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 | 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第一期】
01
“逐浪钱塘,踏梦斜行,奏响共同富裕协奏曲”
实践服务团
带队老师:许乐、童雅倩
负责人:林雅婧
团队成员:汪鑫晨、麻倩雯、陈琪、胡嘉欣、钱嘉琪、林秋余、章夏茹、易婉洁
为喜迎二十大,唱响青春心向党的口号,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赴海宁“逐梦钱塘,踏梦斜行,奏响共同富裕协奏曲”实践服务团成员开展访企拓岗工作,走进企业,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质量就业新路径。6月28日上午,实践服务团成员在团委书记许乐老师以及童雅倩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杭州市钱塘区佳宝科创中心“衣邦人”公司开展社会实践调查。
通过“衣邦人”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实践服务团成员了解到,“衣邦人”作为一家定制西装企业,通过一对一的客户定制服务,引入C2M的模式,为当下中国的精英阶层,提供更便捷舒服的成衣定制服务。“衣邦人”运用“数字化战略”,实时监测全国各个分点的数据情况,实时更新每一笔新下单的客户信息,从而更快更高效地为每位下单的客户提供服务。
此外,“衣邦人”也开设了子品牌“新梦想家西装”,在浙江大学建立了“学生职业形象体验中心”,为学生群体提供了较为经济的西装成衣服务,也增加了学生群体学习关于职业着装层面的新知识。让更多的学子在走入职场时,有一套体面得体的正装。
衣邦人作为杭州的本土品牌,其前卫的思想和独具一格的服务路线,让实践服务团成员们受益匪浅。团队成员们不仅学习到“互联网+”的时代意义,还学习到客户体验感良好对于一家企业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更多地走出教室,去了解更多更加鲜活的知识。做到知行合一,以书本知识内化为基础,以所闻所见外化为前进的方向,从实践中体会所学,从实践中得到新知。
6月28日下午,实践服务团成员又来到浙江泰隆银行钱塘支行进行实践考察与学习。学院党委书记申屠莉、副书记吴翼泽来此走访慰问团队成员,受到了钱塘团区委副书记易晨曦、副书记王珏海,泰隆银行钱塘支行行长2015届校友蒋生火、钱塘支行业务团队负责人2013届校友戴振威等领导的热情接待。在泰隆银行青年之家中,蒋生火介绍了泰隆银行钱塘支行的发展历程,希望校企双方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路径,不断提升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泰隆银行成立以来,坚守小微定位,践行普惠金融,聚焦金融主业、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创新小微金融服务产品与模式,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为实现共同富裕献出了不少青春新力量。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实践服务团成员们做到了在实地中“看”,在实地中“学”,在实地中“做”,真正从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得到了不一样的成长。
02
“多‘轨’并行,浙里共富”
专项寻访活动实践服务团
带队老师:朱乐艳
负责人:张龙阁
团队成员:潘俏烨、杨安琪、蔡彬彬、杨金金、陈佳妮、汪梦雪
7月2日,“多‘轨’并行,浙里共富”专项寻访活动实践服务团沿杭海城铁开展寻访调研,云龙村是杭海城铁沿线上的周王庙镇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并且在政府共同富裕的政策下做出了良好模范作用,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色的蚕俗文化,近几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与现代化规模性蚕桑农业,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路子。
“多‘轨’并行,浙里共富”专项寻访活动实践服务团,第一站来到了位于云龙村的云龙蝶园。一个以废旧金属为原料,以匠心制作的充满了创造性的旅游园区。一般废铜烂铁的去处就是回炼炉或是堆放在空处,而它们在这个蝶园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蝶园的主人,周峰带领实践服务团进行了参观。作为一个来自杭州却隐身于海宁一个小村庄的艺术家,他解释了自己为何修建了这么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周峰介绍,云龙蝶园的蝶字意味化腐朽为神奇,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让这个杂草从生的荒芜之地破茧而生。事实证明他确实做到了,而且收获还不小。
在采访中周峰谈到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而他就是埋头前进的追梦者。在杭海城铁开通一周年的背景下,周峰与团队已经将园内的主要艺术品创造了出来,未来他们将不断完善基地里的细节之处,发扬与宣传基地的特色文化,以创新为基础,以文化为依托,向旅客宣传自己的理念。有了文化引领,结合本地的实际,无论在哪里都能产生发展新思路,蹚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路子。周峰说:他就是一根筋的人,原先家里人也不支持他,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做到了,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随后,实践服务团参观并游览了中国丝绸博物馆蚕桑研学基地,在参观中学习了当地蚕桑文化、体验到当地的自然生态。同时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杭海城铁的开通,极大地降低了杭海两地的交通出行成本,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助推了共同富裕。
03
“牢记嘱托,践行后浪使命”
——重走习总书记考察之路实践服务团
指导老师:童雅倩
负责人:王文裔、郭晶琳
团队成员:王乐垚、王萱、陈文漪、陈玮玮、程诺涵、孙凯昕、罗怀康、王同旭
2022年6月30日下午,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6名同学,紧密贴合“牢记嘱托践行后浪使命”——重走习总书记考察之路 ”的社会实践主题,在指导老师童雅倩的指导下,派代表游学了杭嘉湖南排盐官枢纽工程。
本次实践活动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深刻感悟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的含义和“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进行调研与学习,从工程建设角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路上的殷切嘱托和指导建议,并根据实践学习的内容进一步讨论思考,明确作为青年学生的人生学习方向与目标。
在此次实践游学的过程中,实践服务团了解到了在2003年6月3日,当时的习总书记还是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来到嘉兴检查水利和防汛工程,实地察看海塘江堤建设和水利枢纽工程等情况,并作了“兴水之利、除水之害,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讲话,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团队成员学习到了:充分认识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意义;坚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水利工程建设要着力抓好防汛抗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污染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实践服务团也实地游学重走了习总书记当时走过的路,参观了南排盐官枢纽工程的工作环境以及了解到了闸门和螺旋是如何在水位高涨时运作的。
