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峰 等 |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的范式及其转换
未命名
2024年12月18日 17:33 1
湫妃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权威期刊,是集教学、科研、训练等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
作者简介
范峰
范峰,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副主任、体育分社社长,副编审,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络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常务委员。长期致力于全国高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策划责编的多部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摘 要 教育部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其目的是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公共体育课作为师范专业课程结构中的“通识教育”和“必修课”,提升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公共体育课教材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师范生获取体育资源,从事体育活动的工具书,必须对其编写等方面进行审视与修正,才能满足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提升的需求。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萃取并分析以往师范院校所用公共体育课教材的编写范式后,发现其存在缺乏师范性、没有独特性和没有形成有效“学科共同体”等突出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的新范式:由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师组成“科学共同体”;将“师范性”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凸显“必备体育知识技能”的内容选编模式;选择性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使用二维码技术实现视频资源与纸质教材的融合。新范式的提出,以期促使编者编写并出版满足高等师范教育发展需要的公共体育课教材,使教材在指导教师教学和引导师范生学习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教材编写;范式教育部于2017年10月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决定对师范类专业实行三级检测认证。此认证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1]。此办法不但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科专业课程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对师范专业课程结构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等相关课程的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公共体育课属于“通识教育课程”,也是所有师范院校一、二年级的“必修课”,因此,提升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势在必行。而“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是体育课程的有效支撑,其内容是对体育课程的一种直接反映,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师范生获取体育资源,从事体育活动的工具书”[2]。要提升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也应对其所用教材的编写从师范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全面审视。另外,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0月15日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应“加强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3]。并规定“学校体育教材体系建设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充分体现思想性、教育性、创新性、实践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课程目标和运动项目特点,精选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3]。因此,公共体育课教材作为高校使用量最大的教材之一,如何尽快在其发展与建设中贯彻落实《意见》的相关精神,则尤其重要。而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作为高校公共体育教材中的一部分,如何依据《意见》的相关规定在教材编写方面给予一定的调整与转换?这也是亟需研究与思考的问题。然而,从以往相关研究成果来看,针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的研究较多,主要涉及“教材出版中存在的问题”[4-5]“教材质量评估”[6]“教材建设”[7]“教材现状调查”[8]等方面,而单独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的研究非常少,并且研究范围也仅涉及“教材使用现状及课程改革”[9]“教材应具备的特征及现存问题”[2],而对于编写范式与现存缺陷以及如何通过范式转换纾解现存问题的相关研究还未曾有过。同时发现,目前针对体育专业院校和体育专业教材编写方面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涉及“武术专业理论教材”[10]“体操课程教材”[11]“篮球教材”[12]“运动生物力学教材”[13]等方面,研究面较窄且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值得进一步关注。本研究重点关注出版量和使用量较大的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在其中选取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的编写范式为研究对象,在认识以往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范式的基础上,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尝试提出一种新的编写范式,以满足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发展的需要,也为下一步编写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材提供理论依据,使教材在指导教师教学和引导师范生学习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库恩将“范式”作为解释科学动态发展的核心概念,认为“按照其已确定的用法,一个范式就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14]21。同时,他认为,范式具有2个基本特点,“一方面,范式代表着某一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同分享的信念、价值、技术以及诸如此类东西的集合;另一方面,范式又是指集合中的一种特殊要素——作为模型或范例的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15]。据此,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的范式,应是指从事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的学科共同体或学术团体,在编写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或研究和解决编写领域问题时所沿用的一套已公认的理论体系、编写方法及操作规则。从结构上看,其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由受过近似教育和专业训练,从事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与研究的人组成学科共同体或学术团体。在教材编写中具有较为统一的编写“模型或模式”,并是共同体内所有成员认可的范例;编写过程中遵循共同的学术信念,为共同体中的成员在教材编写方面提供思维判断的方式、科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因此,探讨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的传统范式,就需以师范院校使用的公共体育课教材为着手点,主要从教材编写的科学共同体、教材类型、指导思想、知识的选编模式等方面进行梳理。