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票电视剧消防影视气死,离佳作就差一点啊
未命名
2024年12月15日 13:38 2
岱萱
写在前面
今晚聊一部新上的香港灾难片——
《焚城》
先说一句,虽然我们后面会提到不少缺点,但这部片总体上还是值得票价的,我们对这部片选择在这个最冷的档期上映,也感到很佩服。我们优缺都会写,大家可以自己判断要不要去影院。
从故事来看,导演选择的题材和视角原本都算不上特别,就是从消防员视角和政府内部视角,双线并行,讲述了一起威胁全城的危险物质泄露危机,以此反映和讨论当下的不足。
但这一次有些不同的是,导演对政府这条线的处理,不再是简单地嘲讽或批判,而与现实接轨得更深入,更有力,表达的东西和尺度,也是我们在内地银幕上没见过的,这一点很加分。
只是很可惜,在这份特殊之外,另一条消防员的线造成了拖累,处理得不够好,导致缺点和它的优点一样明显。
正文
前面说了,电影聊的是一起威胁全城的灾难,更具体点说,其实就是近似于末日背景下,政府代表的掌权者视角,和消防员代表的平民视角的应对和行动,以此去展开对人性乃至政治方面的讨论。
电影的问题主要就出现在消防员视角上。
从灾难发生到解决,消防员群像角色全都是功能性的,他们被往英雄方向去塑造,无论多么危险,都时刻冲在前面,时刻考虑队友安危,而对“自己”的考虑,是几乎没有的。
电影特地给他们都加了一些情感羁绊,比如消防队长黎杰峰(白宇饰)跟同队长官陈美恩(王丹妮饰)是互相默默爱恋的关系,他也早就准备了求婚戒指,队友宝明家里也有一个怀孕了的妻子。
但你看到最后会发现,这些都并不是为展示更丰富多变的人性而存在的,仅仅是未来给他们的牺牲,给他们的无私增加悲情浓度。
他们前后两次去救被困在火灾里的队友,后面被要求去取出危险反射物质,作为相关专家的范伟立(刘德华 饰)直接说了,危险程度很高,不会强求他们去,但他们都还是去了,没经历过什么挣扎,甚至是赴死后才给观众回放黎杰峰留下戒指的深情桥段,大爱覆盖小家这一理念贯穿始终。
消防员们坚守岗位的个人动机,也全都不充分,只能算是给了一个理由,黎杰峰是因为上一次火灾失去过姐姐,因而加倍珍惜身边人。
剩下的人勉强只能算是兄弟情、战友情,或者说是本性善良,但也都并没有太多铺垫。
最关键是,这些如果放在明确知道灾害等级的一般火灾背景下,也许还说得过去,可电影里这是末日级别的灾难,范伟立没有对他们遮掩,他们自己就能从火势,从反射物质数量知道意味着什么,更知道自己去救队友、去支援绑火药的人,意味着什么,可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去了。
这种俗套的煽情式处理,放在末日下难免显得过于理想化,也太草率,自然会失去一些现实力度,观众很难代入这样一些过于正面的人。
而刻画得相对好的部分,就主要体现在政府视角这条线上。
同类型片子里对官僚的描写,往往是揭露和控诉,带着某种绝望的消极情绪,但《焚城》的落点更多是在于反思,是对灾后需要重建信心、修复公信力,这些更时新的社会议题的直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聊这一点要先从“反派”说起。
电影开头就说了,这场物质泄露不是天灾,是人祸,那这里的“人”指的是谁?
明面上的两次火灾,都是电子废料处理不公导致,始作俑者则是一个贪婪的富商,他为了捞钱而回收电子废料,两头赚钱,但导演对他的刻画又实际推翻了这一点。
这个富商看似坏得很扁平,从头到尾为利所趋,但这放在这部电影里不是一个缺点,因为他的作用本身就不是服务于故事,而是服务于对幕后真凶的引出。
你能看到他身上有很多疑点,火势越来越大,政府在紧急商讨,还开始疏散人群,他依然气定神闲抽着雪茄。
政府提出需要炸毁他的豪宅,拯救全香港时,他敢于提条件禁止政府调查,并且还要七折卖房。
范伟立在媒体前公然揭露了他的嘴脸,富商也还是一脸嚣张,说“我们不会死。”
这里面只有一个说得通的理由,就是他清楚这次火灾跟第一次一样,内因会被作为一级机密封存起来,无人得知,或者说可能每一次这类事情都一样,真相都会被包庇,他的罪行都会得到延续。
因为走私电子废料,两头转卖,这里面所涉及的香港经济,跟政府从来都脱不开关系,甚至可以说是由政府主导的,是他们同意改变进出口条件,一切没有政府应许,根本就不会发生。
更具体点说,富商的行为、动机乃至身份其实都是不重要的,他就是一个附庸强权的符号,没有他也会有别人,不是经济也可以是军事、科技等,最重要的还是主导者。
这也就指向了灾害背后的真凶,政府高层,也就是掌权者。
他们对香港有着最高的掌控权和影响力,在需要发展经济的时候牺牲了一部分环保,同时又没有善后,前后两次灾害都构成了这种因果报应,且一次比一次不可控。
而通过他们对灾害的应对,尤其是对临时特首 Cecilia(莫文蔚 饰)这个人物的设计和处理,可见他们在决策,在人性上的摇摆和复杂。
这里面最明显的特质当然是值得批判的,即他们对权力和地位的优先考虑,Cecilia会倾向于接受保守方案,为了避免物质加速扩散,不允许消防员用水,隐瞒民众真实情况,这些决定都利于保护政府体面,保护个人权杖,而未必是最优选,站在他们对立面的范伟立也直接指出了这一点“你的位子比人命重要吗?”
