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理自己的养老金(如何打造一家精品财富私人银行?)
近日,一项没万元难以养老的社会调查结果让养老这个话题变得更加沉重。日益庞大的银发群体,越来越大的养老压力,中国未富先老,老有所养成为每个家庭不得不面临的承受之重。下面华律网小编就从理财产品方面透视下该如何打理自己的养老金。一、银行理财产品首...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如何打理自己的养老金的知识,跟着华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一、银行理财产品首选保底型产品
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往往分级,投资额越大收益率越高。对于有一定积蓄的老年人来说,其实很适合投资。不过,银行理财产品种类很多,预期收益较高的往往风险也较大,而且浮动收益型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是有亏损风险的。因此,老年人投资银行理财产品,首选固定收益类产品,或者可以保底的理财产品。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时选购一只理财产品即可,到后期可循环投资,不必挑太多。
二、黄金首选实物金
在抗风险抗通胀的理财品种中,黄金无疑是各个投资群体的首选渠道,大到国家的理财,小到百姓投资,黄金都是必选的避险品种。对老年人来说尤其如此,老年人投资可以拿出一部分资产配置成黄金。目前,市面上的黄金投资产品很多,对老年人来说首选可提供回购服务的实物金,如投资金条纪念金币等。也可选择部分纸黄金,但是对于黄金期货黄金T+D等具有杠杆功能的高风险产品,则最好回避。
华律网提示: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往往分级,投资额越大收益率越高。
以上就是华律网小编为你介绍的关于如何打理自己的养老金的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存在疑问,可以联系华律网律师为你解答。
麦肯锡在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业CEO季刊中指出,以个人金融资产计算,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市场,未来5年整个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330万亿元人民币。
随着上市银行2020年财报陆续披露,财富管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多家银行提出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目标。
在年报中也提出要成为“全市场一流的财富管理银行”,并将财富银行与绿色银行、投资银行作为未来五年重点打造的“金色名片”。
据兴业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该行通过理财、代理代销、资产托管、信托及基金子公司等实现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长34.18%,大幅高于全行营收增速。
得益于财富管理与私行优先战略,服务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也交上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截至2020年末,私人银行客户数近5万户,管理资产规模超6300亿,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
近日,在位于上海的兴业银行大厦,本刊记者对话了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总经理助理刘道百博士,听他聊一聊兴业银行“全市场一流的财富管理银行”布局下的私人银行业务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精品私人银行。在刘道百看来,虽然国内财富管理百舸争流,但是远远没有成为激烈竞争的红海,相比于财富管理的巨大蓝海,竞争者们也只是刚刚启程。
01 锻造核心竞争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巨轮也直接推动了私人财富高速增长。根据《2020胡润财富报告》,中国600万资产“富裕家庭”数量首次突破500万户,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比上年增加2%至202万户。未来10年将有17万亿元财富传给下一代,未来20年将有42万亿元财富传给下一代。
如此庞大的需求,中国的金融机构如何才能服务好他们?解决他们的核心痛点?
