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文章正文

从P2P撤出来的钱,放哪里收益高又安全?(从“70后”到“90后”一个家庭的理财启蒙)

未命名 2024年12月15日 03:08 2 吕惠

力哥说理财,简单又好玩。跟着力哥走,理财不用愁!

自从银监会出台了P2P监管细则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会员和粉丝都在问我:力哥,现在时局不明,我也不确定我买的P2P能不能熬过这一关,要不要我先把所有P2P都撤出来?

我的回答是:淡定

力哥在会员群里对许多当下知名的P2P平台都做过或正面或负面的测评分析(这是力哥对会员的责任所在),因为长期受到力哥影响,所以我的会员提出来的自己正在投资的P2P平台,目测熬过这个监管寒冬的概率是极高的,所以我一般都会建议:只要做好充分的分散投资,不用着急把钱撤出来,可以先静观其变。

至于其他粉丝投的杂七杂八的P2P平台,我就不敢保证了。

而最近这一周,问我最多的问题已经改成了:力哥,我把P2P里的钱都撤出来了,但现在股市那么差,我也不敢多投,有没有其他什么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风险比P2P低,而收益却还依然能保持在8%-12%的呢?

这个问题可真难煞力哥了……

众所周知,风险收益成正比,在降息周期中,固定收益类的投资回报都在下降,无论是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还是银行、券商、保险、信托的理财产品,无不如此。想要风险降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水平,却要收益率依然和P2P一样高,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这么说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个问题无解了呢?

也不尽然。

懂理财和不懂理财的区别这时就体现出来了。

首先,懂理财的人知道如何做合理的资产配置,从而将风险分散,使得你的整体风险收益比要比你全部买“马伊琍”或全部买“姚笛”都更高。

其次,在相同的预期收益情况下,尽量选择承担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或者反过来说,在承担相同风险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预期收益更高的投资。

比如力哥推荐的七步定投实战操作法(直接点击文字就能看到原文),长期年化预期收益至少能达到15%-20%的水平,但这种策略所需要承担的长期投资风险却远远低于单纯的股票投机,甚至低于P2P,这就是性价比很高的投资策略。

而不懂理财的人,则要不视风险为洪水猛兽,只知道一味回避风险,把所有的钱都存在银行,而不懂得与风险共舞,化风险为机遇,结果纵然你的本金不会被骗亏损,但必然会在高通胀和高房价环境下,真实财富不断缩水。

要不则眼中只看得见高收益,却无视潜在的巨大风险,“E租宝”们不骗你骗谁呢?那眼下有没有风险比普通P2P要低,但收益率依然和P2P差不多高的性价比特别突出的理财之选呢?思来想去,力哥想到了这家平台。

一米好地这个平台去年4月才刚刚成立,至今不过一岁半,按力哥对P2P的严苛挑选标准,如果这货是P2P的话直接就OUT了。但它的创新商业模式很独特,引起了力哥的好奇心,所以我从去年就开始主动了解研究这家平台。

不过这年头,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旗号行金融传销诈骗之实的公司太多太多了,所以要找到在商业模式上经得起仔细推敲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优秀产物并不容易。

而在盘问了一米好地CEO冯印陶一个小时后,我认为这家平台基本符合我的标准。

一米好地CEO冯印陶,看上去像个老实人,力哥聊下来也感觉是个实诚人

注意,力哥这里用的动词是“盘问”,而且没有加引号,因为我真的是用10年理财记者的锐利眼光,机关枪一样的把我能想到的所有可能让CEO下不来台的问题都射出去了——而对方空手接子弹的能力,我还比较满意。

从互联网金融大方向的归类上看,一米好地的模式应该归为众筹,但因为众筹的情况实际上远比P2P复杂得多,所以再细分的话,那就应该属于“新型城市空间收益权金融平台”。

Kao!这是什么鬼?