在消防员们竭力想要保下更多性命的朴素意识对比下,尤其显得他们无情和冰冷。
但一方面,在意识到灾害严重程度后, Cecilia一边只允许疏散部分人群,一边会跟老公提出让他带着儿子走,包括她进电梯后,镜头缓缓拉开,给出了更多的细节,电梯旁的下属们都在偷偷打电话告知家人,让他们离开。
这个举动既是自私的,他们能容忍瞒着百姓而只照顾家人,又同时是人性的,他们并不是真的只在乎自己和权力。
包括Cecilia和消防队长后面也因为目睹消防员的无畏和真情,越来越被感性带动,会允许他们进去救队友,酌情答应他们的请求,也是电影在呈现掌权者们所拥有的人性的暧昧。
电影在试图以此洗白他们吗?我想不是,导演让范伟立跟他们全程对立,镜头也会毫不留情给到每一个官员的面孔,就是为了展现他们的行为是欠缺考量的,也都必须自己负责。
只是,电影更多是想把问题的源头指向官僚制,这些掌权者更多时候是被不完善的体制,被失控的权力所塑造。
编剧从很多细节方面,去反应了体制本身的问题,
Cecilia做决策总是来回权衡,她会屡屡提出,如果没有实时的依据,证明她必须这么做,那就不能做,以及在紧急关头依然强调,范伟立看第一级文件是不合法的。
这反映了现代官僚制的基础——法理型权威,通俗说就是规则至上,规则成为了最高权威,他们一举一动都要有所依据,这就导致官员们产生了某种惰性,习惯按规行事,无法积极应变,在面对灾难时这种积弊会加倍暴露出来。
比如Cecilia为了“避免百姓怪罪政府”而选择不公开,宁可推责到气象上,导致谣言满天飞,中间特别有一段展示了大家在信息传播上的恐慌。
这也是官僚制的特质之一,任职的内部人员与外部环境间的边界非常清晰,这样的组织结构有助于促生官员群体相对独立的利益,换句话说,行政地位与权力建立在垄断特定组织信息的基础上,有相关论文指出,这成为了他们“几乎对任何事情进行保密”的理由。
而之所以说电影最终指向的更多是反思,而不只是责怪,这一层主要就被放在了一个人物,也就是刘德华饰演的范伟立这里。
在电影开头,范伟立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后面Cecilia把这句话用在了范伟立身上,说他敢想敢做,这是范伟立最好的地方,也是最糟糕的地方。
范伟立就等同于这个时代,或者说他等同于这个时代里,还没完全被系统吞噬的掌权者,他会直接地影响未来。
导演认为,解决以及预防这类重大灾难的解法,就是体制和人都进行反思,然后有所改变,第一步就得是为之前的错误道歉,为遗留问题善后,所以他把这种解法放在了范伟立身上。
范伟立就是这么做的,曾作为高官,为了发展经济,间接导致了第一次火灾,导致了消防员妻子的死亡,那时香港经济确实高速发展,但牺牲了环保,也失去了人心。
之后他辞职去研究环境问题,为第二次火灾提供帮助,作为民众代表来对话政府,也正是为之前未解决根源的物质泄露善后,最后还为自己之前的行为道歉,向媒体公开揭露了他所知的真相。
他不是英雄,是一种理想化的希望。
当然,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寄托这样的希望,这依旧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但能够公然指出问题,提出对反思和改变的要求,或许就意味着,希望还没有完全消失。
参考及引用:
《现代官僚制功能缺陷的再审视 ———基于重大灾害应对视角》,赵春雷
音乐/
配图/《焚城》预告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