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文章正文

老电影插曲 🌺

未命名 2024年12月16日 01:06 2 维秀

 岁月如梭有些无奈,时光飞逝其实必然。

蓦然回首,发现有些记忆竟是如此叫人刻骨铭心。

往事如风,感觉有些美好依然那么让人无法淡忘。

比如看过的那些老电影,比如老电影里的那些插曲。

拥有美好的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拥有甜蜜的再现,岁月才满溢诗情。

  于是,我从众多国产老电影中精心撷取了50首经典插曲,供自己,也献予您,边聆听,边欣赏,边回味,边享受。

不亦乐乎,在记忆的小河里逆流而上,终于找回了那些熟悉的珍珠,把它们重新串成串,缀在时光的颈项上。

不亦乐乎,在记忆的小路上轻声哼唱,欣喜找到了这些难忘的小曲,让它们再次排成排,仍然鲜活依旧精彩。

老电影插曲让我唤回青春。

老电影插曲使我豁然年轻。


目 录

01、1955年《祖国的花朵》

让我们荡起双桨

02、1955年《神秘的旅伴》

缅桂花开十里香

03、1956年《上甘岭》我的祖国

04、1956年《铁道游击队》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05、1957年《柳堡的故事》

九九艳阳天

06、1957年《芦笙恋歌》婚誓

07、1958年《红孩子》

共产儿童团歌

08、1959年《绿色的原野》

草原之夜

09、1959年《五朵金花》

蝴蝶泉边

10、1959年《战火中的青春》

战斗进行曲

11、1959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幸福不会从天降

12、1959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人说山西好风光

13、1959年《草原晨曲》

草原晨曲

14、1960年《红色娘子军》

娘子军连歌

15、1961年《洪湖赤卫队》

洪湖水浪打浪

16、1962年《李双双》

小扁担三尺三

17、1962年《锦上添花》

社员都是向阳花

18、1963年《冰山上的来客》

怀念战友

19、1963年《冰山上的来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0、1963年《红日》

谁不说俺家乡好

21、1963年《怒潮》

一支人马强又壮

22、1963年《怒潮》送别

23、1964年《英雄儿女》

英雄赞歌

24、1964年《阿诗玛》

一朵鲜花鲜又鲜

25、1964年《农奴》

共产党来了苦变甜

26、1965年《苦菜花》苦菜花开

27、1965年《地道战》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28、1965年《山村姐妹》

俺是个公社的饲养员

29、1965年《军垦战歌》

边疆处处赛江南

30、1974年《闪闪的红星》

红星歌

31、1974年《闪闪的红星》

映山红

32、1975年《海霞》

渔家姑娘在海边

33、1976年《南海风云》

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34、1977年《黑三角》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35、1978年《江姐》红梅赞

36、1979年《泪痕》心中的玫瑰

37、1979年《归心似箭》雁南飞

38、1979年《甜蜜的事业》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39、1979年《小花》绒花

40、1979年《小花》

妹妹找哥泪花流

41、1979年《小字辈》

青春多美好

42、1980年《戴手铐的旅客》

驼铃

43、1980年《庐山恋》啊,故乡

44、1980年《红牡丹》牡丹之歌

45、1981年《小街》

妈妈留给我一首歌

46、1981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角落之歌

47、1982年《少林寺》少林少林

48、1982年《少林寺》牧羊曲

49、1982年《大海在呼唤》

大海啊,故乡!

50、1984年《二十年后再相会》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01)

《让我们荡起双桨》

(1955年)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乔羽作词,刘炽作曲,刘慧芳演唱的歌曲。该曲是1955年拍摄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

《祖国的花朵》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新中国第一部校园儿童故事片,由严恭执导,林蓝编剧,赵维勤、李锡祥、张筠英、张园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小学五年级学生帮助同学共同进步的故事。

该片荣获了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故事片一等奖。

(02)

《缅桂花开十里香》

(1955年)

《缅桂花开十里香》由潘振作词、张棣昌作曲,温明兰和李世荣演唱,是电影《神秘的旅伴》里的插曲。

影片《神秘的旅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林农、朱文顺联合执导,印质明、王晓棠、刘增庆等主演。

影片根据白桦短篇小说《一个无铃的马帮》改编,描写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祖国边境的复杂局面,以及边防指战员与少数民族人民同心同德,携手与敌特分子作斗争,保卫边疆的故事。

影片情节曲折、故事紧凑、质朴清新,片中展现了不少少数民族风貌和边地风土人情,直至今天,依然有观众在重新回顾这部影片。片中的经典角色、动人歌曲、优秀演员,深深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03)

《我的祖国》

(1956年)

  影片《上甘岭》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

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我的祖国》是由乔羽作词、刘炽谱曲、郭兰英演唱,电影《上甘岭》里的主题歌。

《我的祖国》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歌曲前半部分以抒情的女高音形式,曲调委婉动听,一种汹涌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国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美丽景色。后半部分用混声合唱形式,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唱出了“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激情澎湃,气势磅礴。

1989年,该曲获得第一届金唱片奖。

(04)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956年)

  该歌曲是由芦芒、何彬作词,吕其明作曲,陈景熹演唱的,作为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插曲。

《铁道游击队》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赵明执导,曹会渠、冯喆、秦怡等主演的剧情片。

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临城枣庄的一支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带领下,活跃在铁路线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的故事。