简单说,房地产市场获得投资回报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所有权回报,只要房价不停上涨,你就能赚钱。

但房价永远涨这事谁都知道是在做梦,所以开发商天价拿地开发,然后再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样的商业模式蕴含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哪天天朝房价崩盘了,那些最激进的开发商会第一个死,银行第二个死,然后我们被迫卷入高房价旋涡的老百姓也跟着一起“死”。

但还有一种更稳健的更可持续的回报方式叫收益权回报。也就是赚租金。只要这房子还有人愿意租住,不管房价跌得多惨,租金回报总是少不了的。

比如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26年了,房价和股价一样,再也没有回到1990年的巅峰状态,但逼仄的大东京都市圈虽然只占日本面积3.5%,却还是集中了日本35%的人口,产生的GDP占日本一半以上,城市化率超90%……这些因素决定了,东京的房价和房租今天依然很昂贵!在东京打拼的日本年轻人依然压力山大!

这样的情况,未来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一样会重演——就算房价崩盘,年轻人还是会优先涌向这些机会最多的一线城市,房租还是很难降下来。

但这说的是未来的景象,现在呢?

不好意思,其他城市力哥不清楚,但魔都我很清楚,普通住宅的租金回报率不到2%!

也就是你花500万买了一套房子租出去,一年能收到的租金不到10万,一个月不到8000。如果房价不再上涨,光看租金回报,买房绝对是非常糟糕的投资!

一米好地却从买房困局中发现了商机!

一旦把房子所有权买下再租出去,就要冒房价崩盘的巨大系统性风险,那我为什么不能只买物业的使用权呢?比如我把一整栋物业未来5年的使用权全部买下(承租),再“批发转零售”,租出去赚钱,就能实现重资产商业模式到轻资产商业模式的转身,投资成本和所需承担的风险都会低得多。

但还有个问题,当下的租金回报率那么可怜,这种类似“二房东”的投资策略真的靠谱吗?

“二房东”目前在北上广深是一个确定无误的贬义词,因为和群租现象密切相关。

比如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一房东以5000元/月的租金整租给二房东,二房东把房子改造成群租结构,再分割成8个小房间分别租出去,每个房间租金1000元/月,一进一出,净赚3000元。但这么做却带来了大量的治安、环境卫生和消防隐患。

而一米好地选择的不是这么low的二房东模式,而是通过高逼格的房屋改造,实现租客更有品质的生活!

在平台发展早期,一米好地发起最多的就是单身青年公寓众筹项目,因为这类项目最符合一米好地的创新理念。

一米好地投资还款结构这类青年社区的做法是:把一栋物业5年使用权整租下来,然后把原有空间格局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分隔成升级版的“爱情公寓”!

力哥最爱的“贤菲恋”

这类“爱情公寓”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楼是公共活动空间,有咖啡吧、台球桌、桌上足球机、小型健身房(跑步机、瑜伽球等)、小型的电影放映室(公共活动室),还有几个会议室、N多懒人沙发等等。

而楼上则是一间间面积在10-20平米之间的装修温馨的独立公寓。这类“爱情公寓”的房租总开支其实并不便宜,在上海的话,依地段不同,少则2000元/月,多则3000-4000元/月。你说这样的房子会有人租吗?爆满!如果没人退租,就根本住不进去!

租客的账是这么算的。

如果我在同样的地段租群租房,虽然只要1000元一个月,但面积更小,环境更加脏乱差,也不安全,生活质量更差!如果是刚来上海打拼的低学历年轻人,一个月才赚3、4千,那他没有选择,连1000元的地段不错的群租房都租不起,只能租郊区的群租房。

但如果是高学历的年轻人,尤其是在金融、IT、互联网这些行业工作的话,月薪6、7千甚至8、9千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这点收入水平,圆他们的魔都买房梦当然还差得远,但他们就会有适当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追求更好的居住品质的需求。

但如果要告别群租房,独立租一套一室一厅50平米的普通民宅,也得3500-4000元,而且一般都是老式公房老式装修,不但太贵而且居住环境也没有得到质的提升。

这就给了这种单身青年公寓机会了。

价格高于群租房,但低于自己单独租一套民宅,装修风格统一、时尚、温馨,有完备的物业服务,更加安全,马桶堵了也不用手忙脚乱,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提供了你和其他同龄人交流的机会,无论是交友(一起看电影,一起打球)还是找对象,亦或者是寻找跳槽机会创业伙伴,这些条件都是普通的租房市场无法提供的。

对了,这些物业一般都临近地铁站,出行方便,周边生活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备。

如果力哥年轻10岁,还不认识力嫂,现在刚刚大学毕业来上海打拼,我会对这样的租房环境非常动心!(如果已经认识力嫂了,就先和她同居再说,毕竟节省房租呀~)

用一句已经被用烂的创业名言:这类单身青年公寓项目抓住了单身青年的需求痛点!

