾病预防控制需求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实验室检测系统,强化县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能力,进一步提升检测能力,实现传染病快速排查和检测“一锤定音”。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执业人员培养、准入、使用、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执业人员薪酬待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夯实联防联控基层基础。
二、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统一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指挥体系,明确指挥部常设成员机构及部门职责,健全平战结合、联防联控、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突出强化卫生健康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中的专业技术指导和专业决策职能,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健全应对预案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建立定期修订和定期演练制度。
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按照标准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类防控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培训,不断提升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提升先期处置能力。加强卫生应急知识宣教,提升人民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健康干预机制,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心理救援能力。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应急物资重点企业清单,合理确定各级各部门储备规模,建立分类分级分层应急物资储备网络。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物资储备信息共享机制,统筹协调、实时掌握应急物资生产、采购、物流、储备、调用等全流程信息,提高应急物资综合协调和保障能力。
三、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建立以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为骨干,发热门诊、发热诊室为哨点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加快推进县疫情防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综合学科、感染病科和重症救治专科能力建设,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推进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强急救、传染病检测和诊治、可转换传染病区和可转换ICU等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持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强化基层人员“战斗力”。将中医药融入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中医药早期参与疫情防控和救治的机制和保障措施。健全重大疫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强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确保具备快速转化救治和隔离场所的基本条件。
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将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绩效考核范畴,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建立常态化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明确镇和村(社区)承担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机构,建立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及方案,明确落实各主体职责,保持村(社区)防控“三人小组”常态化。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镇和村(社区)的协同联动机制。积极推动学校、企业设置医疗公共卫生专(兼)职人员,加强日常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及健康传播工作,加强学校、企业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日常联动。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公共卫生机构融入医共体建设发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明确统筹管理公共卫生工作的科室,县域医共体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协调机制,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化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人员、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工作机制。保障医疗机构公共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待遇,确保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医务人员收入平均水平。探索医疗与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柔性流动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人员轮训机制。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相融合的服务。
五、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完善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对重大疾病防控,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和分级诊疗,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落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享受公共医疗服务优待优惠措施,优先为伤残、老年退役军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和健康教育,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补助标准,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覆盖面。推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动公共卫生资源下沉,衔接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1.公共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建设
县疫情防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据“平战结合”原则,分三期开展隔离病区住院楼、门诊楼、医技楼、保障用房楼和隔离留验场所等建设,加强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治时的应急指挥、物资供给、生活保障能力。
妇幼保健院服务能力提升:开展县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工程、县妇幼保健院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县乡镇卫生院应急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在土地空间充裕的乡镇卫生院建设发热诊室、公共卫生应急楼等内容,提升乡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建设
建设县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加强完善队伍装备配置,重点提升防控队伍快速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
3.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建设
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强急救、传染病检测和诊治、可转换传染病区和可转换ICU等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
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梳理辖区内公共设施情况,掌握可转化改造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的情况和条件,形成《应急医疗设施分布图》和《启用次序清单表》。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质增效。为常住居民提供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和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健康管理12类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基本避孕服务、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重大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人禽流感和SARS防控项目、鼠疫防治项目、国家卫生应急队伍运维保障、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地中海贫血防控、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国家随机监督抽查、医养结合与失能老年人评估指导、人口监测、卫生健康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等17类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衔接。
第二节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强项目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以项目引领,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为抓手,推动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推进医疗机构提标改造。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县中医院易地新建,县中医院中医康养服务,县第二人民医院康养综合楼、生活保障区建设及扩容提质增效建设,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郁南县“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郁南县卫生应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郁南县医疗卫生扩容提质建设项目。统筹规划,打破界限,建立县级开放共享的远程医疗、影像、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心电、消毒供应中心,对接省、市级远程平台,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降低医疗成本。建成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布局优化
优化医疗布局,完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以加强专科建设和补齐短板专业为重点,加强与省市级高水平医院合作对接。整合全县医疗资源,开展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推进郁南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通过对口支援、远程医疗等,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引领县域整体医疗水平提升。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举办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扩容提质