刘道百介绍,资产配置、财富规划、家族传承是私行最常规的服务,不同于单一产品销售行为,私行服务更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强调全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实现全方位的财富管理。
全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离不开综合金融支持,作为国内主流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兴业银行立足一流综合财富解决方案供应商定位,持续擦亮“财富银行”品牌,将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提上战略优先位置,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增强财富管理业务的价值创造和对“商行+投行”战略的支撑功能。
价值创造来源于几个方面:从产品端来看,以“商行+投行”为核心抓手的理财业务2020年全年实现收入101.87亿元,同比增长68.05%。理财余额较年初增长10.35%,达1.48万亿元,规模位居市场前列;尤其是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新产品余额突破万亿,且理财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占理财产品余额76.76%,同比增长51.37%。
同时,财富销售能力也再上新台阶,零售财富类产品销售依托线上渠道穿越疫情“封锁线”,去年销售规模达5.43万亿元,实现财富代理类业务收入同比增79.70%;在财富业务快速发展推动下,兴业零售客户管理总资产AUM达到2.61万亿元,同比增长22.87%。
这些数据的背后反映出兴业银行强劲的财富管理核心竞争力,刘道百表示,对私人银行来说,全市场的资产配置能力、以投研为基础的财富规划才是核心竞争力,此外,增值服务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对提升和维护私行客户黏性也很关键,“但最核心的还是能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方面,以银行为代表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一定是未来市场主流”,刘道百表示。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完善特色化非金融增值服务,满足高端客户在健康管理、医疗美容、子女教育等方面个性化需求,重点推进“天使俱乐部”、“出国金融”、“名医问诊”、“申根签证便利”等项目,高净值客户反馈和反响都很好。
02 专业化资产配置
看一家银行的后劲和潜力,除了市场化机制,敏锐的组织架构调整能力也很重要,尤其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兴业银行去年就已经完成了零售组织架构调整,在总行整合设立零售财富与负债管理部、私人银行部两大部门,统筹管理大众财富客户和私行客户,将客户和产品紧密融合,进一步释放财富业务发展动能。
如何让客户选择一家私行?毫无疑问,专业性是私行吸引客户的重要指标,是增加客户黏性的主要因素,专业化投资服务模式是加大客户经营深度,提升客户体验的竞争优势所在,根据波士顿咨询与中国的调查数据显示:有66%的受访高净值人士表示其主要的投资决策方式是“听取专业机构的意见”。
刘道百介绍,专业致胜是兴业私行的服务宗旨,兴业银行在私行领域的优势首先体现在为客户精选最有价值的资产并进行合理配置。
据其介绍,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有着独立的投研团队,同时借助兴业研究公司和兴业理财子公司的专业团队支持,凝聚全市场、全行业研究与投资实践之力,在全市场里选出最优质的头部公司,好资产和绩优投资管理人,为客户创造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价值回报。
“以私募基金为例,我们首先挑选的是规模在百亿以上、市场口碑好的头部基金,其次是挑选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第三是对产品本身的结构设计、费率、流动性等等进行评估,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去调研、筛选。”刘道百表示。
“经过层层筛选,上架产品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刘道百认为,更多的时候是对市场和客户进行分析,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面,哪一个产品更适合客户进行资产配置。
正如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的,“从长远来看,客户在不同平台之间选择财富产品的成本会持续下降,也就意味着平台的资产优势会进一步凸显。谁的资产组织能力强,谁就能够吸引更多的财富管理资金。”
几年耕耘,慧眼识明珠,兴业银行通过“五个因子,六大组合,三大策略”创建了“兴承优选”基金组合FOF产品,平衡市场波动,增强资产收益,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能力的各层级客户需求。
03 理财优势加持
经过多年持续深耕,“买理财,到兴业”的市场口碑逐渐树立。“兴业的理财为什么做的这么好?这跟兴业银行的基因有关系,以金融市场业务著称,沉浸金融市场20多年,形成了强大的高收益资产组织能力和深厚的金融同业客户基础”。刘道百表示,资管新规开启了新时代,银行理财将向净值化方向发展,兴业银行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位居市场前列,普益标准综合理财能力连续14个季度排名第一。
普益标准称,2020年兴业银行表现亮眼,运营管理能力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一位,发行、收益能力和信息披露规范性均位列全国性银行前三名,各类指标均无短板,实现了全方位发展,故其综合理财能力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一位。
如何才能保持好这个优势?刘道百认为,净值化转型对兴业银行反而是最有利的,“资管新规让银行加速推进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加码标准化资产配置,兴业银行具有浓厚的市场化基因,推进市场化运作,正是兴业擅长的地方。”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也会根据客户需求不同,定制不同的产品,刘道百表示,私行客户的风险偏好与普通客户会有一些差异,他们所投资的资产相对来讲也会更广一些,同时,根据客户的资金安排,会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基础资产,给他们做定制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
