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第28届哈佛中国论坛
新浪财经北美站 康路 实习生王子涵
第28届哈佛中国论坛于2025年4月4日至6日举行。新浪财经作为合作伙伴全程报道。
在第28届哈佛中国论坛上,中国银行美国地区行长、美国中国总商会会长胡威发表主旨演讲,围绕“韧性、创新、社会影响与赋能(RISE)”四大关键词,分享他对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中美关系与企业责任的深刻观察,并呼吁中美加强对话与合作,“在不确定的时代持续架桥,而非筑墙”。
胡威表示,全球政治与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不少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他指出,“我们更需要思考如何在竞争中找到合作空间,在博弈中寻找共赢可能。”
在演讲最后,胡威强调,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彼此合作的空间远大于分歧。他鼓励青年一代保持开放心态,在多元中寻找共识,在复杂中寻求创新。“未来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坚持合作与理解,我们就能为彼此开辟更美好的发展路径。中美关系的未来不仅关乎竞争,更关乎伙伴关系与共同繁荣。”
附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非常荣幸再次回到哈佛中国论坛。我去年也有幸在这里发言,当时所感受到的活力、才智与好奇心,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银行美国分行与中国总商会美国分会,衷心感谢主办方的盛情邀请,也感谢你们致力于就当今最重要的议题,营造一个开放、理性且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平台。
谈及“重要议题”,当今世界的剧烈变化无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自去年以来,无论在全球还是在美国,局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地缘政治格局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版图经历巨变。
我们不认为关税能够解决国际贸易的根本失衡问题,我们也明白这不符合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体的最佳利益。长远利益。
商界领袖高度关注,市场在迅速反应,而在座的各位同学和年轻专业人士,也一定在思考,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你们的未来。因此,我今天不仅是以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身份发言,更是站在与你们一样的角度,试图理解并应对这复杂局势。希望我的思考,能够为你们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提供些许参考与启发。
一、韧性:在全球变局中夯实根基
在今日瞬息万变的世界中,韧性成为我们应对变化的基石。面对新一轮的地缘政治调整,我们必须继续发挥中美两国在劳动力与创新方面的巨大潜能。美国在经济实力与科技创新方面引领全球,而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依然扮演着关键角色,在制造业、技术工人和成本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但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政治及技术风险,我们的风险管理策略也必须随之演进。韧性不仅仅是对挑战的应对,更是一种连接与灵活性的能力。通过建立强大且具适应性的系统,我们即使在动荡中也能持续创造价值。
在中国银行美国分行,我们始终重视供应链与网络安全在全球金融体系韧性中的关键作用。因此,我们持续优化风险管理模型,运用先进科技提升效率,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全球商业网络与渠道。
二、创新:塑造未来金融的样貌
第二个关键词,创新。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可持续金融的推动下,全球金融体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美国长期在风险投资、金融科技和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处于领先,而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也异军突起,尤其在移动支付方面表现突出。2024年,中国的移动支付总额接近60万亿美元,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银行美国分行有幸依托中美两地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动金融领域的创新。这不仅是为了保持竞争力,更是为了为全球化时代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我们在数字银行、跨境结算及全球贸易解决方案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尤其关注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我们为其提供融资渠道、优化跨境支付流程,并助力其把握全球新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不止于科技,更关乎可持续发展。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我们坚定支持绿色金融,助力低碳经济转型。过去三年,中国银行美国分行已完成33个绿色金融项目,承诺资金总额超过56亿美元,助力美国向清洁能源迈进。
我们也对中美在医疗、基础设施与交通领域的合作前景感到乐观。医疗领域仍是中美合作的重点之一。共享研究成果、加大生物技术投资、拓展医疗科技的可及性,将有助于构建更强大且更具创新力的全球健康体系。
此外,中美合作也可以为美国基础设施注入新活力,借鉴中国在高铁、港口、地铁与智慧城市方面的丰富经验。我相信在座没有人会反对修一条像“京沪高铁”那样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高铁吧?
三、社会影响:用合作打造更有温度的社区
第三个关键词,社会影响。企业的成功从来不是孤立的,它深深扎根于所服务的社区之中。我们应持续提升投资的社会影响力。许多在美中资企业已在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为当地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中国银行,我们不仅是处理交易的金融机构,我们更致力于支持企业、家庭与梦想,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投资社区、促进经济交流,我们正在为企业、个人与家庭共同创造繁荣。
我同时也担任中国总商会美国分会会长。该商会目前拥有1000多家中美会员企业,是推动双边投资与理解的重要平台。我们的会员企业直接雇佣超过23万人,间接支持了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涵盖科技、清洁能源和制造业等关键行业。
更重要的是,许多会员公司积极参与公益项目,包括教育、艺术、医疗及环保等领域。这些具体的行动体现了合作的力量,也为全美多个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赋能:促进对话与理解,走向共赢
最后,我想强调的主题是赋能。在中美关系中,我们始终在竞争与合作之间寻找平衡。国家安全和竞争考量是真实存在的,也必须被认真对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走向零和博弈。
赋能意味着让企业、员工与社区更有能力参与对话,增强彼此信任,从而建设更具韧性、更具合作精神的全球关系。在中国银行美国分行及中国总商会美国分会,我们始终致力于推动交流、建立互信、架起理解的桥梁。
在当前全球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我们有机会通过合作展现领导力,用集体智慧寻找可行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通过赋能,我们为建设更加和平、繁荣与包容的世界打开了新的通道。
最后,我想说,中美关系的强大并不在于我们的分歧,而在于我们对进步的共同承诺。通过韧性(Resilience)、创新(Innovation)、社会影响(Social Impact)与赋能(Empowerment)——即我所提出的“RISE”理念,我们可以携手构建一个繁荣、可持续、互联互通的未来。
未来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坚持合作与理解,我们就能为彼此开辟更美好的发展路径。中美关系的未来不仅关乎竞争,更关乎伙伴关系与共同繁荣。
让我们继续“筑桥”而非“筑墙”。中国银行美国分行与中国总商会美国分会,始终愿与各位朋友、合作伙伴并肩前行,共同实现这一目标。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篇:鬼牌足球鞋的产地探秘
有话要说...