每一本教材在编写之前,通常需成立编委会,成员是该出版物所属学科专家以及这个领域的权威人士,负责确定所编教材的使用对象、编写理念、选编范围、编写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解决编写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重大问题,并对编写文稿作最后的审定。依据库恩的范式理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的“科学共同体”应该是在某一具体的时间范围内,由每一本教材的编委会成员组成。因此,要找到“科学共同体”特征,就必须对近年来师范院校使用公共体育课教材的编委会成员进行分析。从10所师范院校使用公共体育课教材的编委会成员组成来看,编写团队人数最低10位,最高为53位(表1),教材编委会成员总体人数较多。另外,通过对每一本教材的参编人员进行对比核实发现,教材之间参编成员没有重复交叉,且参编人员主要由4类群体构成: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师;师范院校体育类专业课教师(不上公体课或兼少量公体课);非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师;行政岗位的领导(不承担教学工作)。由于参编的不同群体所在学校类型不同、工作岗位不同、教学对象不同,甚至对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的认知与理解不同,致使教材编写成员之间差异较大、参差不齐,具有多样性。表1 部分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所用教材情况Table 1 Textbooks Used for General Physical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教材的类型是教材编写设计、内容选择的出发点,也是确定教材编写方法及编写操作规则的前提。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所使用的教材进行调查发现,不论是“十二五”规划教材,还是国内大型出版社出版的普通教材,“通用型”是现阶段公共体育课教材较为统一的编写类型(表1)。其原因是绝大部分专家、教授编写的公共体育课教材,首先会被其现工作的院校选用,以至于在教材编写前,编委会会依据参编成员所在高校的特征,来决定教材的使用群体。由于师范院校所用教材的编委会成员来自不同种类的院校,为了扩大使用范围、提升教材的影响力,编委会会将教材的使用群体定位为普通高校的所有学生,以至于教材类型必定为“通用型”。以四川省省属高校为例,使用较为广泛的公共体育课教材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大学体育信息化教程》,笔者是该套教材主要编写成员之一。为了满足参编成员所在院校的使用需要,扩大使用范围,提升教材的影响力,编委会特将材定位为“通用型”。也正如该部教材“前言”所述,“为了实现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目标,适应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16],因此,“通用型”是该套教材设计、编写的出发点。以西南大学所使用的教材来看,编者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归纳了大学体育改革的新观点和新实践,并根据西南地区大学体育的特点在一些方面做了相应的改革”[17],面向西南的各个大学是教材编写的出发点,以至于此教材必定为“通用型”教材。由张春合、周曙等编写的《大学体育与健康》,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所使用的公共体育课教材,编者明确将教材定位为“普通高等学校的公共体育教材”[18],为“通用型”教材。由郭秀文、陈仁伟编写的《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为西北师范大学使用的公共体育课教材,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既可作为大学生体育课的教材,又可作为大学生自学、锻炼的课外辅导性读物”[19],因此也是“通用型”教材。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编写成员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信念,是教材编写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对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所用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进行梳理发现,绝大部分的编委会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依据教育部2002年8月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十一条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中“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20],将“健康第一”作为编写的指导思想。如姚鑫、杨柳主编的《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程》,为贵州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材,编者提出该教材编写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21];孙洪涛编写的《大学体育教程》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材,同时也是“十二五”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推荐优秀体育教材,编者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22];刘靖南、谢翔编写的《体育文化与健康教程》为广西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材,编者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23],庞元宁、李朝晖、张韧仁等主编的《新时代大学体育信息化教程》为四川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材,编者在编写过程中“遵循‘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16]。教材编写中知识内容的选编模式是共同体成员认可的范例,能够为其在教材编写方面提供思维判断的方式以及基本立场。对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所用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由于编委会将教材的使用群体定位为普通高校的所有学生,因此,编委会在选定教材内容时基本遵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十一条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中“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20]这2条原则,采用以各类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为主,具有地域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为辅的选编模式。以西南大学所使用的教材为例,整个教材内容分为知识原理篇、运动学习篇、课外锻炼篇和终身体育篇,共4个篇章,其中在第1篇中选编了体育的内涵、价值以及体育与大学生的发展等知识原理,在第2篇中选编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等“常规”运动项目以及高尔夫球、跆拳道、拓展有氧健身操等“新兴”项目的基本技能以及比赛观赏。在第3篇中不但选编了走、跑、跳等“常规”运动项目,而且还选编了太极拳和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的部分项目以及瑜伽。从西北师范大学所用教材来看,编者“在内容的选取上注重健身与文化相结合。其中,第1~6章为理论部分,第7~21章为运动技能部分,主要简述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艺术体操、健美操等‘常规’运动项目以及瑜伽、跆拳道、野外生存、心理拓展训练等‘新兴’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基本技术和竞赛规则”[19]。再从福建师范大学使用的教材来看,编者认为该教材内容的新颖性为“吸收了很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项目,如瑜伽、形体、啦啦操等,同时又结合了武术、中国传统养生等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既与现代生活紧密接轨,又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在充分考虑健身性与文化性的前提下,力求与终身体育有效衔接”[24]。高等师范教育是以培养中小学师资为主的专门教育,是传递知识并塑造培养者使用知识的理念与方法的过程。