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多所高校开启零门槛“转专业”新政,如何看待“转专业自由”?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宣布,正式落地“零门槛”转专业政策。自今年起,学生在大一至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拥有多次转专业机会,每次可填报两个志愿,而且不限制学分排名、不限制挂科门数。
高考落幕,报考志愿、选专业在即,入校可享“转专业自由”的政策,无论是对在读生还是报考生,都是利好消息。
据报道,在校生可以二次选择专业的高校,不止上海交通大学一家。前不久,武汉大学宣布,将实施“转院不受限,院内专业自由选”的转专业政策;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入学后共有四次申请重新选专业的机会。早在去年,吉林大学即全面放开转专业限制,每名学生最多可申请转专业12次……各高校不约而同地放宽对转专业的限制条件,理由基本一致: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希望一些同学能够选择自己更心仪的专业。
对于越来越多名校全面放开转专业,网络舆论的反响多是比较积极的:“终于有点改变了,开始因材施教了”、“本来就应该这样,宽进严出,你想去哪个专业都行,只要能达到毕业要求”、“转过专业的都知道,建议推广”……
高校“自由转专业”制度引起如此广泛关注和叫好,根本原因在于广大高校学子苦于专业之困久矣。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数据,79.0%的受访者都有过想转专业的念头。他们中有的人读了热门专业,却并非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爱所在,而是被家长、老师和就业考量所裹挟,选择了所谓好就业的专业;有的人在高考招录中被调剂,读了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专业。
一旦在报志愿时错过心仪的专业,转专业便成了改变学生生涯方向的“救命稻草”。
实际上,转专业并不是新世纪的产物。“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高考被录入了清华大学中文系,后面立志要科学救国,经过刻苦学习,才转入了物理系。但1952年后,专业变成一个刚性存在,一定范围内的转换专业直到1990年代才有所松动。
2005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提出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2017年,教育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
早期的大学制度中,转系政策相对宽松,通过相应的考试即可。但现在实现转专业可没有当年那么容易,只凭着自己对于专业的一腔热血远远不够。
媒体评论:把选择自主权交给学生
新京报对此评论,把专业选择的自主权交到学生手里,甚至允许学生在多次“试错”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发展专业兴趣、激发学习潜力。
而对学校来说,全面开放转专业政策,让学生有更多的专业选择自由,学校就有了判断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的更多可靠信息。学校据此进行专业动态调整,决策会更为科学。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学生转出数量过高的专业,学校要在认真考察这些专业办学质量、社会需求、专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对专业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做出积极调整,督促这些专业努力提高培养质量。而对一些社会需求明显不高,学生就业困难,办学水平不高、缺少办学特色的专业,也可以做出限制招生直至停办专业的决定。这也符合学校专业设置上,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的方向。
北京晚报对此评论,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放宽转专业限制,无疑是看到部分在校生的痛点,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也是鼓励学生挖掘自身潜力、找准真正适配的专业,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此举既是“给拔尖的同学锦上添花”,也“给不适应本专业学习的同学雪中送炭”。高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动打破专业间的围墙,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符合高校包容和开放的育才理念,彰显格局之大,值得点赞。
放宽转专业限制,是社会对高校的普遍期待。但也应看到,“转专业自由”成为高校标配,还有难度。比如,各专业录取依高考成绩划定,“低分”转“高分”专业背后该如何保证招考公平;冷热门专业的学生数量可能失衡,该如何防止一哄而入;学生在专业间反复横跳的情况若出现,又避免“选择多了更难选”的悖论。“转专业自由”,其实不是鼓励任性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即规定,转出无限制,但转入有门槛,转入专业也会对人数及考核进行把控。既给学生选择权,也为学生把好关,体现了转专业政策的严肃性。
选专业、转专业,无论是坚持初心,还是另投师门,都不该有门槛。让每个学生学其所“好”,也是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来源:新京报、、央广网、北京晚报、广州日报等)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