既然商业模式可行,接下去就是要尽快复制扩张了,可尽管是轻资产运作,但要一口气买下一整栋物业5年使用权,并且对整栋物业进行全面改造,前期也需要一次性投入很大一笔钱。如果光靠自有资金以及此前项目回笼的资金,发展速度太慢了。

想要让这种商业模式加速成长,只有寻找外部资金支持。

今年8月,一米好地完成A轮融资

要不就是寻找高大上的风投,要不就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寻找普通投资者。

而看到这么好的商机,只能掏出几百几千最多几万块钱投资的吃瓜群众也想分享收益呢!

这时,一米好地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投资者通过一米好地这个众筹平台,把钱投给这些单身青年公寓项目,就能助其加速成长。

因为通过“整租零售”+“空间改造”+“社群运营”这三步,单身青年公寓实际上给租客创造了新的价值,而租客也愿意为这些符合自己需求痛点的增值服务买单,所以其利润空间肯定不错。

而为了加速扩张,在项目收益中拿出8%-12%左右的利润空间给愿意真金实银支持我们发展的普通投资者,从财务上看,也完全可以接受。

这种模式就叫“租约收益权贴现”。

那这类“爱情公寓”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呢?

就是使用权买断了,房屋改造完成了,但没人来租!

但这种模式在中国方兴未艾,供不应求,在这个市场还没有像P2P那样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之前,这种风险是极低的。

更重要的是,一米好地挑选合作众筹的这类项目几乎全部集中在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市区交通便利的地方,而这些城市在可预见的未来,会继续吸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来此追梦。

现在的90后、95后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他们的父辈已经有天壤之别,他们很难吃得起他们父辈当年吃的那些苦,他们有更宽广的视野,更追求自我,很难接受一心只想着攒钱而完全无视自己生活质量糟糕透顶的价值观。

就像力哥反复说的,理财就是理生活。

而只要改造好的房子能有很高的出租率,就能带来丰厚而稳定的现金流回报,这类投资项目的安全系数就会很高,我们投资者把钱借出去的风险也会比较低。

当然,单身青年公寓只是一米好地众筹项目的一部分,符合一米好地致力于“城市新空间改造”的项目还有很多,比如联合办公室、精品酒店、精品民宿、创意店、城市商业综合体、新型社区等等。

专业团队设计改造,颜值就是高~

到今天,一米好地的项目触角已经伸向上述各个领域,合作品牌包括米寓、魔方公寓、桔子空间、小马公寓、水滴公寓、YOU+青年社区、青年汇、P2联合创业办公社、亚朵酒店、美豪酒店、诺阁雅酒店、万科等等(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在这个市场,大佬万科反而是最不引人注目的)。

其中力哥最熟悉的无疑是“联合办公室”。两个月前,力哥在为我的小团队寻找办公室的时候,就把目光锁定在了最符合初创小微企业需求的联合办公室。

力哥现在租用的联合创业办公室,也采取了“把一栋物业长期使用权整体买断+对空间进行全面改造”的模式,让创业团队以比较低的整体租金支出入住一个比较小的独立办公区域。

但同时提供了比较大的公共活动空间,包括餐厅、运动室、会客室、懒人沙发等各种功能区,还有饮水机、微波炉、打印机等设施,有专门的前台接待、社群主管、清扫阿姨、IT网管为我们提供服务,力哥团队的小伙伴现在都爱死我们的办公室了有木有!