举例来说,近期兴业银行针对私行客户推出了“兴承恒享”系列专属理财产品,该系列产品一开始的定位一定是与普通客户有区别,客户端的收益以及运作上都会更符合私行客户的风险偏好。
针对于客户流动性需求,兴业银行将产品设计成两款,一款是三年期每年定开,另一款是三年封闭运作,这样对于私行客户来讲,一部分资金流动性也有保障,如果客户认可兴业银行的资管能力,那么他就会把资金放相对长的时间,这样客户端的收益相对更有保障而且更稳健。
根据兴业对私行客户的观察,目前,客户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热度非常高,兴业银行也推出了私行专属——添利新私享,这个产品也是私行客户专属现金管理类产品,“产品自去年9月份成立以来,七日年化收益率排在同业前三,得到了客户高度认可。” 刘道百表示。
未来,随着净值化转型的完成,银行理财的业务体系、产品体系、组织架构等将迎来重塑,多元化银行理财产品体系将逐步建立,流向权益市场的资金或将进一步提升,理财市场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新阶段。
采访最后,刘道百也谈到了目前中国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行业的行业现状,他坦言,国际成熟市场都有针对受托人的管理制度,当前国内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投资者的保护也是参差不齐,国内资管新规也刚刚起步,这对中国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来说既充满挑战,也满怀期待。
手握“强大的高收益资产组织能力和深厚的同业金融优势”两张王牌,依托集团化经营和同业“朋友圈”优势,兴业银行在探索“全市场一流的财富管理银行”的行程中,必将突围而出,赢得先机,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2018年4月,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这一文件有力推动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净值化改革。随后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成立专门的子公司专营理财业务。2019年6月,我国第一家银行理财公司——建信理财正式成立,拉开了商业银行理财公司成立的序幕。银行理财公司作为新生的资产管理机构,在四年的发展历程中,规模增长迅速,市场占比越来越高。作为举足轻重的资产管理机构,银行理财公司如何找准自身定位,探索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此期间,资产管理市场推进净值化改革,债券市场经历巨大波动,投资者对于银行理财的认识也在不断转变,如何找准银行理财的发展定位,打造具有银行特色的资产管理机构是每家理财公司都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打造具有银行特色资管机构的意义
根据原银保监会网站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国内目前获批筹建的理财公司一共31家,其中包括6家国有大行下属的理财公司,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下属的理财公司,8家城商行和1家农商行下属的理财公司以及5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31家理财公司中已经有30家获批开业。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行业共有265家银行理财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共存续理财产品3.71万只,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而同期30家银行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数量1.62万只,存续规模20.67万亿元。无论从存续产品数量还是从存续规模来看,银行理财公司已成为银行理财行业,甚至是整个资产管理行业重要的组成力量。
(一)银行理财承担重大使命
银行理财在资产管理行业变革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一,银行理财是客户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银行理财客户9671万户,银行理财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00亿元。银行理财低门槛、低风险、广覆盖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服务近1亿客户的资产管理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由此测算,8800亿元的投资收益,为近1亿人创造了人均近万元的收入,成为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和工具。
第二,银行理财公司代表未来银行资管业务发展新范式。首先,银行理财公司的成立实现了资管行业的统一监管、专业监管,监管部门可以对理财公司设置专业监管指标,对理财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进行全面专业监管。其次,银行理财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实现彻底的风险隔离。作为独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理财公司可以不受《商业银行法》的限制。在公司治理层面,可以实现理财业务和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隔离,通过总行内设部门开展代客理财业务容易使表外风险向表内传导,由银行理财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经营理财业务,能够更好实现银行表内外风险隔离。最后,银行理财公司成立有助于实现净值化转型。当商业银行资管部独立为银行理财公司后,银行理财公司将逐渐认识到刚兑模式已不可维系。既然没有能力继续维持刚兑,越早进行真净值产品转型,就越能抢占先机,推进理财公司化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客观要求。