按照“一镇一院、一村一站”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改善基础条件。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根据镇和村(社区)人群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完善卫生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形式,拓展服务项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治能力,到2025年底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处方服务全覆盖,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争取县域医院纳入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百县”工程。建立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人员定期交流机制,实施紧密型合作办医模式,加强技术帮扶。
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网络,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开展医疗绩效评价和医疗质量控制动态监测,规范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服务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开展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分析、反馈工作。畅通医患沟通,及时化解处理医患纠纷,整改落实消除医疗安全隐患,依法严厉惩处各类涉医违法犯罪,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增加临床护士数量,强化护理服务意识,规范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水平,调动护士积极性,加强人文关怀和护患沟通,改善护理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简化诊疗服务流程,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提供预约诊疗,推进区域信息共享互认,推进“一体化”共享服务,强化医疗行业内“一码通”融合服务,推进“一站式”结算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
五、引导社会办医规范发展
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引导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短缺专科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规范发展社会办医,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医疗服务供给,形成公立民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支持社会办医院与公立医院开展合作交流。统筹管理,充分发挥社会办医力量在重大疫情应对处置中的作用。
1.县级医疗卫生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县人民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县中医院易地新建,县中医院中医康养服务,县第二人民医院康养综合楼、生活保障区建设及扩容提质增效,县卫生监督执法和采血点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县慢性病防治站易地新建及设备配套等项目建设。引进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广适宜技术项目;提升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到2025年,力争县域住院率均达到90%以上。
2.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程。升级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信息管理系统。
3.乡镇卫生院提质增效工程。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开展郁南县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郁南县“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郁南县卫生应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郁南县医疗卫生扩容提质建设项目等系列项目建设。
第三节 全方位干预主要健康问题
一、积极推进健康郁南建设
全力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聚焦健康郁南建设,全面推进“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完善健康政策和统筹协调机制,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贯彻落实《健康广东行动(2019-2030年)》,推行合理膳食、全民健身、心理健康、健康环境、控烟等十八项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控制主要健康影响因素,促进全民健康。针对妇幼健康、中小学健康、职业健康、老年健康等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传染病及地方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和智慧健康行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塑造居民健康行为,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二、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
组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开展公共卫生和健康科普活动。完善健全县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健康科普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统筹协调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健康教育职能部门,延伸联系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职能部门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创建促进健康的场所和环境,加强健康促进县建设,力争在2025年创建成为健康促进县。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和互联网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科普健康知识和健康促进技能,推动居民健康理念和意识转变,倡导“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引导居民加强自我健康管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25年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30%。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提高健康素养监测评价能力。
三、完善全民健康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科学健身队伍建设,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加强社会体育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推进高水平文体设施和体育场馆规划建设,以承接体育赛事等方式带动全民健身,加大文体设施和体育场馆惠民开放力度,提高体育场馆服务水平,促进全民开展健身运动。
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粤府〔2021〕57号),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工作,丰富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社会动员,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整体联动新格局基本建立。持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强化病媒生物防制。到2025年,各镇开展蚊媒密度监测率达100%,蚊、蝇、鼠、蟑四类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县内开展率达100%,全县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达到国家标准。强化垃圾污水治理,加强水质监测,保障饮用水安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全面推进厕所革命。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加强控烟行为干预,培育无烟环境。到2025年,持续保持无烟单位建设成效,不断扩大无烟单位创建覆盖面。着力加强社会健康治理,积极推进卫生城镇、卫生村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卫生城镇提质扩面,全面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加快健康细胞建设。到2025年,力争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县,国家或省级卫生镇比例达到80%,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建设广泛开展。
五、加强重点疾病防治
强化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做好新冠病毒感染、鼠疫、禽流感、登革热、流感、诺如等突发急性传染病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等新发传染病监测。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监测网络,织密监测哨点布局,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早”“四集中”原则,完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模式,推动专业防控和社会力量参与有机结合,确保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得到迅速有效处置。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筑牢“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线,确保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有序处置。
强化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扎实开展乙肝、艾滋病、结核病、麻风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降低全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扩大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覆盖面,加强艾滋病检测和规范随访,加强学校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行动试点工作。巩固消除疟疾、碘缺乏病和饮水型氟中毒危害等地方病。
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完善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推进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慢性病综合监测工作,扩大肿瘤、心血管疾病监测覆盖面,推进慢性病信息化健康管理。针对可控健康危险因素,开展健康促进和行为干预,实现医防融合,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持续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及动态管理,推进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
加强精神卫生体系建设,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规律服药率和随访质量。加强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率和管理率。到2025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不低于5‰,规范管理率达到95%。加强县级精神卫生中心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患者规模合理比例配足社区队伍。深入全覆盖开展“长效监护·稳定回归”提升特定精神障碍群体居家康复效果行动和“服务疏导·危急干预”普遍教育促进社会心理健康行动,加大公共医疗服务经费保障投入。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和精神疾病预防。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将未成年人心理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镇、村(社区)综治中心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站,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培训和疏导,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引导未成年人群体积极健康成长发展,及时发现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问题和需求,必要时转介至相关部门或社会组织提供帮助和服务。