力哥办公区实景拍摄~

不过要注意的是,由于一米好地不设资金池,资金全托管,平台完全碰不到客户的投资款(没有老板携款跑路的操作空间),每个众筹项目都是定向集资,专款专用,一旦集资完成就会进入封闭运作期(许多P2P平台则是7X24小时敞开式供应,不怕抢不到,就怕你不买,能多圈一分钱也好),所以一旦错过了你看好的优秀项目的募集期,就会丧失投资机会。

而力哥前天又上他们官网看了下,发现今天(9月6日)下午1点开始抢购的恺亚海珀旭辉公寓这个项目吸引力挺高的。

该项目最高年化投资回报12.08%,投资期限可以根据你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选择3/6/9/12个月四种投资期限,最低投资金额1000元,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

而这个项目的地址在徐汇滨江板块,该地区是上海近年来房价涨幅最高的板块之一,作为身份证开头为“310104”的地地道道徐汇人,我是眼睁睁看着徐汇滨江板块从当年的脏乱差,到处都是断头路,野草丛生且乏人问津的下只角,变成今天这么一个高大上地区!

而该项目的目标消费人群是追求生活品质和出行便利的新上海金领人群。

因为该物业走到地铁7、12号线龙华中路站2分钟,走到上海今天黄浦江沿线最漂亮的徐汇滨江公园只要6分钟。开车出行,内环线上下匝道就在边上,开车去浦东的话,走打浦路隧道和龙耀路隧道都很近,离纸醉金迷的徐家汇也不远,而且门口就是绿地集团开发的大型shoppingmall——正大乐城。

之所以要说这么多关于这个物业的细节信息,不是力哥要显摆我对这一带有多熟,而是想说明,因为我非常了解这个地区,了解这个地区高端物业租赁的需求有多大,所以我才敢投资这个项目。

不过请注意,任何能承诺12%回报的固定收益产品都不可能没有风险。力哥之所以敢投资这个项目,不是因为它零风险高收益,而是因为我仔细研究了这个项目,认为它的风险是可控的,我能够承受的,商业模式说得通的,现金流充裕的,违约概率非常低的。

总之,我认为与12%的投资回报率相比,投资这个项目要比我投资其他不明不白的有资金池嫌疑的说不定这钱就拿去给大学生放“裸条”的P2P项目让我觉得更踏实,收益风险比更优。

今天P2P已经是杀成红海的夕阳产业了,但这货还是朝阳产业~

但即使如此,也不代表这个项目一定不会违约。

get了没?

对了,这个项目还有个额外福利,投资5万可免费入住海珀旭辉1晚(投资10万免费入住2晚,以此类推),这个福利对力哥这样的上海人没啥吸引力,但如果你今后想来上海旅游,去迪士尼转转,可以免费入驻装修这么精致的公寓,想想也是蛮爽的哈~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一米好地和这个项目的情况,就点击“阅读原文”吧。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力哥理财》微信公众号(lglicai),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二次修改。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dukept@126.com

阅读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ODE4NjY5MA==∣=2825802009&idx=1&sn=26169a60e2349828f83e0631e7440257#rd

责任编辑: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蕾 范怡雯 “照现在的消费支出和可预计的工资水平,我感觉以后真的会入不敷出。”在一家“985高校”读大三的小樊觉得有些焦虑。刚入学的时候,小樊从来没有担心过消费支出的问题,更未想到过理财。如今,不断上涨的每月开支、租房价格攀升、自己对于未来工资的预期值等等都让小樊不得不考虑进行一些理财和投资。

相较于“90后”同龄人,小樊把自己愿意投资理财的想法归功于她已有20年投资经验的父亲樊辉。“我身边的同学也有想赚钱的,但大部分都是想去做兼职、做代购。”

投资观念的萌芽

樊辉是一位“70后”。1991年,他偶然看到新闻里说深交所成立不久没有交易量,鼓励大家投资,于是产生好奇。刚参加工作的樊辉买了本《K线组合及盘口语言》,看了似懂非懂。