《弹起心爱的土琵琶》抒情的曲调将铁道游击队员们坚强的革命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的抒情慢板,跳进到“爬上飞快的火车”的铿锵快板,使人油然赞叹游击队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该曲2017年12月入选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2019年6月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05)

《九九艳阳天》

(1957年)

  《九九艳阳天》是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由胡石言、黄宗江作词,高如星作曲,禹鼎、潘文林、呼延生、孙佩华演唱。

《柳堡的故事》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的爱情片,由廖有梁、陶玉玲等人主演,1957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胡石言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连的副班长李进与少女二妹子产生了纯洁的爱情,经过指导员的帮助教育,他们暂时搁置儿女情长,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的故事。

(06)

《婚誓》

(1957年)

《婚誓》由于彦夫作词、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作曲、吴颖和温明兰原唱,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芦笙恋歌》的插曲。

《芦笙恋歌》是于彦夫执导的剧情片,汪杰、宋雪娟、孙羽、夏佩杰参加演出,于1957年上映。

《芦笙恋歌》主要讲述解放前,因为抵抗国民党军队野蛮掠夺,云南省澜沧江拉祜族少数民族的年轻猎手扎妥逃进了原始老林。解放后,已经变成“野人”的扎妥被恋人吹奏的芦笙恋歌唤醒,这对情侣终于团聚的故事。

(07)

《共产儿童团歌》

(1958年)

《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是共产主义儿童团歌,曲调源于前苏联少年先锋队队歌《燃烧吧,营火》,钢琴家谢尔盖·菲奥多罗维奇·凯丹—杰什金的曲,乔羽作词、张棣昌作曲。该歌曲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共产儿童团故事拍摄的影片《红孩子》主题曲。

《红孩子》由苏里执导,陈克然、宁和、王和永等出演,于1958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后,留在苏区的红军子弟苏保和小伙伴们与白匪军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

(08)

《草原之夜》

(1959年)

  《草原之夜》诞生于1959年,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而拍摄电影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中的插曲,田歌谱曲、张加毅填词。这首歌被称为“东方小夜曲”,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小夜曲,也是中国民歌经典,脍炙人口,久唱不衰。

 《绿色的原野》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生活的纪录片。

(09)

《蝴蝶泉边》

(1959年)

  《蝴蝶泉边》是著名满族作曲家雷振邦采用两首不同风格的白族民歌加工而成丰富独特的旋律。词作者是电影《五朵金花》的编剧季康。歌曲原唱是李世荣、赵履珠。

《五朵金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制作的音乐爱情电影,由王家乙执导,杨丽坤、莫梓江、王苏娅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白族青年阿鹏与副社长金花在大理三月街一见钟情,次年阿鹏走遍苍山洱海寻找金花,经过一次次误会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10)

《战斗进行曲》

(1959年)

  《战斗进行曲》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作词韩塞,作曲王佩之,是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中的插曲。

与此前抗战时期大多数军歌的凝重、威武不同,这首歌轻快、活泼,以战士的口吻唱出了解放军的高昂士气与必胜信念。歌曲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我军广大指战员的喜爱。与同一时期另一首充满战斗精神的歌曲《说打就打》成为解放战争流传最广的军歌。

 《战火中的青春》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由王炎执导,庞学勤、王苏娅、林农等人主演,于1959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根据陆柱国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改编,讲述了女扮男装的解放军副排长高山和排长雷振林革命友谊的故事。

(11)

《幸福不会从天降》

(1959年)

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在山西汾阳拍摄了一部反映新中国农村生活的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由著名导演苏里执导,马烽担任编剧,李亚林、梁音、金迪等人主演。

电影讲述了北方山村孔家庄一群性格各异的年轻人奋发图强、劈山引水建设家乡的故事。

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电影中细腻的爱情表达,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十年的电影创作中实属少见。上映后马上引发巨大轰动,立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高占武突击队”和“孔淑贞姐妹组”在各地应运而生。

电影插曲《幸福不会从天降》也从此风靡全国。该曲由编剧马烽亲自作词,作曲家张棣昌以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作曲,温明兰唱起来简单明快,朗朗上口,把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也成为鼓舞人心的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心中的理想去努力奋斗。

(12)

《人说山西好风光》

(1959年)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将社会主义农村沸腾的生活,与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相结合,真切、充分地展示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

《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是由张棣昌谱曲,乔羽作词,郭兰英首唱的歌曲,作为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里的插曲。

这首歌曲清新自然、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非常亲切,把民歌风味与时代精神融汇得恰到好处,把当时人们热爱家乡、斗志昂扬建设家乡的精神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

(13)

《草原晨曲》

(1959年)

  《草原晨曲》是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出品的,黑白故事片《草原晨曲》中的主题歌,由玛拉沁夫作词,通福作曲,长影乐团合唱队演唱。

影片《草原晨曲》由玛拉沁夫、珠兰琪琪柯编剧,朱文顺、珠兰琪琪柯执导,恩和森、张巨光、乔鹿等人主演。

这部电影描写了内地的汉人和内蒙地区的蒙古族青年,在内蒙地区探矿,建设包钢的故事。

放惯了牛羊的牧民,骤然间要脱胎换骨地成为钢铁工人,《草原晨曲》这首歌反映了草原牧民当时的喜悦心情。歌曲旋律非常优美、抒情,而且具有传唱价值,歌词所表现的内容使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14)

《娘子军连歌》

(1960年)

