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 20130509 农业升级 稳定CPI
农业升级 稳定CPI
8号,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的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2.4%,CPI的这种反弹态势是否会延续?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委会议上,着重提出了要抓好粮食、生猪、家禽等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那么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长效机制到底该如何建立?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4月份CPI温和回升,PPI持续负增长,通胀和需求疲软,双重压力究竟有多大?数据起落背后存在着怎样的难题?从源头控制通胀风险的长效机制又在哪里?
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看过数据再到市场去转一转,在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批发商小刘觉得近一个多月以来,小白菜的价格变化可以用过山车来形容。
小刘(蔬菜商户):小白菜(四月份)一块多两块吧,莜麦也不便宜。现在不行了,就这三、四天吧,最低的五、六毛钱。
和去年同期相比,4月份新发地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每公斤上涨了0.4元,涨幅接近百分之十。是最近五年来的同比最高值。
张玉玺(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董事长):是气候的原因造成的,四月份(蔬菜)价格偏高,现在这两天看气候,正常的情况下,五月份价格会迅速走低。
刘士京(北京市民):豆角七块(钱),豆腐五块(钱),油菜过去一块钱一斤,现在三块钱了。今年比去年(菜价)还贵。
有涨就有跌,受禽流感影响,近期鸡蛋价格在走低,数据显示,4月份鸡蛋价格环比下降2.8%。
记者:蛋价低、低多少,跟没有发生禽流感之前相比?
夏兆鑫(东台市鑫巍蛋鸡养殖场负责人):禽流感之前我们这边,每箱蛋,每箱卖150(元)、160(元)。
记者:现在呢?
夏兆鑫:现在只有100(元)左右。
去冬今春,粮食主产区东北遭遇严重春涝,其中黑龙江有7600多万亩耕地受涝,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这几天,随着气温的上升,忙春耕逐渐在各地铺开。在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荣军农场包洪利家的地里,大马力的农机正在给他家播种玉米。
包洪利(黑龙江农垦荣军农场种植户):再播两圈就完事了吧。
农机手:完事了,马上完事了。
包洪利:种子米间粒数怎么样?
农机手:米间粒数还行,挺好。
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沿着乡村公路,记者见不到一点春耕农忙的迹象。范先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在部队,一个在广东经商,家里缺乏劳动力的他,早就把早晚稻改成中稻了。
范先生(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联谊村村民):我个人种中稻有10年了,他们(儿子)都出去打工了,我自己年纪大了,我就没有种了,以前我种过20多亩地,都是双季稻。
记者在台源、洪市等十几个乡镇见到的情况和渣江相似,为遏制早晚稻改成中稻,甚至土地抛荒的趋势,衡阳已投入数百万元,为农民集中育秧。
王进益(湖南省衡阳县台源农技站高级农艺师):我们县城公家育秧可供8万亩,分散到乡里,我们今年建了83个大的温室棚,每一个大棚可供40亩地。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大家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给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政策和资金都要往这一方向倾斜,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曹远征:4月CPI反映了食品的机构性问题出现(《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其实4月份CPI比3月份、6月份略有涨,但是和一季度是持平的。因为一季度2.4,4月份也是2.4多,这相对3月份环比增长0.2,预示我们说,它基本符合实用期。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CPI的话,你会发现有一个特点,CPI这次抬头左右着食品价格,食品价格上涨4%了,而食品价格中间,肉、禽、蛋又下降了。那么主要是蔬菜价格。从利益上来说,它很大情况反映了一个食品的机构性问题出现。
此外,批发下降也引起工业品的一个下降,因此整个工业消费品价格是,走势不是很高的。那么这次CPI抬头主要是农产品,主要是食品构成的。因为食品在中国的CPI中间大概占30%到40%的因素,那么40%的上涨,显然对物价上涨起一个主要推动的作用。但它最多的是蔬菜的价格上涨,蔬菜价格涨升结构性因素,排除两点含义。第一点是蔬菜更多是劳动产品,劳务成本在蔬菜里,蔬菜价格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大,我们计算过大概占60%左右。那么最近是随着农村社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基本结束,工资普遍上涨,那么蔬菜的价格,劳务成本也在上涨,因此蔬菜价格上涨是趋势性的,所以我们说由于工资上涨引起蔬菜上涨的趋势。第二个因素,是今年春天比较冷,蔬菜生产也受了气候的原因,使它供应量减少,蔬菜价格就涨得格外快。但更多的因素是由于工资成本的上升,蔬菜价格依然会有上涨的态势,只不过有积极的因素,可能涨得快点儿,或者涨得慢点儿,但是这样一个结构性的变化非常值得关注。
刘戈:主要特点是食品涨得高 而工业品在下降(《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2.4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平常,很平缓,很平衡,但是2.4是由怎么得来的呢?是由于食品涨得很高,而工业品在下降,那么最后一均衡出来2.4。然后这个4%的增长率里面,由于禽类下降得非常厉害。全国有上百亿的损失,但蔬菜上涨的很快。我随便举一个例子,像北京相对而言,上涨的幅度还不算太大。有一些地方,比如说兰州,在4月份的时候,他的白菜、油菜、土豆,这最常见的三种蔬菜,上涨率环比分别是70%、50%、5%,同比44%,33%,50%,就是这样的一种大陆型的蔬菜上涨的幅度这么大。所以它对于整个CPI的拉动很厉害,但是总体上,非食品、非蔬菜类的工业品总体上是在下降的。实际上是波峰和波谷最后均衡出来的相对比较平缓的2.4%。
曹远征:稳定农产品的产出 只有走积极化的道路(《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中国农产品的提供者基本上是靠小农,靠农户多。小农一个在提供农产品,同时也有很大的风险,波动就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所以我们说,小农的抗风险能力亟待提高。其实包括食品安全问题,包括农产品质量问题,包括产出能力问题,都是和小农经济相关的。如果要稳定农产品的产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那么只有积极化经济,走积极化的道路,这时候才能稳定的职能和稳定的产出,这是唯一的方向。
