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文章正文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戈壁滩上崛起移民小镇

未命名 2024年12月19日 13:06 1 运云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距福州2300多公里。当记者驱车从银川市区来到闽宁镇时,映入眼帘的画面却分外亲切——红砖赤瓦、燕尾山墙,宛若走进闽南的小城镇。   今日闽宁镇,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可很少人能想到,21年前的这里却是寸草不生的“干沙滩”。   1996年5月,福建与宁夏建立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拉开了闽宁对口帮扶协作的序幕。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简称亲自命名为“闽宁村”,开启了闽宁镇大开发、大扶贫、大发展的新篇章。   21年来,在闽宁两地干部群众的携手努力下,闽宁村已发展成为人口达6.6万人的闽宁镇,成为闽宁对口帮扶的集中缩影、易地搬迁脱贫的成功典范。近日,记者走进闽宁镇,感受这里发生的巨变。   “闽宁模式”成扶贫典范   闽宁镇东南的福宁村,水泥路宽阔笔直。街道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新式平房,门口随处可见村民的私家小车。   村民谢兴昌临街而住。穿过绿树成荫的小院,走入客厅,只见光洁的地砖、漂亮的茶几、时尚的布艺沙发,简单但讲究,暖气片、机顶盒、宽带等一应俱全。   21年前,身为宁夏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村支书的谢兴昌领着同村村民,辗转中宁长山头、石嘴山大武口、银川镇北堡,来到永宁县刚命名的闽宁村,成了这里最早的移民之一。“老家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旱。一年好好营生,收入不过近万元。”谢兴昌说。   初到闽宁,谢兴昌目之所及却是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滩。“真的是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砂石满地跑。”见此景象,不少老乡打了退堂鼓。   可细心的谢兴昌却发现了这里的不同。“我看附近玉泉营农场种的玉米、高粱能灌上黄河水,长得好得很!”   当地干部在积极动员时,告诉谢兴昌,闽宁协作已经启动。   几天后,闽宁村奠基,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代表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发来贺信。谢兴昌听得真切。   奠基仪式后,谢兴昌回到西吉,告诉乡里,别看现在那地方是个“干沙滩”,可现在国家有好政策,“福建人都来投资,以后绝对是个好地方”。   谢兴昌没看错。在闽宁两地干部群众的合力下,搬迁来的移民平整土地、开发田地、建设房屋,克服了重重困难,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也逐步跟上。   安定下来,谢兴昌在改造的沙地上种玉米,产量比老家翻了几番。后来,他又领着50多户搬迁户一起种枸杞,很快,大伙都赚到了钱。   “那年,福建给闽宁派来了专家,教种植蘑菇,挨家挨户地教,直到卖蘑菇的时候才走。”谢兴昌回忆,村里有300座蘑菇棚,收入最少七八千元。后来,菌草成了这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   “这里离银川近,交通便利,种养点啥,容易活,销路也好。只要勤快,绝对是养活人的地方。”谢兴昌说。   这些年,谢兴昌把土坯房换成砖瓦房,砖瓦房换成板房,板房又变成二层小楼房,生活几经变迁。   110国道以西,新的生态移民村原隆村2010年落成,闽宁村也早已成了闽宁镇。一万多户整村移民人口,成熟的配水、供电、绿化、学校,讲述着新闽宁故事。   原隆村民马西亮本是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上青石村村民,2012年,他随同村里67户人一起搬迁而来。如今移民,早已无需动员!   “政府分了2间砖瓦房,我卖掉牛羊又凑钱盖了4间新屋,比过去宽敞多了,村子四周全是柏油路,还喝上了自来水。”马西亮说,现在周围新厂子也多,乡亲们有的是地方打工赚钱。   如今,马西亮在镇上牛场上班,一年收入3万多元。妻子在附近葡萄园打零工,一个月也有上千元收入。“加上土地流转、肉牛托管的钱,供3个娃娃上学压力也小多了。”马西亮说。   数据显示,20年里,闽宁镇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500元跃升到2017年的11976元,增长了24倍。   “实践证明,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必须下决心让他们走出大山,易地搬迁安置到有发展潜力的地区,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攻坚,才能从根本上拔掉穷根。”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米超认为,闽宁镇从无到有、从穷到富,见证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巨大成就,探索出了易地搬迁扶贫的新路子,成为中国特色开发式扶贫的一大创举和成功典范。   闽商助力“造血式”扶贫   “易地搬迁扶贫的路子之所以行得通,在于移民区有发展生产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能把产业发展起来。”在闽宁镇镇长王勇强看来,多年来,福建不仅给予闽宁镇资金援助,更重要的是将沿海的先进理念、优势资源嫁接而来,加速当地形成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等产业,带动移民就业。   原隆村旁,夏日里的葡萄基地生机盎然,闽宁镇近3000移民在这里忙忙碌碌。这里是宁夏德龙酒业有限公司十万亩有机葡萄生态园。在戈壁滩建起这片绿洲的人叫陈德启,来自晋江。   2007年,乘着闽宁协作的春风,陈德启到宁夏考察,原计划投资房地产,谁知一眼看中的却是贺兰山东麓这十万亩荒滩。“这里有良好的日照、有大片的土地、有灌溉用水,种葡萄、酿葡萄酒是最好的选择!”次日,他就与永宁县政府签约。   如今,站在基地中间环顾四周,500万棵杨树高大挺拔,护卫着葡萄园。可当初,这里却是不毛之地。“亲戚朋友都说我脑子进水了”,陈德启笑言。   “想种出葡萄,就得先造林固沙。”此后数年,陈德启住进彩钢房,开始了浩大的造林工程,这一种就是500万棵,投入近3亿元。葡萄还没种,基地先拿到了“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11年坚守,现在的德龙酒业已形成葡萄种植、加工、分拣、物流和葡萄酒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今年产值将逾2亿元。