强化免疫规划工作。严格落实疫苗管理法,依法依规开展预防接种服务。进一步推进疫苗冷链系统和预防接种单位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疫苗使用规范管理,提升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信息化水平。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做好查漏补种和补充免疫工作,关注流动儿童和偏远地区儿童,确保以镇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90%以上。优化疫苗免疫策略,积极推动成人疫苗接种。
六、强化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
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监测评估工作,进一步巩固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设,逐步向乡村延伸,提高镇采样点覆盖率。到2025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实现镇全覆盖。加强疾控中心实验室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提高风险食品追踪监测能力。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强化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报告意识责任,推进风险监测评估信息化建设。继续做好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工作。开展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工作,积极开展重点人群营养干预行动。充分利用郁南特色生态农产品、药材,突出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结合“粤菜师傅”工程,严格把关质量控制,打造现代特色高品质药食同源农产品、粤菜师傅特色药膳。
七、加强伤害预防干预
针对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加强伤害预防和综合干预,减少儿童和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开展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预防和处置、社会实践、防溺水,老年人防跌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干预,加强重点场所的防护设施建设,加强伤害监测,预防减少意外伤害发生。
1.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和健身步道、骑行道、登山步道、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地、户外运动营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场地设施建设。
2.加强重点疾病防治。开展“长效监护·稳定回归”提升特定精神障碍群体居家康复效果三年行动和“服务疏导·危机干预”普遍教育促进社会心理健康三年行动。
3.健康促进县建设。力争2025年创建成为健康促进县。
4.精神专科建设。全县公立医院建设共100张床位的精神专科。
第四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以打造县域医共体和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打造郁南亮点,统筹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加强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重大事项统筹决策职能,深化医共体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议事决策机制,落实医共体内部统一管理。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加强牵头医院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在基层成员单位开设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整体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县域内就诊率、住院率和基层就诊率。明确县域医共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定位及诊疗目录,健全分工协作机制,完善医共体内、医共体间和县域向外转诊管理规范和程序,积极打通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壁垒和支付政策障碍,实现分级诊疗,逐步形成有序就医格局。推进三医联动,运用医保、价格等手段推动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医共体内设立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日常加强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联动并接受培训,战时统一服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指挥调配,提高县域总体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医共体内专科技术支撑力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科专科联动、医防结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居民就医“双下沉”。
二、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加强公立医院管理,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管理改革,构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强化流程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成本控制。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落实“两个允许”,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实行主要负责人年薪制。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现质量提升和效率提高。完善互联网医院建设,提升医院服务能力。支持公立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规范互联网诊疗运营模式,推动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及医保有关政策。
三、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加快构建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基本医保稳健可持续筹资运行机制。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以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优化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门诊异地就医和门诊特定病种直接结算。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制度和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探索建立重大疫情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提高康复服务的费用保障力度。
四、加强药品供应保障
积极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工作,整体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鼓励县域医共体建立药品联动管理机制,促进上下级用药衔接。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和合理用药,提升基本药物使用占比。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优化医疗机构短缺药品管理和替代使用,开展短缺药品分类储备,加强罕见病治疗药品供应保障。加强药品临床使用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细菌耐药监测和血液安全风险监测,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促进药品科学合理使用。
五、加强行业综合监管和治理
提升综合监督执法效能,持续推进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放管服”改革,切实强化依法行政和依法执业,进一步优化双随机抽查,推进系统建设,全面开展非接触式执法办案,将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执法效能。不断深化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意识,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职业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增强职业健康执法能力,加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加强对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疗广告宣传的管理,严肃查处假冒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宣讲医疗和健康养生知识、推销药品、推荐医疗机构等非法行为。严厉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厉打击骗取、套取公共卫生资金行为。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加强平安医院建设。
第五节 保障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
一、强化生育政策配套衔接
建设生育友好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提高优生优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生育政策调整的有序衔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进落实计划生育奖励假制度和配偶陪产假制度,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政策,逐步构建计划生育家庭社会关怀长效机制。
二、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支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积极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建立健全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标准、服务供给和监督管理体系,探索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大力加强托育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强化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完善职业规划。到2025年,全县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4.2个,县内至少建成1家以上具有带动效应、可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标准体系基本健全,社会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明显增加,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覆盖城乡、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三、促进妇幼健康
提高妇幼健康保障水平,加强实施婚前孕前健康检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健全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健全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提高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有效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妇女“两癌”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推动实施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全面实施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推动妇幼机构补短板工作,开展妇幼机构规范建设小儿外科、儿童康复科。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区域妇幼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保障母婴安全,同时引入“互联网+妇幼健康”理念,提升全县妇幼健康医疗服务水平。
四、促进青少年健康
