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文章正文

桂林移民经济移民评价“龙胜经验”拟入选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

未命名 2024年12月19日 13:38 1 惟童
春节期间,游人在龙脊游玩。 潘志祥 摄 □桂林日报记者 李思静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拟入选名单的公示,龙胜各族自治县《“五个一”推动农文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新突破》拟入选“十佳”案例。   记者了解到,“五个一”指制定一套激励政策、探索一套经营模式、打造一批示范区、树立一批优质品牌、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   近年来,龙胜坚持把旅游业,特别是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出台了《龙胜各族自治县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将全域旅游深度融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保护、城乡建设等各项规划,设置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的旅游专项资金,并创新“党旗引领+金融先锋”投融资模式,从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为全域旅游保驾护航。   在经营模式方面,龙胜以旅游龙头企业为主导,对旅游景区进行整体包装,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群众以土地集体入股或参与等方式进行合作,实现“一田生五金”的典型案例。建立政府、旅游公司、旅行社和村委会共同经营管理的模式,成功开发红军岩、花海区、鱼塘垂钓休闲区、红瑶民俗博物馆等特色游览点,形成集民俗体验、休闲观光、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充分发挥党员“领头雁”作用,推出“党支部+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辐射带动群众搭上农旅结合的“致富快车”。推出“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团结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有力推动特色效益产业同村级集体经济融合发展。   同时,龙胜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金竹民宿体验区、黄洛瑶寨长发小寨风情区、金坑瑶寨梯田观赏区、芙蓉高山蔬菜种植区、广南大糯开发与草龙传承体验区、马堤张家苗寨风情小寨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形成了“一路梨花上南山”“一路稻花上龙脊”“一湾碧水进温泉”的全域旅游大格局。有序推进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示范样板,一批农业美、文化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涌现出来,2022年大寨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金江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六漫村入选自治区乡村治理示范创建试点,“平野河谷生态农业示范带”欣欣向荣。   此外,龙胜充分发挥生态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文化的资源特质,做足农耕、民族、红色、康养与旅游融合文章,通过把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实现民俗变瑰宝,促进农民增收。依托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龙脊国际梯田文化旅游节等载体,推出了“开耕节”“红衣节”“辣椒节”“红糯节”等各式各样的民俗旅游品牌和8个常态化民俗演出项目,着力打造“多民族生态博物馆”旅游品牌。通过把民族村寨打造成旅游景点,把民俗风情搬上舞台,把民族服饰和民族工艺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开通龙胜红色研学培训主题线路等一系列融合升级措施,促进全县乡村旅游经济复苏,让更多的群众吃上“旅游饭”。   富硒资源是龙胜特色资源,为了让富硒资源和健康资源成为游客“看得见、品得着、带得走”的旅游产品,当地依托富硒资源,加强“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通过加工企业、手工作坊等主体,着力开发打造百香果、猕猴桃、龙脊辣椒等富硒系列乡村旅游农产品,树立起健康生态的旅游形象。同时,龙胜充分挖掘红瑶长发文化,研发推出“长发小寨”洗护产品,还发挥罗汉果特色主导产业优势,构建罗汉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名特优特色产品展示中心。   发展乡村旅游是一项长期的大工程,未来,龙胜将进一步完善规划、精准定位,防止“百村同貌”;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大社会资本引进力度,使农民得到实质性的利益;进一步吸引人才、培育人才,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凝心聚力,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挖掘特色产品,将“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的文章做足,丰富全域旅游“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产品体系;进一步改善服务环境,提升环境建设,完善环境治理,杜绝宰客、倒票、服务差等行为;进一步加强宣传推介,以网络、影视、掌媒、广告等“多位一体”的宣传模式,持续向游客“种草”,提高龙胜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拉动全县旅游人数和消费增长。

球探大全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球探大全网渝ICP备202301542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