1990年12月1日,告别“老五家”股票在“老三家”证券部柜台交易的雏形,深交所试营业。此后的四五年,樊辉一边工作一边保持着对股市的关注。直到1996年所在的国企改制,樊辉下岗。“相当于一个契机吧,本来就对股市感兴趣,再加上香港即将回归,便一头扎了进去。”樊辉樊辉回忆道,“买的第一只股票是别人推荐的苏威孚B,当时买进等着涨,结果一年左右时间跌到了十块多。”

樊辉生活在河南的一个小城市,身边的人基本不接触股市,“专职”于此的更是少之又少。樊辉笑称,下岗之后每天进出证券公司便成了他的“工作”,“我基本上天天去证券公司看滚动屏幕,旁边有机器,通过发卡买进卖出。”这样的日子延续到2001年,樊辉把这五年称作他股票投资的启蒙时光。

樊辉每天还花大量时间用于收盘后的复盘,“当时有两千只左右的股票,交易量差不多是六七十亿。复盘到晚上吃饭时间,吃完继续复盘到一两点。”樊辉称。长年累月研究的结果,是樊辉对深沪两市所有股票代码倒背如流。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1996年之前,沪深两市的日均成交额均为百亿以下,1997年突破百亿,2007年突破千亿,2015年更是首次达到万亿水平。到了2018年,至9月27日,沪深股票达到3551只,日均成交额3912亿元。

股票投资这件事,对出生于50年代的小樊的爷爷奶奶来说完全没有概念,“他们认为最好的投资就是存银行,图一个稳妥。”樊辉说,最初的时候,都是背着父母把每月的工资放进股市。

小樊“60后”的姑姑起初不理解樊辉,“就觉得他一个人总是在默默捣鼓事情。”后来,慢慢了解了股市的相关情况,姑姑还是持怀疑态度,“就是感觉这种投资方式风险很大。”

近些年,随着投资理财观念的普及和A股市场的发展,原本储蓄理财为主的姑姑开始发生改变,将一部分钱交给樊辉进行股票投资,自己也开始有选择地买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和保险。身边的人很多都开始投资理财了,谈论这些的也多了起来。

作为第一代股民,樊辉起初对投资的感觉是懵懂的,只想着赔了就把钱赚回来。慢慢地才理解,这不是赌博,是投资。回顾这么多年的投资历程,樊辉感慨颇多,“第一代股民起起落落、酸甜苦辣,多少赔得一穷二白,再起来、再赔钱、再起来,牛熊交替,过程中有很多人退出了。”樊辉感叹,股票市场是残酷的,然而也正是这样的市场,让他们在学习进步中用不断的成功交易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保持一个好心态很重要也很困难,我的做法是每天交易一结束,一切归零。”2016年,他开始做私募基金,期间多次去到深圳,学习和考察私募基金项目。

樊辉的身边,还有一群和他年岁相仿、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更多把投资当做副业,像我这样作为主业的还比较少。”

除了股票投资,很多“70后”投资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更多领域。

“我们朋友之间有一个投资交流群,每天大家都会在里面讨论最近的热点投资项目,比如去年的数字货币,今年的区块链、P2P等。”1975年出生的敏敏是一家创业公司的老板,工作之余她也关注投资理财。敏敏发现,身边的朋友有的在三四线城市投资了小型的健身房,有的因为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开始关注高端教育的投资机会。“前两天,还有朋友在群里咨询,投资写字楼有没有前景。”敏敏说。

樊辉一直在鼓励小樊尝试投资股票,他认为做投资、对金融知识的学习都是未来的大趋势,“年轻人应该拿出业余时间贴近市场、理解市场、包容市场,感受市场的变化和成长。”

小樊的表哥94年生人,从大一就关注和学习投资知识,多次进行股票短线投资,“因为是在校学生所以资金不足,投入都比较少,大多是几十块钱,但是林林总总赚了几百块。作为一种练习,为以后投资打基础。小樊最近准备存一点钱,学习投资理财。

“90后”消费观

97年的小樊,生于互联网起步时代,见证互联网经济的腾飞,在吃、穿、住、购、娱等消费领域,均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出门吃饭用美团点评,宿舍吃饭点外卖,打车用滴滴,购物用淘宝,我基本上所有衣服都只在特定的网红衣服店里买。”小樊总结道。