加强学校卫生和儿童健康管理,培养师生健康观念和健康管理技能。做好流感、手足口病等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到2025年,儿童常见病和恶性肿瘤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加强对青年多发常见疾病的筛查和防治,落实健康监测和定期体检。做好近视、肥胖、龋齿、脊柱侧弯、营养不良等学生常见病的综合防控工作,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普及儿童口腔卫生知识,实施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项目。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力争实现青少年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实现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的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增强青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加强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在学校普遍设置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室,支持发展心理健康社工组织。加强青年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重要范畴。
五、加强职业健康保护
加强行业自律,推动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加强职业病源头治理和前期预防。按照区域覆盖、合理配置的原则,加强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县内至少确定一家医疗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队伍建设,重点加强乡镇基层执法力量,提升职业健康管理能力。
六、促进老年健康服务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各级各类医院、社区与居家养老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和老年康复科,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促进工作,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开展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和长期护理服务,营造老年人健康生活良好社会环境。推动医养结合,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县内至少建有一家医养结合机构,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等合作机制,到2025年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率达到100%。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养老保健的优势。
七、促进残疾人健康
开展防盲治盲工作,推动实施全面的眼健康。做好防聋治聋工作,提升耳朵听力健康水平。加强残疾人健康服务,健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康复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残疾人社区康复,支持残疾人主动康复、互助康复。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支持医疗、康复机构开展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1.托育服务增量提质工程。开展托育服务增量提质工程,探索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大力加强托育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强化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完善职业规划。到2025年,建成1家以上具有带动效应、可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托位数不少于4.2个。
2.妇幼健康保护工程。实施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达到国家消除项目各项指标要求。继续实施广东省城乡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两癌”免费检查项目,为35—64岁妇女提供免费“两癌”检查。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为群众提供出生缺陷全程综合防治服务。
3.职业健康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开展职业健康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县内至少确定一家医疗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4.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项目。实施老年健康服务保障工程,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推动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开展适老化改造,提供老年友善服务,促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到2022年,全县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40%,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到2025年,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占比达85%以上。
5.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县至少建有一家医养结合机构,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等合作机制,到2025年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率达到100%
6.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落实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实施0-17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应救尽救。落实并优化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相关服务规范,深化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第六节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一、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健全完善县级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县中医院易地新建等项目建设,补齐中医医院必备设备和建设标准短板。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建设,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部建立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医药服务建设。将中医药服务建设纳入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推进中医药与公共卫生服务、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服务相结合,促进“妇幼健康+中医药服务”新理念,构建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社会办医疗机构为补充,覆盖城乡、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
二、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优化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中医名院、中医名科、中医名馆。建设区域中医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加强中医药重点、特色专科和优势病种诊疗服务建设,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基层中医馆能力再提升工程。推动“互联网+中医药”建设。提升中医预防、诊疗和康复服务能力,实施中医医院中医药应急救治基地和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保持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特色优势。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一批基层医院康复科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鼓励中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以“治未病”为核心,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构建多元化中医预防保健康养服务格局。提升中医药在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方面的诊疗能力,促进中西医结合,构建中西医学科协作、优势互补的医疗模式。
三、加强中医药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中医药学科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带动特色学科、弱势学科、新兴学科建设提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中医名医培育计划。完善中医药“师承”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推进基层中医师承教育,鼓励基层西医人员学习中医。推进培训基地、实践中心建设,探索中医药人员本地培养模式,促进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培训与中医药临床实践相衔接。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全县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2人,镇卫生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不低于执业医师总数的25%。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于高层次优秀人才探索实行有效激励模式。
四、争创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基地
推动南药基础研究、繁育、种植、生产加工、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优化南药产业“一带五区十基地”总体布局,持续开展南药种植“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加快南药产业园建设。推进南药地方标准建设,重点推动肉桂、巴戟、牛大力等优势道地药材标准制定。探索开展以经典名方、院内制剂和名老中医经验为主的中药新药创制,构建聚集中药交易、中药提取、制剂生产等要素的现代中药加工产业体系。
五、打造郁南特色医药康养产业
立足粤北生态高地和南药资源优势,推进中医药与养生、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度假养生、食疗养生等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继续加大医养结合的探索力度,发展健康养老、旅居养老等新兴业态,引导有意向的社会企业发挥本业优势延伸业务至康养服务,发展中高层次医养康养服务机构。
1.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开展中医药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推进县中医院易地新建项目。开展基层中医馆能力再提升工程。
2.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中医名医培育计划,实施中医师承教育,举办西学中培训班、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
第七节 加强健康发展保障体系
一、加强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