以往的公共体育课教材虽然在师范生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高等师范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来看,如要使其与国家对教师队伍最新发展的需要相匹配,与基础教育发展对从事这一职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相融合,在教材编写范式方面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育部2017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是对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全方位的、正面的推动与引导。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1],然而,要达到此目的,首先应确保师范生具有最基本的“师范性”。“师范性”是教师教育的内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特殊性所在,也是教师职业性质及对从事这一职业人员的基本要求。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主阵地,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应突出“师范性”,“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与理念应回归师范性”[25]。由于体育课程作为我国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课程内容设置及知识结构要符合教师的职业性质和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要有师范性。而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是课程设置与内容的具体化,也需具有师范性。以高等师范院校中的教育实践为例,这是高校师范生的必修课程。“从实践活动的内容维度而言,包括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以及教科研工作实习。”[26]近年来,随着体教融合的进一步推进以及“教会、勤练、常赛”教学理念的进一步落实,学校各类体育活动以及各项体育赛事不断增加,班主任直接参与和组织学校或班级各类体育活动、赛事已经常态化。因此,师范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肯定会跟随指导教师直接参与或组织各类体育活动、赛事,这对师范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其技能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基础教育发展对师范生提出的新要求,确保师范生具有最基本的“师范性”,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理应在编写方面做具体而有效的改变,使教材本身先于学生具有师范性。然而,从抽取10所师范院校使用的公共体育课教材来看,教材类型均为“通用型”,教材内容的选编以各类运动项目基础知识为主。编者在编写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时,没有和非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进行区分,致使教材的内容体系与知识结构和非师范院校趋同。忽视了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及知识要素的选择要符合教师职业性质和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忽略了高等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之间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弱化了教师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特殊性,以致于所编写的教材缺乏“师范性”。另外,从人民体育出版社[27]、高等教育出版社[28]、科学出版社[29]、教育科学出版社[30]等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出版社其官方网站所公布已出版的公共体育课教材来看,截至2021年7月,没有出版仅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使用的专用教材,现在发行的均为“通用型”教材。表明高等师范院校使用的公共体育课教材缺乏“师范性”是一个普遍现象。将“健康第一”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以“通用型”为编写类型,采用以各类运动项目基础知识为主的内容选编模式,致使所编写的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材没有独特性。高等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之间由于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非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与技能,激发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塑造健全人格。因此,将“健康第一”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各类运动项目基础知识为主的内容选编模式,也无可厚非。而师范院校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还应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基础的裁判知识、小型体育活动的组织编排以及具有一定运动技能的展示和使用能力等师范生“必备体育知识技能”。因此,在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方面,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应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如依旧将“健康第一”作为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以“通用型”为编写类型、采用以各类运动项目基础知识为主的内容选编模式则显得“扦格难通”。另外,由于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直接反映,内容的差异使教材在编写方面具有不同的“范式”,师范院校应将教材使用的目标群体聚焦在师范生上,在内容的选择方面紧扣师范生“必备体育知识技能”,凸显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之间的区别,使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材与非师范相比,具有不同的品质或特征,体现出独特性。由于“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因此,“独特性”是教材具有“师范性”之后的必然结果。然而,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出版社至今没有出版仅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使用的专用教材,再结合10所师范院校均使用“通用型”教材的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现阶段高等师范院校与普通高校通用公共体育课教材具有“普遍性”,同时也证明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没有独特性。“科学共同体”是由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专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从事某一专业或学科研究的人的集合。然而,从部分师范院校使用的教材来看,编写团队人数最低10位,最高为53位(表1),教材编写成员多样,水平参差不齐。参编者是由同一学校不同类型专业或者同一省份不同类型的院校、甚至不同省份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组成。他们由于学科背景、专业训练、教学对象以及所在高校培养目标的不同,在编写教材时代表了不同教学团队的立场。如,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与公共体育课教师之间,由于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传授的知识体系以及教育目标不同,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评价体系则明显不同,以至于两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经验就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不同省份,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由于地域文化以及学校的发展定位、学科发展水平、生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也会在关键知识点以及相关理念认知方面产生分歧。而这些差异及分歧会在教材编写中不断显现出来。