  《娘子军连歌》是电影《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歌,梁信作词,黄准作曲。歌曲的旋律铿锵有力,节奏鲜明,具有进行曲风格,表现了红色娘子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勇敢坚强的性格。半个多世纪以来,《娘子军连歌》传遍大江南北,是一首经典的革命歌曲。

电影《红色娘子军》是梁信编剧、谢晋执导,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片,祝希娟、王心刚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

(15)

《洪湖水浪打浪》

(1961年)

  《洪湖水浪打浪》是中国鄂中南地区的一首民歌,由梅少山、朱本和、潘今阶、张敬安、欧阳谦叔作词,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王玉珍、傅凌演唱。歌中寄托了劳动人民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是电影《洪湖赤卫队》的主题曲。

 《洪湖赤卫队》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武汉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革命战争题材歌剧艺术片,由谢添、陈方千、徐枫执导,王玉珍等人主演,于1961年春节开始在中国公映。“文革”中因贺龙受迫害,该片遭禁映,直至1977年1月1日重新放映。

该片根据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演出的同名歌剧改编,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韩英带领洪湖赤卫队与敌人展开艰苦斗争,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故事。

(16)

《小扁担三尺三》

(1962年)

  《小扁担三尺三》由李准作词,向异作曲,上海合唱团演唱,是电影《李双双》里的插曲。该作品歌词生动形象,满满的乡土生活气息,旋律欢快活泼,将劳动人民的热情充分表现了出来。

《李双双》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喜剧故事片,由李准编剧,鲁韧导演,张瑞芳、仲星火、刘非、张文蓉等人主演,于1962年3月12日上映。

该片根据李准的小说《李双双小传》改编,讲述了性格火辣爽直的农村妇女李双双热心集体事业,与自私落后现象作斗争,帮助丈夫喜旺提高思想觉悟的故事。

(17)

《社员都是向阳花》

(1962年)

《锦上添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第一部黑白喜剧片,由谢添、陈方千执导,韩非、赵子岳、凌元、田烈等主演。

影片以轻松的笔调,描写了20世纪60年代初普通人善良、热情、好学、上进及关心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美好心灵和生活情操。该片突出了“笑”的艺术,让人们在充满情趣的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发出会心的笑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社员都是向阳花》是一首创作于二十世纪60年代,在全国广泛传唱的优秀群众歌曲,由张士燮作词,王玉西作曲,王玉西原唱,是电影《锦上添花》里的插曲。歌曲优美畅快,轻松活泼,反映了当时农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害的乐观精神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当时这首歌曲迅速在全国传唱,歌唱家王昆、郭兰英都唱过此歌,可以说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节目的开场曲,就是这首《社员都是向阳花》,可见此歌当年的火爆。

(18)

《怀念战友》

(1963年)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于1963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 制作发行,由赵心水执导,梁音、阿依夏木、谷毓英等人主演。

影片从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出发,讲述了边疆战士和杨排长一起与特务假古兰丹姆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胜利,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也得以重逢的故事。

为了创作出与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气质相符合的歌曲,雷振邦曾经前往新疆采风长达三个月,使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伴随着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上映,影片中一首首旋律优美又耐人寻味的歌曲飘进了全国的大街小巷,风靡全国,被人民群众广泛传唱。

《怀念战友》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曲,由雷振邦、赵心水作词,雷振邦作曲,李世荣演唱。少数民族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赋予了这首歌曲特殊的意义,一班长冻成冰雕的感人场景,更是深深印在了观众的脑海中。每当看到这段影片,听到这首歌曲,总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19)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963年)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的又一首插曲,由雷振邦作词作曲,于淑荣、吴影和李世荣演唱。

这首歌曲是根据塔吉克族舞曲改编的,旋律速度较慢,使得音乐所蕴含的情感抒发得更加深刻。这首歌曲在影片中出现了三次,将尖锐复杂的反特斗争与曲折感人的爱情遭遇,生动而有机地串联起来,产生了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20)

《谁不说俺家乡好》

(1963年)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由吕其明、杨庶正、肖培珩作词作曲,任桂珍演唱的歌曲,亦是电影《红日》的插曲。

这首歌的歌词朗朗上口,曲调优美又不失灵动,以地道浓郁的山东民歌风味,唱出了解放军好和解放区好,唱出了“六十万敌军是山东老百姓用小车把他们推垮的”军民鱼水情,抒发了山东解放区人民热爱家乡、热爱子弟兵、保卫胜利果实的真挚情感。

2005年,该曲获中国电影百年百首金曲。2009年获中宣部100首推荐的爱国歌曲。

《红日》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 拍摄的战争故事片,由汤晓丹执导,张伐、高博等人出演。该片根据吴强的同名小说改编,以涟水、吐丝口、孟良崮三次战斗为主线,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消灭国民党王牌部队第74师的故事。

(21)

《一支人马强又壮》

(1963年)

《一支人马强又壮》是由郑洪作词、巩志伟作曲、孟贵彬演唱的电影《怒潮》中的一首歌。歌曲依托湖南民歌谱写而成,在烘托主题,创造气氛,表现主人公内心情感等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尤具特色。歌曲表现了在革命低潮中,革命队伍如何坚韧不拔,逆行而上的故事。

《怒潮》是一部经典战争历史故事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导演史文帜,编剧吴自立、未央、郑洪。主要演员:张平、周凤山、关淑贞、翟春华等。