加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培养等措施力度,保障医务人员培训常态化,不断更新医务人员知识储备,注重跨学科人才和医防融合人才培养,强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基层人才专项公开招聘,推进县域内人员“统招统管统用”工作。落实在岗乡村医生养老和退出政策,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内管理的乡村医生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劳动关系的编外乡村医生,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技术骨干、医学团队的引进和培养,2021年继续引进基层医疗卫生特殊紧缺人才,完善引进人才后续配套政策,多措并举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使引进人才用得上、留得住。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基层卫生医疗人才薪酬待遇。推动职称评价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审办法。加强与省市级优质医疗机构合作,充分发挥高水平医疗机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紧密型帮扶、柔性引进高水平团队等方式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强化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临床专科建设,打造区域优势特色专科,科学规划医疗机构发展方向,促进区域医疗机构优势互补、医疗资源高效配置、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
二、推进数字卫生健康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避免重复低效,加快推进全县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一张覆盖全县的卫生专网。在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以数据为核心的智慧医院建设,发展智慧服务、智慧临床、智慧管理,优化智慧医疗服务流程,提供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连续服务。全领域全流程改造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智能化早期预警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智慧医疗及健康服务,拓展智慧医疗应用场景,依托5G网络打通医院内部数据系统,完善高清视频对话、实时病历和医嘱共享等功能,创新智慧医疗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智慧结算、检验结果查询等“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探索开展个性化、精准化医疗服务,提高健康服务效率和质量。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应用,充分发挥卫生健康大数据对疾病监测、预测预警、防控决策、资源调配等方面的支撑作用。规范卫生健康大数据应用,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调度机制,加强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防护。
三、加强卫生健康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卫生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卫生健康政策法规体系和卫生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定期开展清理及复审工作,加强依法治理体系和依法治理能力建设,强化卫生健康标准贯彻实施。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依法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卫生健康行政管理方式,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法推进政务公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升公众法治意识。
四、坚持卫生健康科技创新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建设研发机构,采取措施吸引高水平科研机构、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探索和优化科技创新决策指挥、组织管理、人才激励、市场环境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机制,注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应用为导向,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强化科研对疾病预防控制、临床治疗应用、公众健康管理等的支撑作用,加强公共卫生、疫情救治等方面的应急科研能力建设。
五、促进卫生健康领域交流合作
充分联动公安、通信等部门,建立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和公共卫生重大风险协同防控机制。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交流合作,加强与高水平医疗机构紧密合作,搭建合作平台,提升我县医疗机构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增加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供给。积极争取联合技术攻关,鼓励与高校、科研院所、高水平医疗机构联合承担重大、重点科技项目,推动科技优势资源对接。加快融入“一核一带一区”格局,大力推动生物医药、康养旅游、医体结合、健康食品等领域发展,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合作,支持合作交流、技术培训基地建设,推动卫生健康领域对外开放,促进各方资源汇聚。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实施
加强卫生健康事业规划与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与上位规划、上级规划、市发展规划、县发展规划协调一致。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各镇各部门主体责任,将卫生健康工作融入各镇各部门规划和工作中。各镇党委和政府结合实际制定落实举措,将卫生健康规划实施纳入党委和政府的绩效考核。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联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合力确保规划顺利执行。
第二节 完善投入
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筹资机制,强化政府对卫生健康的投入责任,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完善政府财政卫生健康投入评估监督机制,做好政府卫生投入监测工作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保障卫生健康事业顺利发展。
第三节 监测评估
建立规划监测评估机制,成立评价工作小组,开展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评估,完成规划中期和终期评估,建立相应考核问责机制。定期监督重大项目实施进度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加强督导和纠偏,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第四节 宣传引导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和正确前进方向,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落实医疗机构党建工作,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广泛凝聚各界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国家、省、市、县有关政策解读和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公共媒体等多种传播手段,及时宣传各类健康、政策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问题,提高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建设的群众知晓度、支持度、参与度。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发掘典型,宣传推广创新优秀、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案例,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郁南县农村(普惠)金融户户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郁府办函〔2023〕38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郁南县农村(普惠)金融户户通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郁南农商银行反映。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22日
郁南县农村(普惠)金融户户通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21〕46号)、《中共广东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强化农信系统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粤乡振组办〔2022〕24号)的要求,推动郁南县政府政务服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地方经济发展与广东郁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郁南农商行”)金融服务深度融合,以金融赋能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切入点,推动郁南高质量发展,现结合我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二中全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对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切入点,发展“镇域经济、园区经济、资源经济”,以打造本土银行为着力点,服务实体经济,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郁南高质量发展释放金融动能。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党建共建实现全覆盖。15个镇、200个村(居)委与郁南农商行开展党建共建,通过三级党建共建实现基层党建从有形全覆盖到有效全覆盖,为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持久动力。
(二)政务自助服务机投放实现全覆盖。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郁南农商行为15个镇、200个村(居)委投放“粤智助”政务服务一体机,实现村民足不出村可办理日常政务。
(三)信用村建设实现全覆盖。为全县农户(居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和提供基础金融服务,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四)乡村金融特派员派驻实现全覆盖。为15个镇、200个村(居)委派驻乡村金融特派员,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熟悉金融业务、群众基础良好、热爱农村事业的同志作为乡村金融特派员派驻至各行政村,大力推动金融人才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了解民意、服务“三农”。
三、组织领导
成立郁南农村(普惠)金融户户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和指导各项工作。组长由分管金融工作的县领导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县金融办、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成员单位由县委政法委、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统计局、县医保局、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县林业局、县金融办、人民银行郁南县支行、郁南农商行及各镇政府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金融办、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郁南农商行有关负责同志组成,负责领导小组的组织、指导、监督与协调。办公室主任由县金融办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郁南农商银行分管负责同志兼任。领导小组不设实体机构、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在完成工作任务后自行撤销。
四、职责分工
(一)县金融办:负责“户户通”工作的指导、监督协调,协调各类信息涉及部门、镇提供有关数据,对“户户通”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并督促郁南农商行做好信贷投放。
(二)县委政法委:负责收集并提供“微网格”相关数据。
(三)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与协调,具体包括为信用村建设提供宅基地、产权交易、涉农补贴等涉农信息的支持以及三资平台的统筹协调;组织郁南农商行与本县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企业、“一镇一业”和“一村一品”经营者、家庭农场、经济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对接,切实解决本县涉农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牵头统筹及聘任乡村金融特派员选派等事宜。
(四)县发展改革局:根据工作需要,协助向郁南农商行提供本地相关项目信息情况,并积极配合郁南农商行做好辖内相关项目融资。