第三,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亟须银行理财公司的支持。一方面,银行理财公司的创建为商业银行进行市场化改革探索的路径。理财公司脱胎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但是以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与商业银行表内业务存在明显差异。且作为独立一级子公司,在经营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根据市场变化更为及时地做出战略、人员、策略等方面的调整。同时,理财公司成立以后也面临着来自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机构的激烈竞争,在体制机制、流程架构、人员设计等方面需要向市场化机构对标对表。因此,理财公司是商业银行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试验田。另一方面,也能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多的中间业务收入,转变存差的盈利模式。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存贷差获取收入。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存贷差逐渐收窄,商业银行的利润受到持续挤压,迫切需要开拓新的盈利渠道和模式。与表内信贷业务不同,理财公司的盈利模式是通过收取管理费的方式获得收益,是轻资产业务,可以作为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重要方式,为商业银行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银行理财适逢重大机遇
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增长和结构变革有密切关系,在当前宏观形势下,适逢重大发展机遇。第一,经济增长催生理财广阔市场。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和财富管理意识的觉醒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催生了巨大的财富管理需求,形成了长期增长的资产管理市场。从欧美国家发展经验来看,资产管理业务较为成熟的市场,管理规模大概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两倍左右。从目前我国GDP规模和资产管理规模来看,我国资产管理市场将有近百万亿的增长空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财富意识也在不断提升,迫切需要通过银行理财等较为稳健的渠道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第二,资产配置结构迎来重大转变。我国居民资产配置结构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在居民整体资产配置中,实物资产特别是地产投资占比过高;二是居民的金融资产投资中主要以存款为主。根据《中国财富报告2022》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实物资产占比高达69.3%,金融资产占比仅有30.7%。在金融资产中,现金和存款占比高达53%,权益资产和公募基金占比仅约19%。这一点与欧美等成熟的资产管理市场明显不同,欧美国家居民资产配置中不动产和金融资产配置比例较为均衡,且在金融资产配置中,现金和存款占比较小,主要以股票、保险等金融产品为主。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地产调控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居民未来财富配置结构预计将会发生明显变化,这对于银行理财公司而言是重大的发展机遇。
第三,理财业务高度契合经济转型融资需求。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主要转型方向。传统的信贷资金风险偏好较为一致且较低,主要是以抵(质)押贷款为主,这种模式难以适应初创的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银行理财资金在这一点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理财资金来源于公众募集资金而非信贷资金,客户风险偏好的不同,可以让银行理财机构进行差异化的投资,债权、股权、标准化和另类等都是银行理财可以选择的投资方式,进而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投融资需求。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金融脱媒”趋势渐显,银行理财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就进入了转型发展时期。理财产品的收益模式也由之前的刚性兑付模式,向净值化模式转变,底层资产的收益变化会实时体现在产品收益上。随着净值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理财产品的净值化率在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年末,理财产品的净值化率已经达到95.47%,绝大部分理财产品都实现了净值化转型。同时,这也意味着理财产品收益整体波动性在不断加大。从理财产品底层资产投向来看,理财产品主要分为固收类、权益类、商品及衍生品类和混合类四种主要的产品类型。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固收类产品占比95.15%。因此,债券市场波动对理财产品的影响范围更大。
债券市场调整,给银行理财公司发展带来挑战。第一,理财产品净值的回撤,引发金融市场和理财投资者的强烈关注。我国理财市场自建立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以其稳定丰厚的回报获得广大投资者的信任和认可。但2022年理财产品收益的大幅回撤,让投资者重新认识理财产品,投资者之前对于理财公司的绝对信任发生变化。