这是一部较早运用电影艺术反思党内不同思想斗争的影片。它以1927年湖南农民革命运动为背景,描写了在血与火斗争中站立起来并汇人革命洪流的农民武装的成长过程。 ,

(22)

《送别》

(1963年)

《送别》的歌词朴实真诚,娓娓道来,充满深情。曲调舒缓,如山涧小溪,淳淳流入心田。歌中两位革命兄弟深情送别,一唱三叹,痛而不悲,忧而不伤, 将主人公错综复杂的感情深沉地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对战友的深情厚谊。

《送别》由郑洪作词,巩志伟作曲,著名歌唱家孟贵彬演唱,是电影《燎原》的主题曲。

歌曲创作时,以《孟姜女》等民间小调为范本进行了再创作,感情深沉细致,旋律宛转流畅。歌曲在烘托电影主题、创造气氛表现主人公内心情感等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

《送别》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流行全国,成为多年来久唱不衰的电影歌曲。

(23)

《英雄赞歌》

(1964年)

  《英雄儿女》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英雄赞歌》是由公木作词,刘炽作曲,张映哲演唱的,是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曲。

《英雄赞歌》通过对故事内外空间的巧妙处理,使之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全曲在稳健舒展的旋律进行中浸透着一种壮美,在不紧不慢的侃侃而谈里饱含着无限深情。歌曲激情高亢,呈现大气磅礴的颂歌气质,那种对英雄无比崇敬的感情得到了极大抒发。

2009年5月,它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选为100首爱国歌曲。2019年6月17日,该曲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24)

《一朵鲜花鲜又鲜》

(1964年)

《阿诗玛》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音乐歌舞故事片,由刘琼执导,杨丽坤、包斯尔等人主演,从1964年开始曾在小范围内放映,于1979年元旦公映。

该片根据彝族撒尼人的同名民间叙事长诗改编,讲述了美丽的姑娘阿诗玛与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金钱权势,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

《一朵鲜花鲜又鲜》是电影《阿诗玛》中的一首插曲,是由葛炎、刘琼作词,罗宗贤、葛炎谱曲,胡松华、杜丽华演唱的。

《一朵鲜花鲜又鲜》是一首充满云南彝族撒尼风味的音乐作品,它用优美抒情的曲调,歌贞的美好爱情,用活泼欢快的旋律,表现追求幸福生活的愉快和热情,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戏剧效果和音乐艺术魅力,广受欢迎。

(25)

《共产党来了苦变甜》

(1964年)

  《农奴》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由黄宗江编剧、李俊执导的剧情片,由旺堆等人主演。

该片讲述了西藏农奴强巴饱受农奴主剥削压迫,被解放军所救,他揭露了恶势力的罪行,最终农奴们获得解放的故事。

作为影片《农奴》中的插曲,《共产党来了苦变甜》,黄宗江作词,彦克作曲,首唱是才旦卓玛。歌曲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生动展现了西藏各族群众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大家庭里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

(26)

《苦菜花开》

(1965年)

  电影《苦菜花》是冯德英作品三部曲《苦菜花》、《山菊花》和《迎春花》中改编成电影的第一部,八一电影制片厂1965年摄制并上映,1977年重映。李昂导演,曲云、袁霞、王志刚、杨雅琴等主演。

影片生动描写了英雄母亲冯大娘这样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如何锻炼成长为一个有高度阶级觉悟和崇高爱国主义精神的战士,使她懂得了对付残暴的阶级敌人,只有拿起枪杆子来进行斗争的真理。

《苦菜花开》是电影的主题曲,由冯德英作词,肖珩作曲,王音璇演唱。影片在人物塑造、画面和音乐等方面均充满了乡土气息,尤其是电影主题曲“苦菜花开”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脍炙人口。

(27)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1965年)

  《地道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由任旭东、徐国腾、王俊益、潘云山编剧,任旭东执导,朱龙广、王炳彧、张勇手、刘江等人主演。

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是由傅庚辰作词、作曲,邓玉华演唱的歌曲,是影片《地道战》的插曲。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感情真挚、曲调优美、旋律流畅。该曲的曲调蕴含着与河北梆子“二六板”的密切联系,显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全曲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体现了毛主席论持久战的思想,饱含着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至亲至切的热爱之情与无限景仰,体现了人民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对敌斗争的必胜信心。

2005年该曲获中国电影百年百首金曲奖。2009年5月,该曲入选中宣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28)

《俺是个公社的饲养员》

(1965年)

《山村姐妹》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由张铮执导,高爱生、邱丽莉、陈立中、郭书田等主演。

《山村姐妹》讲述了在北京远郊的深山沟里有个村庄叫海棠峪,村里有户农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金雁,二女儿叫金玲,都是中学毕业生。

大女儿金雁在城里当小学教师,响应号召申请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积极参加改造山区的战斗。

小女儿金玲娇生惯养,害怕劳动,贪图享受。嫁到富村马家坊后,发现并不是像她想的那样一切都是坐享其成,人们一样要靠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收的果实。现实生活使她逐步转变思想,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俺是个公社的饲养员》是电影《山村姐妹》里的插曲,音乐具有浓郁的北方民间色彩和乡土气息,节奏欢快热情,鲜明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纯朴开朗、爱社如家的公社饲养员形象。由杨子彬作词,穆传永作曲,徐桂珠演唱。

(29)