(五)县工信商务局:负责向郁南农商行提供本地企业情况、招商引资政策、规上企业名单等信息。
(六)县公安局:负责根据需要向郁南农商行提供郁南县户籍人口信息。
(七)县民政局:负责收集并提供农户低保、特困人员信息清单。
(八)县财政局:负责做好农村财务监管,为信用村建设提供各类涉农补贴信息支持等工作。
(九)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医保局:负责向郁南农商行提供本地群众的社保缴纳、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的数据。
(十)县自然资源局:负责向郁南农商行提供本县的房屋登记、林权登记、土地使用权登记信息。
(十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根据需要向郁南农商行提供房屋交易、县内住宅和房地产开发、经营情况。
(十二)县林业局:负责向郁南农商行提供本县的林权登记信息。
(十三)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为本县个体工商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含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提供注册信息、身份信息等工作。
(十四)县统计局:负责向郁南农商行提供郁南县经济、人口、产业等相关数据。
(十五)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筹协调“粤智助”政务服务一体机投放工作,联合农商行做好人员培训、业务推广和日常管理,通过“粤智助”为群众提供所需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金融服务,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成”。
(十六)人民银行郁南县支行:负责指导郁南农商行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各项金融业务,并运用再贷款等相关信贷货币政策工具对农商行予以激励。
(十七)各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指导“户户通”(含乡村金融特派员派选)相关工作的落实;提供辖区“网格”信息;收集并提供村委会经济合作联合社、农业产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农户身份信息、经营信息、家庭信息等数据信息,并与郁南农商行共同开展全县经济主体经营情况、金融服务现状及需求的普查工作;对积极参与“户户通”工作的村(居)委会进行表彰奖励;带领郁南农商行现场采集农户(居民)以及村集体单位等信息数据,协助做好金融服务支持和政务便民服务;组建农户信用情况的评议小组开展评议等工作。
(十八)郁南农商行:负责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落实有关工作;与各镇、村(居)委开展党建共建;联合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200个村(居)委投放“粤智助”政务服务一体机。推动农村金融人才下乡,大力扶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粤字号”、“龙头产品”等项目,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组织乡村金融特派员开展对农户(居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息采集,有序推进信用村建设,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信贷支持,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米”。
五、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5月)。
1.印发《郁南县农村(普惠)金融户户通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2.各镇成立工作小组,由各镇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各镇组织各村(居)委召开工作会议,落实相关工作,形成“政府推动、社会互动、上下联动”工作局面。
(二)具体行动阶段(2023年6月-2023年12月)。
1.开展对农户(居民)的信息采集,组织开展信用村、信用镇建设。
2.为200个村(居)委选派聘任乡村金融特派员,乡村金融特派员“进村入户”开展金融服务,推动信用村、信用镇建设,推动村(居)民授信、用信。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4年2月)。
召开阶段总结或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分析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争取在2024年末全面实现农村普惠金融户户通。
六、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意义。各镇、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普惠)金融户户通工作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扎实抓好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各镇、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广泛宣传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户户通工作的意义和目标要求,提高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各司其职落实工作任务。各镇、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根据本实施方案确立的职责分工,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各相关部门及郁南农商行要做好各类数据归集工作,在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要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郁南县
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
实施方案的通知
郁府办函〔2023〕41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郁南县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县司法局反映。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19日
郁南县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方案
为推进“综合查一次”制度,提高行政执法效能,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国发〔2021〕26号)、《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粤府〔2022〕9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粤府办〔2022〕7号)和《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府办函〔2022〕174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推进“综合查一次”制度实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现代化的营商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履职。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执法监管职能,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各个监管环节依法有序进行。
(二)坚持高效协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合作,以常态化联合执法工作带动各有关部门共同履行日常监管职责,构建高效协同的多部门联合监管体系。
(三)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人性化执法理念,创新监管服务方式,坚持普法教育与行政处罚相结合,注重释法说理,强化有针对性的跟踪服务和指导,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四)坚持公开公正。推进联合执法检查任务清单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规范执法自由裁量,完善权利救济渠道,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三、工作流程
(一)制定任务清单阶段。针对监管领域中常见、高频行政检查事项,分期分批制定“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任务清单(第一批详见附件)。任务清单包括事项名称、检查主体、具体检查事项、检查对象、检查方式、部门任务分工等内容,并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成熟一批、确定一批”的原则,对任务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和分批分期发布。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依照《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国发〔2019〕5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8号)等文件执行。
(二)开展联合检查阶段。依据检查任务清单,牵头部门要做好“综合查一次”的牵头工作,联合部门要配合做好落实,开展“综合查一次”工作。牵头部门负总责,与配合部门充分沟通,形成联动机制,防止多头检查情况的出现。“综合查一次”可依法采取书面检查、现场检查、非现场执法等方式进行。要按照《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全面应用行政执法“两平台”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府办函〔2021〕116号)要求,深化应用“广东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以下简称粤执法平台),行政执法主体在行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执法事项的立案受理、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卷宗管理、统计分析等执法全过程要全面应用粤执法平台办案,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确保依法行政。
(三)查后依法处理阶段。“综合查一次”检查情况应当按照包容审慎监管要求依法作出处理。发现违法行为需要立即制止、责令改正的,依法依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立即改正或者限期改正,并进行跟踪检查;发现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推行初次违法免罚模式处理;发现违法行为需要立案查处的,依法依规办理;发现违法行为属于其他部门管辖的,依法及时移送处理;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定罪处罚。“综合查一次”检查处理情况应及时依法向社会公布。
(四)检查结果运用阶段。牵头部门要依托粤执法平台,共享“综合查一次”的检查情况,避免重复检查,形成长效机制,防止随意检查、执法扰民扰企,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精准施策”的效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行“综合查一次”既是打造新时代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行先试。要充分认识推行“综合查一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精心实施,精准发力,确保顺利推行并取得明显成效。
(二)加强队伍建设。要加强“综合查一次”执法队伍建设,配强配齐一线执法检查力量,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粤执法平台使用水平。对于涉及领域广、专业性强、情况复杂的“综合查一次”,参与部门要提前开展专题培训,确保执法人员熟知“综合查一次”依据、流程等相关要求,保障“综合查一次”协调有序开展。
(三)加强监督检查。各牵头部门及配合部门要高度负责,对属于本部门的检查事项,及时主动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协调,防止多头检查的情况出现。因多头检查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要严肃问责。要切实发挥监督检查的指挥棒作用,促进“综合查一次”任务完成、形成长效机制。要开展自查自纠,各部门要定期梳理“综合查一次”推进中遇到的新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破解问题。要加强过程监督,建立工作进展定期汇报制度,通过专项监督的方式,适时组织对相关部门工作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按要求进行检查和未依法及时公示检查结果造成不良后果、不执行或者拖延执行检查任务、检查发现涉嫌犯罪案件未依法移送等情形,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四)其他要求。对监管领域中投诉、举报的案件或监管部门认为有必要开展相关行政检查的,有关行政执法主体要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确保监管职责的常态化、长效化。
附件
郁南县“综合查一次”企业清单(第一批)
1
对食品生产企
业的联合检查