第二,投资者对银行理财公司产品波动的容忍度变小。银行理财公司成立之初,曾希望通过推出多元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定制化需求。但经历两次破净潮后,投资者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需求出现明显变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降低,对于产品波动的容忍度变小,整体投资风格趋于保守。中国理财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风险等级较低的保守型和稳健型理财产品占比逐渐增多,两者占比分别为28.34%和60.39%,并且保守型理财产品的占比显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理财公司只能被动地提供货币产品、类货币产品,满足投资者对理财稳定性的需要。投资者的防御型投资,导致理财产品的主要目标变成了低波动的稳健风格,更有甚者以存款代替了其他资产的投资。这种发展模式是不能持续的,不符合行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产品类型有低端化的倾向。
如何找准定位
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资管行业的快速发展给银行理财业务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管理模式的转变,叠加市场的剧烈调整,也对银行理财业务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找准定位、直面挑战,关系到银行理财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银行理财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重新定位。
(一)找准机制定位
很多银行理财公司成立后,都在积极探索市场化改革的路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需要说明的是,理财公司的市场化不等同于基金化。基金公司经营规范化程度较高,是资管行业的标杆和示范。但考虑理财客户、文化基因等方面的差异,理财公司市场化改革不能简单粗暴地全盘基金化。如果银行理财公司全盘基金化,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也失去了成立银行理财公司的意义。因此,银行理财公司市场化改革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实现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发展。一方面,认真研究制定银行理财公司的战略规划。要立足于银行理财公司长远体系建设,通过打造大平台、小团队模式提升战略目标的聚焦度,通过建设完善的投研框架,实现投研一体化,通过建立投资经理负责制,提升部门的治理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提升日常管理规范化水平。建立明确的权责划分和合理的流程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纪律,实现标准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二)找准产品定位
虽然银行理财市场经历了短暂的冲击,管理规模有所下降,但是部分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在这波调整中,所遭受的冲击较小,目前业务规模已经恢复甚至超过冲击之前的水平。投资者之所以对这部分理财公司产品较为认可,与其清晰的产品定位密不可分。而反观其他一些理财公司,产品定位比较粗糙,不能完全适应理财投资者的需求。产品体系仅仅依据底层资产做了大致划分,产品体系复杂、产品收益确定性不强、产品区分度不大。找准产品定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产品的市场风险。原有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的划分是基于信用风险和大的资产类别划分的。这就导致同样是R2风险等级的固收类产品,由于久期、杠杆运用策略不同,收益就会存在明显差异。理财客户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投资培训,因此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对于同一系列的产品无法做出有效区分,导致买理财就如同买彩票一样,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现有产品在进行风险测评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波动风险给产品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进行更加细致的区分。
第二,对不同产品设定不同的收益目标。产品开放形式不同,封闭周期不同,风险等级不同,收益目标也应不同。例如,对于短周期开放产品,要尽量控制波动;对于有一定锁定期的产品,需要实现一定收益,应该以达到业绩基准为目标;长周期定期开放产品可以通过长周期的运作获取较高收益,收益目标可以设置相对较高。当然,在经历市场波动后,也要重视客户对收益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关注,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设定不同的收益基准,运用量化约束指标和系统工具保持收益的稳定,让产品收益可预测、可控制,而不是随着市场的涨跌波动,完全无法预期。
第三,坚持对于多样化理财产品的布局。从短期来看,银行理财业务由于遭遇市场冲击,从而出现规模下降、投资者风险偏好收缩等问题,导致理财产品的投资风格逐渐保守,以低波稳健甚至没有波动为主要目标。各家银行理财公司为获取客户认可,通过配置存款类等低波资产、运用收盘价估值、平滑收益曲线等方式稳定产品收益,这是为了理财公司的生存需要而采取的不得已措施。任何市场的发展都是呈现螺旋上升模式的,随着风险承受能力的逐步提升,客户对权益产品等其他类型产品的需求也会逐步提升,如果单纯为了短期产品收益表现,就完全放弃带有一定波动的资产,进而导致所有的产品形态和收益目标没有区别,就会在其他资产有较好表现时错失市场机会。
(三)找准策略定位
同样的资产配置,也会有不同的收益表现,背后体现的就是投资策略的差异。银行理财公司需要对原有的投资策略进行梳理和重新定位。