《边疆处处赛江南》

(1965年)

《军垦战歌》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一部影色艺术性纪录片,导演:杨振亚、邓普。

影片纪录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组建以来在垦荒造田、兴修水利以及工业、粮棉畜牧园林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老一辈的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后来的知青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流血流汗,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前赴后继所取得的光辉业绩,可歌可泣。

《边疆处处赛江南》是由袁鹰作词,田歌作曲,雷良萍演唱的,是电影《军垦战歌》里的插曲。

歌曲流畅热情的音调、强烈的节奏型、悠扬婉转的旋律都显示出新疆音乐特有的风格,不仅可以感受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谊,更是能够体会到对新疆这片土地的炙热的感情,充分肯定了戍边战士的光辉业绩和取得的“边疆处处赛江南”的辉煌成果。同时,歌曲还具有一定的感召作用,积极鼓励人们,自力更生,建设新疆,建设祖国。

该曲2005年获得中国电影百年百首金曲奖。2009年5月,入选中宣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30)

《红星歌》

(1974年)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

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红星歌》是由邬大为、魏宝贵作词,傅庚辰作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业余童声合唱队、解放军歌舞团演唱的歌曲。

《红星歌》是一首雄壮有力的儿童合唱歌曲,既雄壮又带有抒情性,并具有少年儿童天真的情趣。音乐形象十分鲜明,仿佛使听众看到一队革命少年,肩扛梭镖、木枪,威武而神气地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着。

《红星歌》获得了1980年5月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2009年获得中宣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奖。

(31)

《映山红》

(1974年)

《映山红》是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作曲,邓玉华演唱的歌曲,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又一首著名插曲。

《映山红》的歌词虽然短小精致,但却通俗易懂、意蕴悠长。该曲的音乐旋律带有一种江西地方民歌的韵味,不仅唱出了生活在黑暗之中的苏区人民渴盼红军归来的强烈心声,更是唱出了苏区人民与黑暗势力殊死搏斗的革命意志。

《映山红》获得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百首金曲奖,2009年5月 获得中宣部100首推荐的爱国歌曲奖。

(32)

《渔家姑娘在海边》

(1975年)

  《海霞》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由钱江、陈怀皑、王好为联合执导,吴海燕、蔡明、赵联、田冲、陈强等主演的电影。

该片改编自小说《海岛女民兵》,讲述了渔家孤女李海霞在党的抚育下,在与渔霸陈占鳌、潜伏敌特刘阿太等敌人的斗争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革命女战士的故事。

《渔家姑娘在海边》是电影《海霞》中的插曲,由黎汝清作词,王酩作曲,陆青霜演唱。《渔家姑娘在海边》凭借动人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和甜美的歌声,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认可,几十年来传遍大江南北,久唱不衰,传颂着一批批“海霞”们的执着、顽强和拼搏,传承“海霞”精神,演绎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抒写一篇又一篇璀璨的篇章。

(33)

《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1976年)

  《南海风云》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由景慕逵、张勇手执导的剧情片,由唐国强、张勇手、高保成、洪学敏等人主演的电影。

影片再现了西沙海战,这是一场维护中国领土和领海主权的正义斗争,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海军舰艇第一次同异国海军作战,堪称是中国海军战史上光辉的一战,影响深远。

《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是电影《南海风云》的主题曲,苏圻雄作词,吕远作曲,卞小贞和梁长喜演唱。

《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中,“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银光,绿树银滩风光如画,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用优美的旋律讲述了南海的美丽富饶,表达出南海是世世代代呵护与捍卫的美丽家园。该曲抒情优美的旋律,与西沙秀丽的风光,深深地打动着听众。

(34)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1977年)

  《黑三角》,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刘春霖、陈方千执导,张平、雷明、刘佳、凌元等人主演。

这部影片讲述了我北方某城松滨市,敌特窃取我“110号人防工程机密”后,迅速将其转移到松滨市交通点,并立即通知了国外的特务机关。不想这一密码被我公安机关截获,并将暗藏及国外派遣的间谍一网打尽。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是电影《黑三角》里的主题歌,由王凯传作词,王酩作曲,李谷一演唱。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是一首赞颂中国边防军人的歌曲。歌词十分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歌曲的旋律清新甜美,能很快的上口诵唱。几十年来,这首歌正如又清又纯的边疆泉水一般,在人们耳畔欢快地流淌。它婉转动听的旋律,细腻温暖的情感,饱含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美好祝愿。

(35)

《红梅赞》

(1978年)

  《江姐》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空政文工团舞台演出剧本拍摄的舞台歌剧艺术电影。编剧阎肃,导演黄祖模、范莱,作曲羊鸣、姜春阳、金沙。主演杨维忠、赵冬兰、冯炳忠、孙维敏等。

影片讲述了1948年,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反攻。我地下党员江姐奔赴川北革命根据地,率领游击队展开武装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江姐在集中营里不畏各种酷刑,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解放前夕,敌人提前杀害江姐,江姐毅然走向刑场。山城终于解放。《江姐》被称之为中国现代歌剧艺术的最高峰,没有之一。

《红梅赞》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万馥香原唱,为歌剧《江姐》的主题歌。

《红梅赞》的曲调朴实婉转优美,又具有高亢坚定的特点,歌词规整洗练。这些正是《红梅赞》保持恒久生命力的核心原因所在。

2009年5月25日,《红梅赞》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0部委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2019年6月17日,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36)