虽然在教材编写前,主编会对参编人员统一思想,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教材出版后所面对的使用群体,并与出版社一同建立一种编写“模型或模式”,此时的参编人群看似已然成为一个“科学共同体”,但是,这种模型或模式并非建立在参编成员的“共同信念、基本立场与基本观点”之上,而是在各自立场上彼此妥协、让步的产物,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所建立的“模型或模式”对他们的约束力是暂时的,以至于参编者在教材编写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暴露出关键知识点以及认知方面与既定“模型或模式”的冲突,最终导致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契合度不够,缺乏一致性。因此,教材编写成员参差不齐,致使不能形成有效的“科学共同体”。“教科书是使常规科学得以延续下去的教学工具,每当常规科学的语言、问题结构或标准改变时,教科书就必须重写”[14]124,而此处的重写,就是范式的转换。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认证理念中提出,“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1],对师范生的培养标准与要求进一步提升。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作为“通识教育”,其课程培养标准与要求应紧密的与该导向衔接起来,公共体育课教材作为体育课程的有效支撑,在内容的选编上也必须满足新时期师范生的核心能力与素质要求。然而,从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的传统范式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看,传统的编写范式已经不能解决其所面对的新问题以及不能满足新标准对其的新要求,因此,就需要一种新的范式来替换旧的范式。由于学校性质不同,课程培养目标不同,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同,会使高等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的专家、学者在长期不同的教学场域中形成不同的教育信念、基本立场以及基本观点。他们作为教材编写者在编写过程中会受这3个方面的影响,并代表不同团队的立场。因此,要解决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范式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确保编写委会由参与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专家和学者组成,让使用教材的专家、学者,成为教材编写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使真正从事这一工作、研究这一领域、受过近似教育和专业训练的“人”集合在一起,组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形成共同信念、基本立场与基本观点,来面对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或共同的研究对象。这样才能解决由于教材编写成员参差不齐而产生信念、立场和基本观点的不同,产生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与研究对象不同等问题。并且,由于“科学共同体”的单一性,会使其在编写教材时将使用目标群体定位为“师范生”,有利于教材内容的选择与排列以及凸显教材的特征。具体操作方面:1)出版社设定参编人员准入条件并建立严格的参编资质审核制度。提高出版质量,是出版社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搭建高水平的编写团队是保障出版质量的前提。因此,出版社依据学科性质以及针对教材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结合使用群体,设定参编人员准入的基本条件,如:工作单位性质、现工作岗位年限、职称、学历、相关文章发表等。参编人员必须经由出版社所指定专业编辑的审核,通过之后方能进入编写团队。2)主编应做好参编成员的选择与编写团队的搭建工作。主编在负责牵头搭建编写团队时,要以参编人员准入条件为依据,从学科专业的视角选取并邀请该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造诣的研究专家、一线教师构成编写团队。最大限度地使从事这一工作、研究这一领域、受过近似教育和专业训练的“人”集合在一起,组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满足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合格教师的重任”[31]。而“师范性”,是教师的职业性质对从事这一职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教育区别其他专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突出“师范性”。由于公共体育课程是高等师范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与高等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因此,须凸显师范性。而公共体育课教材,作为公共体育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具体化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必须与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相一致,凸显师范性。非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与技能,激发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塑造健全人格。因此,在教材编写中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然而,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在体育教学方面,应在完成非师范类大学生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应根据师范生今后从事教育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师范生的体育能力”[32],使师范生在掌握非师范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还应掌握中小学教育中的“必备体育知识技能”,凸显师范性。由于高等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的培养目标及其课程内容不同,因此,在编写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时,不应与非师范院校一同将“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而应以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培养目标为中心,紧扣师范生“必备体育知识技能”,将“师范性”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这也符合“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与理念应回归师范性”[25]的这一观点。“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去体现高师的培养目标,形成自身特色。”[33]公共体育课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通过体育文化的继承与传递,使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体育“师范性”的形成。由于教材是课程设置与内容的具体化,因此,编写高等师范院校专用教材,其内容的选编模式应该是以中学体育教材为基点,在选择各类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融入并凸显教师“必备体育知识技能”,使教材具有“师范性”“独特性”,能够指导教师通过教学促进师范生体育“展示”和“使用”能力的形成;能够吸引学生,使其通过阅读扩充自己的体育文化知识,构建良好的“体育观”,并可作为师范生走向教师岗位之后的参考资料继续发挥指导作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解读三项改革时强调,“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勤练、常赛’”[34],这也对师范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材内容融入并凸显教师“必备体育知识技能”的紧迫性。因为要让中小学生“勤练”“常赛”单靠体育教师难以完成,还需要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及班主任必须了解体育游戏的选择原则及其实施要点,掌握一些基础的裁判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能够组织和参与班级之间以及班级内部的各项体育比赛。