牵头部门
县市场监管局
对食品生产的监督检查
食品生产企业
现场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
检查食品生产者资质、生产环境条件、进货查验等情况
联合部门1
县消防救援大队
对企业消防安全的检查
对企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联合部门2
市生态环境局郁南分局
对排放污染物的检查
检查企业水、固体废物等的排放和污染防治情况
2
对娱乐服务企业的联合检查
牵头部门
县文广旅体局
对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检查
娱乐服务企业
现场检查
对娱乐场所为未经文化主管部门批准的营业性演出活动提供场地的检查;对娱乐场所是否按规定悬挂娱乐经营许可证及未成年人禁入或限入标志的检查
联合部门1
县公安局
对娱乐场所治安监督的检查
检查娱乐场所录像设备、报警装备、防护设施
联合部门2
县消防救援大队
对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
检查
检查消防设施、通风燃气等装置及完好情况;检查消防安全管理台账建设情况
联合部门3
县卫生健康局
对娱乐场所卫生许可的检查
检查娱乐场所卫生许可情况
联合部门4
县市场监管局
对娱乐场所证照办理情况的检查
证照办理情况的检查
3
对危险货物道
路运输企业的
联合检查
牵头部门
县交通运输局
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检查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
现场检查
检查企业经营资质、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及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情况
联合部门1
县公安局
对安全驾驶的检查
检查是否存在超载超速、疲劳驾驶、违规运输等情况
联合部门2
县应急管理局
对安全生产的检查
加强企业危险化学品装卸源头管理,核查电子运单,驾驶员、押运员、车辆资质,装卸物料、数量等
联合部门3
县市场监管局
对企业资质的检查
检查营业执照及法人、股东内容,检查车辆罐体容器检测有效期
4
对矿山企业的
联合检查
牵头部门
县自然资源局
对矿山企业经营活动的检查
矿山企业
现场检查
检查矿山企业开采资质、采矿许可范围
联合部门1
县应急管理局
对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的检查
检查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检查矿山企业执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情况
联合部门2
市生态环境局郁南分局
对矿山企业环境保护情况的检查
检查矿山企业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落实情况
联合部门3
县水务局
对矿山企业水土保持情况的检查
检查矿山企业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
联合部门4
县自然资源局
对矿山企业用林情况的检查
检查矿山企业占用林地及林地复绿情况
联合部门5
县气象局
气象灾害防御管理
检查建(构)筑物、场所或者设施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查企业对重大气象灾害是否瞒报、谎报、拖延不报;检查企业是否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新型监管方式,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府办函〔2022〕89 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为抓手,着力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服务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发挥法治核心竞争力,推动郁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执法为民。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在行政执法的理念、思路、举措之中,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依法行政。遵循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严格依照民法典、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行政执法。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防止违法执法、越权执法、简单粗暴、畸轻畸重。
(三)教管结合。坚持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广泛运用提醒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开展行政执法,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四)创新方式。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动监管创新,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
(五)严控风险。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对触犯安全、质量底线,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违背公平竞争秩序等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执法,严禁放任不管或者简单封杀,守牢安全底线、法律底线和系统性风险底线。
三、工作任务
(一)深化广东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应用。以贯彻实施新行政处罚法为契机,依法全面规范履行法定职责,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为,防止随意检查、执法扰民扰企。优化完善广东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功能,推动县、镇两级行政执法主体深化应用广东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推行非现场监管。打造行政执法大数据分析应用,加强执法部门领域监督、政府层级监督,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二)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各级行政执法主体应当按照“谁执法谁公示”的要求,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积极推进政府公共数据依法有序共享、开放和利用。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告知制度,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提出听证申请等权利。建立健全人民群众监督评价机制,拓宽社会公众监督评价反馈渠道,完善反馈意见处理机制。
(三)强化监管职责。严格按照权责事项清单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落实加强日常监管职责。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城市管理、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教育培训、法律服务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根据不同领域风险特点和突出问题,探索建立重点监管清单制度。加强和改进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严禁执法平时不作为、慢作为,面临督察问责时“一刀切”、运动式、逐利式执法。对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责令整改决定的,应当及时复查整改情况,防止“一罚了之”。
(四)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按照新行政处罚法、国发〔2021〕26 号、粤府〔2022〕9 号和粤司办〔2022〕91 号文要求,制定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依法规范建立柔性执法,对轻微违法行为,慎用少用行政强制措施,少用行政处罚,探索执法“观察期”。
(五)推行涉企“综合查一次”清单制度。县市场监管部门牵头会同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涉企检查任务较重的部门,选取我县行政区域内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涉及多部门检查的企业或者新产业新业态中的重点企业,纳入“综合查一次”企业清单,于每年4月底前制定年度联合检查计划,制作个性化联合检查表单、细化检查流程,明确检查事项、依据、范围、方式、时间及相关联合检查部门。对联合检查中有关检验、检疫、检测、技术鉴定结果,所有联合检查部门应当直接采用,不得重复进行检验、检疫、检测、技术鉴定。对已接受联合检查的企业,除有投诉举报、上级交办、其他机关移送等案件线索或者重点领域治理部署等情形外,相关部门在本年度内原则上不再单独进行同类检查。联合检查事项涉及镇综合行政执法职能的,县相关部门应当联合各镇实施。
(六)推行信用监管。建立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依据经营主体信用评价等级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双随机、一公开”中抽查比例和频次。对诚信守法的监管对象,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灵活采取自查自纠等承诺式检查方式;对失信违法的监管对象,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
(七)加强行政执法协作。按照“部门协同、联合检查、分别处理、形成机制”原则,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协作执法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镇综合行政执法与上一级相关部门执法案件移送及协调协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完善审批、监管、处罚衔接机制。依托省、市两级政务大数据中心,统一归集,共享“信用广东”、“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两平台”等综合行政执法数据,着力解决基层执法单位数据多头填报、重复录入等问题。
(八)规范罚没财物管理。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严禁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罚没收入不得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考核、考评直接或者变相挂钩。加快推进政府公物仓建设,对罚没物品实行集中管理,建立健全处置审批和备案制度。
(九)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专项行动,大力整治行政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一刀切”等突出问题,依法追究行政执法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因政府失信导致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受损要依法赔偿,防止“新官不理旧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教育培训,着力增强行政执法人员政治意识、法治素养、服务观念和工作能力。
(二)提供便捷高效公共法律服务。积极运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引导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各级行政执法主体对社会舆论关注度高的执法问题要主动发声、解疑释惑,采用典型案例做好以案释法工作。加强突发事件应对的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郁南县
郁府办函〔2023〕43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郁南县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县司法局反映。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19日
郁南县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郁南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42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20〕334 号)及《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府办函〔2021〕19 号),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省、市的工作部署,对我县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办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依申请的行政事项(以下简称行政事项)要求提供的证明材料,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以行政机关清楚告知、企业和群众诚信守诺为重点,推动形成标准公开、规则公平、预期明确、各负其责、信用监管的治理模式,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
二、适用范围