“待十万亩全部投产,年产值将超百亿元,能解决13000人就业。”   2017年帕耳国际有机葡萄酒大赛2金3银,三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1金2银……这些年,陈德启拿到的富有含金量的国际大奖不胜枚举,这也让他和他的“贺兰神”品牌成为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的引领者。   但陈德启更看重自己“致富带头人”的身份。据介绍,每年葡萄成熟季,基地每天雇工近3000人。8年来,累计用工近80万人次,带动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9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此脱贫。   陈德启的成功带动了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局长曹凯龙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57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4;已建成酒庄86个,占全国1/3强;年产葡萄酒近1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   在闽宁镇,为当地发展作贡献的闽商随处可见。   老家在西海固的马俊君2013年搬迁到闽宁镇,如今在南安商人王志强投资的青川管业工作。“过去四处找活,收入不高还顾不上家。现在收入提高了,还离家近。”   青川管业2015年在福建挂职干部的牵线下入驻永宁县闽宁扶贫协作产业园,经3年发展,其生产的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钢骨架复合管等产品已在周边500公里范围内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   在公司发展的同时,王志强也没忘记落户闽宁的初心。“厂里124名工人都是闽宁镇的人,每人的年收入可达5万元。”   福建人引以为傲的纺织服装产业如今也在闽宁镇落地生根。宁夏优素福泽丽哈民族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晋江人许上等告诉记者,位于闽宁镇的乡村车间现已建成,8月就将投用。   “包括原隆村移民在内的200多人已接受培训,投产后公司会提供订单,按统一配料、制作标准和规格的原则,将设备分散到移民家中,老乡在家中就能加工服装。”许上等说。   据介绍,目前福建企业、商户在闽宁镇投资达22.8亿元,带动全镇3500人就业。而在这些大项目的带动下,全镇各大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和聚集效应,有力地支撑了农民增收,闽宁镇移民也初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结对帮扶谱写新篇章   一个由政府推动、国企投资、民企运营的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项目即将在闽宁镇落地生根。日前,这一项目的规划图纸已完成,厂房建设正加紧进行,这也意味着福建龙海角美镇蘑菇产业园的成功发展经验未来将被移植到闽宁扶贫产业园。   项目的背后,倾注了闽宁镇副镇长曾培煌的大量心血。   32岁的曾培煌原是角美镇副镇长,作为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干部之一,他独自一人进驻闽宁镇,挂职任副镇长,分管招商工作。   初到闽宁镇,曾培煌就马不停蹄地开展调研。在掌握闽宁镇产业发展情况后,他一下就想到了家乡的双孢菇产业。可招商引资并非易事。于是,曾培煌拿着闽宁镇的宣传材料,利用角美的资源,不断奔波于闽宁两地。   “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月,整整3个月,可以说总是刚下飞机,又上汽车,招商会不知道开了多少场,企业家也记不清拜访了多少个。”曾培煌说。   经多方协调,漳州台商投资区同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在闽宁镇正式落地建设双孢菇项目。项目投资4500万元、占地75亩,年种植销售双孢菇2000吨、年加工双孢菇800吨、年销售收入达4800万元。项目预计8月底建成投产。   双向挂职,有来也有往。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闽宁镇副镇长陈兴隆也被选派到角美镇挂职锻炼。其间,他为闽宁镇教育扶贫基金协会募集助学资金38万元,协调角美镇免费提供150平方米的场地用于建设闽宁协作展厅,展示闽宁镇的变化,销售闽宁镇的农产品。“这段挂职经历,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展了工作思路,丰富了工作经验。”   2016年10月,漳州台商投资区有关领导带领企业家考察团来到永宁县考察,与永宁县及闽宁镇各村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结对、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新机制。其中,角美镇与闽宁镇对口帮扶,旨在进一步推动闽宁镇产业壮大,助力脱贫攻坚;角美镇6个村与闽宁镇6个村深度合作,探索进一步加强民风建设、移民增收、改善民生等方面合作的新机制。   从高层合作一步步延伸到基层互助,有着“东西扶贫协作样板镇”之称的闽宁镇再谱闽宁合作新篇章。   当年,闽宁镇6个村每村便派出1名村干部,闽宁镇机关派出2名干部到角美镇学习锻炼,目前已选派4批共32名镇村干部。同时,经福建省委组织部协调,角美镇与闽宁镇于2017年2月互派一名副科级干部异地挂职,交流互助,对接解决各类具体问题,为期两年,这便有之前提及的挂职故事。   如今,闽宁镇和角美镇的镇镇合作已结出累累硕果——角美镇捐赠3000万元援建的闽宁镇角美小学目前已竣工投用,拥有教学楼两栋,实验楼、综合楼各一栋,设置教学班24个,解决了1080名适龄学生的入学问题;角美镇台商企业设立教育扶贫基金,专项用于闽宁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防止因学返贫;利用冬季农闲时间,角美镇6个村帮助闽宁镇6个村培训致富带头人、富余劳动力,目前已完成培训100余人;角美镇积极协助、指导闽宁镇开展“全国文明村镇”的创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闽宁镇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从基础的财政援助到社会帮扶,角美镇对闽宁镇对口帮扶可谓宽领域、全方位,形成政府推动、社会支持的帮扶格局,有效地推进闽宁协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王勇强说。 更多新闻请关注宁夏新闻网

球探大全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球探大全网渝ICP备202301542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