高等师范类院校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主体力量,其公共体育课程是培养师范生具备以上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的有效途径。而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是体育课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是一种程式化的教学工具,具有向学生传递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文化和运动价值观念的基本功能。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应采用凸显“必备体育知识技能”的内容选编模式。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35],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领域。Ken Hale(1992)认为,“学校由于地缘和民族资源优势,往往因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某一类民族文化课这一传承方式,能更好地增加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本土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维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命脉”[36]。高等师范类院校作为中小学师资培养的主体力量,应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发挥积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依据地域特征,在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中选择性地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成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对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但是,选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教材必须遵循“简化性、普及性、适应性、教育性”[37]等基本原则。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方位推进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工作,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课程育人价值及作用”[38]。由此,“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成为高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作为公共基础课,应帮助学生在掌握必备体育知识的同时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课程思政建设是在课程的教学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并贯穿于课程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之中,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体育课程思政并不是在教学实践中照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是对体育课程中的育人元素进行发掘、梳理和重新认识,拓宽体育课程的育人渠道。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师范生获取体育资源、从事体育活动的工具书,因此,要提升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实效度,就应在教材编写中注重课程思政建设。1)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充分挖掘不同运动项目所蕴含的体育精神、品德修养、爱国情怀及相关历史等思政元素。充分利用体育课程实施中“身体在场”和“知行合一”的独特实践性和体验性,在教材中提供课程思政的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设计相应的应用模块和使用场景,指导教师模仿使用的同时也为其举一反三提供范例。2)在教材中融入引导学生感知体育课程实施过程所呈现的思政元素。在教材编写中针对不同运动项目以及练习方法,采用插入“拓展与思考”“体悟与提高”等窗口的方式,充分展现学生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有组织、有纪律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或自我体悟下,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以及培养奋斗精神。用体育学习中的“榜样”和“典范”来优化学生的“道德实践”结构,为学生在实际课程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感知思政要素奠定基础,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实效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以往体育课中该技术的应用一般是通过VCD或DVD等播放器配上显示器或电视机在固定的场域中进行,其缺点是有局限性,不适于在操场上进行。而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基本上人手一部,再加上移动技术已经“无缝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利用智能手机等工具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学习平台。通过移动设备以及二维码技术为体育课上、课下学生的“学”与“练”搭建一个“直观”的学习平台,已经具有可操作性。这不但能够纾解课堂实际教学内容与教材脱离的问题,而且能够较好地解决以往视频教学在体育课中应用难的问题。因此,在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中,使用二维码技术,在纸质教材中关联视频资源,能够实现可视、可听、可练的效果。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中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观看示范动作的视频,可促进对某一运动技能动作信息的感知和对这一信息加工能力的提升,从而增强学生技术动作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没有一种范式能够解决不同时期它所面临的一切问题,一个新范式的出现,至少在酝酿时,已经在现有范式的危机前发展到某种程度,或者已经被明确地认识到了。当研究者发现现有范式无法解释某些特殊的现象或新出现的问题时,就尝试采用一种新的假说和方法替代原有的范式,而这种假说和方法必须经过不断地检验、修正才能逐步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范式,并为研究者采用。本研究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提出一种新范式,供学者们检验和修正,以期形成一个成熟的编写范式,编写并出版能够满足高等师范教育发展需要的公共体育课教材,使教材在指导教师教学和引导师范生学习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希望借此研究能够引起相关学者关注体育专业教材的编写,积极探索体育专业教材的编写范式,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的创新,提高教材的育人成效。
沈建峰:确定研究选题,论文总体设计,撰写论文,修改论文;
范峰:设计研究思路,修订论文。
略。
引用本文:沈建峰,范峰.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编写的范式及其转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6):108-118. (SHEN Jianfeng,FAN Feng.Paradigm Shift in the Compilation of Textbooks for General Physical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J].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2022,45(06):108-118.)
文章编号:1007-3612(2022)06-0108-11
收稿日期:2021-04-30
修回日期:2022-05-30
出版日期:2022-06-25
网刊发布日期:2022-07-06
责任编辑:李晓佳
责任校对:杨红梅
在线投稿
长按识别右侧二维码
可跳转至投稿系统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BSU-Journal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校对:毛静旖、金山、郭佳明
监制:刘天星、王娟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