(一)概念定义。本实施方案所称证明,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向行政机关申请办理行政事项时依法需要提供的,由行政机关或者其他机构出具、用以描述客观事实或者表明符合特定条件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营业执照、许可证书、批准证书、资格资质证书、权利权属证书、符合性证明或者需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的证明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行出具,表明情况属实的具有保证或说明性质的有关材料,不属于证明事项。
本实施方案所称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向行政机关申请办理行政事项时,行政机关以书面形式(含电子文本,下同)将证明义务、证明内容以及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书面承诺已经符合告知的相关要求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不再索要有关证明并依据书面承诺办理相关行政事项的工作机制。
(二)适用条件。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的证明事项,凡是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次较高或者获取难度较大的,原则上都要实行告知承诺制,特别是涉及户籍管理、市场主体准营、资格考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健康体检、法律服务等方面的证明事项,要尽快实行。其他证明事项,也要按照最大限度利民便民原则实行告知承诺制。不适用告知承诺制的事项按照国办发〔2020〕42号文的要求确定。
三、工作任务
(一)落实事项清单。县各有关单位应当根据本实施方案明确的适用条件,按照粤办函〔2020〕334号文件要求,对省有关单位公布实行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事项清单抓好落实工作。
(二)明确适用情形。对于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申请人可自主选择是否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申请人不愿承诺或者无法承诺的,应当提交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要求的证明。申请人有较严重的不良信用记录或者存在曾作出虚假承诺等情形的,在信用修复前不适用告知承诺制。
(三)规范办事流程。对于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应当按照全面准确、权责清晰、形式统一的要求,编制告知承诺制工作规程,修改完善办事指南,制作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参考样式见附件)。书面告知的内容应当包括证明事项名称、用途、设定依据、证明内容,承诺的效力和不实承诺可能承担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行政机关核查权力,承诺书是否公开、公开范围及时限等。书面承诺的内容应当包括申请人已知晓告知事项、已符合相关条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以及承诺的意思表示真实等。
(四)加强信息核查。要根据不同证明事项的特点等,分类确定核查办法。应当将承诺人的信用状况作为确定核查办法的重要因素,并根据办理该行政事项的年受理量、获取相关信息的难易程度、日常监管手段以及因不实承诺引发的社会危害程度、风险防范措施等情况,明确核查时间、标准、方式以及是否免予核查。要充分利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粤政易、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或者区块链技术等收集、比对证明事项相关数据,实施在线核查。各行政机关应当确保共享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现阶段相关数据不完整或者尚未实现网络共享的,可建立部门间协查机制,商请其他行政机关协助核查。确需进行现场核查的,要优化工作程序,加强业务协同,提高核查效率。
(五)注重风险防范。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探索建立事前信用预警系统,对申请人进行信用评估,加强事前风险防控。对涉及经济利益价值较高、事中事后核查难度较大的事项,可探索引入责任保险制度,降低实行告知承诺制可能引发的行政赔偿风险。对有关告知承诺制的投诉举报要及时处理。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本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各镇政府、县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本地区、本部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要亲自谋划部署、研究推动工作。建立审计、司法行政、政务服务、信息公开、发展改革、市场监管、民政、公安、财政等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进行全方位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强信息共享。各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及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积极解决本地区、部门和层级之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不畅问题。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定期收集各镇、各部门关于证明事项的信息共享需求,并推动解决,为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在线核查提供支撑保障。
(三)加强信用监管。积极开展告知承诺信用管理等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告知承诺信用信息记录、归集、推送工作机制。开展“信用+大数据”精准监管综合评价,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异议处理机制,实施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科学界定告知承诺失信行为,依法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根据虚假承诺造成的社会影响进行失信程度分级,区分不同失信情形实施相应惩戒措施。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
(四)加强督促检查。将各镇、各部门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有关工作情况纳入法治政府考核内容,并将告知承诺制推行率、证明信息共享情况、部门协查配合情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因素。对推行不力、推诿扯皮等问题予以通报,对违纪违法的单位及人员依纪依法问责。行政机关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后出具错误决定,系因申请人不实承诺、核查环节信息错误等情形导致的,按照“权责一致、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原则,对相关单位及人员依纪依法免除相关责任或者从轻处理。
附件:1.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
2.证明事项信息协查函
注:因篇幅有限,附件此略,详情请登录郁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文件”栏目(http://www.gdyunan.gov.cn/ynxrmzf/zwgk/zfwjcx/index.html)查阅。
附件
郁南县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
(2023年更新版)
1
郁南县西江中学
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
台风、暴雨、雷电、大风
2
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
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
台风、暴雨、雷电、大风
3
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
台风、暴雨、雷电、大风
4
郁南县实验中学
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
台风、暴雨、雷电、大风
5
广东鑫国源能源有限公司
危化场所、大型企业
台风、暴雨、雷电、大风
6
云浮晨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危化场所、大型企业
台风、暴雨、雷电、大风
7
郁南县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
旅游景区
台风、暴雨、雷电、大风
8
郁南县大湾南江古民居
文化旅游区
旅游景区
台风、暴雨、雷电、大风
9
郁南县人民医院
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
台风、暴雨、雷电、大风
10
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
台风、暴雨、雷电、大风
11
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厂区/重点企业
台风、暴雨、雷电
12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云浮石油分公司南瑶油库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
台风、暴雨、雷电、大风
13
郁南县永隆石油气有限公司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
台风、暴雨、雷电、大风
14
云浮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
台风、暴雨、雷电、大风
注:因篇幅有限,附件此略,详情请登录郁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文件”栏目(http://www.gdyunan.gov.cn/ynxrmzf/zwgk/zfwjcx/index.html)查阅。
人事任免
县政府4月任命:
伍志权 县林业局副局长
张毅龙 挂任县林业局副局长
黄 浩 县工信商务局副局长
林 炜 县工信商务局副局长
张志彬 县工信商务局副局长
关凯仪 挂任县工信商务局副局长
刘天来 县工信商务局副局长
潘秋丽 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
阮国强 县畜牧兽医渔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赵小兰 县旅游体育事务中心副主任
王昌盛 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试用期1年
县政府4月免去:
伍志权 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职务
张毅龙 县自然资源副局长职务
黄 浩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职务
林 炜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职务
张志彬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职务
关凯仪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职务
刘天来 县商务局副局长职务
潘秋丽 县商务局副局长职务
阮国强 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职务
张 军 县畜牧兽医渔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职务
文 豪 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职务
林发殿 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站长职务
县政府5月任命:
李建亮 县林业局总工程师,试用1年
林东荣 县公路事务中心副主任,试用1年
周灵懋 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试用1年
聂少杰 宝珠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试用1年
黄文强 县人民医院院长
邓荣庆 县中医院院长
李晓迎 县中医院副院长,试用1年
庞伟林 县中医院副院长
叶金池 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连滩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试用1年
郑 锋 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连滩中心卫生院院长,试用1年
县政府5月免去:
黄文强 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职务
邓荣庆 县中医院副院长职务
庞伟林 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连滩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职务
何 锋 县人民医院院长职务
黄惠斌 县中医院院长职务
陈剑锋 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连滩中心卫生院院长职务(保留管理岗位八级职员待遇)
县政府6月任命:
李雪梅 县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