通过对工作人员的简单采访,实践服务团成员学习和认识了“杭嘉湖南排工程”的由来,这是因为在1954年,太湖流域遭遇了百年少有的大涝,当地损失非常严重,所以在1954年大水后,杭嘉湖平原北水南排、低水高走的规划蓝图就被大胆提出了,并且据嘉兴市水利局数据监测,南排工程自1980年陆续建成以来,到2020年12月,已经累计外排水量527.05亿立方米,为整个杭嘉湖平原的生产生活,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在实践采访的过程中,实践服务团认识了解到最美河道工作者——杭嘉湖南排工程盐官枢纽管理所首席技师周伟丰,他用“金刚钻”的精神,盯住一个点,不停地琢磨研究,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周伟丰首席技师充分发挥工作室在水利技术技能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了嘉兴水利的一张亮丽名片,这种“金刚钻”的精神也正是作为青年学生所要学习的。
习总书记在这次考察中强调:我们要怀着对人类负责的精神,抱着对人民群众谋福祉的信念,扎实推进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认真做好防汛抗灾工作,为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实践服务团在此次游学的过程中,也学习到了南排盐官枢纽工程是如何运作来保障家园安全,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当代青年也要努力学习,掌握书本知识,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牢记党的嘱托,践行后浪使命,为社会做贡献,从而推动经济建设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04
工商管理学院赴衢州市开化县溪东村
“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
指导老师:周莉莉、马硕晨
负责人:金悦
团队成员:胡润如、李志超、杨冰、张家鑫、叶萍
7月1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赴衢州市开化县溪东村 “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几名成员到达溪东村,详细了解了溪东村村史村情村貌以及蚕桑文化产业,同时访问了当地村民,采集了溪东村与附近学生家长的问卷信息。
上午,实践服务团成员前往溪东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一些关于溪东村的姓氏文化、文化底蕴、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劳动模范等和万事利基地的情况。团队成员还参观了桑田,百亩桑田,郁郁葱葱。在田间,团队成员采访到几位正在工作的村民,了解到万事利基地目前没有在运作,4月末到五月初养蚕阶段刚结束。且基地还在建设阶段,二层工程将在下半年进行,温控系统完善后基地会实行四季养蚕。提升开化县蚕桑行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选取国内优良特色蚕品种(丝胶茧、彩色茧等)进行标准化小蚕共育。由企业和当地农业特产局共同对特色蚕品种饲养过程中的名类问题进行解决和预防,辐射周边县市桑园土地。重新提振当地桑蚕行业,为茧丝绸行业提效增值。
下午,针对先前的问卷分析并结合实地考察后了解到的溪东村实际情况,实践服务团成员在讨论之后对问卷内容进行了优化,使之内容更加贴合实际情况。随后来到溪东村对村民进行访谈,通过了解村民对村中现有的蚕桑养殖情况,发现溪东村村民对于村里蚕桑事业的看法都较积极,且愿意参加线上桑蚕研学讲解,但蚕桑从业者较少,养蚕的人普遍年龄较大,年轻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对于养蚕事业参与较少。在调查的过程中还发现当地的农家乐存在一些问题如:住宿设施不完善且在居民家中、农家乐宣传不到位、无法线上预订住宿等。
通过实践服务团成员与村民的走访和交流的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深入基层了解了溪东村的现实状况。基层的重要作用在于能丰富个人的思维,开阔视野,知道人民的急难愁盼,知道该如何做对基层人民有利的东西。这对个人发展和基层人民生活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那么国家民族就会充满向上向前的动力,国家民族的未来就会充满希望。
05
财税学院赴嘉兴“非遗深度文化”实践服务团
指导老师:李彦俊
负责人:王若婷
团队成员:戴燊悦、宋中静、袁恩、潘琳、刘文欣、王雨雯
7月3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财税学院赴嘉兴“非遗深度文化”实践服务团来到乌镇竹芸工坊竹编基地进行参观和学习,从中了解到桐乡的一个“非遗”文化——竹编的技巧与艺术。
竹编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早在宋朝时期,大学士苏东坡就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据介绍,乌镇竹编始于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竹编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也越来越大。竹芸工房是以具有悠久历史的乌镇陈庄竹编为基础打造的原创设计品牌,创始人钱立淮先生多年来坚持以品牌理念“竹编传播家”作为公司愿景,始终秉持初心,通过研发各类DIY竹编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竹编文化、体验竹编创作的乐趣,传授相关的编织技艺,从而使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智慧之美并传承竹编文化。
在这次参观中实践服务团成员学习到了相关的竹编文化知识。竹编制品主要分为两类——传统型和装饰型,传统竹编日用品更多地出现在乡土农户中,而在城市生活中的竹制品则在审美和功能上有更高要求。生活用品类的竹编产品主要有抓鱼用的竹笼、装东西的竹篮、挑水的扁担、竹椅子等等。装饰用品类则是一些通过加工制成的钱包、首饰盒、精细的人形玩偶等。
团队成员在此次参观中不仅了解到许多的竹编文化,还深刻体验到了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非遗文化传承的巨大作用。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桐乡一直致力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努力让传统工艺融入当代生活中。“非遗”文化作为乌镇的文化名片,始终注重研究与创新,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激发项目发展活力,为非遗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
此次对乌镇竹芸工坊主编基地的参观,让实践服务团成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感触颇深。除此之外,团队成员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时代不断变迁,数字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仍要保持初心与使命,在学习和实践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来源 | 青春浙财东方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