刚上大学的时候,小樊连洗面奶都不用,基本的生活开支都在饮食。但很快,随着接触到各种美妆视频和网红博主,小樊开始购入一些护肤品和美妆产品。从大一的200元一套,逐渐变为大三的接近1000元一套,身边同学的相关用品价位也在不断升级。“在网上接触得越多,能消费的领域就越多,没买过的想尝试,买过的想用更好的。”

前段时间一位长辈问小樊,像她这样的大学生一个月大概需要多少生活费,小樊想了想说大概2000元左右。“我感觉他有点惊讶,可能觉得有点多了。“小樊说。

与此同时,消费贷款开始越来越多出现在9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小樊明显感觉到这两年来,使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消费信贷产品的同学越来越多,“我们宿舍每个月最热闹的一天就是还款的那一天,大家等着爸妈打来生活费还款,然后叫苦不迭,说这个月基本上没剩下多少生活费。”

如今,“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消费需求旺盛、还款能力可预见的90后不少人的选择,同时各种线上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扩展使用场景来提高90后用户的使用粘性。

学生信贷消费行为的普遍性也引起了学校的关注。“基本上隔一段时间,班主任都会在各个群里提示大家要理智消费,不要使用违规违法的借贷平台。”小樊说。

家长们似乎不太赞同这样的消费方式,小樊有一次使用分期付款的形式买了一台手机,爸爸知道后给她打钱让提前还款。“他认为这种方式是欠钱,欠钱总是不好的。”

不同于在校学生,信用卡、租房贷等成为一些刚入职或者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的90后绕不开的话题。

去年以来我国的信用卡业务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其中90后用户或许贡献颇多。据《2018年信用卡行业报告》,在微博提及“信用卡”一词的用户画像中,90后占比高达49.91%。

95年的李慧刚毕业一年,目前拥有四张信用卡。上班后觉得自己已经开始赚钱,不太想向家里人继续要钱,但实际上刚毕业半年到一年往往支出大于收入。房租、生活费加之置办各种上班行头的开支,让李慧倍感压力,“现在办信用卡非常方便,还有促销优惠活动,所以一下子办了四张信用卡。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刚毕业时信用卡还是不宜盲目多办。”李慧称。

她觉得过多信用卡的同时使用和消费,非常不利于年轻人正确消费理财观念的培养。“每到还款日,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个月自己竟然花了这么多钱。压力会骤增,感觉工资每个月是从单位直接进入信用卡里,而且往往还是不够还的状态,最后还是得向家里要钱。”

更多年轻人对于投资理财的启蒙,是通过互联网获得和实践的。已经毕业三年,并小有积蓄的程雪表示,“有时候在网上看网剧,会插播一些理财平台推出的低门槛、短周期的理财产品,看得多了,就想着试一试。”因为在大学期间,就已经通过支付宝接触过余额宝等产品,程雪对移动端理财平台的接受度较高,她表示自己悟空理财、爱钱进、挖财、团贷网等平台上进行过投资。“基本上都是投1万到3万,这个到期了就取出来投另一个。”

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我国互联网理财使用率提升明显,由2017年末的16.7%提升至2018年6月的21.0%,截至2018年6月,我国互联网理财用户增加3974万,规模达到1.69亿,较2017年末增长30.9%。《报告》认为我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网民理财习惯逐渐得到培养。

前段时间P2P平台密集出问题,程雪也有过担心。“当时其他平台上的都到期了,只剩一个平台里面还有1万多,投的是一年的定期。”

如今,小樊开始逐渐关注房租上涨、应届毕业生薪酬、90后消费观念等话题,也开始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并决定有所改变。“旁边的同学也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消费支出问题,也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想要赚一些钱,比如兼职、代购等。”

但是,小樊也意识到,当打开朋友圈看到代购发的新品宣传时,她还是会有较为强烈的购买冲动,“挺焦虑的,一方面想省钱,一方面却有更多想要花钱的地方。”

责任编辑:

球探大全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球探大全网渝ICP备202301542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