《心中的玫瑰》

(1979年)

  电影《泪痕》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李文化执导,李仁堂、谢芳等人主演。

该片讲述了“四人帮”被打倒后,金县的新任县委书记朱克实在广大群众支持下,排除重重阻力拨乱反正,为沉冤数年的老县委书记曹毅昭雪平反,使全县干部群众如释重负,全县生产阔步前进的故事。

《心中的玫瑰》是影片《泪痕》中的插曲,乔羽作词,陆祖龙、时乐蒙作曲,李谷一演唱。被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典歌曲集》。

影片中,被迫害的女主人公手捧一支玫瑰孤独地四处徘徊的画面,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而此刻响起的插曲《心中的玫瑰》更是将这一辛酸的情绪推向高潮,成为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幕。

这首《心中的玫瑰》一度同李谷一另一首成名曲《乡恋》一样,被批评为“靡靡之音”的典型代表。但李谷一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她的艺术追求。李谷一《心中的玫瑰》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几乎与新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经历过从质疑到被认可的全部过程。

(37)

《雁南飞》

(1979年)

  《归心似箭》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李俊执导,斯琴高娃、赵尔康主演。

该片讲述负重伤被俘的东北抗联某部连长魏得胜逃出敌人魔掌后,与救他的农村妇女玉贞产生了真挚的感情。最终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战胜了个人感情,魏得胜重上抗日前线的故事。

歌曲《雁南飞》电影《归心似箭》中的插曲,由李俊填词,李伟才谱曲,原唱是单秀荣。

这首歌在影片中出现过三次:

第一次在片头:竖琴引出无词女高音独唱,配合着男主人公在冰天雪地跋涉的画面,表现了对男主人公坚韧不拔气概的歌颂。

第二次在影片后半部,玉贞闻听老人们谈论自己的婚事,含羞低头,音乐出现,镜头转向红叶、泉水、天空、晚霞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暗喻着女主人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第三次在片尾,是带有歌词的演唱,很好地表达了男女主人公的分别心境。

歌曲吸收了东北民歌的风味,又接近现代抒情歌曲的格调,既歌颂了男主人公的不屈和坚毅,也表现出男女主人公对光明和幸福的憧憬。歌曲旋律优美,真情动人。

(38)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1979年)

《甜蜜的事业》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周民震编剧、谢添执导的喜剧影片,由马琳、凌元、李秀明、李连生等人主演。

该片讲述了农村妇女唐二婶在田大妈的帮助下,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树立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故事。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是电影《甜蜜的事业》的主题曲,由秦志钰等填词,吕远、唐诃作曲,于淑珍演唱。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曲调清新,阳光乐观,鼓舞人们在新长征路上的斗志,也唱出了年轻人追求爱情的心声。在该曲中,于淑珍甜美温柔的音色将爱情的种子蔓延至每个人的心里。

该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亚太地区音乐教材。2019年6月,该曲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1980年1月,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最喜爱的15首歌曲”第三名。

(39)

《绒花》

(1979)

  《小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由张铮执导,唐国强、陈冲、刘晓庆等主演的电影。

该片取材自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讲述了1930年桐柏山区一户穷苦人家被迫卖掉了亲生女儿小花,之后又收养了红军留下的女婴,他们给这个女婴取名也叫小花。十几年后,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失散的亲人们终于重逢,共同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英雄之歌。

《绒花》是电影《小花》的主题曲,李谷一演唱,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

在《绒花》中,李谷一大胆尝试了将西洋歌剧和中国古典戏曲中曾经使用过的轻声和气声唱法,表现了丰富细腻的情感,使歌声清澈忧伤又甜美,柔美而深沉。

1980年2月16日,该曲入选由《歌曲》杂志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听众最喜爱的广播歌曲”。2019年1月20日,该曲入选1978卓越大奖改革开放40年全国十佳影视金曲。

(40)

《妹妹找哥泪花流》

(1979年)

《妹妹找哥泪花流》是电影《小花》里的又一首插曲,由王凯传作词,王酩作曲,李谷一演唱。

在《妹妹找哥泪花流》中,李谷一将西洋歌剧和中国古典戏曲中的轻声、气声唱法,运用到现代歌曲上来,使歌曲旋律更加委婉细腻,优美而新颖。人们可以感受到兼容南方婉约与西部豪放,糅合传统诗词与民间歌谣神韵的美,使歌声清澈忧伤又甜美,具有丰富细腻的情感。

1980年1月,该曲获得由《歌曲》杂志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听众最喜爱的广播歌曲”第一名。2005年7月5日,该曲入选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影家协会推选的“中国电影百年百首金曲”。

(41)

《青春多美好》

(1979年)

《小字辈》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都市生活抒情喜剧电影,由王家乙、罗泰联合执导,王伟平、陈以心、迟志强、王琴宝、于延平、张明明等出演。

该片讲述了小葛、小青等几位年轻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积极为“四化”做贡献,并建立真正的爱情的故事。

歌曲《青春多美好》是电影《小字辈》里的插曲,由齐新作词,雷振邦作曲,李秀文、徐春燕演唱。

影片传达了“积极向上,不甘平庸”的思想主题,引起了年轻人的共鸣。电影插曲《青春多美好》热情洋溢,欢快活泼,唱出了年轻人的激情。

如今,当年年轻的小字辈们都已人到老年,那个时代也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怀念那个年代,那时我们正年轻。昨天,是我们曾经的青春,也是激扬梦想的时代,致敬,我们共同的青春!