第一,做好投资策略的顶层设计。首先,要清楚不同产品线对策略的需求。要对公司的产品线进行梳理,在确定收益目标的基础上,按照逻辑框架把握理财产品的投资策略,对久期和仓位进行合理的约束和控制。其次,要清楚资产的属性,不同行业和不同指数的回撤表现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债券,不同的债券品种波动和回撤表现也不一样。以2022年债券市场调整为例,2022年10月底到2022年12月底,国债和国开债分别调整16bp和24bp,而AAA级的商业银行二级债和永续债分别调整85bp和111bp。最后,要做好策略配合,运用不同资产的低相关性和产品在不同时期的收益表现,建立平滑机制,降低产品收益的波动,改善客户体验。
第二,坚持底线思维。银行理财业务在商业银行资管部时期,也会出现各种突发问题和极端情况,但当时由于有母行的兜底和支持,风险整体是可控的。银行理财公司成立后,要独立面对产品、客户和监管的多重压力,因此对于理财产品的管理要有底线思维,要做好极端情况的测算和预案。充分考虑产品下跌的市场风险,资产违约的信用风险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在产品策略设置之初,就要考虑各种突发和意外情况以及这种情况下产品收益的表现,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第三,坚持合规审慎经营。合规风控是银行理财公司正常运转的生命线。投资部门是公司的业绩创造部门,要带着业绩不断往上冲。为防止快速行驶的车子脱轨、抛锚和翻车,风控部门要起到一个支撑和保护的作用。银行理财公司所有的工作都要建立在风控合规的底线基础上。这是公司的基本策略,也是不能突破的底线。
第四,做好策略宣传。净值化转型之前,理财产品大多采用刚性兑付的模式。投资者不用考虑产品形态、底层资产和投资策略等问题,因为无论什么样的产品,最终都会刚性兑付。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流动性安排,选择收益更高的产品。但在净值化转型后,底层资产的收益变动会实时反映到产品的业绩上。对于一个合格投资者来说,首先要了解产品的基础信息,如开放周期,申赎费用等;其次要清楚该产品的类型,底层资产的配置情况等;最后对产品的投资策略要有一定的了解。银行理财公司需要做好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沟通,用简单清晰的方式将投资策略告诉客户,让客户明白产品运作的基本逻辑,这才是获得客户信任和认可的有效途径。
(四)找准团队定位
银行理财公司成立前,投资团队的工作主要是按照整个部门的投资计划做资产配置,投资经理不直接对产品业绩负责,也不是完全做资产配置的决策。但是理财公司成立后,投资团队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经历市场的重大调整之后,投资团队的定位需要更加清晰。
第一,投资团队的定位需要与产品特色紧密结合。理财产品除了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外,管理团队也是影响业绩表现最核心的因素之一。投资团队要按照产品特点匹配风格合适的投资经理。基金公司更多的是通过明星基金经理的号召力吸引客户,理财公司可能更多的还是依靠公司品牌和产品系列吸引客户,因此,不同的产品线要做出差异,同样的产品线要实现收益和波动的基本一致,让客户形成稳定的预期。例如,对于封闭式产品,要达到业绩基准,对精细化管理和信用挖掘的要求比较高;对于短期限开放产品,要尽量降低回撤,投资经理风格需要较为稳健;对于长期限定开产品,可以承受短期的波动,适合具有一定风险偏好的投资经理去管理,做出产品的弹性。要对投资经理分类,调整划分,形成不同的风格。
第二,对投资团队合理的授权。银行理财公司在市场化改革方面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投资经理负责制,通过给投资经理一定的投资授权,让投资经理在合理授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投资决策权。这种制度的设计有助于提升投资决策的便利性,提升投资效率,对于提升产品业绩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投资经理负责制也需要合理的风控限制。银行理财在投资授权方面,目前主要关注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市场的剧烈调整也显示了市场风险控制的重要性,风险控制需要在市场风险方面设定科学合理的指标,控制产品收益的回撤,降低产品的波动。
第三,建立有序竞争的团队文化。市场化的核心就是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要利用市场化手段激发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市场化会推动竞争机制的建立,市场化的结果之一就是团队之间的相互竞争,但是也必须建立有序竞争的格局。首先,做好战略分解和落地,要将公司的战略层层分解,投资经理也要建立考核指标,保证公司战略和岗位职责能够充分落地实践。理财公司要通过合理的薪酬、晋升制度等,激发团队的积极性,保障公司战略的顺利落地。其次,团队领导要关注投资经理的策略执行情况,对于风格过于激进的行为予以纠偏,投资不是投机,不能为了获取短期收益和短期竞争的结果,采取较为激进的策略。最后,在竞争中要加强团队的合作,如在信用分析、市场走势等方面判断上还是要集思广益,发挥团队的合力。
(作者郭锐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卜振兴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中国价格协会专业委员会特邀专家)
①温信祥,苏乃芳.大资管、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J].金融研究,2018(10):38-54.
②闻岳春,王文靖.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起源、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J].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2019(05):44-53.
③袁吉伟.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新格局、新变化和新趋势[J].银行家,2021(05):115-118.
④封春升,刘星洋.银行理财子公司投研体系建设构想[J].银行家,2019(11):14-16.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