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食用盐的国家政策《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第二版)》发布 推动减盐技术创新与应用
未命名
2024年12月15日 13:32 2
岩宁
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胡可璐)11月2日,2024中国食品工业减盐实践研讨会暨《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第二版)》发布会在石家庄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第二版)》,旨在推动食品工业营养健康化转型,促进减盐技术的成果转化与应用,为消费者健康提供营养保障支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表示,过多的钠或食盐摄入会诱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18岁及以上居民人均每日烹调盐摄入量为9.3g,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5g。减盐是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最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之一。此次发布的《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为食品工业界的减盐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导。
食品工业的营养健康化是健康中国的基石,全民减盐首先从食品工业做起。会上,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解读了第二版《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主要内容。她介绍,本版《指南》是在2019年发布版本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国际指南原则、近年来食品钠含量动态数据,通过反复论证,按类别对我国食品工业减盐的基本原则、目标、技术路线和实施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为食品工业生产和推广安全健康的低钠/盐食物提供指导,同时也为消费者购买、食用低钠/盐食品提供建议。
据悉,《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第二版)》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以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为目标,主要针对加工的预包装食品及原料,促进企业降低食品中盐用量,最终减少消费者食盐摄入量。
韩军花表示,从我国食物成分表和近5年预包装食品钠含量的监测数据来看,即便是同类同风味产品,钠含量差异也较大,这为提出可操作的减盐空间成为可能。食品工业减盐的技术原则上首先应考虑在原有的基础上直接减少钠盐的用量,并逐步达到加工食品钠含量降低的目标;其次,探索其他风味如辣、酸、香辛料等调味,通过其他的非咸味物质来代替钠盐;再次,考虑改进工艺并保持质味,采用低盐配方开发新品种,逐步使行业减盐目标成为可能。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指出,减盐是经济可行的干预措施。随着现代生活方式改变,食品工业在减盐行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食品工业通过优化食品配方,利用标签用语、市场推广以及广告宣传等方式,可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观念和家庭膳食选择。因此,积极推进食品工业减盐行动,降低我国预包装食品钠含量,对于减少我国居民膳食总钠摄入、引导健康饮食意义重大。
在专题报告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徐娇、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营养技术官员崔莹、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守伟等分别从我国减盐工作政策、全球视野下的减盐策略、以及现代发酵肉制品科技创新等角度,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度洞察与前沿分享。
酵母抽提物减盐方案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悉山在会上表示,酵母抽提物是从食用酵母中提取的天然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增鲜调味特性。在减少20%的盐量下,使用酵母抽提物调味,仍能达到“减盐不减味”的效果。安琪重点加强酵母抽提物减盐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已经拥有全套产业化创新技术。目前,安琪酵母抽提物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肉制品、酱油、方便面、烘焙食品、膨化食品、乳品及饮料等多个食品领域。安琪致力于减盐创新技术,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健康饮食需求。
与会专家表示,食品工业减盐工作在技术上应采取逐步递减、重点突破、使用低钠盐和代盐制品等原则;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培养,充分利用食品营养标签、包装正面标识等方式开展消费者交流;重视减盐绩效和经验的分享推广,带动健康饮食文化及行为改变,营造全民减盐和健康饮食新风尚。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