(42)

《驼铃》

(1980年)

  《戴手铐的旅客》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惊险动作片,由于洋执导并主演。

该片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迫害的公安干警刘杰不计个人安危,克服重重困难,将盗取国家武器机密的特务绳之以法的故事。

《驼铃》是电影《戴手铐的旅客》里的主题曲,由王立平作词作曲,吴增华演唱。

歌曲《驼铃》的文学语言凝练隽永,寓意深刻,音乐语言新颖别致,声情并茂。歌曲没有简单地咏唱战友间的友情,而是用粗犷、悲壮的歌声,以反复叮嘱的形式来表达对战友的关爱,生动地抒发了真挚的战友情、同志情和兄弟情。

2012年12月,该曲入围“回声33年——内地流行音乐100首金曲1979-2011”。

(43)

《啊,故乡!》

(1980年)

  《庐山恋》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由黄祖模执导,张瑜、郭凯敏主演的风景抒情故事片。

影片讲述了一位侨居美国的前国民党将军的女儿周筠回到祖国庐山游览观光,与中共高干子弟耿华巧遇,两人一见钟情并坠入爱河的故事。

2018年8月18日,该片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之一。

《啊,故乡》是电影《庐山恋》中的一支插曲,吕其明作词作曲,钱曼华演唱。

《啊,故乡》既有外来歌曲的特点,又体现了华侨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庐山恋》融合了一代人的记忆,而其中的插曲《啊,故乡》也成了经典和人们的最爱。

(44)

《牡丹之歌》

(1980年)

  《红牡丹》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阎丰乐编剧,薛彦东、张圆联合执导,姜黎黎、孙树林等领衔主演。

影片讲述了旧社会马戏明星红牡丹及其师妹的坎坷经历和悲惨命运的故事。

《牡丹之歌》是电影《红牡丹》的主题插曲,由乔羽作词,吕远、唐诃作曲,蒋大为演唱。

《牡丹之歌》的歌词独辟蹊径,从牡丹历尽贫寒,把美丽带给人间着笔,为“国花”写出了不同凡响的赞誉之词。唐诃和吕远的谱曲新颖别致、雅俗共赏,其旋律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充满新鲜的时代气息。

1989年,《牡丹之歌》获得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

(45)

《妈妈留给我一首歌》

(1981年)

  《小街》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杨华、马晓洪编剧,杨延晋导演的剧情片,由张瑜、郭凯敏等人主演。

该片讲述了在“十年动乱”时期,汽车修理工小夏认识了因受迫害而女扮男装的少女小俞,两人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真挚感情的故事。

有人说:《小街》是“一部非常唯美的电影,有着散文诗一般的韵味”。确实,影片中张瑜饰演的“俞”被剪去头发满脸忧伤的神情,戴上假发顾盼生辉的秀美神情,郭凯敏饰演的“夏”年少时的阳光明媚,多年后的忧伤沉稳,把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妈妈留给我一首歌》是电影《小街》里的插曲,由徐银华作词,徐景新作曲,郑绪岚演唱。

这首歌,把美好的母爱、友爱以及情爱糅成一团,直抵人心。每当听到此歌,张瑜那忧郁的面庞、忧伤的心境,就会浮现在脑海——那是一首美丽哀婉的歌,一首震撼灵魂的歌,一首感动过一代人的歌。

那首中国电影百年百首金曲之一的《妈妈留给我一首歌》仿佛还在耳畔回荡,吟唱中还能找回那个年代的残存记忆……

(46)

《角落之歌》

(1981年)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推出的一部爱情片。该片由张其,李亚林执导,沈丹萍、贺小书等主演。

电影描述了半个世纪以前,一个中国大地上永远不会再有了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的生活图景,不单是经济上贫穷,而且封建思想猖獗,青年男女的爱情受到摧残而引发的一个悲剧故事。2018年8月18日,该片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

影片放映后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这部影片的音乐也同时获得极大的成功,成为作曲家的代表作之一。

《角落之歌》是影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主题曲,由张弦,凯传作词,王酩谱曲,朱明瑛原唱。这是一首十分压抑与无奈的歌曲,但又表现出社会主义新人对祖国的美好向往,呼唤祖国美好的明天,与电影主题配合得很好。

王酩在这首作品中展示了他丰富深厚的民族音乐功底,非常简练的音乐核心,以及他极为娴熟的中国音乐独有的手法,创造出了一首形象准确、动人心魄的时代之音。

八十年代由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组委会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起由全国观众投票评选的15首优秀电影歌曲中,就有这首《角落之歌》。

(47)

《少林,少林》

(1982年)

《少林寺》是由中原电影制片公司制作的一部动作电影。由张鑫炎执导,薛后、卢兆璋编剧,李连杰、于海、丁岚、计春华、于承惠等人联袂主演。

该片讲述的是隋唐年间,著名武术家神腿张抗暴助义,遭王仁则陷杀,其子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昙宗救出,小虎为报父仇,拜昙宗为师,取名觉远,习武少林,并落发为沙弥的故事。

《少林,少林》是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由王立平作词、作曲,由王炳志、赵高潮、杜瑞安、戴建明首唱。