其实这种模式很有意思,他通过生产的组织化,既把零散的土地组织到一块儿,提高了耕种的水平,因为他用了大型的机械,那么产出能就稳定了,但是实际上这个组织过程,也是国家统一的采购,统一的销售,统一的技术服务,统一的种子,统一的加工,那么这样又能保证统一的质量,从而对食品安全等各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刘戈:要把分散的小农经营用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还有最近的国务院常委会议,反复在提的就是如何扶持和推动新型农业的生产主体。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过去我们都是分散的小农经营,那么现在希望农民能够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那么这种组织方式如何去实现?上个月我去了一趟江西,参加了一个当地的农业水稻生产合作社主办的交换水稻合作生产的论坛。我是亲眼看到他们发展起来的,两个回乡的农民,一个是在外面打工,一个是在外面经商,后来他们有致于种水稻,找到了袁隆平先生帮助他们,然后他们回去就建了一个九龙水稻合作社。他们的模式是自己会承包几千亩的水稻,然后同时周边还有很多的,比如说三、四十亩、一百来亩的一些专业的农户,那么他们组成了一个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然后他们统一采购,统一技术服务,在生产之后又进行统一的加工,甚至会逐渐想考虑形成自己的品牌。那么这样的一种组织方式就把原来零散的,种自己那几亩承包地的农民变成了一个新型的农业生产主体。
在整个过程当中,这个农业合作社的组织者和加入社的这些社员,他们的利益是共同的,他们有共同的利益,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他们既能够形成有效的组织,又能够形成有效的监督。所以这样的一种形式比起我们传统的模式,还有过去我们尝试过的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我觉得可能更能够代表中国农业的发展。
曹远征:鼓励规模经营 发展家庭农场(《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其实除了专业合作社这种模式,现在我们更鼓励用的是家庭农场。实际上是一个农户经营更多的土地,那么假如你保证食品保证提高质量的话,其实市场机制是非常有效的。因为他作为家庭农场或者专业合作社,他不是生产一种产品,卖一下就完了。他要注意市场产品的提供者,是要长期经营,那么这两个信誉就变得非常重要,等于这种机制有市场机制在约束他,会对质量把关。
现在是承包几百亩地的已经不在少数,一些专业的种田能手做专业化的经营。通过这个组织化的过程,它实际上也是抗风险能力提高的过程。他大规模的机械耕种,有效农耕水利灌溉设施,以及各种技术服务,这时候天灾和各种影响就会减到最低限度,那么他的产出能稳定,产量的稳定,质量就能提高。
这是渐进的过程,如果说土地集约经营是提高土地产出和提高质量的一个途径的话,那么土地的扭转就非常必要了。过去中国的小农,把土地看作他的一个社会保障,但是改革开放30年,大部分的农民离开了土地进入城市打工。因为城市的工业提高了收入,他愿意来。如果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发展,很多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并且在城市安居下来,那么土地压力就会减少,土地就有条件开始进行扭转,开始进行大块儿的经营。如果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城市化,那么城市化的核心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叫他能安居下来,能稳定下来,成为真正的城里人。二就是土地的选权和土地的扭转,土地能手和种田能手充分集中,然后稳定产量,稳定质量。
刘戈:国家将对农业生产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更关键的就是我们现在看起来粮食九连增,每年我们整个的生产的形势不错。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再一看CPI,农产品的价格经常是大起大落,这是由于整体上的小农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比较低,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很容易影响产量。从一年的角度来说,最后看起来产量是稳定的,但是要分到每一个月来说,波动就特别大。现在有了新型的组织,然后国家对于这些专业的主产区和专业的、新型的农业生产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让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有的时候它不仅仅是一个质量的提高,它是一个抗风险能力的提高,最后让产量相对稳定,这样农业长期形成的供应的波动,能够把它降到最低。
李国祥:要重新构建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针对对CPI影响比较大的肉类制品的消费来看,对于猪肉跟禽肉以稳定生产能力为主,对于牛羊肉供求缺口比较大的,是以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为主。今年东北地区春涝比较严重,西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出现干旱,抵御自然灾害,这个方面要多下功夫。从长期来看,要重新构建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现在这种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比较差。往往会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要想构建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要培育新型主体,让生产能够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在此基础上,看能不能搞社会化服务,只有把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立起来以后,农产品供给、食品安全才有更好的保障,价格才能够更好的稳定。
曹远征:农业补贴应该补到最需要的地方(《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一方面我们说鼓励新型农业组织出现,比如说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它可以稳定产出条件。另一方面,政策还要提供些帮助,比如说对农业的支持应该支持到根上去。包括补贴应该是补到最需要的地方,这样对农业的发展既有激励作用,而且又有稳定的作用。比如说给农产品的补助,应该补在生产环节,而不应该补在流动环节。
刘戈:要让真正会种地、爱种地、能种地的农民拿到补贴(《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现在怎么样让真正的会种地,爱种地,能种地的农民拿到补贴,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既不是撒胡椒面,又不是支持相对强势的公司。
《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