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文章正文

从第六次评估定级看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

未命名 2024年12月10日 14:43 1 金娟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2017年1月5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文化部定于2017年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 “ 第六次图书馆评估定级最大亮点 ——首次采用信息化评估方式 本次评估定级较前五次评估定级相比亮点颇多,像由以往政府评估转为政府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结果评估转为过程评估、动态评估;基础分转为基础分和加分制相结合等。其中,最为亮眼的是首次采用信息化的评估方式。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其中提到加强公共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从法律上保障和推进公共图书馆大数据建设。恰逢其时,本次评估定级首次采用信息化的评估方式,通过人工填报和平台自动上报相结合的形式,形成全国图书馆馆藏资源、用户信息、业务指标、服务效能等大数据。 一方面,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及时、准确地了解图书馆运行情况,制定行业政策法规,完善公共图书馆政策体系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另一方面,也为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 公共图书馆将迎来大数据时代 在互联网还没有出现之前、或者是互联网正处于发展的时期,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是文献资料的储存中心。图书馆的中心地位是其他机构不能替代的,学生、研究人员只有去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整理,才能获得对自己论文或者科研项目具有帮助的文献资料。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图书馆的信息中心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图书馆在技术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也越来越需要使用大数据作为有效支撑。 一、图书馆功能 需重新定位 传统图书馆一般只有简单的数据查询、流量统计及较低层次的数据分析功能,图书馆用户只能简单地称为图书借阅者。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量的快速增加,图书馆的形态将从物理图书馆逐渐转变为虚拟、泛在图书馆,其功能也将重新定位,即由“文化传承中心”转向“学习交流中心”和“知识加工中心”。也就是说,人们可以进入图书馆获得纸质的书本知识,通过借阅的体验获取个人所需知识和资源,更能通过互联网获取存储在网络图书馆的数据资源,以及与其他图书馆用户交流、合作,甚至共享相关的数据资源。 二、数字资源 需再发现整合 大数据研究专家舍恩伯格指出,人们在大数据时代对待数据的思维方式会发生三个变化: 第一,人们处理的数据从样本数据变成全部数据; 第二,由于是全样本数据,人们不得不接受数据的混杂性,而放弃对精确性的追求; 第三,人类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转而关注相关关系。这将启发我们把大数据思维带入到图书馆管理中,即从自然思维转向智能思维,甚至智慧思维。 从传统图书馆的借阅发现、网络环境下的关键字检索发现转变为对图书馆用户和资源关联后的资源发现,并对这些资源之间的关联进行挖掘,相关数据包括图书馆用户的身份、学历甚至借阅习惯、借阅涉及领域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简单地根据图书馆用户的搜索习惯进行分析所提供的资源发现服务可能难以为用户提供最精准的文献推送服务,而是将其所有感兴趣的搜索内容统统囊括在内,例如健身、育儿等,需要用户另行筛选与校正; 图书馆资源发现的能力增强,用户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和资源,从而增加了图书馆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源的压力和成本,如服务成本的增加、版权争议的风险、用户满意度的降低等。 三、馆员的专业素养 需再提升 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从提供文献转变到兼而提供数据信息资源,使馆员的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从维护、管理图书文献的借阅发展为同时管理线上和线下文献资源。 具体说来,就是馆员角色有了新的定位:数据资源管理者,即运用Web 2.0等办公系统软件来完成对用户的信息推送、信息咨询、信息组织乃至信息分析;社会教育者,在大数据时代为图书馆用户传递知识、提供文献查阅服务之外,对信息搜索及获取、数据资源介绍及利用提供教育支持;数据资源利用者,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各种网络资源、开放数据库、图片资源等都纳入图书馆存储的范畴。利用这些数据分析用户借阅习惯、兴趣趋势,优化图书馆服务也成了馆员的工作内容。 中国华录 | 公共文化服务 电话:010-52281651 微信/QQ:3288893165 邮箱:kangjh@hualu5.com 网站:http://www.ihualu.com 责任编辑:

球探大全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球探大全网渝ICP备202301542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