《少林,少林》的歌词挥洒自由,通篇顿挫严整。旋律活泼舒展,节奏刚劲有力,情绪雄壮昂扬。

作为主题曲,在影片的片头“少林,少林”的歌声,即以男声重唱响起。伴随这活泼而雄壮的歌声,仿若少林英雄一边在歌唱,一边走进这段波澜起伏的动人故事。

在歌曲的结尾,三次重复“少林”这个光荣的名字,音调由强渐弱,随着影片的结束,人物和故事仿佛又消失在历史之中,而英雄的歌声还在人们耳畔回荡。

2019年12月,该曲获得最美城市音乐名片优秀歌曲奖。

(48)

《牧羊曲》

(1982年)

  《牧羊曲》是电影《少林寺》里的又一首插曲,由王立平创作词曲,郑绪岚演唱。

该曲的歌词具有古今合璧、形美感目的特点。歌词勾勒出一片人间仙镜,温婉清丽、柔美动人,语言凝练,有古典诗词之精妙,又具有一种质朴的美感。

该曲的曲调温润通透、甜美悦耳,它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歌咏,折射出人物内心的喜悦,抒情、风趣,中原生活气息浓郁。

《牧羊曲》是一首洋溢着似水柔情的女声独唱,歌词朴素清新、柔和动人。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无穷的韵味,使听众陶醉其中。

2020年,该曲提名新时代国际电影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十佳电影金曲奖。

(49)

《大海啊,故乡!》

(1982年)

  《大海在呼唤》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杨静编剧,于洋导演,于洋、埃比等人主演。

该片主要讲述了70年代末,老灯手巴勃罗、老华侨金根,带着妻女悼念他们的亲人、中国籍海员陈宏志和斯里兰卡籍海员那雅克结为国际海员友谊的故事。

《大海啊,故乡》是电影《大海在呼唤》里的主题曲,由王立平作词作曲,朱明瑛演唱。

《大海啊,故乡》旋律流畅舒展、平易亲切且结构严谨。歌词语气舒缓、如叙家常,显得质朴而深情。音乐通俗易懂、优美动听、感情真挚。

2008年10月24日,该曲获得了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颁发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流行金曲勋章。

(50)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1984年)

  《二十年后再相会》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工业改革题材剧情电影,由石晓华执导,钱勇夫、朱琳主演。

该片讲述了汉春造船厂厂长袁朗与老同学陈启明、冯振羽、诸晖摒弃前嫌,齐心协办提高中国造船业国际竞争力的故事。

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是电影《二十年后再相会》的主题曲,由张枚同作词,谷建芬作曲,朱逢博演唱。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是谷建芬的代表作,也是八十年代初期青年人时常哼唱的时代歌曲。这首歌旋律轻快、优美、生动、新颖,富有青春的气息和时代感,准确地反映了那个蓬勃年代年轻人的生活、追求、理想,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歌曲昭示了年轻的一代要扛起时代的重任,自强不息,为未来美丽的蓝图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当时唱起这首歌的时候,那跳动的旋律一下子让我们激情澎湃,唱得热血沸腾。“来不及等待,来不及沉醉,年轻的心迎着太阳,一同把那希望去追。”心里顿生一种光阴易失,只争朝夕的感慨。那时候的我们真的很年轻,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期许。唱着这首歌,心中充满着对二十年后美好生活的遐想:“那时的山,那时的水,那时的风光一定很美。那时的春,那时的秋,那时硕果令人心醉。”

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几十年弹指一挥而过。光阴、岁月见证和体会了数十年来国家以及我们个人的巨大变化。我们的国家自不必说,这几十年的发展让人目不暇接,硕果累累。国家强盛,国泰民安。国人的幸福指数,远超几十年前的想象预期。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已不再年轻。这几十年来我们是在歌声中追赶着朝阳,逐梦星辰,把我们梦想的蓝图一次次地描绘。我们祖国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也留下了我们挥洒的汗水。我们个人的生活品质通过我们的努力,也和几十年前有了质的飞跃。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是一首让人们永远传唱的经典,唱起它,每一颗心跟着旋律激情跳动。唱起它,每一个人的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

虽然今天我们已不再年轻,但我们的孩子正当最好的年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不变的是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切幸福皆由双手创造,一切美好皆由努力实现。让我们再相约二十年,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盛世。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最喜欢的老电影插曲,当年的那一首首经典的老歌,已经深深的镌刻在我们生命的记忆里。难忘的是,每当唱起这些经典老歌,脑海里总会闪现那些电影画面,就会想起自己当年看电影时温馨美好的心情。于是对我们曾经的纯真质朴,一种亲切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每一次唱起这些电影插曲,犹如和那些曾经的岁月重逢,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着那些记忆中渐渐淡远,却又依旧在熠熠闪光的东西......

  一幅幅熟悉的电影画面,那些演员现在都已经不再年轻,感慨岁月沧桑,芳华如梦。

一首首亲切的电影插曲,如今再次听起来让人无比怀念,依然历久弥新,朗朗上口。

老电影插曲不同于其他的歌曲,都是随着电影的故事情节,由景生情,由情生歌,以歌融情,以歌抒情,声情并茂,相得益彰。

只有经典才能悠远不朽,只有经典才能经久传世。

这就是老电影插曲经久的魅力,这就使老电影插曲成为了永恒。

老电影插曲永远不老。

老电影插曲永远陪伴在我们的身边!

背景音乐

电影《上甘岭》插曲

我的祖国



球探大全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球探大全网渝ICP备202301542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